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經開區打造人才新高地 發展邁上新臺階

2021-01-08 中國經濟時報

  日前,經開區出臺《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引進和培育高層次人才實施辦法(試行)》,聚焦「大製造、大開放、大服務」三位一體發展功能,圍繞「一品一業、百業富貴」發展願景,繼續強化人才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在人才引進、培養、流動,以及評價、激勵、保障等方面尋求更大突破。

  「十三五」期間,經開區聚焦高標準要求、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圍繞「4+1」主導產業,始終將人才作為發展第一資源,推進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全力打造人才發展新高地,助力經濟社會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

  聚焦主導產業

  精準引才聚才

  截至「十三五」收官,經開區各類人才資源總量達6.2萬人。其中,經營管理人才佔1.5萬人,專業技術人才佔1.4萬人,技能人才佔3.1萬人,高層次人才佔7100餘人,聚集國家級、省級和市級各類領軍人才30餘人。

  人才規模的不斷壯大,人才質量的不斷提升,有力支撐著經開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十三五」期間,經開區圍繞市委決策部署,聚焦主導產業,積極創新機制,完善頂層設計,出臺優惠政策,拓寬引才渠道,引進一批符合產業發展需求的人才。

  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推進人才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保障。經開區從機制創新著手布局,紮實落實黨管人才工作責任,全面實行領導幹部牽頭推進人才引進工作,確保人才引進工作高效開展。「十三五」期間,經開區出臺《關於促進大數據及網絡安全人才職業能力建設的暫行意見》等政策文件,為加快建設梯次合理、素質優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新型人才隊伍提供有力政策保障。經開區還結合實際,每年擬定經開區人才工作要點,對考核指標責任進行分解,做到職責明確、人員落實,層層分工、協同推進,形成人才工作強大合力。

  在引才過程中,經開區不斷拓寬渠道,圍繞人才「引得進」這一目標,創新推動「人才+項目」新模式,加大引才聚才力度和速度。把「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相結合,通過招商引才、項目聚才、活動攬才、獵頭招才等方式,經開區積極組織企業參加人博會、數博會、黔籍人才返鄉見面會、貴陽貴安雲攬才等人才引聘活動。

  通過各類引才平臺,經開區成功引進一批核心業態高端人才、科技創新人才和緊缺急需人才。「十三五」期間,經開區引進各類高層次及急需緊缺人才759人,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面對新時代發展新需求,經開區將繼續破解人才發展桎梏,圍繞「全區重大戰略推進到哪裡,人才工作就跟進到哪裡」的目標,實現「以產引才、以才促產、產才融合、同頻共振」,促進人才發展環境持續優化,人才創新活力不斷提升。同時,繼續聚焦重點產業發展大局,增強對人才的「磁吸效應」,不斷創新引才舉措,拓寬引才渠道,加大引才力度。

  建強人才載體

  全力選才育才

  人才要引,人才要育。經開區通過「外引內育」方式,鼓勵和支持轄區企業充分發揮人才載體作用,加大人才培育力度。

  貴州航天風華精密設備有限公司是經開區中高端製造代表企業,也是第六批貴州高性能鋁鎂合金精密成型人才培養基地。「十三五」期間,航天風華充分發揮基地效能,圍繞地方經濟發展和重點產業發展需要,加快培育高端人才,強化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為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揮重要作用。

  「我公司分層分類培養人才梯隊,安排了針對青年人才的『豐羽工程』、針對骨幹人才的『展翅工程』、針對核心人才的『騰飛工程』、針對領軍人才的『翱翔工程』,先後完成3批共150餘名人才的選拔、推薦和考核工作。」航天風華人力資源部副部長周敏說,該公司還深化校企合作辦學,緊扣高性能鋁鎂合金精密成型技術發展相關專業,擇優選派人才攻讀在職博士、碩士、定向研究生;積極開展新型學徒制培訓、專業能力培訓,2019年至今,累計組織開展各類專業技術培訓班80餘期,培訓人員4100餘人次。

  截至目前,在航天風華的969名人員中,技術和技能人才佔85%,人才隊伍結構持續優化,高素質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養成效顯著。2019年,該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3%;2020年,該公司成功入選「2020貴州企業100強」。

