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裡》是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劇情片,由陸川執導,多布傑、張磊、奇道等主演。2004年10月1日,該片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講述了記者尕玉和巡山隊員為了保護可可西裡的藏羚羊和生態環境,與藏羚羊盜獵分子頑強抗爭甚至不惜犧牲生命的故事。2004年該片獲得了第17屆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第41屆臺灣金馬電影獎最佳影片等獎項。對於這部影片,我並不想看第二遍,因為故事太沉重,給我帶來了莫大的無奈與壓抑。罪惡的靈魂得不到救贖,捍衛正義的人死於非命,這些都並不是我想看到的。我希望可可西裡可以保持原有的生態,而並不是成為餵養罪惡,滋生醜陋的偷獵區。
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傑桑.索南達傑,青海玉樹治多縣索加鄉人,1974年青海民族學院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治多縣工作。1992年,藏羚羊數量從8幾年的幾百萬隻銳減到5萬多點,當時藏羚羊毛製品是西方婦人顯貴的象徵,一張藏羚羊皮在西方賣到5千美元,利益所至,盜獵猖獗,索南達傑組織武裝反獵隊,保護可可西裡。1994年1月18日,當人們見到索南達傑時,他已經永久地躺在了零下40度的冰域雪原裡,殺害他的偷獵者,6人被捕,3人逃到國外,至今未歸案。
9幾年的時候,制度體系還不完善,在可可西裡這片美麗的土地上,偷獵者非常猖狂。來自中國各地和當地藏族的人們建立了保護站,自發保護藏羚羊。想到了一個故事:一個攝影師在可可西裡見到一隻來打招呼的小藏羚羊,便餵它喝水,突然旁邊的藏羚羊保護隊長很兇蠻地把小羚羊趕跑了。攝影師問他為什麼會這麼做,他說,我怕他會以為我們是善良的。看到這個故事,以前很想去可可西裡的我,突然不想去了,我不想打擾那裡的人,更不想看見藏羚羊。可可西裡也成為了滄桑歲月裡沉澱在了我的內心,卻註定無法實現的夢想。
無論是將《可可西裡》定義為文藝片或者紀錄片、故事片或者仿記錄片,都無以撼動此作當之無愧震撼人心的社會效益,第六代導演陸川也憑藉此片一舉奪魁2004度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臺灣金馬獎最佳導演獎、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香港電影節最佳亞洲電影獎在內的數十項中外國際專業電影評審機構的重量級獎項,此片在時年引起巨大的社會反響,陸川的名聲如日中天,一夕之間成為最熾手可熱的導演之一,然而此片過後,迄今為止,陸川再也沒有創作出超過《可可西裡》的另一部足夠載入影史的佳作,可我寧願沒有盜羚羊的故事,寧願沒有《可可西裡》這樣一部電影。
電影《可可西裡》我並不想看第二遍,因為故事太沉重。各位網友,你們對這部電影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