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樓:客家人靈魂的歸宿

2020-12-12 翼龍愛旅遊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中原的戰火逼得人們漸漸遷徙,有人北上闖關東,有人南下,而他們當中較早的那一批,便隨著歷史的進展而不斷南下發展,成了福建一帶最早的客家人,修建了土樓——並成為了世界遺產的一部分。

福建土樓以其獨特的圍屋造型而聞名,在這裡每個房間之後十幾平方米,鄰居相隔,都是知根知底的,生活在這裡就仿佛是住進了一個大家庭裡面,哪家多了水果,竄門送給另一家,居住在這裡可以感受到空前的團結會明白什麼叫做鄰裡。

但是福建土樓的由來並不是都如其美好的外表下所描述的那樣的,客家人從它方而來,為了生存他們團結在一起,稱為客家人,也許他們不知道其他人來自何方,但是他們卻記著他們是一類——客人。他們永遠是客人,在古時山窮水惡的南方,沒有人願意去的南方穿梭,只有那裡,才能找到能夠容納他們的地方,但他們是客人,難免會受到山賊的侵擾,會受到野獸的襲擊,但是客家人的智慧建造了土樓——一座城堡。才得以低於外來的侵擾,在這裡繁衍生息。

土樓內有獨立的排水,收集雨水的系統,牆壁厚實,可以抵抗入侵,甚至於在建造初期在有一層以糧食混合泥土塗成,以防圍城糧食斷絕之時,或是天災人禍之時,沒有了糧食也可以把那一層刨開充飢。

目前這裡一部分已經作為了景點向遊人開關,大家可以走上石板路,穿越黃泥牆,踏上客家人們耕作的梯田去欣賞一番,體驗一番客家人的生活,感受那種流浪很久後安定下來的感覺。站在曦光下,看著陽光灑在梯田的水池上,欣賞這無與倫比的美景。而且還可以住進客家人的民宿裡面,真真切切的去體會這座城堡的魅力。

還記得大魚海棠裡面嗎?裡面就是仿照這裡畫出來的,我們還可以去找一下它的原型在哪裡,去核對電影裡和真實的土樓有何區別,在細細品味電影裡面的情節,結合福建土樓,感受自己獨特的那一份感悟。

