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經開區:生態是底線 綠色是底色

2020-12-14 天眼新聞

提示

盛夏時節,漫步貴陽經開區,綠樹成蔭,芳草連天。

貴陽傳化公路物流港、小孟工業園、貴州大數據安全產業園區加速布局,貴州詹陽動力重工產業基地、貴陽海信生產基地訂單紛至沓來,貴陽滿幫集團、貴州勤邦集團、貴州寬凳智雲科技等一批行業骨幹企業茁壯成長……創新創造盡顯科技之美,綠色發展引領高端生活,生產生活生態產業融合發展,讓貴陽經開區迸發出蓬勃的發展生機。

●綠色規劃:「生態紅線」劃出綠色發展新天地 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

近年來,貴陽經開區堅持以提升「含綠量」來增強「含金量」,以綠色發展推進高質量發展。

「堅持規劃引領,遵循綠色發展理念,優化產業空間布局是貴陽經開區實現生態優先發展的首要任務。」貴陽經開區規劃分局局長滕曉君說。

一直以來,貴陽經開區就把發展綠色製造作為區域的重中之重,積極搶抓貴州省獲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和貴陽市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重要機遇,按照「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型產業體系,形成生態產業鏈條,依託大企業、大項目,重點發展「3+1」主導產業(高端裝備製造、大數據、新醫藥大健康和現代服務業),積極打造大數據安全產業示範區、數字物流產業園、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軍民融合產業園、新醫藥大健康產業園五大特色產業園區,從招商引資、政策支持、用地指標等都對綠色製造予以傾斜,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生態改善的可持續雙贏之路。

遵循「綠色發展、產業生態、集群發展」理念,貴陽經開區始終把綠色低碳循環作為戰略路徑,貫穿於發展的全過程。

區域布局更加生態。基於區域發展的客觀實際,貴陽經開區在規劃編制工作中,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科學合理布局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用地,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初步劃定了生態保護紅線、基本農田保護線、城市開發邊界,先後編制了《創新型經濟技術開發區空間布局與存量用地規劃》、《經開區特色街區(香江路、清水江路)規劃》、《數字經濟小鎮控規單元(導則)及城市設計》、《貴陽數字物流產業園產業規劃》、《貴陽市花冠路(經開區段)綜合提升規劃暨城市設計》等,進一步明確時間表、路線圖,著力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融入區域經濟的各領域全過程,加快建設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的美麗經開……

為了實施生態保護,以確保區域生態安全,貴陽經開區科學開展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工作,對重要生態功能區、生態敏感脆弱區、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水源保護地及其他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區域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嚴格禁止與主導功能不相符的建設活動。

企業發展更加綠色。項目技改接踵而至,綠色工廠不斷湧現,循環經濟成為主角,綠色園區加快培育,重拳整治揚塵施工工地,完善工業固體廢物利用及產生情況的原始記錄和臺帳,規範資源綜合利用統計報表,確保園區企業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危險廢物安全處置率均達到100%。從源頭上加強環保管控,絕不允許企業超標排放汙染物,加強水環境治理,保護好水資源,修復好水生態,全面提升環保質量,精心呵護一江碧水「向東流」。

天藍、地綠、水淨,在99.8平方公裡的土地上,貴陽經開區奮力拓展天藍景美「新境界」。

●綠色發展:「創新驅動」創出轉型發展新高地 「開發區的發展,不僅重其『形式』,更重其『勢』,不斷聚焦高端要素,發展高端產業,加快推動創新驅動發展。」貴陽經開區投資服務局副局長曹彥軍說。長期以來,在環保領域,「企業汙染、群眾受害、政府買單」的困局一直存在。

如何守護好這一方的碧水藍天,擦亮生態底色,成為了貴陽經開區不斷思考並為之努力的方向。

重點項目有序推進,盤活閒置土地實現「騰籠換鳥」。積極作為、創新驅動,貴陽經開區邁上了科技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的新徵程。

去年6月,貴陽華科電鍍有限公司的清潔生產項目成功通過省生態環境廳驗收。項目實施後,預計每年產生經濟效益超過6萬元,節約用電超過1萬度,節水0.1167萬噸,減少廢水排放0.105萬噸。

華科電鍍公司實施清潔生產,是貴陽經開區發展循環經濟、推進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城市建設探索出的可複製經驗。

在商務部公布的2018年度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結果中,貴陽經開區列全國219家國家級經開區第36位,較2016年排名的第109位實現三年排位前移73位,2018年,貴陽經開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為210.4億元,同比增長10.4%。

