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你 母親河!重慶等十省市區主流媒體聯動,共護長江黃河上遊生態

2021-01-12 華龍網

在中國遼闊的版圖上,北有黃河,南有長江,兩條大河自西向東奔流入海,哺育了中華民族,孕育了中華文明。

九曲黃河第一灣

「黃河、長江都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保護母親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談到一江一河,習近平總書記如是說。

三江交匯處 長江零公裡

5月22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進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編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

強化上遊意識,勇於擔當作為,確保一江一河清水向東流,四川、青海、西藏、雲南、貴州、重慶、湖北、甘肅、寧夏、內蒙古十省區市在行動。

2020年全國兩會,四川日報·川報觀察發起,攜手青海日報、西藏日報、雲南日報、貴州日報、華龍網、湖北日報、甘肅日報、寧夏日報、內蒙古新聞網10家省級主流媒體,推出「愛你母親河 長江黃河上遊生態保護」全國黨媒聯動策劃,以海報聯動打call的生動形式,展現十省區市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的壯闊圖景。

———— 長江 ————

她發源於世界屋脊

大江奔流 浩浩湯湯

流出6300餘公裡的綿長

青海 西藏 四川 雲南 貴州 重慶 湖北

她的上遊流經7個省區市

為沿岸城市帶來生機和希望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在發展與保護的終極命題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給出了明確答案。一起來看看長江上遊7個省區市是如何踐行的——

格拉丹冬冰川長江源頭第一滴水落下的瞬間,就開啟了長江的萬裡行程……長江孕育了我們的生命,而她水量的四分之一來自青海。青海被譽為「三江之源」「中華水塔」,每年向下遊輸送600多億立方米的源頭活水。

青海省紮實推進自然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推動實施一批重大生態保護修復和建設工程,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修復,加強長江流域4處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保護和管理,三江源草地整體退化趨勢有效遏制,水源涵養量年均增幅達6%以上,長江、瀾滄江幹流水質穩定在Ⅰ類,黃河幹流水質穩定在Ⅱ類以上。

岷江、金沙江經過千裡奔襲,在川南宜賓相擁,匯流成千古奔騰的長江,一路歡歌,滾滾東去。

地處長江上遊,四川生態環境地位獨特。四川,96.5%的面積屬於長江流域,貢獻了長江27%的水量,是長江上遊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四川一直把建設長江上遊生態屏障、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放在生態文明建設的首要位置。2020年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強化長江黃河上遊生態建設,將深入推進長江廊道造林和生態屏障重點縣建設。

這裡是世界屋脊,這裡是雪域高原,亞洲水塔。金沙江流域西藏段屬於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兩屏三帶」中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是長江上遊的主要水源地之一,是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一軸兩翼、三中心、多點多極」中多點多極的重要組成部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西藏來說,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西藏將推動實施雅江中遊、獅泉河中遊、金沙江西藏段等一批重大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築牢高原生態安全屏障。讓藏羚羊、藏野驢、野犛牛、大花綠絨蒿等等珍稀動植物在西藏得到更有力的保護、更自在的生活。

巍巍雲嶺,綠意盎然,極目彩雲之南,一幅生機勃勃的壯美畫卷。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是雲南最寶貴的財富,綠色是雲南最亮麗的底色。

近年來,雲南以長江為重點的六大水系保護修復作為重點工作推進。同時,立足努力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發展定位,雲南舉全省之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中國最美麗省份。

作為長江上遊地區唯一的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貴州肩負著築牢上遊生態屏障的責任和使命。

4年來,貴州為保護好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銜枚疾進,牢牢把握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契機,牢記囑託,加強領導,調動各方力量,強化體制機制,激發內生動力。

天下山水之秀聚於黔中,「雲貴勝江南」的「貴州綠」已點綴在長江經濟帶這幅徐徐鋪就的綠水青山圖卷上,成為了興黔富民宏圖的別樣色彩!

重慶市南岸區廣陽島,位於重慶銅鑼山、明月山之間,是長江上遊第一大島嶼,這裡四周江水環抱,還生活著長江稀有魚類胭脂魚,是重慶獨具特色的自然生態資源。

隨著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對廣陽島的規劃方案不斷更新。如今這裡的新定位是「長江風景眼、重慶生態島」。摒棄大開發的發展思路,重慶還將對廣陽島進行生態修復。

湖北有長江最長的岸線,是「中部糧倉」和南水北調核心水源區。這些年,長江邊化工廠一座座被拆除,一千多個碼頭被取締,兩岸風景越來越美麗,供江豚暢遊的水域水質也更加清亮清甜。這得益於當地人民發起的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綠色發展十大戰略性舉措「雙十」工程。專項整治劣Ⅴ類水體,排查整治「三磷」、整治城市黑臭水體……目前,湖北的長江大保護15個專項戰役如火如荼推進。

越來越美的湖北等大家來做客,來看一看「長江的微笑」!