  與此同時,經開區的奇瑞萬達、航天電器等一批企業也積極發揮人才載體作用,促進人才培育。為發揮好企業載體對人才的培育作用,經開區積極組織申報省級人才基地、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重點實驗室等重大研發平臺,促進人才載體迭代升級,打造「黔貨出山」等一批省級創業孵化基地。 經開區還以貴陽大數據及網絡安全精英對抗演練、高層次人才合作交流會等大型活動的舉辦為契機,為相關領域的人才培養提供「比武」機會。

  除了打造人才載體,經開區還加快推動「產學研」合作,積極牽線搭橋,促進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優化整合政策、資本、人才、信息等資源,實行資源共享,加快創新創業人才培育。

  全力搶抓政策支持,抓緊抓實培才育才。經開區爭取「博士服務團」「院士專家援黔行動」「西部之光」「甲秀之光」等中央、省級人才項目向轄區傾斜,有力推動系列人才培育計劃和培養工程分類實施,促進各類人才能力不斷提升。

  據統計,「十三五」期間,經開區積極落實大數據「十百千萬人才」培養計劃,培育大數據人才5000餘人;有針對性地開展創業、個人直補、訂單和定崗式職業技能培訓,培訓9000餘人;通過人力資源促進會,先後組織100餘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赴廈門大學等高校參加人力資源管理培訓班;組織幹部教育培訓150場次,累計培訓幹部4847人次。

  通過系列措施,經開區各類人才培育計劃有力推進,人才載體不斷提檔升級,並在「十三五」期間獲得全省裝備製造業人才基地稱號。截至目前,經開區共擁有院士工作站5個、博士後工作站2個、省級人才基地5個、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2個、技能大師工作室14個、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單位)26個、創新創業平臺16個、研發機構63個、重點職業技術院校2所,為助推「十四五」區域經濟發展與技術進步奠定基礎。

  提供優質服務

  著力惜才留才

  於秀輝是經開區2018年從北京引進的一名博士。同年,他在經開區成立貴州獵數科技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專門從事大數據產業信息諮詢、產業規劃、招商引資等服務的專業企業。

  「經開區就像我在貴州的家。我們希望能與經開區共同成長,不斷創新發展。在與經開區深化合作的同時,我們計劃以經開區為核心,加快向西南地區拓展市場。」於秀輝說,自己帶著團隊入駐經開區的緣由,不僅是因為經開區是貴州乃至西南地區製造業發展的重要區域,更源於經開區黨工委、管委會及相關部門的貼心服務。

  經開區對於秀輝的貼心服務不僅體現在個人身上,更體現在公司發展中。對個人而言,經開區通過人才優惠政策,為於秀輝提供人才公寓,兌現人才優惠政策;對公司而言,經開區不僅為獵數科技提供辦公場地,還根據相關政策規定加大對企業扶持力度,促進企業穩步發展。

  「十三五」期間,像於秀輝一樣帶著項目和團隊來到經開區創新創業的人才還有很多。經開區通過不斷優化政策環境、社會風尚環境、市場環境和工作環境,營造重視人才、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有力推進「人才強區」戰略實施,讓經開區成為四方英才尋夢、追夢、圓夢之城。

  為讓人才來得了、留得住,經開區重點解決好人才關心的落戶、住房、子女上學等問題。目前,經開區已與多家學校籤約,開啟與優質教育資源聯合辦學的新徵程,經開區第一人民醫院建設工作也在加快推進,人才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

  要留住人才的心,必須在人才服務上下功夫,讓優惠政策真正惠及人才。「十三五」期間,經開區共投入區級人才發展專項資金8400萬元,用於兌現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生活津貼、企業引才獎勵、住房補貼、技能激勵補助、培訓交流活動等各類人才服務工作。此外,經開區加大對優秀人才的評選激勵,組織企業和人才申報國家級、省級、市級人才項目計劃優秀人才評選,先後推薦30餘人參評,部分人才獲評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省管專家、市管專家、省百人領軍人才、省千人創新創業人才、大國工匠等。

  在春節期間走訪慰問高層次人才代表,每年定期組織高層次人才進行免費健康體檢,開展「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系列活動……經開區不僅讓人才得到真金白銀的實惠,也讓人才有歸屬感,感受到家的溫暖,以此增強人才對新時代愛國奮鬥精神、奮鬥目標的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價值認同。