歲月流轉。2009年,經開區開始申報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2011年10月,國家環境保護部、商務部和科技部三部委同意經開區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經開區成為貴州省首家獲批建設綜合類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聚力創新驅動發展,各類創新要素源源匯聚,強大動能加速湧流。在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過程中,貴陽經開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為目標,調整產業結構,加速產業轉型升級,狠抓「3+1」主導產業,生態產業鏈條加速形成。

「我們的發展始終秉持綠色理念,在產業上下遊做文章,只有形成產業鏈條,做好『加減法』,才能達到節能、降本、增效的目標。」貴陽經開區生態促進局局長袁瑾說,貴陽經開區對高汙染、高耗能、高排放的產業和項目實行零容忍。在引進新項目及對新項目的環保審批上實行環保一票否決制。

下一步,經開區將圍繞既有產業、產品升級和擴能需要,優化產業空間布局,本著節約用地、集約用地和留足發展空間的原則,提高土地利用水平,並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工業大數據產業發展需要,拓展和規劃好產業發展空間。同時,利用新一輪智造技術和「網際網路」商業模式,對產業價值鏈進行重新界定,將生產性服務業和循環補鏈等環節進行融合,形成「網際網路」生態工業園區發展模式。

「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在發展過程中,我們牢固樹立『環境論英雄、畝產論英雄』導向,堅持無汙染、低排放、高效益方向,圍繞經開區的主導產業,實現平臺向生態型、創新型、特色型發展。」貴陽市副市長、貴陽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唐興倫表示,經開區始終堅持產業鏈招商、綠色招商,在發揮原有工業優勢的基礎上,通過引入園區的大項目培育關聯度高的配套項目,以龍頭帶配套、以配套促龍頭的形式,延伸產業鏈,促進產業集聚,不斷完善裝備製造、醫藥產業、大數據及電子信息產業等產業鏈,不斷優化產業結構。

●綠色融合:「美麗園區」融出發展新前景 公園樹下、商場超市、地下通道……盛夏時節,走進貴陽經開區,這些藏於城中的「綠島」給人送來陣陣清涼,為人們休閒散步納涼提供了好地方,被當地市民稱為城市後花園。

為了補齊「產」「城」「景」發展錯位的短板,貴陽經開區著眼長遠,依託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城市建設迎頭趕上,環境治理鐵腕推進,民生工程加速建設。

貴陽經開區將圍繞《中共貴陽市委關於大生態戰略貴陽行動的實施意見》和花溪區「十全十美」的發展藍圖,以生態文明重點工程為載體,圍繞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的要求,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向縱深發展;以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為導向,著力打好水、空氣、林業建設三大戰役,推進區域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將生態植入產業,將綠色融入生活,是始終貫穿貴陽經開區城市規劃設計建設工作的重要理念。貴陽經開區規劃分局局長滕曉君表示,當前,該局正加緊啟動《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產城融合提升規劃》,該方案,既要突出經開區良好的生態本底,又要更好地服務於產業,形成生態與經濟互相促進、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

同時,以大成山和南嶽山等自然資源為依託,精心構建山水相融、藍綠相間的生態綠網,充分彰顯「園中有城、城中有園、城園相融、人城和諧」的城市之美,在經開勾勒出一幅「依山傍水園中城,大珠小珠落玉盤;一湖兩帶山水翠,三河百園賦經開」的大美圖景。

在該區2017年啟動編制的《貴陽市經開區房屋屋頂「四化」規劃》、《貴陽南明河經開區段景觀提升規劃》、《貴陽市經開區「一河百山千園」建設專項規劃》裡,記者注意到,全區將在實現產城融合發展的基礎上,以營造乾淨整潔、清新靚麗的城市建築屋面環境為目的,從立體視角上打造美麗經開區,推進「淨化」「美化」「綠化」「亮化」的聯動改造升級;打造從城區到郊野完整的綠道慢行系統,鼓勵濱水公共活動,塑造具有活力的城市水濱區,讓城市與河道相映生輝;完善沿岸自行車綠道系統和沿河步行系統,形成通暢、連續的濱水空間。

深度挖掘多輪驅動激發新活力。今年,貴陽經開區再次配合編制《貴陽市空間發展戰略規劃(2018-2035)經開區分冊》,規劃其發展目標為黔中經濟區先進位造業核心承載區,發展規模到2035年規劃人口約55萬人,功能定位為對外開放平臺與實體經濟融合的新高地。規劃形成「兩帶·四心·四區」空間結構(兩帶:東西向城市功能發展帶、南北向產城融合經濟發展帶;四心:經開現代商貿智慧商務總部中心、市級濱湖休閒中心、金竹生態休閒服務中心、小孟大數據及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四區:北部老城宜居生活城區、南部小孟生態產業發展區、西部金竹生態宜居及新興服務區、西北部阿哈生態保護區)。