———— 黃河 ————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5464公裡的長河

幾千年來以濁黃激蕩的景象奔騰東流

她的上遊卻是碧水清澈、寧靜溫柔

蜿蜒流過青海 四川 甘肅 寧夏 內蒙古

為5個省區注入活力與力量

「黃河寧,天下平」。黃河的保護和治理,是流域人民歲月靜好、生活幸福之所在。一起來看看黃河上遊的5個省區市保護母親河的決心吧。

「黃河之水青海來。」青海是黃河的源頭區、幹流區,青海黃河流域面積達15.23萬平方公裡、幹流長度佔黃河總長的31%。

青海切實承擔好源頭責任、幹流責任,舉全省之力維護好母親河健康,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2012年以來,在黃河流域完成國土綠化1297萬畝。黃河源頭重現千湖美景,雪豹、白唇鹿、藏羚羊等瀕危野生動物種群數量顯著增加,全省涵蓋水面、溼地、林草的藍綠空間佔比超過70%。「天下黃河青海清」已成為水質改善的生動寫照,黃河源頭水生態涵養功能不斷增強。

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第一道灣在四川的若爾蓋縣唐克鎮。

四川境內黃河流域面積為1.87萬平方公裡,只佔全流域的2.4%。但黃河幹流枯水期40%的水量、豐水期26%的水量來自四川。為了保護黃河流域這關鍵的「2.4%」,2019年,四川明確17項重點任務保護境內黃河流域生態環境;2020年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強化長江黃河上遊生態建設,加強黃河流域及川西北高原溼地草原生態保護,同時將啟動創建若爾蓋國家溼地公園。

黃河流經甘肅900多公裡,是黃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和補給區。保護黃河、治理黃河、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甘肅義不容辭、責無旁貸。

近年來,甘肅全力以赴、綜合施策,全面打響水源涵養主動戰、水土保持陣地戰、汙染防治攻堅戰、節水治水整體戰和水患治理持久戰。黃河甘肅段流域生態環境逐年改善,黃河岸邊處處呈現美麗和諧的自然景象,沿黃地區保護母親河美麗生態已成共識。甘肅穩紮穩打推進,努力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黃河正日益成為造福甘肅人民的幸福河。

寧夏依黃河而生、因黃河而興。黃河流經寧夏共計397公裡,哺育出沃野千裡、谷稼殷實的平原,形成了「天下黃河富寧夏」的神奇美景。

近年來,寧夏始終站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保障國家用水安全的高度,把保護黃河作為頭等大事。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堅持安全至上、堅持生態優先、堅持發展為要,紮實開展清理整治「四亂」專項行動,著力建設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系統,以水定產、綜合布局,調整產業結構,精心保護黃河生態安全、肌體健康、歲歲安瀾。

河在內蒙古段全長830公裡,流經6個盟市,形成一個大大的「幾」字型,孕育出豐饒的「塞外糧倉」河套平原,傳承著古老的農耕文明,留下了壯美的大自然印記。

合理利用黃河帶來的珍貴水資源,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展現黃河所帶來的自然和人文魅力,依託沿黃經濟帶推進產業轉型升級.............黃河的治理與開發,一直為生活在內蒙古沿黃地區的人民所探索和實踐。內蒙古將堅決扛起保護母親河歷史重任,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重大國家戰略在內蒙古落地生根。

滾滾長江,浩蕩東流。

黃河奔騰,百川歸海。

共護長江黃河上遊生態環境

讓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

愛你,母親河!

