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石油勘探仍然有可能蓬勃發展

2020-12-25 機經網

  據媒體12月17日報導,由於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需求損失,石油價格陷入危機,埃克森美孚宣布在南美洲東部海岸蘇利南地區獲得了一系列新發現,這對歐佩克產油國和投資者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但儘管危機不斷,海上石油勘探仍有可能蓬勃發展。在2014-2015年油價暴跌期間,海上石油鑽探是受影響最大的領域之一。海上鑽井公司破產,勘探項目被擱置,員工被解僱,隨後石油公司轉向其他削減成本的方法,比如開發提高鑽井效率的技術解決方案。  

  距離上次金融危機已經過去五年了,儘管石油需求暴跌對鑽井平臺所有者造成了沉重打擊,但近海鑽井活動仍然非常活躍,而且成本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低。Rystad Energy的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8年間,海上石油開發的盈虧平衡成本下降了約30%,目前低於美國頁巖油開發的平均盈虧平衡成本。由於頁巖油是開發成本較高的石油資源之一,這可能說明不了什麼,但它表明了一個清晰的事實,即海上石油開採成本越來越低。  

  讓人驚訝的是,石油公司正利用這一趨勢,而不是等待著油價風暴過去。就在上周,埃克森美孚宣布在蓋亞那-蘇利南盆地獲得了最新發現。該公司與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合作,在蘇利南近海的一個勘探區塊發現了石油和天然氣。  

  該公司還宣布在蓋亞那的勘探將是其未來優先發展的領域之一,此外還有美國的頁巖油氣勘探、巴西地區的勘探等。在歷史上最嚴重的油價危機爆發之際,這種調整非常重要,意味著該行業將真正專注於盈利能力最強的業務部門。埃克森美孚並不是唯一一家在疫情期間大力押注海上勘探的公司。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在11月份表示,該公司計劃在未來五年將重點放在深水資源的勘探和生產上,同時還宣布下調這一時期的支出計劃。  

  這家巴西巨頭在一份文件中表示,未來五年將支出550億美元,其中,84%將用於勘探和生產,且其中大部分項目位於多產的鹽下地區,據估計,鹽下地區蘊藏著數十億桶未發現的石油資源。巴西石油公司還計劃將業務擴展到蓋亞那地區。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計劃目前尚處於試探性階段的原因是巴西的監管阻礙。然而,蓋亞那的海上石油開發潛力不可能被忽視,巴西與蓋亞那的北部地區擁有相近的海上地質條件。  

  巴國油執行長Roberto Castello Blanco在最近的一次行業會議上表示:「我們在巴西北部有巨大的石油開發潛力,但我們被拒之門外。與此同時,蓋亞那正在利用這一機會。」  

  與此同時,儘管需求持續下滑,但挪國油Equinor在北海Johan Sverdrup油田的日產量超過40萬桶,截至上月已接近50萬桶。這家挪威公司還提高了Snorre油田的產量,增加了2億桶可採儲量,並將該油田的使用壽命延長到2040年。事實上,挪國油正在與自然損耗和石油新發現的減少作鬥爭。在國內外石油需求下降的背景下,海上勘探活動的發展提振了石油產量,不過,市場預計這種需求下降將持續下去。  

  美國也在鼓勵更多的近海鑽探,美國安全和環境執法局(Bureau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Enforcement)本月初表示,將向提高資產產能的海上油田運營商許可較低的特許權使用費。其目標是最大限度地提高這些油田的產能。值得注意的是,石油需求暴跌,油價也隨之暴跌。  

  傳統上,海上石油是成本最高的石油生產領域之一,但它通過延長資產生產壽命來彌補了不足。然而,石油和天然氣的開採成本一直在下降,這包括海上石油的開採。根據Rystad Energy的數據,迄今為止,深水石油是世界上第二便宜的石油,僅次於中東陸上石油,後者的盈虧平衡價格約為每桶30美元。深水石油的平均盈虧平衡價格是43美元/桶。  

  這是一個好消息,因為世界上大部分尚未開發的石油儲量都位於近海地區,儘管對需求的預測較為悲觀,但許多人認為,未來幾十年,世界將繼續需要數千萬桶石油,而這幾千萬桶原油,即使沒有大部分也有會有比較多的石油將來自近海油田。