印上電影中的那一抹紅色,福建土樓是我們中華文化的重要代表,客家人邁著沉重的步伐在這裡定居,而你,追隨著他們的腳步而來,在這綠山黃土之間找尋歷史。

相關焦點

  • 福建土樓|客家人的土樓王國
    福建 土樓被稱為「土樓王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像天上的飛碟,像地下拔地而起的蘑菇。2008年被評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一直心心念念想去看看,這一次終於逮住機會放飛了。小編這次主要遊玩南靖 土樓,景點是:田螺坑,裕昌樓,塔下 村,懷遠樓, 雲水謠,和貴樓。住了一個晚上因為想感受下這幽靜的土樓王國。所以安排3日遊。地理位置:福建土樓俗稱「生土樓」因大多數為客家人所建,所以又稱「客家土樓」。
  • 福建客家人的城池-土樓
    我們知道中國傳統住宅是以院落式布局為主的,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北京四合院,當然這也並非唯一的住宅風格,隨著習俗、氣候、資源、地理以及社會環境不同,我國也出現了像西北窯居、福建土樓、雲南竹樓、蒙古包等一系列特色鮮明的住宅樣式,這些共同構成了我國豐富的傳統住宅風格。
  • 客家人的智慧保存完好的福建永定土樓
    這次到福建旅遊,特意來參觀一下這裡的土樓,領略古代客家人高超的建築技藝。本以為客家人是當地的一個民族,後來聽本地老鄉講解後,才了解客家人的真實來歷,就是犯了事的漢族躲避到大山裡,當地人把他們稱之為客人,就是後來的客家族。他們有兩大發明,一是梯田,另一個是圍屋,就是保存完好的土樓。
  • 福建土樓,客家人的家園
    在福建省西南部的永定縣連綿起伏的崇山峻岭之中,矗立著一幢幢的高大雄偉的建築,這就是聞名於世的福建省永定客家土樓福建土樓是獨一無二的世界民居,它倚山偎翠,方圓錯落、 以生土夯築,卻巧奪天工,既安全堅固,防風抗震,又冬暖夏涼,陰陽調和,處處洋溢著客家人的聰明才智。
  • 中國一絕福建土樓:令人稱奇的民居建築,是客家人智慧的結晶
    土樓,也許很多人都沒有見過,因為它的分布範圍不是很廣,大多是特定在一些地方,如福建的土樓就是最多的。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民居建築,幾十上百人一起居住,一座土樓就是一個小社會,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福建擁有最多土樓的地方就是龍巖市永定區,由原來的福建永定縣改成區的。
  • 福建土樓
    公頃  福建土樓,因其大多數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稱「客家土樓」。[1] 土樓產生於宋元,成熟於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以土、木、石、竹為主要建築材料,利用未經燒焙的土並按一定比例的沙質黏土和黏質沙土拌合而成,用夾牆板夯築而成的兩層以上的房屋。  福建土樓含福建省永定區的高北土樓群、洪坑土樓群、初溪土樓群和衍香樓、振福樓,南靖縣的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雲水謠的和貴樓、懷遠樓,華安縣的大地土樓群。
  • 悠悠土樓情——福建土樓
    這種建築多以土、木、石、竹為主要建築材料,將未經燒焙的生土混合沙土夯築而成,形制高大而堅固,稱為「土樓」。因為大多數土樓為福建客家人所建,所以又稱為「客家土樓」。土樓的歷史悠久,它的產生與中原居民大規模南遷密切相關。受戰亂、社會動蕩以及自然災害等因素影響,北方的中原民眾多次舉族大規模南遷,其中一大部分遷到了今天的福建省境內。
  • 世界民居瑰寶——福建土樓
    風格獨特的福建土樓被譽為「神話般的山區建築」,因其大多數為客家人所建,又稱「客家土樓」。2008年7月6日,由福建省永定、南靖、華安三縣的「六群四樓」共46座土樓組成的「福建土樓」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福建土樓一日遊攻略
    【振成樓】到福建旅遊,一定少不了要去看土樓。但土樓很多,出行的時間有限,應該怎麼選擇呢?很多情況下人們就怕做選擇題,我在確定目標前也是糾結了好久,所以有必要把我的經驗分享出來,供大家參考。福建土樓主要分布在漳州、龍巖、泉州三市,名氣大的應該是永定土樓和南靖土樓,而福建土樓在2008年7月6日被列出世界遺產名錄的,知名度很高。土樓其實就是這邊客家人的住所,客家人是古代中原地區的居民為躲避戰亂而遷徙到廣東福建等南方地區的特殊群體,所以選擇的地方一般都是在群山環抱交通不便的地方,他們的住所也基本上是因地制宜,比如梅州的圍屋和福建的土樓,都是就地取材。
  • 福建13日遊(七)河坑土樓,商業氣息最淡,客家人的最真實生活
    南靖土樓河坑景區門票:票價40元,微信搜索「福建土樓南靖景區」即可網絡購票。能看到真實的客家人生活場景。樓內,一位老太太正在水池中洗菜河坑土樓群以&34;為中心理念布局規劃,十四座土樓分批建設,而每一座土樓都花費了客家人極大的心血
  • 青山清水客家人,揭開土樓神秘面紗,靜待海棠花開
