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看巴西:巴西利亞,一座尚未完成的城市

2020-12-25 央視網

1+1看巴西:巴西利亞,一座尚未完成的城市

國際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6年08月03日 06:18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主持人 董倩:就在奧運會開幕前夕不久,中央臺的記者做過一次街採,問的問題是「你知道巴西的首都在什麼地方嗎?」那個回答可以稱得上是五花八門。其實也難怪,中國和巴西這兩個國家,相隔的實在是太遙遠了,因此有很多不熟悉,不了解。也恰恰是如此,所以雙方應當加近這樣的了解。

        那今天我們的特別節目,就帶您首先到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亞去看一看。

        巴西利亞的道路

        如果說巴西利亞是一架飛機,三權廣場是它的機頭,那它的機身應該是什麼樣呢?現在我們就在汽車裡頭通過鏡頭感受一下。它的機身就是離開三權廣場的,三權廣場大道,終點就是前方的這個電視塔,它的全長是8公裡,寬度有250米,它是由雙向的車道和中間的景觀來構成的,它整個的機身可以切割出280個足球場來。另外這座城市裡當然沒有貧民區了,因為完全是一個中產階級的一個城市。

        可是這裡也需要傭人,打掃衛生的還有保安,他們都住在哪?都住在幾十公裡之外的郊區,通過地鐵和他們送進來,所以巴西利亞的確是巴西非常特別的一個城市。

        中國駐巴西前大使陳篤慶先生,在巴西利亞工作生活了13年,據他的觀察,一般收入的中產家庭,是很難在中心城區生活下去的。出門需要車不說,南北兩翼的住宅也非常昂貴。此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南北兩翼住宅區的設計基本是一樣的,因此在這裡只需要說一個數字區塊,出租司機就能把你送到目的地。

        中國駐巴西前大使 陳篤慶:我們現在在巴西利亞的南翼,405這個區塊,這個是一個住宅區,這個路是東西南北分得很清楚的。因為中國大使館是在東四馬路813,一般司機未必知道具體哪個單位在哪,你必須把地址方位告訴他,他就會找到,很容易。

        除開南北翼對稱設計帶來的便利,還有就是,巴西利亞獨特的路標設計。

        司機:在巴西,朝上的箭頭意思是照直往前,朝下的箭頭意思是此處可以轉彎到輔路上,朝上的箭頭是繼續往主路上開。如果錯過了可以轉彎的地方,必須一直往前開,直到看到下個向下的箭頭才能轉彎。

        主持人 董倩:通過短片的介紹我們知道,巴西利亞的城市設計造型是一架大飛機,那麼在這樣的一個地方採訪,白巖松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白巖松:其實說到這架大飛機,到了巴西之後我才有一個強烈的感受,飛機對於巴西人來說完全不是飛機那麼簡單的一件事,這個像繞口令一樣的話是什麼意思呢?巴西人現在都認為全世界誤解了巴西,因為飛機是由巴西人發明的,昨天在節目當中也說過了,如果您過幾天看了裡約奧運會開幕式之後,更會為飛機是巴西人發明的這一點印象深刻,因為它會成為重要的一個表達。

        這個時候你回過頭來就會明白,當初為什麼一個飛機的造成會在它的這個大評選當中獲得了一等獎,這飛機簡直代表的是巴西夢,它需要起飛,成為一個現代文化的引領者,成為大國等等這樣的一個感受。

        不過好了,我先說到這。今天演播室請到了剛才大家在短片中已經熟悉的中國駐巴西的前大使,也是我們這回看巴西的總顧問陳篤慶先生,他從1972年開始跟巴西的事情打交道到現在44年了,在巴西利亞就待了十幾年。

        白巖松與陳篤慶大使進行快速問答

        白巖松:陳大使,第一個問題,咱巴西大使館數字是在哪啊?

        陳篤慶:在南翼813。

        白巖松:南翼813,這用數一查的話就能查到了,在這,還靠近湖邊,風景必須漂亮。

        陳篤慶:對,靠近湖邊,對沒錯。

        白巖松:您到了巴西利亞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陳篤慶:因為我1974年第一次到巴西,巴西利亞給我印象非常震撼,耳目一新。

        白巖松:當您在巴西利亞做大使,又很多年之後要告別巴西利亞的時候,讓您最難忘的事情是什麼?

