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家訓」10句話,50個字,說透中國古代家風家訓

2021-01-20 陝西西安雁塔婦聯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

司馬光告訴人們,「《家範》比《資治通鑑》更重要,因為家風是世風之基」。

千年來,我國共出版家風類專著120多部,有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宋代朱熹《家訓》、晚清曾國藩《家書》……歷史表明:「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德,一國興德」、「家風正則後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

01

早教利功倍

《顏氏家訓》曰:「人生幼小,精神專利,長成已後,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

康熙《庭訓格言》亦重早教曰:「諭教宜早,弗敢辭勞」。

東漢《國家興亡與家庭門風》亦倡早教,周朝統治800年,歷史最長,倡導從胎教開始傳王位,太后聽美樂、忌酸辣、和五味,命三官師教太子,成就了周成王。

02

立志以成事

曾國藩《家書》曰:「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不為聖賢,便為禽獸;不問收穫,但問耕耘」,其家書家教中,立志之論甚多,強調立志之後,據此求過,自律自勉。

《顏氏家訓》亦倡立志教育:「修身齊家,為學治世」。

曾國藩亦以治惰立志教子,《家書》曰:「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一處弛則百處懈」「惰則弛緩」「勤則醫惰」,百種弊端,皆由惰生。

03

立德遺子孫

朱熹《家訓》曰:「有德者雖年下於我,我必尊之;不肖者,雖年高於我,我必遠之。」朱熹重視道德修身如同「衣服之於身體,飲食之於口腹,不可一日無也,不可不慎哉!」

司馬光《溫公家範》亦重德:「賢者居世,以德自顯」。

歷史上的林家重德,善於教育後代。林氏後代4人履職宰相,3000人成為進士,皇帝親自主持殿試201次,林家榜上有名183次,「無林不開榜,開榜必有林」成為家風典範。後來的《林則徐家訓》注重立價值取向之德:「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增其過」。

04

訓儉以示子

司馬光《訓儉示康》曰:「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是給司馬康的誡子訓,說明「儉」和「侈」的必然性,「儉能立名,侈必自敗」。

諸葛亮《誡子書》亦崇儉:「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朱柏廬《治家格言》亦尚儉:「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05

忠孝以立身

蘇軾十歲讀《漢書》,慕範滂為忠獻身,「範滂對母說:『兒忠孝不全』,範母說:『我為兒驕傲』」。蘇軾問母,若我像範滂,您若何?蘇母曰:「你成範滂,我即範母。」

《林氏家訓家規》亦強忠孝曰:「孝始於事親、終於報國,移孝以作忠,即顯親以全孝,此為大孝」「孝為立身大本。若不孝於親則不能忠於國;必反為社會之蠹蟲」。

06

督學以立本

《列女傳·母儀》曰:「孟子生有淑質,幼被慈母三遷之教」。「昔孟母,擇鄰處」「昔孟母扞動處,子不學,斷機杼」,孟母蒙學之冠、督學教子、母教之範。

《顏氏家訓》亦有督學名典曰:「若能常保書百卷、千載終不為小人。」告誡子孫「不可驕逸怠惰,整齊門內,門風不墜」。《顏氏家訓?勉學》曰:「積財千萬,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習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

07

烹豕以立信

《韓非子》載: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非以成教也。」遂烹彘。

說的是曾參妻攜子到市場,其子啼哭,母說歸後為子殺豬。歸後,見曾參正要捕豬殺之,妻止之,說與兒戲言,曾參認為不能失信於子,終殺豬以取信。

08

考山求嚴實

蘇軾著《石鐘山記》前,為了辨明石鐘山命名的由來,攜兒子蘇邁到實地考察,寫出了傳頌千古的美文。

蘇軾父子考山喻示:「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與嚴實相悖!

09

垂範敕「二代

《帝範》「求賢、審官、納諫、崇儉、賞罰、崇文」等十二篇,「帝王之大綱也」,教育太子為君之道,以身垂範,「安危興廢,鹹在此焉」。

漢高祖劉邦《手敕太子》亦是寫給「二代」劉盈的敕書:「今視汝書,猶不如吾」「汝可勤學習,每上疏宜自書」。劉邦敕「二代」,學範讀書用賢治天下。

10

「宗法」警後世

《包拯家訓》載宗法:「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不從吾志,非吾子孫。刊石,立於堂屋東壁,以詔後世」,亦稱開除家籍。包拯的子孫一直未辱沒祖宗,其子包綬、其孫包永年等都居官清正,留有廉聲。

