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讚綠色川江 共話生態底色

2020-12-24 四川日報

點讚綠色川江 共話生態底色

主題採訪團在四川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採訪。牟科攝

    

「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導」主題採訪團走進四川

  兩天時間裡,主題採訪團分別到訪宜賓港、五糧液集團、蜀南竹海、瀘州港、四川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瀘州國家高新區等地,從生態長江、經濟長江、文化長江、民生長江等方面立體展示我省築牢長江上遊生態屏障,「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探索和嘗試

  本報訊(記者羅之颺)「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7月26日至27日,由中宣部組織的「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導」主題採訪團先後走進四川宜賓和瀘州兩地,共話長江,譜寫新變。
  本次主題採訪團由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10家中央媒體和長江沿線11個省市省級主流媒體的記者編輯組成,共計100餘人。在川期間,每到一市,主題採訪團「兵分多路」,分別從生態長江、經濟長江、文化長江、民生長江等方面,立體展示我省築牢長江上遊生態屏障,「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探索和嘗試。
  在為期兩天的時間裡,宜賓港、五糧液集團、蜀南竹海、瀘州港、四川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瀘州國家高新區等地相繼納入主題採訪團成員的行程單。每到一地,當地通過展板展示、視頻播放、現場講解等方式全方位展示參與長江經濟帶建設情況,並根據需求,邀請政府部門、企業代表、當地市民等接受記者採訪,現場答疑解難。
  「沒想到,四川沿江城市在保護長江生態和沿線產業轉型升級方面下了這麼大的功夫。」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陳兆國說,為了近距離感受長江水質變化,他專門到宜賓三江口裝了一瓶長江水,「遠看似乎有點渾濁,舀起來卻發現挺乾淨。」此外,宜賓沿江產業園區裡的智能終端產業也讓他感觸頗深,「當地將重心放在發展綠色環保的科技產業上,保護長江花了心思。」陳兆國說。
  港口建設、生態保護、文化建設……採訪中的所見所聞給主題採訪團成員留下了深刻印象。各媒體為報導好四川,也做了精心準備。在到達瀘州老窖集團國寶窖池之前,人民日報記者李志偉和團隊就已做好直播準備,採用人民日報評論員和瀘州老窖博物館館長對話長江沿岸釀酒業的形式,推出《長江出美酒!帶你探訪「國寶窖池」》視頻直播節目,實時觀看數據很快突破40萬人次。
  在川採訪報導期間,多家媒體採用網絡直播、無人機航拍、深度分析等多種新聞報導形式,不僅在網絡等新媒體上即時推出一大批鮮活生動的新聞作品,在報紙、電視等傳統媒介上也紛紛開闢專欄,加大報導力度。《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劉樂平採用隨筆報導的形式,記錄沿途見聞和感觸,在參觀宜賓李莊古鎮後,他寫下隨筆報導《抗戰時與重慶齊名 長江邊這座小鎮有怎樣的中國精神》,追憶李莊和沿海城市的抗戰情誼,感受當地的文化建設新氣象,報導獲得廣泛轉發傳播。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在川採訪活動結束後,主題採訪團還將順江而下,通過水陸結合、邊採邊發的形式,繼續深入長江經濟帶沿線其餘省市,記錄母親河的獨特魅力,反映長江經濟帶轉型發展的活力。