        陳篤慶:恐怕就是,實在忘不了巴西利亞的這種大氣和寧靜。這個城市,因為它完全是在巴西中西部,完全新的城市,所以我真是沒想到,巴西在當時能夠建出,在那麼短時間裡面,建這麼好一個首都。

        白巖松:所以當時在竣工的時候,1960年4月21日的時候,15萬人參加慶典,其中有五千人是非常高規格的大使,各國領導、部長等等,但是能為這五千個貴賓提供的房間只有150個,打的一塌糊塗,因為很難去符合他們的身份的入住情況,也可見當時的這種盛況。

        主持人 董倩:剛才我們從形狀上了解到這樣的一個嶄新的人造首都巴西利亞,接下去我們不妨了解一下它的功能,在巴西利亞是沒有貧民區這樣的稱呼的,比如說像薩爾瓦多、裡約熱內盧它們有這樣的稱呼,但是沒有這樣的叫法,不意味著沒有這樣的功能。在巴西利亞,承擔這種功能的地方叫做衛星城。

        巴西利亞,衛星城裡的生活

        從巴西利亞的工作地回到家裡,阿羅多每天單程要倒兩趟公車,用時至少兩小時。五點下班,到家已經七點多了。

        阿羅多的家在一個距離巴西利亞20多公裡的衛星城裡。這裡的居住條件並不理想,房子都是自己蓋的。

        阿羅多的妻子沒有工作,四個女兒,三個在上學,一個剛剛失業,還有妻子的母親同住,他是全家唯一的經濟來源。

        在這裡生活,除開沉重的經濟負擔,安全是他最大的擔憂。 在我們去採訪的那天晚上,阿羅多的一個女兒放學後一直沒有回來,焦急的母親出門看了三次,直到女兒回來,她才鬆了口氣。

        對於生活,阿羅多沒有更多的選擇餘地,但相比其他人來說,他還是幸運的。過去20多年,他一直都在一家外國駐巴大使館當園丁,工作穩定,每月除了約合4000元人民幣的收入外,同時還享有社會保險。

        阿羅多的妻子:現在住的地方沒有基本的衛生設施,衛生條件很差,用的水也不是特別乾淨。

        在很多偏遠的衛星城,根本沒有醫療,教育等設施,他們看病,求學,不得不跑到一些距離中心城區近一些的發展得稍微好一點的衛星城。只有得了重病,才會去巴西利亞中心城區求醫。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衛星城都破敗不堪,像這個距離巴西利亞中心城區30多公裡的衛星城裡,大多都住著公務員,他們的生活相對便利和安全。

        市民:這裡每一棟大樓都擁有休閒區,所以這裡的居民把車停在停車場後可以來這兒放鬆;樓裡也有遊泳池、烤肉店,人們生活在這兒很便利。

        主持人 董倩:在剛才巖松和陳大使的交流中,我們也聽到,對於生活在巴西利亞的人來說,有方便也有不方便,但是剛才短片中我們可能感受到的更多是不方便。那接下來我們想更多地聽一下,巖松在實地採訪過程中的一些感受。

        白巖松:因為巴西利亞這座城市真的是從一張白紙和一片荒原上平地而起的,它只經過了三年半這樣的一個建設,從1956年開始一直到1960年的時間就已經竣工了。因此,剛開始設計的時候呢,它適合汽車上來流動的這樣一座城市,幾乎沒有給比如說中低、尤其低收入的人群提供很方便的生活空間,所以呢,他們只能住到了城市的外面。可是城市在發展中有它自己的成長,它需要很多很多的傭人,包括保安等等,所以需要這樣的人,就這樣衛星城陸續就起來了。所以這也是這個城市,在它有利的地方也一定會留下一些可能不方便的地方。

        白巖松與陳篤慶大使再次進行快速問答

        白巖松:您覺得您這座城市最讓您不喜歡的是什麼?

        陳篤慶:這麼說吧,我70年代、80年代在巴西利亞生活的時候,當時覺得一個是交通不方便,第二個就是人氣不旺,因為一到周末,基本上人就見不著了,有錢人全到海邊,到南方去了。

        白巖松:最應該讓中國城市借鑑的東西是什麼?

        陳篤慶:我覺得,最應該的是嚴格遵守城市的規劃。

        白巖松:最適合什麼樣的人居住?

