廣東援藏醫生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西藏日喀則市仲巴縣進行醫療幫扶

2020-12-15 中國西藏網

  「這份信任,讓我有了堅持的動力」

  「過去四個月的援藏生活,很充實。」劉付寧是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麻醉科的一名醫生,今年6月,他與其他5名醫生組成了援藏醫療隊,來到了中國與尼泊爾交界的西藏日喀則市仲巴縣進行醫療幫扶。

  仲巴縣平均海拔高達5000米,空氣稀薄,氧含量僅有廣州的一半。雖然當地行醫條件艱難,但每當看到藏族同胞臉上純粹的笑容,廣東援藏醫生的心裡總是暖洋洋。

  夜奔數百公裡搶救孕產婦

  仲巴地處邊陲,從前,危重病人轉運要跨越9座大山,歷時10多個小時車程,才能到達600公裡外的日喀則市。

  廣東醫生的到來,改變了這一現狀。

  援藏的第二天,廣東醫生遇到了一位胎兒臀位腳先露的難產孕婦。第二次援藏的婦產科醫生付帥是名老手,「如果在廣州,產婦只需要做緊急剖宮產即可分娩胎兒,但在海拔5000米的仲巴,剖宮產不是件容易的事」。

  「當時產婦的家屬對剖宮產心存擔憂。」付帥回憶說,經過多方溝通,手術終於順利進行,最後母女平安出院。

  搶救產婦的故事還有很多。10月9日23時30分左右,付帥突然接到電話,350公裡外的仁多鄉衛生院一名胎兒橫位的產婦命懸一線,胎兒卡在了宮口!

  10月的仲巴已經下雪了,夜晚山路難行,即使是經驗豐富的司機都不敢打包票能安全到達。但為了一個小生命,廣東醫生還是出發了,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產婦身邊。

  可一看到胎兒,付帥就發現孩子已窒息,在沒有醫療設備的支持下,付帥用嘴對嘴的方式吸出胎兒口中的分泌物,這才讓孩子轉危為安。

  行醫條件艱苦但內心充實

  「高原條件差,不少隊員身心壓力大。」李祖勇說,消毒供應中心主管護師李麗嬌剛到仲巴不久就出現了高原反應,「差點就打道回府」。嚴重的高原反應也讓劉付寧血壓飆升、失眠。起初,他需要服用安眠藥才能入睡,後來就連吃安眠藥都沒有效果。