相關焦點

  • 錢江源頭,如何用生態「底色」描繪發展「綠色」 ?
    錢江源頭,如何用生態「底色」描繪發展「綠色」 ?,「源頭綠」是這裡的「底色」。從「生態立縣」的振臂一呼,到錢江源國家公園的探索先行;從「一江清水出開化」的使命擔當,到「百裡金溪畫廊」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近年來,開化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通道,在生態優先中實現高質量發展,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甜。「十三五」期間,開化致力於生態文明體制的探索,紮實開展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不遺餘力。
  • 常州,教我如何不想她丨用綠色鋪就生態最美底色
    常州,教我如何不想她丨用綠色鋪就生態最美底色 2020-09-25 1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雲貴川三省共護赤水 繪就河流生態多彩畫卷
    南方網訊(記者/陳靜)2020年12月2日,《貴州省赤水河流域保護條例(修訂草案)》提請省人大會議審議,明確建立健全省際間跨區域協同保護機制,規範赤水河流域治理、利用等活動,保護流域生態環境、促進流域綠色發展。
  • 秦州:擦亮生態底色 築牢綠色屏障
    新天水訊據秦州區融媒體中心消息(記者 李欣 高世飛)綠色是現代城市文明的底色。作為城區生態屏障的南北兩山,通過近幾十年的持續綠化、美化,荒山變綠嶺,荒地變良田,田林交錯的林業生態景觀已經初步形成。目前,南北兩山「百裡生態長廊」已成為天水市重要的生態防線、市民的休閒公園、富民的產業基地和展示城市對外形象的重要窗口,為全市綠色崛起奠定了堅實的生態基礎。北山孫家坪片區千畝柿子園是成紀新城的背景景觀,過去該區域主要以居民散種的柿子樹為主。這幾年,由於大多數人外出務工,導致大片土地撂荒。為此,區林業部門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引進日本陽豐甜柿,規劃打造千畝柿子園。
  • 【地方】湖北襄陽:踐行綠色發展承諾 厚植大美生態底色
    新華社發(楊韜 攝)踐行綠色發展承諾厚植大美生態底色湖北襄陽市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大力開展汙染防治攻堅戰,狠抓環境保護,實施碧水藍天工程「一江碧水穿城過,十裡青山半入城」。這是襄陽當前的真實寫照。襄陽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 「十三五」麗江生態答卷:讓綠色成為麗江永續發展的「底色」
    「十三五」麗江生態答卷:讓綠色成為麗江永續發展的「底色」 2020-12-10 20: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湘川貴皖蘇5省代表委員共話長江保護與發展——共謀綠色發展新路...
    湘川貴皖蘇5省代表委員共話長江保護與發展——共謀綠色發展新路 共護中華民族母親河2018年8月1日,嶽陽城陵磯國際貨櫃碼頭一片繁忙。「推進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再一次寫進政府工作報告,成為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全國兩會期間,湖南日報聯合四川日報、貴州日報、安徽日報、新華日報,邀請來自湘川貴皖蘇5省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將目光投向波濤湧動的壯美長江,聊變化、話保護、談發展、謀良策,共同聚力長江經濟帶保護與發展。
  •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 鮮明底色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 鮮明底色 第5版: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2020年12月18日
  • 生態優先綠色蔓延 「麗水之贊」奏響「長江協奏曲」
    從麗江到麗水——生態優先綠色蔓延 「麗水之贊」奏響「長江協奏曲」  中新網麗水9月10日電(周禹龍)7月的雲南麗江,金沙江、瀾滄江與怒江,從青藏高原由北向南「三江併流」,奔流不息,相襯岸邊柳樹,共同形成了「楊柳兩行綠、水天一色清」的美麗畫卷。
  • 川報又雙叒叕關注遂寧!綠色發展獲全國各地專家點讚……
    >10月12日《四川日報》再次聚焦遂寧點讚遂寧綠色發展9月下旬,2020年中國休閒度假大會在遂寧舉行,天藍、水清、地淨的生態環境,讓來自全國文旅行業的專家們紛紛點讚。這是遂寧厚植生態底色的成果,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註腳。近年來,遂寧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線,持續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綠色已成為遂寧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
  • 嘉興南湖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全面提升小康社會「生態底色」
    「十三五」期間,嘉興市南湖區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通過打好汙染防治、風險防控、綠色發展等攻堅戰,落實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等各項措施,全面提升小康社會「生態底色」。
  • 江蘇省東臺市:堅守綠色生態底色 打造美麗東臺名片
    江蘇省東臺市  堅守綠色生態底色 打造美麗東臺名片  安豐古鎮  近年來,江蘇省東臺市堅守綠色生態底色,厚植生態根基,聚焦綠色發展,加快建設城鄉一體化的綠色生態網絡,大力實施美麗東臺建設工程,讓環境愈加美麗
  • 「地方看臺」新寧縣黃龍鎮:擦亮生態底色,讓「一江水」變成「一江...
    在湖南省西南邊陲新寧縣境內,南嶺山系越城嶺中段和雪峰山系餘脈之間,有一處綠意盎然,盡顯生態之美的地方。樹木青蔥,山澗清澈,萬頃林海,群峰疊翠,翡翠般的山泉給您沁人心肺的清爽,那種詩畫般的森林風光和清新的空氣任你翱翔。她就是新寧縣黃龍鎮裡竹村舜皇山河和紫花坪河。她是湘江源頭的發源地之一,青綠的高山路旁,河水奔流不息,潺潺地流水清澈見底,如一條絲帶繞在山間。
  • 做優城市環境 拱墅讓綠色成為發展鮮明底色
    五年來,拱墅全力提升城市環境品質,一條條曾經變黑髮臭的河道重現水清岸綠,一座座獨具水鄉韻味的公廁閃亮登場,一個個盲點暗區和環境頑疾成為歷史……盎然綠色,逐漸成為拱墅高質量發展的底色;良好生態,日益成為居民幸福生活的常態;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綠色發展道路,拱墅正越走越堅實。
  • 貴陽經開區:生態是底線 綠色是底色
    一直以來,貴陽經開區就把發展綠色製造作為區域的重中之重,積極搶抓貴州省獲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和貴陽市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重要機遇,按照「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型產業體系,形成生態產業鏈條,依託大企業、大項目,重點發展「3+1」主導產業(高端裝備製造、大數據、新醫藥大健康和現代服務業),積極打造大數據安全產業示範區、數字物流產業園、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
  • 「一江清水」載著「綠色經濟」出雲南
    近五年,雲南主動服務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推進長江上遊生態環境綜合治理,以此推動該省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圖為長江上遊金沙江一處河段與附近農田(資料圖)。 繆超 攝12日,雲南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新聞發布會在昆明召開。
  • 渾江:壯大綠色產業 擦亮美麗底色
    原標題:渾江:壯大綠色產業 擦亮美麗底色   漫步渾江,俯仰皆成美景。路過的小村都各有情懷,「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業」,百花開放、如詩如畫,令人沉醉。
  • 【視頻】內蒙古擦亮生態底色 堅持高質量發展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內蒙古統籌做好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讓綠色成為當地發展的鮮明底色。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涼城縣,環岱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正進入衝刺階段。
  • 燕趙論壇|用綠色鋪就幸福底色
    &nbsp&nbsp&nbsp&nbsp用綠色鋪就幸福底色&nbsp&nbsp&nbsp&nbsp——「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系列評論②&nbsp&nbsp
  • 長江大保護·綠色共成長丨尋找川江上那一聲動人心魄的號子
    意義,川江號子才能真正傳承下去。為此,「川江號子進校園」便是曹光裕先生一直在做的事情,從2012年起,曹光裕便在小學開設了「川江號子傳承班」,免費教學,如今,他更是提煉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把川江號子與音樂理論融合,與學校的音樂老師一起,編寫教材,希望把川江號子普及到小學音樂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