相關焦點

  • 重慶如何破解長江上遊生態修復難題?專家學者開出生態「處方」
    作為三峽庫區的腹心地帶,重慶市是中國重要的淡水資源戰略儲備庫、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區。如何自覺強化「上遊意識」,擔起「上遊責任」,體現「上遊水平」?專家指出,當前重慶的生態環保攻堅戰已經進入關鍵期,要精準發力,形成多部門聯動機制,從綜合治理、水資源管理、林業生態建設等多方面做文章,解決長江上遊生態環境修復工作中出現的問題。2018年長江幹流重慶段總體水質為優兩年前,穿永川城而過的臨江河還是居民口中的「臭河」,城區居民群眾怨聲載道。
  • 共護黃河上遊水源涵養區生態環境 川甘青三省三地法院檢察院籤訂協議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劉春華)7月6日,四川、青海、甘肅三省以及四川阿壩州、青海果洛州、甘肅甘南州法院、檢察院在阿壩州若爾蓋縣召開黃河上遊川甘青水源涵養區生態環境保護司法協作會。會上,四川阿壩州、青海果洛州、甘肅甘南州的州中級人民法院、州人民檢察院共同籤署了黃河上遊川甘青環境資源保護司法協作框架協議,決定建立黃河流域上遊川甘青水源涵養區法檢司法共護協作機制,通過聯席會議、溝通聯絡、信息通報共享、案件協作、公益訴訟重大案件跨區域協商、生態修復協同、專家庫和評估鑑定協作、共同研討調研、新聞宣傳協作、共同培訓等十個方面司法協作,共同保護黃河上遊川甘青水源涵養區生態環境
  • ——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綜述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滿懷對母親河的赤子之情,多次深入長江、黃河沿線視察調研,為母親河生態治理和流域經濟社會發展掌舵領航。  把脈母親河,司法智慧的強效注入不可或缺。為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為長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公正高效的司法保障,2016年2月、2017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先後出臺《關於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關於全面加強長江流域生態文明建設與綠色發展司法保障的意見》;2020年6月5日環境日當天,發布《關於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不斷滿足母親河永續發展的司法需求。
  • 長江黃河:兩條母親河,孕育著中華文明,生生不息
    「塔裡木河曾經是遠古時期黃河的上遊,而河西走廊則是古代黃河的河道」的評論,並且還是熱評,這說明很多人都對此表示認同和一定的興趣。如果黃河真的出自塔裡木河,那塔裡木河就成了一條有故事的河流了,畢竟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孕育了古代中國文明,而塔裡木河則只是塔裡木盆地沙漠中的一條找不到海洋的,籍籍無名的內陸河。所以這種說法是行不通的。那我國的黃河發源地在哪裡呢?
  • 以河長之名 築牢長江黃河上遊生態屏障
    作為長江、黃河上遊綠色生態屏障和主要水源涵養地,「千河之省」四川肩負著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推動長江、黃河兩大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重任。讓每一條河流都有守護者和代言人!2017年,四川全面建立河長制;2018年全面建立湖長制。三年多來,四川大小河湖陸續迎來七萬多名守護者,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河(湖)長。
  • 持續推進長江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 重慶如何擔起「上遊責任」 體現...
    近年來,重慶按照「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通過持續實施長江防護林建設、退耕還林等工程,開展水土流失治理和水汙染防治,修復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好三峽庫區和長江母親河。圖為青山綠水的巫峽(攝於二○一九年四月十七日)。
  • 「同植一片綠·共護母親河」沿黃九省(區)共青團植樹護綠接力行動...
    ,共青團鄭州市委、鄭州市林業局、鄭州市綠化辦、共青團惠濟區委、惠濟區花園口鎮人民政府承辦的「同植一片綠·共護母親河」沿黃九省(區)共青團植樹護綠接力行動河南省活動同植一片綠·共護母親河團河南省委書記王藝,團河南省委副書記武皓、王篤波、袁浩、李麗,團河南省委二級巡視員王鑫,團鄭州市委書記石玉參加此次冬季植樹活動。來自團河南省委、團鄭州市委、團惠濟區委的機關團幹部,省青年聯合會、省青年企業家協會、省青年志願者協會等團屬協會會員代表,青年志願者、少先隊員代表共計140餘人參加活動。
  • 黃河流域八省(區)媒體賀東方今報創刊16周年講好黃河故事
    河南與甘肅同為黃河流城重要省份,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去年,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沿黃省區的多家媒體開展了「守護母親河、建設幸福河」「同飲黃河水 共奏大合唱」等的聯動採訪報導,隴豫兩省相互合作支持,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如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絕非一日之功,也絕不能僅靠一省之力。
  • 川甘青三省檢法聯合開展黃河上遊水源涵養區生態環境保護司法協作
    本報阿壩7月6日電(記者曹穎頻 通訊員廖雪姚)今天,黃河上遊四川、甘肅、青海三省三州六縣檢察院、法院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聯合召開黃河上遊川甘青水源涵養區生態環境保護司法協作會,共築黃河上遊法治保護網,公正高效服務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
  • 保護生態!長江黃河將布局13項重大工程