來源:家風家訓

相關焦點

  • 【好家風好家訓】「家風故事匯」電臺直播活動,一起感受學習最美...
    【好家風好家訓】「家風故事匯」電臺直播活動,一起感受學習最美家風!」可快速關注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截止到6月15日,昆明市2020年傳承好家風好家訓主題—— 「家風故事匯」系列展示活動,向昆明市廣大市民展播了來自全市30個模範家庭故事,他們均是我市歷屆「最美家庭」「文明家庭」「昆明好人」「道德模範」「時代楷模」的家庭事跡,通過講述先進人物事跡,模範家庭故事,和昆明市廣大市民共同感受家風家訓,學習身邊的榜樣,共同樹立優良家風;「家風故事匯」系列展示活動
  • 傳承家規家訓 建設勤廉家風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國天下」的情懷深入骨髓,「家風教化」的觀念代代相傳。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關係到家庭和睦,關係到社會和諧,關係到下一代健康成長。」「領導幹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幹部作風的重要表現。」他強調:「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 【家風家訓】優秀家訓家規、最美家風故事展播(八)
    (遂寧市船山區天宮路天宏南郡江濤)優秀家訓家規16 《楊氏家規》為使族人有優良的家風,特制定此家規,以期遵守:「二十字決」。仁義禮智信,忠孝勤儉廉;貞謙穩潔斷,和合序默節。 善 母親有3個兄弟姐妹,都是農村家庭裡認真讀書考出來的好學生,唯獨母親只念到初中,有聽說過是因為過去家裡窮,作為姐姐的她就把這份讀書的機會給了弟弟妹妹,自己早早出來打工。
  • 餘姚:廣泛開展活動 讓「好家風好家訓」吹入萬家
    活動以「傳承千古高風、樹立良好家風」為主題,展出了20餘幅反映好家風、好家訓的書畫作品,並現場首發廉政文化教育讀本《嚴氏家訓選編》。國稅幹部以孔融讓梨的故事為引子,與小朋友們分享了古代經典家風家訓故事,並手把手地教小朋友們在扇面上書寫「讀書立世」的名言警句,使家風家訓與傳統扇面書法珠聯璧合。此外,國稅幹部將一批有關中華傳統美德,傳遞向上向善正能量的家風家訓書籍送到小朋友們手中,使他們感受到了好家風好家訓的教育力量。據了解,該分局已連續三年到以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為主要生源的泗門鎮湖北小學開展活動。
  • 大方縣稅務局:傳承家風家訓、弘揚傳統美德
    此次活動由該局黨委書記、局長郝曉浦與幹部職工代表輪流授課,圍繞古代家風「五常八德」及新時代家風等內容,引導幹部職工進一步增強對家風家訓文化的認識,不斷強化責任意識,做一個愛崗敬業、甘於奉獻的人。郝曉浦從自己的親身經歷圍繞什麼是好家風好家訓、傳承好家風好家訓的重要意義以及如何傳承好家風好家訓深入淺出的為大家上了一堂生動而又深刻的課。同時,要求幹部職工要從自身做起、從家庭做起,講道德、重家風、守家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以良好的家風帶稅風促政風正黨風。
  • 寧波市用心念好「五字決」 紮實推進家風家訓建設
    為傳承好家訓、培育好家風、建設好家庭,大力宣傳家風家訓對建設美麗家園的重要意義,近日,梁弄鎮在廣大未成年人中組織開展了以「一張照片說家訓」為主題的徵文比賽。市裡先後開展談家訓、立家規和「市民談家風」、「我的家風故事」、「你說我說『家風家訓』」等活動,讓普通老百姓都來談論家風家訓,在談論中加深印象,以良好家風促進社風、民風。
  • 弘揚家風家訓 傳播社會正能量
    本報訊 (記者 盧海燕) 日前,新都區「楊氏家風家訓傳承」榮獲成都市2019年終身學習品牌項目。 「楊氏家風家訓傳承」主要是弘揚楊氏家學文化,傳播明代狀元楊升庵的故事、散文、詩詞。楊氏家學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楊氏家風家訓傳承》項目運行兩年來,廣泛開展了楊氏家風家訓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活動,讓市民全面了解了楊氏家風家訓的內容,為推進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和諧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 家風文化—中國家風家訓及現代意義
    【家風文化】中國家風家訓及其現代意義陳來 富於春秋 昨天在中國古代,家風的傳承往往是與家訓、家規結合在一起的。家訓家規是一種以家庭為範圍的教育形式,古已有之。中國歷史上以家訓為名的著述在南北朝已經出現,後來綿延不斷,直至晚清民國,是我國教育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
  • 從傳統家訓家規中汲取優良家風滋養(人民要論)
    東晉玄學家袁宏提出「有家風化導然也」之說,認為家風的作用是「化導」,即教育引導。南朝經學家皇侃提到「家風由父」,說明當時父親在家風形成中起決定性作用。我國古人把家風教育作為教育的初始階段,強調「昔稱幼學,早訓家風」「自童子耳熟家訓」「少習家訓,長得名師」。北周文學家庾信在《哀江南賦》序中說,「潘嶽之文章,始述家風;陸機之辭賦,先陳世德」,把家風世德作為文學作品優先考慮的題材。
  • 海口秀英區美富村「傳家風 曬家訓」國學課堂開課啦