  姚雪清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黃菊

相關焦點

  • 打造人才新高地 發展邁上新臺階
    俯瞰經開區。 經開區融媒體中心/供圖日前,經開區出臺《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引進和培育高層次人才實施辦法(試行)》,聚焦「大製造、大開放、大服務」三位一體發展功能,圍繞「一品一業、百業富貴」發展願景,繼續強化人才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在人才引進、培養、流動,以及評價、激勵、保障等方面尋求更大突破。
  • 貴陽攜手貴安:協力發展共建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
    2019 年 8 月,市委十屆七次全會提出,抓好 " 陸港復興 " 的重大歷史契機,打好開放牌、推動強實體,努力加快經濟高質量發展,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新格局中佔據一席之地;4 個月後,貴陽市再作對外開放重大部署,提出:" 加快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先行區,倒逼深層次改革、促進發展轉型升級,推動對外開放取得新進展、邁上新臺階。"
  • 貴陽經開區:生態是底線 綠色是底色
    從源頭上加強環保管控,絕不允許企業超標排放汙染物,加強水環境治理,保護好水資源,修復好水生態,全面提升環保質量,精心呵護一江碧水「向東流」。天藍、地綠、水淨,在99.8平方公裡的土地上,貴陽經開區奮力拓展天藍景美「新境界」。
  • 日照經開區:新經濟激活新動能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日照經開區將發展的坐標定位於全市對外開放新高地、高質量發展示範區、營商環境樣板區,充分彰顯國家級經開區的擔當作為。「日照經開區將科學編制實施『十四五』規劃及各項專業規劃,堅決摒棄『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著力招引培育、發展壯大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及生命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文體旅遊等4個新興產業,打造新經濟先行區。」
  • ​全國經開區人才齊聚園區!
    ​全國經開區人才齊聚園區!同時,全面深入分析「十四五」時期面臨的形勢和任務,認真謀劃經開區發展的新目標、新定位和新路徑,創新政策舉措,堅定發展信心,推進各級經開區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隨後他圍繞「利用外資形勢和國家級經開區工作情況」進行了專題授課。
  • 推動全域旅遊發展邁上新臺階
    本報記者 吳麗萍 通訊員 李志雄 黃宇鑫近年來,南丹縣以創建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區為抓手,全面推進全域旅遊升級提質發展,形成了景區引領帶動、產業融合互動、區域上下聯動的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今後,南丹將如何補足短板,促進旅遊業提檔升級,推動全域旅遊發展邁上新臺階?記者對南丹縣委書記韋永山進行了專訪。
  • 縣區長專訪|如何打造成渝之心改革開放新高地!看看內江經開區黨...
    回眸「十三五」,內江經開區圍繞建設「西部地區極具活力和競爭力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這一目標,推動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展望「十四五」,內江經開區黨工委書記趙永韋表示,內江經開區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育新機、開新局,努力打造成渝之心改革開放新高地。
  • 寧遠「新磁場」,打造人才新高地
    (12月21日 《湖南日報》)據介紹,近年來,寧遠縣委組織部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把加強人才的政治引領工作擺在首要位置,在全市各縣區中率先成立人才黨支部、人才服務中心。注重加強人才的政治吸納,吸納優秀人才加入黨組織,從一線人才中推選「兩代表一委員」,增強人才的政治認同感和向心力。
  • 貴陽經開區獲批建設5個技能大師工作室
    12月18日,記者從貴陽經開區組織和人力資源部獲悉,在日前貴陽獲評建設的高技能人才建設項目名單中,貴陽經開區獲批建設項目5個,佔全市四分之一。貴陽經開區此次獲批建設的高技能人才建設項目包括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4個,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其中,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包括:貴州航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的「況雲剛技能大師工作室」、「李賀技能大師工作室」,貴州航天控制技術有限公司的「李才剛技能大師工作室」,以及貴州航天風華精密設備有限公司的「陳小華技能大師工作室」。
  • 貴陽經開區入選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
    自啟動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以來,經開區始終按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指示精神,依照「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思路,堅持「守底線、走新路」的綠色發展理念,積極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為示範園區創建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 北京網遊新技術應用中心落戶經開區