在人民關注的目光中,貴陽經開區以「生命、生態、生機、生氣」作為園區建設規劃的總體理念,通過高起點、人性化、可持續的超前規劃,以現代產業為主體,融山、水、城、林於一體,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實現園區與周邊環境的和諧相融,使園區保持足夠的生機和活力,時刻散發著蒸蒸日上的生氣。

努力打造「天藍水清產業優」生態文明建設新樣板,貴陽經開區正按照中央和省、市的決策及部署,充分運用歷史人文、山水自然,促進「產城」與「景」的深度融合發展,「產」「城」「景」「人」的全新空間格局,開啟了「美麗園區」在城市發展格局中的「千年之變」。

文/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羅文福

圖/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曠光彪

編輯 羅昌

編審 王太師 王莉

相關焦點

  • 貴陽經開區入選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
    自啟動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以來,經開區始終按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指示精神,依照「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思路,堅持「守底線、走新路」的綠色發展理念,積極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為示範園區創建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 守護藍天碧水 擦亮生態底色,長治經開區企業在行動
    企業和項目是經開區發展的生力軍,重汙染天氣應急環保措施是否到位?具體採取了哪些措施?今天,記者帶大家一起走進長治經開區企業和項目工地,聽聽他們的好做法和新成效。,嚴格執行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按照一廠一策的要求,C級企業限產50%,噴漆房全面停產,我們堅決配合市委、經開區委的部署安排,完成好各項減排任務,助力我市打贏藍天保衛戰。
  • 厚植生態優勢 釋放「綠色紅利」
    7月的貴陽東城,天藍、地綠、水清、氣淨,山林蓊鬱蔥蘢,託起滿城綠色,公園滿目蒼翠,襯託出城市的勃勃生機……  前不久,貴州雙龍航空港經濟區(以下簡稱「經濟區」)空港經濟發展推介會在國際山地旅遊聯盟總部舉行。憑藉區位優勢、交通優勢、開放平臺、生態環境等多重優勢,經濟區集中簽約招商引資重點項目33個,預計投資總額超355億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昆明經開區正式獲批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
    昆明經開區正式獲批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供圖綠色是經開區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條件,把綠色作為底色,發展才更有亮色。為雲南省同類園區轉型升級和生態化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良好的帶頭示範作用。昆明經開區正式獲批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供圖昆明經開區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經過了8年的堅持和不懈努力。2013年啟動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創建工作,2015年7月獲得國家三部委批覆同意創建。2017年底向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建設領導小組協調辦公室申請驗收。
  • 嘉善經開區:錨定生態建設 提速「三生」融合
    有機更新後,區域綠色等基礎及配套設置將得到全面提升,並導入該區重點培育的新興產業。身處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頭頂國家級綠色園區的「光環」,如今的嘉善經開區,那一抹綠愈加清晰。綠色平臺強化生態管控「以前處理廢油漆桶最令人頭疼,我們也聯繫過處置企業,但對方都以量少為由不願上門收集,我們只能長期堆放在倉庫裡,這個問題現在已經得到了妥善解決。」位於嘉善經開區的格林策巴赫機械(嘉善)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 貴陽恆大珺睿府:走了二十年,經開區的關鍵詞究竟是什麼
    在貴陽,說到生態環境,人們第一個想到的是花溪;談起大數據,貴安新區便自動浮現在腦海;涉及經濟發展中心、投資價值高地、城市後起之秀一類的詞,觀山湖自是當仁不讓……提起經開區,又能找到哪些關於它的關鍵詞呢?貴陽工業「先行者」時光追溯到上個世紀,那是工業盛行的年代。
  • 【盤點2017貴陽熱詞】 年度熱詞生態
    空氣品質優良率95.8%;水質優良率93.75%;新建公園227個……2017年,在貴陽的成績單上,生態建設碩果纍纍。  綠色是美麗中國的發展底色,更是多彩貴州、爽爽貴陽的底色。貴陽因生態良好而爽、因綠色靚麗而爽。
  • 築蒼翠底色 翠屏區描繪生態發展綠色畫卷
    「十三五」以來,宜賓市翠屏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堅持把抓好生態文明建設、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建設美麗翠屏擺在重要位置,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取向,以改善區域環境質量、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為目標,以防止環境汙染、遏制生態破壞為重點,以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問題整改為契機,加快建設長江上遊綠色走廊和生態屏障,空氣品質總體良好,水環境質量優良,山水綠色美麗翠屏建設取得紮實進展
  • 錢江源頭,如何用生態「底色」描繪發展「綠色」 ?
    錢江源頭,如何用生態「底色」描繪發展「綠色」 ?,「源頭綠」是這裡的「底色」。>好生態讓源頭百姓唱響了「致富經」,優質環境帶來了不斷飆升的人氣。在華埠鎮金星村,溪水潺潺,綠樹掩映,隨處可見遊客的身影。
