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增厚、發硬要小心「硬皮病」,八成患者肺部已病變!

2020-12-13 瀟湘名醫

健康時報

權威健康資訊,因專業而信賴!

受訪專家:

曾小峰,北京協和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

代華平,中日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三部主任

李夢濤,北京協和醫院風溼免疫科副主任

皮膚增厚發硬、失去原有的彈性,正常面紋消失、鼻翼縮小、嘴唇變薄,變成「面具臉」,這就是硬皮病,即系統性硬化病(SSc),一種罕見的自身免疫系統疾病。而更可怕的是,硬皮病患者的肺也會增厚、失去彈性,使得他們慢慢被奪去生命。

硬皮病在中國大陸地區患病率約10/10萬,不同地區差異較大,全球估計有250萬患者。而因為皮膚的外在變化,硬皮病被誤解為會傳染的皮膚病,被一些人歧視並拒絕接觸。

對於硬皮病患者而言,疾病不僅會帶走她們靚麗的容顏,還會威脅到他們的生命。硬皮病可能會累及身體的任何部位,如肌肉、血管和內臟都可能產生瘢痕及纖維化,並且難以診斷。如波及到肺部,就會造成系統性硬化病相關間質性肺疾病(SSc-ILD),讓人呼吸困難,胸悶氣短,肺功能下降,嚴重時會失去生命。

硬皮病不是皮膚病!

北京協和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中國醫師協會風溼免疫科醫師分會會長、中華醫學會風溼病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曾小峰教授介紹,「硬皮病不是皮膚病,更不會通過任何方式傳染。目前,硬皮病發病原因還不明確,可能與遺傳,環境等因素有關。硬皮病患者人群多見於女性,年齡通常為25-55歲 。她們正值人生中事業起步,建立家庭的重要階段,而硬皮病卻使她們在人生道路上步履維艱。」

北京協和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

以肺部病變舉例,多達85.5%的硬皮病患者可能會發生不同程度的間質性肺疾病。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間質性肺病學組組長代華平教授認為:「間質性肺疾病和肺動脈高壓是硬皮病患者常見的肺部併發症,也是導致硬皮病患者預後不良的關鍵因素。」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間質性肺病學組組長代華平教授

北京協和醫院風溼免疫科李夢濤教授表示,「很多硬皮病患者並沒有關注到自身的肺部病變,因為只有約四分之一的SSc-ILD患者在早期有明顯的臨床表現。而早期診斷和識別具有進展風險的患者,可能會改善其臨床結局;定期的隨訪監測可以防止疾病進一步進展。因此我們建議硬皮病患者一定要有定期隨訪的意識,如果出現疲勞、勞力性呼吸困難和乾咳等症狀的硬皮病患者,每3-6個月進行一次隨訪,沒有這些症狀的患者可以每6-12個月進行一次隨訪,同時推薦硬皮病患者能夠每年做一次肺部高解析度CT(HRCT)檢查。」

北京協和醫院風溼免疫科李夢濤教授

目前無法治癒,但新藥可改善生活質量!

「對於硬皮病本身,目前無法治癒。」李夢濤教授進一步介紹,「但是對於SSc-ILD,剛剛獲批的創新靶向藥尼達尼布可以有效延緩肺功能下降,從而延緩肺部的疾病進展。所以一旦確診為SSc-ILD,就要重視起來,儘早開始抗纖維化治療,否則隨著肺部病情的惡化,出現呼吸困難,甚至感覺透不過氣,患者的生活質量會越來越低。」

2017年9月,尼達尼布已批准上市用於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IPF)。對此治療經驗豐富的代華平教授指出「尼達尼布在抗肺纖維化治療上除了能減慢患者的肺功能下降,還可以降低其急性加重的頻率和風險,幫他們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命。」

