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經開區出臺《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引進和培育高層次人才實施辦法(試行)》,聚焦「大製造、大開放、大服務」三位一體發展功能,圍繞「一品一業、百業富貴」發展願景,繼續強化人才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在人才引進、培養、流動,以及評價、激勵、保障等方面尋求更大突破。
「十三五」期間,經開區聚焦高標準要求、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圍繞「4+1」主導產業,始終將人才作為發展第一資源,推進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全力打造人才發展新高地,助力經濟社會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
聚焦主導產業
精準引才聚才
截至「十三五」收官,經開區各類人才資源總量達6.2萬人。其中,經營管理人才佔1.5萬人,專業技術人才佔1.4萬人,技能人才佔3.1萬人,高層次人才佔7100餘人,聚集國家級、省級和市級各類領軍人才30餘人。
人才規模的不斷壯大,人才質量的不斷提升,有力支撐著經開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十三五」期間,經開區圍繞市委決策部署,聚焦主導產業,積極創新機制,完善頂層設計,出臺優惠政策,拓寬引才渠道,引進一批符合產業發展需求的人才。
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推進人才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保障。經開區從機制創新著手布局,紮實落實黨管人才工作責任,全面實行領導幹部牽頭推進人才引進工作,確保人才引進工作高效開展。「十三五」期間,經開區出臺《關於促進大數據及網絡安全人才職業能力建設的暫行意見》等政策文件,為加快建設梯次合理、素質優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新型人才隊伍提供有力政策保障。經開區還結合實際,每年擬定經開區人才工作要點,對考核指標責任進行分解,做到職責明確、人員落實,層層分工、協同推進,形成人才工作強大合力。
在引才過程中,經開區不斷拓寬渠道,圍繞人才「引得進」這一目標,創新推動「人才+項目」新模式,加大引才聚才力度和速度。把「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相結合,通過招商引才、項目聚才、活動攬才、獵頭招才等方式,經開區積極組織企業參加人博會、數博會、黔籍人才返鄉見面會、貴陽貴安雲攬才等人才引聘活動。
通過各類引才平臺,經開區成功引進一批核心業態高端人才、科技創新人才和緊缺急需人才。「十三五」期間,經開區引進各類高層次及急需緊缺人才759人,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面對新時代發展新需求,經開區將繼續破解人才發展桎梏,圍繞「全區重大戰略推進到哪裡,人才工作就跟進到哪裡」的目標,實現「以產引才、以才促產、產才融合、同頻共振」,促進人才發展環境持續優化,人才創新活力不斷提升。同時,繼續聚焦重點產業發展大局,增強對人才的「磁吸效應」,不斷創新引才舉措,拓寬引才渠道,加大引才力度。
建強人才載體
全力選才育才
人才要引,人才要育。經開區通過「外引內育」方式,鼓勵和支持轄區企業充分發揮人才載體作用,加大人才培育力度。
貴州航天風華精密設備有限公司是經開區中高端製造代表企業,也是第六批貴州高性能鋁鎂合金精密成型人才培養基地。「十三五」期間,航天風華充分發揮基地效能,圍繞地方經濟發展和重點產業發展需要,加快培育高端人才,強化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為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揮重要作用。
「我公司分層分類培養人才梯隊,安排了針對青年人才的『豐羽工程』、針對骨幹人才的『展翅工程』、針對核心人才的『騰飛工程』、針對領軍人才的『翱翔工程』,先後完成3批共150餘名人才的選拔、推薦和考核工作。」航天風華人力資源部副部長周敏說,該公司還深化校企合作辦學,緊扣高性能鋁鎂合金精密成型技術發展相關專業,擇優選派人才攻讀在職博士、碩士、定向研究生;積極開展新型學徒制培訓、專業能力培訓,2019年至今,累計組織開展各類專業技術培訓班80餘期,培訓人員4100餘人次。
截至目前,在航天風華的969名人員中,技術和技能人才佔85%,人才隊伍結構持續優化,高素質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養成效顯著。2019年,該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3%;2020年,該公司成功入選「2020貴州企業100強」。
