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放心早餐車接連退市,誰拋棄了它?
7月5日早上,長沙市三一大道喻家衝公交車站附近,路邊擺放的「放心早餐」攤位少有人問津。
「吃營養衛生又方便快捷的放心早餐。」對這句廣告語,想必很多市民並不陌生。2004年初,作為長沙市政府的重點「辦實事工程」,沐林「放心早餐車」閃亮上街,一時間好多人爭相品嘗。
然而,12年的時間過去,「放心早餐車」項目不僅沒有做大,反而因加盟積極性不高、利潤下降等原因舉步維艱。「最高峰時,500多輛餐車遍布街頭,如今僅存不足百輛勉強維持。」一位負責早餐配送的司機說。
長沙「放心早餐車」遇到什麼問題了?「放心早餐」為何不能香飄市場?這項惠民工程今後該何去何從?三湘都市報記者近日進行了調查。
■記者 劉璋景 實習生 趙志強 劉永強
市民惋惜:街面放心早餐車接連歇業
售賣者頭戴黃帽子、腰圍白圍裙的「放心早餐車」越來越難找了。近來,不少市民疑惑,每天早晨分布於各個公交站臺和路口的「放心早餐」為何陸續退市?
6月21日早晨,家住長沙松桂園的何先生和往常一樣下樓買「放心肉包」,然而,找了一大圈也沒有看到一輛「放心早餐車」。附近的電話亭老闆告訴他,「這個點的放心早餐歇業了,經營餐車的大姐都去了南方打工」。
同期,伍家嶺的黃女士也發現,十多年來一直駐守芙蓉路北站臺的放心早餐車也不知何時不見了蹤影。「以前芙蓉路每隔一個路口就有一輛放心餐車點,現在都沒有了。」黃女士說,「開始還以為是人家臨時有事休息,後來卻一直沒再來。」
「放心早餐車的早點不但豐富而且便捷,除了饅頭、包子之類,還能見到手抓餅、年糕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每天都必須趕公交車上班的何小姐介紹,自己住在城北,上班地點在城南,每天早上要擠一個小時的公交,為了搶時間,早餐基本都是在趕路的途中解決。「現在站臺上的放心早餐車沒了,真是不方便。」
談到放心早餐車的歇業,不少市民深表惋惜。
經營戶糾結:收入越來越低,熬不住
是堅守還是退出?吳鳳蘭有些糾結。
6月22日,記者幾經努力在韶山南路鐵道學院的一個公交站找到了一輛「放心早餐車」,經營者名叫吳鳳蘭。皮膚黝黑的她笑說:「做早餐這一行,風吹日曬雷打不動,『講美』那是不可能的。」
吳鳳蘭在附近賣「放心早餐」已經有八年。但記者意外地得知,她的「餐車」也很可能會馬上退掉。「主要是現在的收入越來越低,日子快熬不住了。」吳鳳蘭說,「生意不錯的那幾年每天的營業額在700元左右,但如今差了好多,一天能賣400塊就算好的了。」
「放心早餐車」屬於加盟模式。經營者交納一定保證金後與長沙沐林公司籤約,由公司向經營者統一配餐,營業額的18%返還給經營者。
「以現在的經營狀況計算,一天掙不到100塊錢,家庭的經濟壓力可想而知。」吳鳳蘭說,好在「早餐車」上午九點半收攤,自己還能「開創第二職業」,到酒店的廚房做短工。「早餐做了這麼多年,還要不要擺得好好想一想。」
對於吳鳳蘭來說,退出便意味著一份收入的流失。但繼續留守,誰也不知道前景會不會越來越糟糕。
放心早餐公司:利潤下降,加盟積極性不高
「放心早餐」遇到了什麼難題?6月21日,記者來到長沙沐林放心早餐工程有限公司採訪。
走進公司大門,原本停在配送倉庫門前的10輛送餐車,如今只剩下4輛。一位開車的師傅告訴記者,「現在早餐配送的貨物4輛車都裝不滿。」
在沐林公司的營銷中心,記者了解到,「放心早餐車」是長沙市政府2004年推出的一項「辦實事工程」。2008年,最多的時候曾經有超過500輛餐車上街,現在這一數據已經縮減到90餘臺。
為何放心早餐網點減少?公司一位姓梁的經理介紹,銷售額上不去、利潤下降、經營者加盟積極性不高是主要原因。「不到2000元的月收入,每天還要在凌晨四五點趕到網點上班。」該經理坦承,放心早餐崗位的吸引力日趨下降,「就是因為攤主合同到期後不願再續籤,於是不少網點關閉。」