北京協和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介紹:「SSc-ILD是硬皮病患者死亡的關鍵驅動因素,約佔死亡人數的三分之一。隨著疾病進展,會造成肺功能不可逆的下降,預後較差,患者生存率低。一直以來全球範圍內都沒有特效藥可以治療,直至今年6月,創新靶向藥物尼達尼布在我國獲批上市,給我國SSc-ILD患者帶來了治療希望。而且此次在中國的獲批僅在歐盟獲批的1.5月之後,便讓國內患者在用藥選擇上實現了與全球同步,這是非常迅速和不容易的事情!這標誌著全球首個用於治療SSc-ILD的靶向藥物正式開始惠及中國患者,為患者肺功能的減退按下了暫停鍵「

尼達尼布自今年6月SSc-ILD新適應症獲批以來,已在全國多地開出了首批處方。患者可前往各大省會城市三甲醫院的風溼免疫科或呼吸科諮詢就診,或憑醫生處方在藥店購買。

今年30歲的紫貝殼公益服務中心理事長鄭嬡,在九歲時被確診為硬皮病,並在4年前確診為SSc-ILD,無藥可用。而鄭嬡現在談到:「創新藥的上市,無疑給我們帶來生命的希望。同時也衷心希望尼達尼布能早日納入醫保目錄,讓更多病友能早日用上它。」

本文參考資料:

①Brief Report: Pulmonary Function Tests: High Rate of FalseNegative Results in the Early Detection and Screening of SclerodermaRel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J] . Yossra A. Suliman,RucsandraDobrota,D?rteHuscher,Thi D. L. NguyenKim,BrittaMaurer,SuzanaJordan,RudolfSpeich,ThomasFrauenfelder,Oliver Distler. Arthritis & Rheumatology . 2015 (12)