        陳篤慶:根據我在那的生活體驗,應該說是中老年,特別是老年人,在那休閒,這個養老可能是最好。

        白巖松:您最想改進它的是什麼?

        陳篤慶:我剛才提到的,公交這塊,恐怕最應該改進的應該是公交,因為巴西利亞一個學者說過,他們也認為公交是縮短高收入階層和中低收入階層的最有效的工具,我認為巴西利亞確實應該在這方面應該有所改進。

        主持人 董倩:中國和巴西不愧同為金磚國家,巖松到了巴西仍在進行兩個國家之間的對比。我們總是說,現實和理想之間是有著差異的,的確是這樣,當設計巴西利亞的設計師帶著理想、夢想去設計的時候,恐怕會把更多的在現實生活中的細小的需求都考慮進去。那麼我們現在進行一番對比,在現實生活中的巴西利亞和理想的設計師設計出來的巴西利亞,現在還有什麼樣的差異?

        巴西利亞,一座尚未完成的城市

        白巖松:我現在在巴西利亞大學主樓前的一個停車場裡頭,因為現在是放假,所以這個停車場還顯得很空,有很多的空車位。如果平時正常上學的時候,這個停車場就會滿滿地停上幾百,甚至上千輛汽車,而這所大學像這麼大的停車場還有好幾個。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這就跟巴西利亞這座城市的設計理念有關,因為它設計的時候就是考慮,它要建立在汽車發達的這樣的一個基礎之上,因此公交等等也不夠發達,平常其他大學裡慣用那種交通工具,比如說腿著走啊,或者說自行車在這也都不太方便,因為這太大了,哪也不挨著哪。

        所以在這所大學裡上學,如果你要沒有一輛汽車,你就很難完成你的學業,甚至有人開玩笑說,在巴西利亞大學裡上大學,如果你要沒有汽車,談戀愛都會變得非常非常艱難。因為你想出去玩,就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難的事,慢慢孤獨就可能會陪伴你。你看,透過這樣的一個細節和這樣的停車場就能讓人感覺出來,巴西利亞這座城市設計的時候,留下了很多好看的地方,也留下了很多不一定好用的地方。

        這所位於巴西利亞機翼南側的公立學校,在設計之初,主要是面向周邊社區的居民子弟,但如今的現實卻是,住在城裡的大多是高收入家庭,他們更願意將自己的孩子送往收費的私立學校,而免費的公立學校,反倒成了,為這些城市高收入家庭服務的外來務工子女就讀的不二選擇。

 

        公立學校學生家長 雷納多·盧卡斯:我是個安裝工,負責把各種工具材料拼裝在一起,在這兒上學對我們來說很方便。而這裡是白人區,巴西利亞在這點上和巴西其他城市都不同。

        在城市機翼兩側的住宅區都是差不多同樣的高度,而且都是由柱子支撐的房屋,柱子下面的空地,原本是為孩子玩耍設計的,但在記者採訪的過程中發現,孩子們更願意到城市公園遊玩。

        白巖松:現在我就來到了巴西利亞的三權廣場的前面,如果說巴西利亞是一架大飛機的話,這個三權廣場就在它機頭這樣的一個位置。這三個建築就是被中國人稱之為「一雙筷子兩個碗」,其實呢這雙「筷子」是中間有一個連廊,它是葡萄牙語人類的第一個字母「H」代表著以人為本,因為這是國會大樓。

        這兩「碗」敞開著口向上了是來自於眾議院,強調的是開放、民主,然後這個碗向下扣著的,是參議院,強調民主完了之後得集中。而整個這種建築的設計作為巴西利亞的總建築師,甚至叫總監工奧斯卡·尼邁耶。

        他強調的是他的曲線,因為他曲線的靈感來源來自於海灘、女性還有山,而這三點恰恰跟巴西的老首都裡約熱內盧所擁有的東西,正好完成了一種傳承。

        雖然巴西利亞的三權廣場樹有庫比契克總統和飛機造型設計師盧西奧·科斯塔的頭像,但建築師奧斯卡·尼邁耶,對這個城市的貢獻也不能忘記。盧西奧規劃了這個城市的飛機造型,但奧斯卡設計了這個飛機造型上的主要城市建築。

        事實上,從盧西奧和奧斯卡兩位大師的設計初衷來說,現在的巴西利亞仍是一座沒有完成的城市。

        主持人 董倩:城市設計者的夢想和城市使用者的現實之間是有差距的,巖松,你怎麼看待這種差距?