    原標題:北京網遊新技術應用中心落戶經開區   6月4日,北京網路遊戲新技術應用中心掛牌儀式在經開區舉行,宣告應用中心正式落戶經開區。
  • 貴陽市高技能人才建設項目工作會在經開區舉行
    新華網貴陽12月19日電(盧志佳)12月18日,以「群英聚經開 技能興未來」為主題的2020貴陽市高技能人才建設項目工作會議在貴陽經開區舉行,來自全市技能大師工作室、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的60餘名技能人才匯聚一堂,對技能人才培養的方法路徑、優秀經驗、存在問題及未來計劃等展開深入交流,相互
  • 經開區與經濟日報社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探索文化建設新路徑
    ▲經開區與經濟日報社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作為本次調研的學習成果,經開區與經濟日報社圍繞探索文化建設新路徑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王少峰與經濟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鄭慶東共同見證了籤約的重要時刻。鄭慶東表示,經開區和經濟日報社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標誌著雙方在文化產業合作上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邁上新臺階。經濟日報社將全力做好協同支持,整合提升資源優勢、加強區域報導深度,推動雙方在黨的精神文明建設、文化產業論壇等多個領域深入合作,共同助力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
  • 南昌經開區召開領導幹部大會
    經開區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要求,結合「彰顯省會擔當,我們怎麼幹」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全面解放思想,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統一,牢牢把握國家宏觀政策的有利機遇,瞄準「跨入五千億、進軍三十強」的目標,不斷加快產業發展、產城融合、改革開放、創新創造步伐,奮力推進經開區發展大提速、大跨越、大升級,在引領全市開放型經濟實現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更大作為。
  • 長春經開區:新發展理念譜寫「十三五」恢宏篇章
    因此,必須把握經濟運行規律,以新發展理念為導向,進一步推動經濟發展。這是一次發展思路的升級,這是主動求新求變的戰略選擇。經開區領導班子成員認真學習中央、省、市關於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有關精神,在學懂弄通上狠下功夫,最後達成共識。他們認為,新理念是破解時代命題的「金鑰匙」。
  • 長春經開區:汽車產業集群催生發展新活力
    作為長春實體經濟的主戰場,處於長春市向東北拓展的工業主軸線上的經開區,則義不容辭地挑起了豐富長春汽車產業鏈條的重任,承載了發展賦予的使命。縱觀經開區成立27年來的發展,在紛繁複雜的線索之中,一個清晰的脈絡貫穿始終,那就是堅持工業立區。
  • 貴陽恆大珺睿府:走了二十年,經開區的關鍵詞究竟是什麼
    近年來,經開區以「大數據、高端裝備製造和新醫藥大健康」三大產業為抓手,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引導產業向高端化、數位化、智能化發展,推動工業發展在快速增長中向中高端邁進,小河經濟發展有了質的飛躍。2017年,經開區小孟工業園園區規模經濟總量實現1106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1.5億元,成為貴州省首個產值突破千億元的產業園區。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丨永州經開區:產城融合新高地 濃墨重彩繪新篇
    9月20日,在「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系列發布會永州經開區專場,永州經開區黨委書記高守凱態度誠懇地回應。 永州經開區黨委書記高守凱介紹30餘年來永州經開區發展取得的成就永州經開區是一個有故事,有未來的地方。
  • 南雅·​藍月谷學校竣工交付 寧鄉經開區教育資源再上新臺階
    寧鄉經開區南雅·藍月谷學校正式竣工交付。劉石江 攝紅網時刻8月30日訊(記者 彭婧男)8月30日,寧鄉經開區南雅·藍月谷學校正式竣工交付,寧鄉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寧鄉市委書記周輝,寧鄉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張毅,寧鄉市委副書記、市長付旭明,長沙市南雅中學校長王旭,市區領導黃瑤、劉輝、黃梁、陳德奇、王子進和市區相關部門單位、園區代表企業及南雅·藍月谷學校全體教職工,共同見證這一得到園區企業職工和當地群眾交口稱讚的大好事
  • 精彩金霞全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精彩金霞全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金霞經開區圍繞「兩個年」,緊盯產業鏈招商,做到「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好」目前,該園區堅守「一主」「一特」的產業定位,聚焦醫藥物流,以物流為抓手的開放型經濟,充分發揮口岸集中、平臺開放的優勢,致力於將園區打造成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金霞的,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