【來源:健康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皮膚增厚變黑變硬像石頭 當心硬皮病來襲
    「住院一個來月,我的皮膚重新變白變軟,乾咳症狀也有了很大改善。」經過中西醫結合治療,硬皮病患者王女士的症狀及各項指標均得到了很大改善。針對該病,河北以嶺醫院專家提醒,硬皮病不同於其他風溼免疫疾病,其炎症症狀不突出,很容易被忽視,早發現、早確診十分重要。
  • 皮膚增厚變黑變硬像石頭 當心硬皮病來襲
    「住院一個來月,我的皮膚重新變白變軟,乾咳症狀也有了很大改善。」經過中西醫結合治療,硬皮病患者王女士的症狀及各項指標均得到了很大改善。針對該病,河北以嶺醫院專家提醒,硬皮病不同於其他風溼免疫疾病,其炎症症狀不突出,很容易被忽視,早發現、早確診十分重要。
  • 硬皮病能徹底治癒嗎 治療硬皮病有這些偏方
    硬皮病能徹底治癒嗎硬皮病是皮膚疾病中嚴重的一種皮膚病,並且也是非常頑固的疾病,患者在治療時會受到很多折磨,並且治療也很困難,目前醫學上並沒有治療硬皮病的特效藥,因此硬皮病要治好就很難。雖然患者治療疾病很困難,通過用藥是可以控制病情發展的,並且患者越早發現疾病治療的效果越好。
  • 為什麼他的笑容漸漸消失,表情逐漸僵硬,皮膚如鋼殼……
    但是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笑容漸漸消失,表情逐漸僵硬,皮膚如鋼殼,甚至肺部如皮革,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它」 就是硬皮病,奪走了微笑,威脅著生命。硬皮病(SSc)是一種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上以局限性或瀰漫性皮膚增厚和纖維化為特徵,不僅侵犯皮膚、關節肌肉,還可影響內臟(心、肺、腎和消化道等器官)的全身性疾病。SSc的發病率為0.01%~0.03%,女性患者多見(女:男為4~6 :1),平均發病年齡在35~50歲。迄今為止,SSc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被認為與遺傳易感性、環境、感染、藥物、女性激素以及免疫異常等因素有關。
  • 深化交流合作,造福硬皮病患者——我院風溼病科開展硬皮病學術交流...
    深化交流合作,造福硬皮病患者——我院風溼病科開展硬皮病學術交流會議 2020-05-31 02: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硬皮病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硬皮病這樣治療
    組胺拮抗劑不會引起皮膚增厚及內臟損害,要是沒有效果的話,那麼就需要調整藥物。針對高血壓症狀,為降低血壓,可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為改善循環,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使用藥物後,皮膚硬化症狀有所緩解,血壓會降低。糖皮質激素可以治療硬皮病,例如甲氨蝶呤、環孢素A。少部分人吃藥後症狀減輕。大部分會選擇其他藥物,比如青黴胺。
  • 硬皮病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硬皮病這樣治療
    組胺拮抗劑不會引起皮膚增厚及內臟損害,要是沒有效果的話,那麼就需要調整藥物。針對高血壓症狀,為降低血壓,可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為改善循環,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使用藥物後,皮膚硬化症狀有所緩解,血壓會降低。糖皮質激素可以治療硬皮病,例如甲氨蝶呤、環孢素A。少部分人吃藥後症狀減輕。大部分會選擇其他藥物,比如青黴胺。
  • 如何為硬皮病患者織起一張保障網 _ 經濟參考網 _ 新華社《經濟...
    寒冬裡,有這樣一群「罕見」的人——稍微冷一點就渾身發白髮紫,皮膚堅硬如鐵,進而手指、腳趾潰爛,因為肺部纖維化加重而難以呼吸……  硬皮病患者的困境是2000萬罕見病患者群體的一個縮影。平凡世界,愛不「罕見」。如何為罕見病患者織起一張更密的保障網,成為面向多方的考題。
  • 腳底硬皮病_39健康網_疾病
    核心提示:腳底有硬皮是硬皮病嗎?臨床上沒有明確的腳底硬皮病的診斷依據,可能與以下疾病相關:胼胝、慢性溼疹、掌蹠角化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應避免過度行走、穿軟底鞋,避免腳底皮膚角質增生;如果出現溼疹的表現,應積極治療,避免發展為慢性溼疹。
  • 全球唯一獲批用於治療硬皮病相關間質性肺疾病新藥在中國獲批