與此同時,經開區的奇瑞萬達、航天電器等一批企業也積極發揮人才載體作用,促進人才培育。為發揮好企業載體對人才的培育作用,經開區積極組織申報省級人才基地、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重點實驗室等重大研發平臺,促進人才載體迭代升級,打造「黔貨出山」等一批省級創業孵化基地。 經開區還以貴陽大數據及網絡安全精英對抗演練、高層次人才合作交流會等大型活動的舉辦為契機,為相關領域的人才培養提供「比武」機會。
除了打造人才載體,經開區還加快推動「產學研」合作,積極牽線搭橋,促進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優化整合政策、資本、人才、信息等資源,實行資源共享,加快創新創業人才培育。
全力搶抓政策支持,抓緊抓實培才育才。經開區爭取「博士服務團」「院士專家援黔行動」「西部之光」「甲秀之光」等中央、省級人才項目向轄區傾斜,有力推動系列人才培育計劃和培養工程分類實施,促進各類人才能力不斷提升。
據統計,「十三五」期間,經開區積極落實大數據「十百千萬人才」培養計劃,培育大數據人才5000餘人;有針對性地開展創業、個人直補、訂單和定崗式職業技能培訓,培訓9000餘人;通過人力資源促進會,先後組織100餘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赴廈門大學等高校參加人力資源管理培訓班;組織幹部教育培訓150場次,累計培訓幹部4847人次。
通過系列措施,經開區各類人才培育計劃有力推進,人才載體不斷提檔升級,並在「十三五」期間獲得全省裝備製造業人才基地稱號。截至目前,經開區共擁有院士工作站5個、博士後工作站2個、省級人才基地5個、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2個、技能大師工作室14個、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單位)26個、創新創業平臺16個、研發機構63個、重點職業技術院校2所,為助推「十四五」區域經濟發展與技術進步奠定基礎。
提供優質服務
著力惜才留才
於秀輝是經開區2018年從北京引進的一名博士。同年,他在經開區成立貴州獵數科技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專門從事大數據產業信息諮詢、產業規劃、招商引資等服務的專業企業。
「經開區就像我在貴州的家。我們希望能與經開區共同成長,不斷創新發展。在與經開區深化合作的同時,我們計劃以經開區為核心,加快向西南地區拓展市場。」於秀輝說,自己帶著團隊入駐經開區的緣由,不僅是因為經開區是貴州乃至西南地區製造業發展的重要區域,更源於經開區黨工委、管委會及相關部門的貼心服務。
經開區對於秀輝的貼心服務不僅體現在個人身上,更體現在公司發展中。對個人而言,經開區通過人才優惠政策,為於秀輝提供人才公寓,兌現人才優惠政策;對公司而言,經開區不僅為獵數科技提供辦公場地,還根據相關政策規定加大對企業扶持力度,促進企業穩步發展。
「十三五」期間,像於秀輝一樣帶著項目和團隊來到經開區創新創業的人才還有很多。經開區通過不斷優化政策環境、社會風尚環境、市場環境和工作環境,營造重視人才、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有力推進「人才強區」戰略實施,讓經開區成為四方英才尋夢、追夢、圓夢之城。
為讓人才來得了、留得住,經開區重點解決好人才關心的落戶、住房、子女上學等問題。目前,經開區已與多家學校籤約,開啟與優質教育資源聯合辦學的新徵程,經開區第一人民醫院建設工作也在加快推進,人才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
要留住人才的心,必須在人才服務上下功夫,讓優惠政策真正惠及人才。「十三五」期間,經開區共投入區級人才發展專項資金8400萬元,用於兌現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生活津貼、企業引才獎勵、住房補貼、技能激勵補助、培訓交流活動等各類人才服務工作。此外,經開區加大對優秀人才的評選激勵,組織企業和人才申報國家級、省級、市級人才項目計劃優秀人才評選,先後推薦30餘人參評,部分人才獲評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省管專家、市管專家、省百人領軍人才、省千人創新創業人才、大國工匠等。
在春節期間走訪慰問高層次人才代表,每年定期組織高層次人才進行免費健康體檢,開展「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系列活動……經開區不僅讓人才得到真金白銀的實惠,也讓人才有歸屬感,感受到家的溫暖,以此增強人才對新時代愛國奮鬥精神、奮鬥目標的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價值認同。
姚雪清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黃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