  • 北京經開區綠色新城建設顯成效 涼水河新鳳河獲評北京優美河湖
    近日,由北京市河長制辦公室組織評定的「2020年度北京優美河湖」評定結果出爐,經過申報過程中的層層審核,以及公眾認可度調查,16條(段)河湖從13個區30處申報河湖中脫穎而出。其中,涼水河(經開區段)與新鳳河等兩條流經北京經開區河流,被評定為「2020年度北京市優美河湖」。
  • 貴陽經開區獲批建設5個技能大師工作室
    12月18日,記者從貴陽經開區組織和人力資源部獲悉,在日前貴陽獲評建設的高技能人才建設項目名單中,貴陽經開區獲批建設項目5個,佔全市四分之一。貴陽經開區此次獲批建設的高技能人才建設項目包括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4個,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其中,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包括:貴州航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的「況雲剛技能大師工作室」、「李賀技能大師工作室」,貴州航天控制技術有限公司的「李才剛技能大師工作室」,以及貴州航天風華精密設備有限公司的「陳小華技能大師工作室」。
  • 經開區一企業入選
    本報訊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貴陽經開區企業貴州航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入選。  據了解,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評選主要圍繞企業經濟效益、專業化程度、創新能力、經營管理等方面進行。
  • 兩條底線:鋪就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貴州新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強力推進三大攻堅戰,深入實施三大戰略行動,加快建設三大國家級試驗區,走出了一條有別於東部,不同於西部其他省份的發展新路。
  • 常州經開區:科技「硬核」驅動綠色發展
    江蘇省常州經開區,在成立僅4年多的時間裡,緊扣創新引領、綠色發展的主線,大力培育新興產業創新實力、推動傳統製造業減「量」提「質」,區域經濟「變」中有「進」。一批企業頂住經濟下行壓力,規模和利潤逆勢上升。同時,放管服改革在全區深入推進,行政效能持續釋放,經濟新活力不斷湧現。
  • 貴陽經開區:「稅務UKey」讓發票即時可取
    在第29個稅收宣傳月活動中,貴陽經開區稅務局進一步優化納稅質效,推出了稅務UKey智能開票服務,真正使「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成為增進徵納關係,提升納稅人滿意度的民心工程。近日,經開區稅務局工作人員同相關技術人員將制定好的二維碼一同送至「一棵鬆土菜館」,並對其工作人員進行現場指導。工作人員使用後激動的說道:「現在很多客人要求立即開具電子發票,有時候因為各種沒辦法立即開出發票,導致很多客人在店裡大吵大鬧,這個問題真的是『燙手山芋』,愁死我們了!
  • 昆明經開區正式獲批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
    12月21日,生態環境部、商務部、科技部三部委正式印發《關於批准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等10家園區為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的通知》,批覆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 日前,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建設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對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等10家園區創建情況進行驗收。
  • 貴陽經開區獲批建設五個技能大師工作室
    12月18日,記者從經開區組織和人力資源部獲悉,該區獲批建設5個技能大師工作室。 經開區此次獲批建設的高技能人才建設項目包括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4個,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其中,4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分別是貴州航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的「況雲剛技能大師工作室」「李賀技能大師工作室」,貴州航天控制技術有限公司的「李才剛技能大師工作室」以及貴州航天風華精密設備有限公司的「陳小華技能大師工作室」。
  • 貴陽經開區打造人才新高地 發展邁上新臺階
    日前,經開區出臺《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引進和培育高層次人才實施辦法(試行)》,聚焦「大製造、大開放、大服務」三位一體發展功能,圍繞「一品一業、百業富貴」發展願景,繼續強化人才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在人才引進、培養、流動,以及評價、激勵、保障等方面尋求更大突破。
  • 鐘樓經開區:當年「花」與「樹」,如今林陰路
    如今,經過經開區十多年的發展,這些「花樹」都已經「開枝散葉」——道路兩邊逐漸擴展的居民小區、細化蔓延的橋梁道路、穿梭的車流以及林立的工廠,見證著鐘樓區不斷集聚的人氣。近日,記者現場探訪,請經開區原住民講述他們與「路」的故事,用他們的視覺,來見證鐘樓經開區的巨變。
  • 貴陽經開區將新增一所優質中學,與樂灣國際實驗學校合辦
    11月27日,貴陽經開區、花溪區與樂灣國際實驗學校在經開區管委會成功籤署「經開區第一中學(暫定名)」三方合作辦學協議,協議確定學校落址經開區。此次戰略合作,經開區將引進樂灣國際實驗學校先進的教育理念以及成功的辦學經驗,積極創新辦學發展模式,把經開區第一中學(暫定名)打造成一所優質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