    目前維加特®已在70多個國家(含中國)和地區獲批用於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IPF),及已在15個國家獲批用於治療系統性硬化病相關間質性肺疾病(SSc-ILD),並被證明能夠通過減緩肺功能(用力肺活量)的年下降率,來延緩疾病進展。
  • 首例新冠危重症患者全肺活檢病理報告:提示肺部病變起源部位
    據醫院官網介紹,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是深圳唯一收治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定點醫院,也是除湖北省外,單中心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最多的醫院。此外,醫院擁有佔地面積391平方米的P3實驗室,具有開展新冠病毒肺炎系列研究的臨床資源和研究綜合條件。截至目前,關於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徵的研究已不斷累積。
  • 心血管不好的人,皮膚可能會發生這些病變,不要再視而不見了
    很多人都將心血管系統比喻成我們人體的發動機。汽車的發動機壞了,整個汽車就離報廢不遠了。一個人如果得了心血管疾病,身體儘管不會很快就「報廢」,卻也會嚴重影響我們的升學、工作和日常生活。隨著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發病率的增加,很多朋友都或多或少地出現了一些心血管方面的病變。
  • 肺部發生病變,身體會有異常反應,若全不佔,說明肺還算健康
    早期肺癌治療起來,相對比較容易,預後效果比較好,患者的生存期也比較可觀。但等到晚期的時候,治療難度大,可以說已經到了回天乏力的階段。因此,了解肺部病變的早期症狀,這對發現早期肺癌是有積極意義的。肺部發生病變,身體會出現哪些異常反應?咳、痰、喘,是肺部病變最典型的症狀。
  • 肺部感染 CT 怎麼看?看完這篇立刻入門!
    胸部 CT 是我們診斷、評估肺部感染的重要手段。認識、鑑別不同類型肺部感染的 CT 徵象,也是呼吸科醫生需掌握的基本功之一。 CT 表現:表現為兩肺中下野內中帶雲絮狀、斑片狀、結節狀高密度影,沿支氣管走行分布,邊緣模糊,散在的小片狀影,可以融合成大片狀,可並發小葉性肺氣腫及肺不張。 病例 1:同一小葉性肺炎患者於同日拍攝的胸片和肺 CT。
  • 肺部發生病變,身體會有異常反應,若全不佔,說明肺還算健康
    早期肺癌治療起來,相對比較容易,預後效果比較好,患者的生存期也比較可觀。但等到晚期的時候,治療難度大,可以說已經到了回天乏力的階段。因此,了解肺部病變的早期症狀,這對發現早期肺癌是有積極意義的。肺部發生病變,身體會出現哪些異常反應?咳、痰、喘,是肺部病變最典型的症狀。
  • 小心背後隱藏著這9種疾病
    3、手機肘人們接打電話時手肘部彎曲程度超過90度,若長期保持此姿勢接電話會使得尺神經受壓或牽伸,導致無名指和小手指發麻,也有部分患者大拇指不能對掌或手指不能分開以及併攏,最終引起手指發麻無力。4、腕管綜合症腕部受到外傷、發生骨折以及扭傷和脫位時會引起腕橫韌帶增厚,腕管內肌腱腫脹,從而使得組織變性,縮小管腔內周徑,壓迫正中神經,導致手指麻木和無力。
  • 小心背後隱藏著這9種疾病
    3、手機肘人們接打電話時手肘部彎曲程度超過90度,若長期保持此姿勢接電話會使得尺神經受壓或牽伸,導致無名指和小手指發麻,也有部分患者大拇指不能對掌或手指不能分開以及併攏,最終引起手指發麻無力。4、腕管綜合症腕部受到外傷、發生骨折以及扭傷和脫位時會引起腕橫韌帶增厚,腕管內肌腱腫脹,從而使得組織變性,縮小管腔內周徑,壓迫正中神經,導致手指麻木和無力。
  • 「磨玻璃樣病變」是肺結節嗎?醫生:磨玻璃樣病變不等於肺癌
    「磨玻璃病變」因類似磨砂玻璃而聞名 01 什麼是「磨玻璃樣病變」 「磨玻璃病變所以正常的肺在CT下為黑色,而當肺內有分泌物或者佔位性病變時,X射線衰減的多,有問題的地方在顯示器上會變白,當病變部位仍有部分氣體時,CT表現為局部密度高於正常,我們的「磨玻璃樣影」也就出現了。
  • 肺部感染 CT 怎麼看?看完這篇立刻入門!
    胸部 CT 是我們診斷、評估肺部感染的重要手段。認識、鑑別不同類型肺部感染的 CT 徵象,也是呼吸科醫生需掌握的基本功之一。 CT 表現:表現為兩肺中下野內中帶雲絮狀、斑片狀、結節狀高密度影,沿支氣管走行分布,邊緣模糊,散在的小片狀影,可以融合成大片狀,可並發小葉性肺氣腫及肺不張。 病例 1:同一小葉性肺炎患者於同日拍攝的胸片和肺 CT。
  • 肺部佔位,除了你認為的腫瘤以外,還有可能是什麼?
    在影像學上,肺部佔位、結節或陰影,只是在影像上的一種病變,並不能確診是什麼具體是哪一種疾病,還需要進一步的檢查,許多情況下,比較多見的結節和陰影是由於肺部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炎、肺結核、支氣管擴張、肺麴黴菌病、肺隱球菌病等感染性疾病引起的,不僅僅是肺癌,並且這些感染性疾病基本上都是可以治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