    許多人對土樓的印象,來自「四菜一湯」,那長得跟天外來物般的建築,驚詫了世人。「四菜一湯」位於南靖田螺坑。此次的旅途,也是尋訪土樓,不是四菜一湯,是永定土樓。土樓之王承啟樓,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套圈,歷經滄桑四百年。1986年,我國郵電部發行一組中國民居系統郵票,其中福建民居郵票就是承啟樓為圖案。
  • 福建土樓的啟示
    □謝青桐  多少年來,土樓裡的人們過著水一樣平靜而滿足的日子,而現在,這裡突然到處一片歡呼雀躍。土樓,這個名字古樸而美麗,終於打動了世界,以永定客家土樓為主力的「福建土樓」,終於闖過了世界遺產大會最後的表決關,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6項世界遺產項目。
  • 當洛帶土樓遇上福建土樓,誰能更勝一籌?遊客: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懷遠樓土樓是歷代客家人智慧的凝聚,高牆、窄門、小窗造就了福建土樓堅固防禦的特點,守護著世世代代在此定居的客家人。說起我國的古建築,應有土樓一席之地。人間煙火的溫暖客家人世代生活在土樓內,直至今天仍有客家人維持著原來的生活習慣在土樓中居住,有人就有煙火氣。在福建土樓總能見到搬條椅子悠閒坐在門前的老人,在房前嬉笑玩鬧的孩子以及樓內飄出的嫋嫋炊煙。樓內簷下掛的燈籠、窗上貼的窗花無一不流露出生話的痕跡,就如同客家人生活的平淡溫馨。
  • 福建土樓曾經嚇倒美帝?
    眾所周知福建地處東南沿海,又稱八閩大地,到處深山老林,自古以來就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在福建西部的龍巖,這塊美麗肥沃的土地號稱客家人的發祥地,這裡雖地處大山深處,卻到處都能看到象戰爭年代碉堡形狀的圓形建築,更增添了人們對福建土樓的神秘感,不過這些土樓建築群由於有冬暖夏涼的宜居功能
  • 土樓:這裡有客家文明,也是客家人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
    要說廈門周邊最值得一去的,應該就是土樓了。福建的土樓十分的出名,福建的土樓,因為大多數都是居住在福建的少數民族,客家人所建的,所以福建的土樓也稱為客家土樓,這也是客家人引以為傲的建築,同時也是福建居民樓中的瑰寶。福建的土樓客家土樓師傅,是客家人群居的地方,他們幾十戶人,甚至是幾百戶人同時住在這一個,樓裡面,這也反映了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處的家族傳統。
  • 福建客家人究竟從何而來?
    文/王凱迪坐落於山林之中的圓形土樓,是人們對於福建古代民居的概念化印象。就像《大魚海棠》中小女孩兒所居住的「神之圍樓」,這些圓形城堡與其中居住的客家人都在人們的心間流轉出神秘、奇特的感覺。這些福建客家人究竟從何而來呢?
  • 民居地理——氣勢恢宏的福建客家土樓
    在福建西南部,有著一座座隱蔽在山林中的巨大的蘑菇狀建築,讓人心生敬畏,這就是客家土樓。客家人原本是生活在中原一帶的漢人,因為戰亂饑荒而南遷,為躲避侵襲,定居在偏僻的山區中。所以不論走到哪裡,本姓本家人總要住到一處,因此土樓的建築規模一般都比較大。客家土樓大都分布在山間谷地或者河流兩岸。這樣一來可以接近水源,二來可以就地取材。為了防盜賊入侵,土樓的一樓二樓一般不開窗,但土樓坐北朝南,所以到了中午,太陽就可以照到天井,尤其是圓樓,得到的光照更加充足,可以起到防潮防溼的作用。
  • 福建土樓——難忘的客家情懷
    如此構建的福建土樓,體現了客家人群聚而居和一致御外的團結一致、榮辱共存的民俗風情。永定客家土樓為主體的福建土樓被正式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世界文化遺產對福建土樓的評價:「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集居住和防禦功能於一體的山區民居建築的福建土樓,體現了聚族而居之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傳統觀念,更體現了聚集力量、共御外敵的現實需要。同時,土樓與山水交融、與天地參合,是人類民居的傑出典範。」
  • 福建永定土樓和南晴土樓:
    ,最古老的是馥馨樓,位於湖雷鎮下寨村,是福建現存最早的土樓。建於公元七六九年,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歷史,是福建土樓群中最古老的一座。永定土樓千姿百態,種類繁多,分方樓圓樓兩大體系。永定被稱為一座沒有大門的中國客家土樓博物館。
  • 風格獨特的福建土樓被譽為「神話般的山區建築」又稱「客家土樓」
    福建土樓獨特的風格被稱為「神話般的山區建築」,因為它大部分是客家人建造的,所以又被稱為「客家土樓」。福建土樓建築特色福建土樓是一座兩層以上的房子,以以土、木材、石頭和竹子為主要建築材料,它是由未燒過的土壤、砂質粘土和粘土砂按一定比例製成,由夯築的膠合板製成,它有圓形、半圓形、方形、四邊形、五邊形、椅子形、簸箕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