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時報
權威健康資訊,因專業而信賴!
受訪專家:
曾小峰,北京協和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
代華平,中日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三部主任
李夢濤,北京協和醫院風溼免疫科副主任
皮膚增厚發硬、失去原有的彈性,正常面紋消失、鼻翼縮小、嘴唇變薄,變成「面具臉」,這就是硬皮病,即系統性硬化病(SSc),一種罕見的自身免疫系統疾病。而更可怕的是,硬皮病患者的肺也會增厚、失去彈性,使得他們慢慢被奪去生命。
硬皮病在中國大陸地區患病率約10/10萬,不同地區差異較大,全球估計有250萬患者。而因為皮膚的外在變化,硬皮病被誤解為會傳染的皮膚病,被一些人歧視並拒絕接觸。
對於硬皮病患者而言,疾病不僅會帶走她們靚麗的容顏,還會威脅到他們的生命。硬皮病可能會累及身體的任何部位,如肌肉、血管和內臟都可能產生瘢痕及纖維化,並且難以診斷。如波及到肺部,就會造成系統性硬化病相關間質性肺疾病(SSc-ILD),讓人呼吸困難,胸悶氣短,肺功能下降,嚴重時會失去生命。
硬皮病不是皮膚病!
北京協和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中國醫師協會風溼免疫科醫師分會會長、中華醫學會風溼病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曾小峰教授介紹,「硬皮病不是皮膚病,更不會通過任何方式傳染。目前,硬皮病發病原因還不明確,可能與遺傳,環境等因素有關。硬皮病患者人群多見於女性,年齡通常為25-55歲 。她們正值人生中事業起步,建立家庭的重要階段,而硬皮病卻使她們在人生道路上步履維艱。」
北京協和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
以肺部病變舉例,多達85.5%的硬皮病患者可能會發生不同程度的間質性肺疾病。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間質性肺病學組組長代華平教授認為:「間質性肺疾病和肺動脈高壓是硬皮病患者常見的肺部併發症,也是導致硬皮病患者預後不良的關鍵因素。」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間質性肺病學組組長代華平教授
北京協和醫院風溼免疫科李夢濤教授表示,「很多硬皮病患者並沒有關注到自身的肺部病變,因為只有約四分之一的SSc-ILD患者在早期有明顯的臨床表現。而早期診斷和識別具有進展風險的患者,可能會改善其臨床結局;定期的隨訪監測可以防止疾病進一步進展。因此我們建議硬皮病患者一定要有定期隨訪的意識,如果出現疲勞、勞力性呼吸困難和乾咳等症狀的硬皮病患者,每3-6個月進行一次隨訪,沒有這些症狀的患者可以每6-12個月進行一次隨訪,同時推薦硬皮病患者能夠每年做一次肺部高解析度CT(HRCT)檢查。」
北京協和醫院風溼免疫科李夢濤教授
目前無法治癒,但新藥可改善生活質量!
「對於硬皮病本身,目前無法治癒。」李夢濤教授進一步介紹,「但是對於SSc-ILD,剛剛獲批的創新靶向藥尼達尼布可以有效延緩肺功能下降,從而延緩肺部的疾病進展。所以一旦確診為SSc-ILD,就要重視起來,儘早開始抗纖維化治療,否則隨著肺部病情的惡化,出現呼吸困難,甚至感覺透不過氣,患者的生活質量會越來越低。」
2017年9月,尼達尼布已批准上市用於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IPF)。對此治療經驗豐富的代華平教授指出「尼達尼布在抗肺纖維化治療上除了能減慢患者的肺功能下降,還可以降低其急性加重的頻率和風險,幫他們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命。」
北京協和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介紹:「SSc-ILD是硬皮病患者死亡的關鍵驅動因素,約佔死亡人數的三分之一。隨著疾病進展,會造成肺功能不可逆的下降,預後較差,患者生存率低。一直以來全球範圍內都沒有特效藥可以治療,直至今年6月,創新靶向藥物尼達尼布在我國獲批上市,給我國SSc-ILD患者帶來了治療希望。而且此次在中國的獲批僅在歐盟獲批的1.5月之後,便讓國內患者在用藥選擇上實現了與全球同步,這是非常迅速和不容易的事情!這標誌著全球首個用於治療SSc-ILD的靶向藥物正式開始惠及中國患者,為患者肺功能的減退按下了暫停鍵「
尼達尼布自今年6月SSc-ILD新適應症獲批以來,已在全國多地開出了首批處方。患者可前往各大省會城市三甲醫院的風溼免疫科或呼吸科諮詢就診,或憑醫生處方在藥店購買。
今年30歲的紫貝殼公益服務中心理事長鄭嬡,在九歲時被確診為硬皮病,並在4年前確診為SSc-ILD,無藥可用。而鄭嬡現在談到:「創新藥的上市,無疑給我們帶來生命的希望。同時也衷心希望尼達尼布能早日納入醫保目錄,讓更多病友能早日用上它。」
本文參考資料:
①Brief Report: Pulmonary Function Tests: High Rate of FalseNegative Results in the Early Detection and Screening of SclerodermaRel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J] . Yossra A. Suliman,RucsandraDobrota,D?rteHuscher,Thi D. L. NguyenKim,BrittaMaurer,SuzanaJordan,RudolfSpeich,ThomasFrauenfelder,Oliver Distler. Arthritis & Rheumatology . 2015 (12)
【來源:健康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