        白巖松:畢竟還是要像巴西人一樣誇讚或者見面的時候伸一下大拇指,它的總設計師奧斯卡·尼邁耶活的歲數非常大,104歲,2012年去世的時候舉國哀痛,幾乎像民族英雄一樣,因為他在白紙上完成了這樣的一座城市。而且1960年的時候,巴西利亞開竣工典禮,到1987年的時候,僅僅過去了27年就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這是最年輕的世界文化遺產,到現在這個記錄都沒人破,不知道將來有沒有人能破這個記錄。當時這塊的居住人口幾乎相當於零這樣一個概念,現在200多萬的人口,巴西的第四大城市,而且它的確起到了重要作用,遷都就是為了讓巴西的經濟不止在海邊發展,也能夠帶動中部一直到北部。

        回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還是要問一下陳大使,您覺得它帶動的作用起到了沒有,另外它的這座城市的教育基礎怎麼樣?

        陳篤慶:應該說巴西利亞遷都是起到了牽動中西部,甚至北部的發展,巴西人甚至說,他們遷都的意義絲毫不亞於美國人開發西部,說明它提的很高。至於說巴西的教育,因為確實它的教育資源分配的還不是很合理,雖然中小學、大學都有公立的,但是公立的中學和小學教學質量可能差一點,反而聯邦異地來政府辦的大學質量都很好。那麼至於說像巴西利亞的教育情況,總體上是可以,比如我們剛才使館是在8字頭。6字頭,恰恰是教育學校,那麼像我們使館僱的那個僱員,因為他家在衛星城,所以基本就在衛星城念書,那也有自己的教育體系,教育學校。

        白巖松:所以的確這還是一個未完成的城市,因為人還陸續的會去到達,但是在背後一定不會忘記掉的是,巴西人在建這座城市的時候就會這個國家有一種更高的期待,要知道在一百多年前的時候,遷都這件事就被寫進了它當時的憲法當中,而且後來陸續有人採點,終於到了1955年新總統庫比契克上臺的時候喊出了一句話「五年要當五十年用」,結果不到五年的時間,這座城市就呈現在大家的面前。所以我覺得在巴西利亞的背後,恐怕更有助於解讀巴西大國夢這樣的想法,今後提到它的首都我們就會明白了吧,是巴西利亞。