    近年來,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已經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6月11日,國家發改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對《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進行解讀。在長江重點生態功能區、黃河重點生態區將布局13個重大工程。
  • 中國南方六省區3萬青少年同護珠江「母親河」
    中國南方六省區3萬青少年同護珠江「母親河」   中新社南寧4月21日電 (王雪 左卜虹)「保護母親河,美麗中國夢」2013年珠江流域青少年植樹統一行動日活動21日在雲南、貴州、廣西、廣東、湖南、江西六省區同步開展,共136個縣(市、區)的3.6萬青少年參加。
  • 從嚴整改生態環保問題 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
    重慶日報訊 (記者 羅靜雯)7月25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前往兩江新區、江北區、渝中區,調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聽取有關區配合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情況匯報,推進督察交辦問題整改落實工作。
  • 我區加強水環境治理 確保長江水質持續向好
    為確保水質整體安全達標,區生態環境局加強對長江幹流及次級河流的水質監測力度,讓一江碧水駐留萬州。在長江國控斷面曬網壩一帶,區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從這片水域提取水樣,監測長江水質的PH值、溶解氧、電導率、透明度、水溫、流量等指標。據工作人員介紹,通過監測發現,目前檢測項目均優於國家二類水質標準,特別是溶解氧項目,已經優於國家一類水質標準。
  • 主流融媒體聚焦鄭州惠濟:聆聽惠濟生態、產業、文化「黃河大合唱」
    11月17日,"丈量五千年 蝶變黃河岸"主流融媒體沿黃看河南鄭州惠濟站大型探訪活動在黃河灘邊正式啟動!上午,採訪團先後探訪黃河灘公園,見證黃河之美和生態保護成果;參觀黃河博物館,感受黃河文化獨有的魅力。
  • 上遊見證·重慶追夢這一年④丨生態保護 重慶的「上遊責任」
    重慶,地處長江上遊,2019年4月15日至17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時要求重慶要發揮「三個作用」,其中之一就是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過去一年,重慶市深學篤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強化「上遊意識」,擔起「上遊責任」,堅決貫徹「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方針,學好用好「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全力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努力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一批群眾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得以解決
  • 都是我國的母親河,為什麼有長江經濟帶而沒有黃河經濟帶?
    長江和黃河就算到了交通運輸十分發達的現代,內河航運依舊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長江經濟帶區域圖因此,如果要以河流水係為單位形成經濟帶,那麼必定需要通過河流的航運功能來串聯流域內的各個城市,從而加強彼此間的聯繫,實現人流和物流的暢通。長江經濟帶的形成就是依託長江及其支流的龐大水運能力,把長江上遊、中遊和下遊的眾多城市串聯起來,形成一個整體。
  • 點讚綠色川江 共話生態底色
    牟科攝     「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導」主題採訪團走進四川  兩天時間裡,主題採訪團分別到訪宜賓港、五糧液集團、蜀南竹海、瀘州港、四川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瀘州國家高新區等地,從生態長江、經濟長江、文化長江、民生長江等方面立體展示我省築牢長江上遊生態屏障
  • 同飲黃河水,網媒深融合!沿黃河九省(區)和膠東經濟圈網媒聯盟在青...
    今日,由山東省委網信辦主辦,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承辦的沿黃河九省(區)網絡媒體聯盟、膠東經濟圈網絡媒體聯盟成立大會暨網絡媒體融合發展論壇在青島市舉行。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孫立傑出席成立大會。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講話精神,增強沿黃河九省(區)協同融合,加快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今日,由山東省委網信辦主辦,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承辦的沿黃河九省(區)網絡媒體聯盟、膠東經濟圈網絡媒體聯盟成立大會暨網絡媒體融合發展論壇在青島市舉行。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孫立傑出席成立大會。
  • 重慶廣陽島:長江上遊新崛起的生態示範景點
    >重慶廣陽島:長江上遊新崛起的生態示範景點自8月22日重慶廣陽島生態修復後首次對外試開放,廣陽島就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這裡遊玩,成為重慶區域「共抓長江大保護」示範項目迅速走紅的生態景點。三峽集團與重慶市攜手打造「長江風景眼、重慶生態島」重慶被稱為長江上遊生態屏障的最後一道關口,守護著三峽庫區。重慶的生態環境、生態屏障關係著全國35%的淡水資源涵養和長江中下遊3億多人的飲水安全。廣陽島生態建設項目是重慶市落實共抓長江大保護精神的重要載體。
  • 沿黃九省(區)共青團植樹護綠接力行動河南省活動啟動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小平12月12日,由共青團河南省委、省青年志願者協會主辦,團鄭州市委、市林業局、市綠化辦、團惠濟區委承辦的「同植一片綠·共護母親河」沿黃九省(區)共青團植樹護綠接力行動河南省活動在鄭州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