    26日上午,以「傳家風 曬家訓」為主題的海口秀英區國學課堂在美富村家風家訓館正式開講本次國學課堂旨在弘揚傳統文化,宣傳好家風、好家訓,讓良好的行為習慣。現場,講解員帶領大家參觀了古色古香的美富村家風家訓館,講述了施茶村家風家訓的故事。該館分設家訓板塊和家風板塊,八個篇章,共收錄家訓家風106條。中華百家姓、古代名人家訓、海南「四大才子」的家誡歷史、施茶村家風家訓……在這裡,孩子們和家長可一起深入了解良好家風家訓,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 家風家訓的教化功能在社區治理中的意義
    家風家訓的教化功能在社區治理中的意義 2020-07-06 10:52:57 來源: 南通網 □嶽文典家庭是組成社區的基本單位,也是社區治理的關鍵點。
  • 【家風家訓】走進大陽古鎮家風家訓館
    歡迎走進大陽古鎮家風家訓館家,jia,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mián),表示與房室有關
  • 家風家訓紀念館成親子遊熱門
    記者了解到,泉州市多個家風家訓紀念館、家風家訓文化傳承基地近期將陸續恢復開放。我市依託名人故居、閩南特色建築遺存等建設的一批家風家訓紀念館、文化傳承基地,「顏值」和內涵並存,是暑期親子遊的好去處。昨日上午,南安市羅東鎮的黃先生帶著兩個孩子到李光前故居紀念館參觀。
  • 關於開展家風家訓主題教育活動的通知
    局直各單位、機關各股室:《湘陰縣住建局家風家訓主題教育活動方案》已經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望認真組織學習,切實開展家風家訓主題教育活動。努力營造「五個」環境,即:安定有序的治安環境、優美文明的社區環境、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誠信友愛的人際環境、安全健康的成長環境。切實增強家庭成員的「五個」意識,即:懂法守法意識、安全防範意識、健康文明意識、和睦相處意識、男女平等意識。幫助更多家庭做好「六防」,即:防拐賣、防盜竊、防搶劫、防隱患、防欺詐、防愛滋。實現家庭「八無」,即:無涉黃、無涉賭、無涉毒、無糾紛、無邪教、無暴力、無傳銷、無犯罪。
  • 中國家訓 婺源考水明經胡氏的家訓、家規、家風!
    引子:在中國最美鄉村婺源,有一個鮮為人知、充滿神奇魅力、遺存大唐遺風的神秘村落——考水(又稱考川),始建於唐末(公元904年)距今一千多年,為中國「明經胡氏」發源地。風雨千年,明經胡氏漸成望族,無論從農經商,或治學為官,圍繞其家訓、家規、家風,展開追溯,之所以鍾靈毓秀、人文輩出,箇中理由就會水落石出。
  • 人民日報人民要論:從傳統家訓家規中汲取優良家風滋養
    東晉玄學家袁宏提出「有家風化導然也」之說,認為家風的作用是「化導」,即教育引導。南朝經學家皇侃提到「家風由父」,說明當時父親在家風形成中起決定性作用。我國古人把家風教育作為教育的初始階段,強調「昔稱幼學,早訓家風」「自童子耳熟家訓」「少習家訓,長得名師」。北周文學家庾信在《哀江南賦》序中說,「潘嶽之文章,始述家風;陸機之辭賦,先陳世德」,把家風世德作為文學作品優先考慮的題材。
  • 惠州積極推廣優秀家規家訓 以清廉家風涵養黨風政風
    惠州市紀檢監察幹部小張告訴記者,讀完《惠州歷代名人家風家訓》一書令他感觸良多,認為這些名人故事給他上了一堂堂廉政教育課。  惠州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希望本書的編撰能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帶頭學習古代先賢清正廉潔的優秀家風,大力弘揚以廉立身、以廉治家的優秀傳統文化,培育良好家風家教,以良好家風引領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
  • 靖江的「家風家訓」主題牆繪美出新高度
    家風家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為進一步推動村民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風、重視家教」的良好氛圍,靖江街道通過牆畫展示,以提高村民們樹立良好家風家訓的意識,引導身邊的人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爭做弘揚家庭美德的踐行者
  • 陝西銅川市王益區:曬家風立家訓 義興村「靚」了
    「十星級文明戶」高東鵬家的家訓牌醒目地映入眼帘,村黨支部書記孫小峰介紹,村子120戶村民每家都有一塊紅色的家風家訓牌,這是義興村打造的一條村級家風家訓一條街。義興村的村民大多居住在主幹道兩旁的巷道,邁進巷子,滿眼都是文化的符號,撲面而來的更是文化氣息。「近幾年我們村以黨建為引領,村容村貌、村民文明素養、人均經濟收入都有很大的改觀。瞧,現在路上乾淨得連螞蟻走路都呲溜呲溜的。」
  • 頭條||【家風家訓館】來自基層的最美「和」聲---高臺縣各鎮、部門...
    黑泉鎮新開村殷會珍家庭家風家訓:「孝」字當頭,「禮」字在後,「淨」字壓軸。南華鎮信號村劉成榮家庭家風家訓:不要輕易允諾別人,如果答應人,說的話就一定要能做到。新壩鎮照一村夏秀琴家庭家風家訓:我們一直把朱子家訓視為我家的家訓,朱子家訓是中華民族的中華瑰寶,幾百年來對中國人民的思想教育起著重要的作用,承載著祖輩對後代的希望與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