  儘管在高原行醫條件艱苦,但是廣東醫生卻說,內心充實,尤其是親自目睹當地醫療條件一點點好轉。

  劉付寧還記得,一名行醫20多年的醫生總是自己為病人做麻醉。直到突然有一天,她跑來問劉付寧:明天是否有時間做麻醉?」

  那一刻,劉付寧的成就感油然而生,「這說明我們的幫扶有成效。」消化內科心血管內科醫生袁桂儀說,當地牧民對廣東醫生百分百信任,這一份肯定,讓她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中國夢·西藏篇章】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助建「健康西藏」
    日前,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央支持西藏、全國支援西藏,是黨中央的一貫政策,必須長期堅持,認真總結經驗,開創援藏工作新局面。  位於祖國西南邊陲,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西藏自治區,也被世界衛生組織稱為醫學高原。
  • 海拔5000米藏區 廣東醫生邊吸氧邊做手術
    照片中,一位醫生穿著手術服,疲憊地吸著氧氣。手術醫生雙手必須無菌,因此他無法扶著氧氣管,只能靠在制氧機邊,一點點地吸氧。記者通過尋訪得知,這位醫生是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援藏醫療隊隊員、骨科梁安靖副教授。在他的帶領下,醫療隊員為西藏仲巴縣46歲的骨折患者巴桑,進行了長達4小時的骨折復位並鋼板內固定術。
  • 5000米高原,廣東醫生邊吸氧邊做手術
    照片中,一位醫生穿著手術服,疲憊地吸著氧氣。手術醫生雙手必須無菌,因此他無法扶著氧氣管,只能靠在制氧機邊,一點點吸氧。他是誰?為什麼邊吸氧邊手術?他就是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援藏醫療隊隊員、骨科梁安靖副教授。在他的帶領下,醫療隊員為西藏仲巴縣46歲的骨折患者巴桑,進行了長達4小時的骨折復位並鋼板內固定術。
  • 5000米高原上救治受傷藏民,廣州醫生邊吸氧邊手術
    當天,他是在西藏仲巴縣人民醫院——5000米海拔的高原上完成的這臺骨折手術。由於高原手術消耗太大,無菌環境下又不能掛供氧管,只能通過醫院中心供氧吸氧。這才有了梁醫生坐一會手術坐下來對著吸氧口吸幾口氧的一幕。如今回想起剛剛臺上幾度缺氧,梁醫生仍心有餘悸。「高原手術不易,開展這類內固定術更是需要體力和耐力的雙重保障。」
  • 克服高原反應,山東省第九批援藏醫療隊迅速投入工作
    來自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李義春在為患者做腰硬聯合麻醉手術這是李義春到達西藏日喀則市的第三天,也是其進駐日喀則市婦幼保健院的第二天。日喀則市海拔 3860米,是山東省對口支援市。李義春是在其他同志因身體原因不能入藏的情況下,被單位臨時選調 入藏的。
  • 援藏醫生邊吸氧邊手術
    援藏醫生邊吸氧邊手術金羊網  作者:張華、劉昕晨、黃睿、袁宇紅  2020-08-13 梁安靖副教授直言:「高原手術實在不易,開展骨科內固定術更是對體力和耐力的雙重考驗。」
  • 文匯:高原上的特殊營救,上海中山醫院援藏醫療隊精準送醫守護雪域...
    就在7月22日,3名來自西藏崗巴縣的貧困先心病患兒裡最後一位「心寶貝」普布片多出院了。而就在一周前,5歲的白瑪潘多和14歲的桑珠已順利出院。至此,3名藏族小夥伴全部結束了在滬的救治。這場對於海拔4700米高原「花朵」的生命援助,收穫了最好結局。
  • 5000米高原上救骨折藏民,廣州醫生邊吸氧邊手術
    8月12日,一張「醫生吸氧堅持完成手術」的感人照片在朋友圈刷屏。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獲悉,這張照片拍攝於海拔五千米的西藏仲巴縣人民醫院手術室。主人公是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2020年援藏醫療隊的隊員、骨科醫生梁安靖。
  • 中山醫院「心·肝寶貝」公益項目在4700米海拔綻開「生命之花」
    陪同三名患兒前來中山醫院醫治的崗巴縣人民醫院次旺巴珍醫生、格桑醫生給醫務人員獻上了潔白的哈達,也送來崗巴縣人民對中山醫院的美好祝福。由於當地醫院不具備開展先天性心臟病手術治療的條件,且這三位患者都來自當地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無力承擔相關的醫療費用,醫療隊當即向中山醫院匯報該情況。幸運的是,經醫院與復旦大學陳灝珠院士醫學發展基金商討,確定將他們納入基金 「心·肝寶貝」救助計劃。7月9日晚上,一架從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和平機場出發,歷經7個多小時航程的飛機降落在上海虹橋機場。
  • 這個上海醫生每年要在日喀則做500多臺手術,他為何把西藏稱為...
    從海拔3800到零海拔,從4000多公裡外的日喀則回到上海,這個第八批上海援藏幹部、上海市「組團式」援藏醫療隊隊員一下子有些愣神。 兩年裡,他和團隊撰寫了近400萬字的醫療規章制度,培訓了近3000人次醫務人員,服務於每年近20萬人次的門診患者和近4000臺手術的患者,還在日喀則建立了胸痛中心,目前已經成功救治了10名心梗患者。