對於放心早餐的現狀,梁經理有他的看法,「經營狀況和每個點的具體情況有關,像韶山路、五一大道、芙蓉南路等地上班族集中,所以放心早餐的經營狀況良好;而背街小巷等雖然人口集中,但長沙人早餐吃麵吃粉的習慣較重,因而不好經營,網點出現了萎縮。」
消費者:過於清淡,品種不接地氣
長沙「放心早餐」經營舉步維艱,還有其自身的原因。
多位接受記者採訪的「吃貨」認為,放心早餐銷售額下滑的關鍵是產品口味不佳、品種不接地氣。
「我很少去早餐車買早餐,因為我最喜歡吃粉、吃餛飩,那裡都沒有。」計程車司機彭先生認為,普通老百姓還是比較喜歡吃有本地特色的早餐,「一碗粉一根油條,有湯有水才能吃飽吃舒服。」
記者注意到,在豐富早餐品種方面,「放心早餐車」做了大量嘗試。2014年,放心早餐車首次引進了涼麵、涼皮、手抓餅等特色食品,目前除包子、蛋糕、牛奶等傳統早點外,早餐品種超過了30種。
「這些食品在超市、小賣部裡隨處可買,沒有新鮮感。」彭先生表示,一輛放心早餐車通常由一個人負責經營,在人力資源方面的局限,註定只能做一些簡單的外賣型食品,這嚴重限制了早餐車的發展。
「味道還可以,就是沒辣椒。」長沙市民蔡群力說,放心早餐口味不「接地氣」,絕大部分產品過於清淡,「在其他省份可能行得通,但是湖南人吃不慣。」作為放心早餐車的「鐵粉」,蔡群力多次反映能不能增加一個辣椒調味汁,「可能考慮到運送和衛生方面的原因,該建議一直沒有回應。」
商家PK:「小清新」不敵「重口味」
一邊,代表傳統「重口味」的路邊早餐點正在日益壯大;另一邊,扛著「小清新」大旗的外賣式早餐光環逐漸暗淡。
7月5日上午,記者沿開福區馬欄山社區溜達了一圈發現,幾乎每條小路的兩邊都有數家早餐攤點一字排開,雖然經營種類就是麵條、米粉兩種傳統食品,但生意甚是紅火。
在一家需要排隊才能買到早餐的小攤店前,老闆伍強生熱情地介紹了他們的「必殺技」——加在粉、面上的「碼子」多達十種,有辣椒炒肉、酸豆角肉泥、梅菜扣肉等。「這些碼子口味偏重,但是迎合了湖南人的口味。」伍強生表示,不同的季節碼子也會作相應的調整,比如冬季會推出麻辣牛肉、羊排等。
相比於傳統路邊早餐的靈活變動,以放心早餐車為代表的外賣式早餐卻缺乏應對。 「我們這的包子、饅頭賣得好,但是相同的口味一做就是十多年。」一位多年經營早餐車的阿姨說,面對「馬路攤」的威脅,放心早餐車無論是原料成本和口味變化上都不佔優勢。其次,早餐屬於微利行業,為保證食品新鮮,當天賣不完的早點必須直接處理掉,這導致早餐車每天的早餐數量和品種更難控制,口味過於單一。
應推多種模式
打造「早餐大廚房」
「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外面吃早餐,由此催生了一個龐大的早餐市場。
結合長沙市區300萬人的常住人口算帳,如果每天有三成的人在外面吃早餐,一天的最低消費是5元錢,那麼當天早餐市場份額將超過450萬元,年市場份額將超過16億元。
「早餐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不僅僅要讓老百姓吃得放心,還得滿足不同百姓的需求。」湖南省商務廳商貿服務業處有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早餐」是一個辛苦、微利的行業,讓經營者有利潤,形成良性循環,這個行業才會有生命力。
他表示,單憑早餐車的形式只能解決部分人群的早餐問題,必須引入更多市場主體,推出放心早餐車、早餐店、定點定時供應店等多種模式,才能為市民打造一個放心、規範的「早餐大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