        主持人 董倩:今天我們也了解到巴西利亞的設計師是希望通過改變城市空間進而改變社會結構,這樣的一個夢想需要一代一代,一步一步去走。

        明天《新聞1+1》特別節目,將帶您去看看巴西的貧民區,貧民區和巴西的城市是密不可分的,它到底長得什麼樣?我們明天再見。

        你和巴西利亞,只差1+1的距離。原汁原味,盡在《1+1看巴西》。

相關焦點

  • 巴西首都巴西利亞:一座只剩下建築的城市
    它就是巴西利亞,巴西的首都。相比於裡約和聖保羅的繁華,巴西利亞是一座相對冰冷的城市,支撐起它的是現代化的建築。高原城市,造型如飛機  飛機剛剛降落在巴西利亞的時候,記者看到的是遍地的紅土,這裡的氣候一年四季都是相似的,只不過晝夜溫差大。這座城市空氣好,據說這是世界上綠地覆蓋率最大的城市。
  • 認識巴西首都:「世界最大的20世紀以後建成的城市」巴西利亞
    巴西利亞,巴西聯邦共和國首都,是巴西第四大城市。巴西利亞的GDP在拉丁美洲的城市裡排名第五,在巴西則排第三。 它的人均GDP是拉美大城市中最高的。位於中部戈亞斯州境內,馬拉尼翁河和維爾德河匯合而成的三角地帶上。
  • 由巴西利亞看巴西貧富差距
    作為全世界「最年輕的人類文化遺產」,巴西利亞不僅氣候宜人,城市造型也相當別致,整體布局就像一架巨大的噴氣式飛機,好似正要帶領巴西騰飛。但是,巴西利亞似乎沒有考慮太多人的因素,整個城市主要以車行尺度標準建立,市內公共運輸匱乏,特別是劃分得過於清晰的行政、商業、住宅等各個功能區域,出行不便且總給人缺乏生氣、難以親近的印象。巴西利亞聯邦區雖然總共有256萬人口,但市區人口僅為27.7萬。
  • 巴西利亞:最別致的巴西城市
    通透看巴西之三巴西利亞:最別致的巴西城市 晨憶 文並攝 《 青年參考 》( 2014年07月09日   38 版)
  • 世界著名城市系列10: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城市猶如一架飛翔的飛機
    9:墨西哥瓜納華託,上帝打翻的調色盤,今天我們把目光從北美的墨西哥移到南美洲的巴西,來介紹這一系列的第十篇:世界著名城市系列10: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城市猶如一架飛翔的飛機。巴西利亞在世界眾多城市之中,最為特殊的地方在於,巴西利亞是一座沒有任何歷史沿革,完全重新規劃新建的城市。
  • 認識巴西首都:「世界最大的20世紀以後建成的城市」巴西利亞
    巴西利亞,巴西聯邦共和國首都,是巴西第四大城市。巴西利亞的GDP在拉丁美洲的城市裡排名第五,在巴西則排第三。 它的人均GDP是拉美大城市中最高的。位於中部戈亞斯州境內,馬拉尼翁河和維爾德河匯合而成的三角地帶上。
  • 巴西利亞 一座為建都而興起的城市
    途中風景巴西利亞中軸線1957年,建都工程啟動。在歷時三年零七個月時間後,一座現代化的都市巴西利亞在內地建成。在JK總統的帶領下,巴西一步步走向了強盛。巴西利亞大教堂巴西利亞大教堂,是一座具有現代感的教堂,輕盈優美,無論是曲線還是顏色都讓人賞心悅目。教堂是下沉式設計,只有穹頂部分超出了地面。
  • 旅遊:巴西的新首都巴西利亞
    乘飛機在巴西上空飛行,當飛到南緯四十七度、西經十五度的時候,人們會發現,地面上也有一架飛機,而且很大很大。這是空中飛機的影子嗎?不是,是巴西的新首都巴西利亞。今年是巴西新首都遷都二十周年紀念,原來的一片荒蕪,如今已是鮮花、草坪、綠蔭、噴泉點綴其間的現代化城市;和新首都一起破土誕生的還有八座衛星城。巴西利亞,是當今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巴西利亞的城市建設是極有特色的。
  • 關於對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城市規劃的評析
    1950年前後,巴西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都集中在裡約熱內盧周圍不到全國11%的地域內,而廣闊的中西部和北部亞馬遜地區發展長期滯後,雖然物產豐富,但交通不便,人煙稀少。這樣就有所謂「兩個巴西」的存在:一個是先進的沿海巴西,集中在東南部的狹長地帶,其現代化程度堪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一個是荒涼落後的內陸巴西,是全國的「低谷地帶」。
  • 2016巴西裡約奧運會熱門景點——巴西利亞大教堂
    巴西利亞大教堂(圖:中國建築報導網) 巴西利亞是巴西的首都,也是一座現代化城市,城裡擁有很多現代風格的建築,而巴西利亞大教堂則是其中最奪人眼目的。據說當年的巴西總統本想把她建成一座可供所有基督宗派信徒(巴西雖然以天主教徒為主,但新教各宗派的信徒也為數不少)的「普世大教堂」,然而國會否決了對該建築撥款的議案,最終改由天主教會出資修建,因此也變成了天主教大教堂。在巴西利亞大教堂前面的廣場上有四個 3米高的青銅像,分別為馬太、馬可、路加、約翰四位福音書作者。教堂則是一座造型奇特的傘形教堂,寓意眾人手捧起一個十字架。