  • 上海醫生為西藏營養性貧血患者發明了「營養酥油茶」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朱凡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6月3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與日喀則市人民醫院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進行營養性酥油的捐贈儀式。從這天開始,就診於日喀則市人民醫院血液科的營養性貧血患者,出院時都會拿到來自上海的一份特殊酥油。「味道跟我們家自己做的一樣。」
  • 瑞金醫院援藏幹部樂飛醫生帶隊為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做醫療保障
    瑞金醫院援藏幹部樂飛醫生帶隊為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做醫療保障 2020-05-30 02: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援藏醫生魏紅濤:把醫療技術留在高原,把百姓健康記在心上
    在西藏,這種疾病只能依靠手術切除治療,手術創傷大、費用高、患者康復緩慢。魏紅濤與團隊針對該患者的診治進行詳細充分的病情分析及術前討論,並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決定採用技術難度更高、創傷更小的「內鏡黏膜下腫瘤挖除術(ESE)」治療。手術進行得很成功,瓊吉成為了西藏自治區首位接受該項治療的患者,很快康復出院。
  • 西藏日喀則發布「十三五」成績單
    資料圖 趙朗 攝中新網拉薩12月17日電 (趙朗)17日,日喀則市「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在西藏拉薩召開,發布會從脫貧攻堅、基礎設施、特色產業、生態環境等八個方面介紹了「十三五」期間,日喀則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
  • 陝西援藏醫療隊用「智慧醫療」為阿里地區藏族人民帶去福音
    在近百個參賽項目的宣講中,陝西省援藏醫療隊的表現令在場所有嘉賓評委為之動容。他們在海拔4500米的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一邊吸著氧、一邊進行宣講。演講的內容是他們如何在醫療貧瘠的阿里地區進行信息化建設、如何用遠程醫療去提升當地醫療水平,讓藏族人民也能享受到國家的好政策,「好看病、看好病」。
  • 阿里雲實現全球海拔最高的遠程醫療,四川醫生能為阿里地區患者看病了
    8月30日,隨著一聲跨越3000公裡的問候,西藏阿里人民醫院遠程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這是全球海拔最高的遠程醫療,巧的是,這套系統的搭建方也叫阿里——來自杭州的阿里巴巴。西藏、四川兩地專家遠程會診36歲的拉姆是該平臺首個受益者。
  • 跨越4000公裡的接力幫扶 廣東東莞市對口幫扶西藏林芝市巴宜區10年
    西藏林芝市巴宜區八一鎮團結小學操場上,來自廣東的援藏教師正在向學生教授跆拳道。經濟日報 記者 龐彩霞 廣東東莞市與西藏林芝市巴宜區相隔近4000公裡。一個是珠三角區域的製造業大市,一個是雪域高原上的農牧名區,自2010年起,他們因為對口幫扶、區域協作而交往、交流、交融。
  • 「魯藏一家親共圓健康夢」齊魯醫療高原行完美收官
    西藏光明行活動中醫生實施手術「魯藏一家親共圓健康夢」2020齊魯醫療高原行是山東省第九批援藏幹部中心管理組為貫徹落實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助力日喀則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而策劃實施的一項醫療惠民活動。
  • 雪域薩迦 | 這座最高海拔6092米的西藏古城,與上海有著數十載情緣
    靜靜流淌的仲曲河,濃濃的青稞酒,還有當地人溫暖淳樸的笑臉,在這西藏日喀則,平均海拔超過4400米的高原之上美成一幅幅畫。>靜靜流淌的仲曲河,濃濃的青稞酒,還有當地人溫暖淳樸的笑臉,在這西藏日喀則,平均海拔超過4400米的高原之上美成一幅幅畫。
  • 走進雙湖:26載牽手綿延藏地情緣 5000米高原灑滿石油大愛
    自從1994年開始援建、2002年對口支援以來,中國石油先後選派14任援藏幹部奔赴雙湖,累計投入4.5億元,落地項目103個,創造了在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建設美好家園的人間奇蹟。  生命禁區,因中石油的到來而改寫  在醫學界,平均海拔5000米的雙湖,屬極高海拔地區和損害健康的「生命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