  • 巴西利亞:一座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城市有多美?
    巴西利亞(Brasília),是巴西的首都,是一個計劃井然的城市。巴西利亞有非常多的現代建築傑作,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城市,吸引了來自全世界的建築迷。故有"世界建築藝術博物館"的美稱。三權廣場三權廣場位於巴西首都巴西利亞,是一座露天廣場,其名字來源於巴西國家政府的三種權力:行政權、立法權以及司法權,三權廣場被稱為巴西的神經中樞。
  • 巴西最大城市,不是裡約熱內盧,不是巴西利亞,而是它!
    提起巴西,可能大多數人想到的是裡約熱內盧,然後想到的是巴西聯邦共和國的首都巴西利亞。然而,巴西最大城市既不是裡約熱內盧,也不是巴西利亞,而是這座位於巴西東南部的城市!聖保羅周邊情況聖保羅是巴西聖保羅州的首府,也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又是南美洲最大最繁華最富裕的城市,世界著名的國際大都市
  • [分享]巴西巴西利亞別墅資料下載
    Brasilia 設計方:巴西IASY WEINFELD建築事務所 位置:巴西 巴西 巴西利亞 分類:別墅建築 內容:實景照片 圖片:11張  巴西利亞別墅  巴西利亞別墅-2  巴西利亞別墅-3  巴西利亞別墅-4  巴西利亞別墅-5  巴西利亞別墅-6  巴西利亞別墅-7  巴西利亞別墅-8  巴西利亞別墅-9  巴西利亞別墅-10  查看詳情
  • [1+1看巴西]白巖松解讀巴西利亞的城市設計造型
    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16年08月02日 22:08 視頻簡介: 巴西利亞城市建設造型是一架巨大的飛機
  • 世界著名城市系列10: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城市猶如一架飛翔的飛機
    9:墨西哥瓜納華託,上帝打翻的調色盤,今天我們把目光從北美的墨西哥移到南美洲的巴西,來介紹這一系列的第十篇:世界著名城市系列10: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城市猶如一架飛翔的飛機。巴西利亞在世界眾多城市之中,最為特殊的地方在於,巴西利亞是一座沒有任何歷史沿革,完全重新規劃新建的城市。
  • 旅遊:巴西的新首都巴西利亞
    乘飛機在巴西上空飛行,當飛到南緯四十七度、西經十五度的時候,人們會發現,地面上也有一架飛機,而且很大很大。這是空中飛機的影子嗎?不是,是巴西的新首都巴西利亞。今年是巴西新首都遷都二十周年紀念,原來的一片荒蕪,如今已是鮮花、草坪、綠蔭、噴泉點綴其間的現代化城市;和新首都一起破土誕生的還有八座衛星城。巴西利亞,是當今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巴西利亞的城市建設是極有特色的。
  • 2016巴西裡約奧運會熱門景點——巴西利亞大教堂
    巴西利亞大教堂(圖:中國建築報導網) 巴西利亞是巴西的首都,也是一座現代化城市,城裡擁有很多現代風格的建築,而巴西利亞大教堂則是其中最奪人眼目的。據說當年的巴西總統本想把她建成一座可供所有基督宗派信徒(巴西雖然以天主教徒為主,但新教各宗派的信徒也為數不少)的「普世大教堂」,然而國會否決了對該建築撥款的議案,最終改由天主教會出資修建,因此也變成了天主教大教堂。在巴西利亞大教堂前面的廣場上有四個 3米高的青銅像,分別為馬太、馬可、路加、約翰四位福音書作者。教堂則是一座造型奇特的傘形教堂,寓意眾人手捧起一個十字架。
  • [分享]巴西巴西利亞別墅資料下載
    Brasilia 設計方:巴西IASY WEINFELD建築事務所 位置:巴西 巴西 巴西利亞 分類:別墅建築 內容:實景照片 圖片:11張  巴西利亞別墅
  • 歷史上的今天,1960年4月21日,巴西遷都巴西利亞
    歷史上巴西曾先後在薩爾瓦多和裡約熱內盧兩個海濱城市建都。特別是裡約熱內盧,自1822年開始就成為巴西的首都。巴西歷史上南富北窮,經濟發展極不平衡。早在建國之初,就有人倡議把首都從南部濱海的繁華城市裡約熱內盧遷往內地。圖為1919年的巴西首都裡約熱內盧。
  • 巴西最大城市,不是裡約熱內盧,不是巴西利亞,而是它!
    提起巴西,可能大多數人想到的是裡約熱內盧,然後想到的是巴西聯邦共和國的首都巴西利亞。然而,巴西最大城市既不是裡約熱內盧,也不是巴西利亞,而是這座位於巴西東南部的城市!聖保羅周邊情況聖保羅是巴西聖保羅州的首府,也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又是南美洲最大最繁華最富裕的城市,世界著名的國際大都市。聖保羅給人的印象是一派十分繁華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