相關焦點

  • 海上石油鑽探市場微露曙光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今日油價12月17日報導,由於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需求損失,石油價格陷入危機,埃克森美孚宣布在南美洲東部海岸蘇利南地區獲得了一系列新發現,這對歐佩克產油國和投資者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但儘管危機不斷,海上石油勘探仍有可能蓬勃發展。在2014-2015年油價暴跌期間,海上石油鑽探是受影響最大的領域之一。
  • 埃爾多安說索馬利亞邀請土耳其合作勘探海上石油
    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20日說,索馬利亞邀請土耳其合作勘探海上石油,土方將就此採取「一些步驟」。  埃爾多安在專機上告訴媒體記者:「有一份來自索馬利亞的邀請。他們說:『我們的海上有石油。你們與利比亞開展了相關合作,也可以在我們這裡這樣做。』」
  • 海洋石油業的戲劇性復甦
    儘管處在危機之中,但離岸石油竟仍繼續「蓬勃發展」。曾在2014-2015年的油價暴跌期間,海上石油鑽探是受影響最大的領域之一。海上鑽井公司破產,勘探項目被擱置,員工下崗。緊接著石油公司轉而採用其他方法來降低成本,比如開發提高鑽井效率的技術解決方案。
  •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發展綜述
    隨著中下遊業務和金融業務的蓬勃發展,新的產業架構正在迅速形成,中國海油的成長呈現出多元發展、良性互動的好局面。     為了向國際一流的綜合型能源公司的發展目標邁進,2003年中國海油在系統內大力推進人事改革。
  • 委內瑞拉與蓋亞那再掀邊境爭端 委海軍驅逐美國石油勘探船
    參考消息網12月25日報導英媒稱,蓋亞那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稱,委內瑞拉海軍22日在蓋亞那水域「攔截」了一艘代表埃克森美孚公司的石油勘探船,鄰國委內瑞拉則表示,這起事件發生在委內瑞拉境內。據路透社12月23日報導,挪威石油地質服務公司的發言人巴德·斯滕貝格在一份聲明中說,這艘拉姆福姆級「特提斯」號海洋勘探船屬於該公司,當時正代表埃克森美孚公司進行地震勘測工作,在委內瑞拉海軍逼近後,該船停止作業,轉向東航行。
  • 中國海洋石油(00883-HK)優化勘探部署提升勘探成效
    來源:財華網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副主席潘鐵珊先生指出,中國海洋石油(00883-HK)從事原油、天然氣及其它石油產品的勘探、開發、生產與銷售活動。在勘探發現當中,集團於上半年共有5個,成功評價20個含油氣構造。包括在渤海高效評價墾利6-1億噸級大 油田,成為重大勘探突破;在南海東部海域,獲得惠州26-6重大發現是珠江口盆地自營勘探最大的油氣田;在蓋亞那,Stabroek區塊獲得第16個勘探發現Uaru,區塊內累計可採資源量超80億桶油當量等,這些資源基礎均能使集團有可持續的發展。
  • 加大勘探力度 灘海上部署6口探井
    遼河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李曉光介紹,此部署將對加快灘海東部天然氣三年發展方案編制和推動實施提供強有力的井位支撐。 據了解,灘海勘探始於1992年,構造上是遼河陸上向海域的自然延伸,但受海上高勘探風險、高勘探成本的制約,十年來僅部署3口探井,一直沒有突破性進展。
  • 川普欲擴展海上石油開採
    打開APP,查看更多高清價格》川普執政黨準備發布一項大計,旨在擴展美國沿海地域的石油開採,包括南加州、阿拉斯加和大西洋中部的幾個州。美中國政部仍在制定這項提案,並將在1月20日川普任期完畢前發布。這代表美國五年石油開採權拍賣方案向前再邁一步。
  • 北極石油勘探計劃引爭議
    科學家擔心,今年冬天在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尋找石油的計劃,可能會傷害到生活在波弗特海南部邊緣的北極熊及其幼崽。
  • 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優化投資結構,強化高效勘探
    中國石油新疆油田採氣一廠搶工期、抓質量,保障油田重大天然氣增壓深冷提效項目加快推進。截至5月12日,瑪河氣田深冷工程總體已完成96%。中國石油新疆油田按照集團公司投資管控新要求,緊緊圍繞「三大戰略」和「十大工程」,突出效益導向,堅持「五保一壓」,對全年的投資和項目進行效益評價和排隊優選,於4月中旬全面啟動實施年度提質增效專項行動工作方案。
  • 西班牙批准加那利群島石油勘探項目
    金融時報8月13日報導:西班牙政府日前批准了飽受爭議的加那利群島石油勘探項目,希望提高西班牙能源獨立性。西班牙能源公司雷普索爾已獲得在群島設立鑽井平臺的授權,估計項目建成後日原油產量會達到10萬桶,即西班牙石油消耗的10%,創造3000至5000人直接和間接就業。目前西班牙99%的原油都需進口,每年需要支付400億歐元帳單。
  • 石油勘探8000米超深層「死亡線」首被突破
    原標題:石油勘探8000米超深層「死亡線」首被突破中國石油19日宣布,其旗下塔裡木油田風險探井——亞洲陸上第一深井輪探1井獲重大發現:經酸壓測試,折合日產原油133.46立方米、天然氣4.87萬立方米,證實了8200米以深地層依然發育原生油藏和優質儲蓋組合
  • 一個因石油而起伏的城市,曾被降級,如今又因旅遊業而蓬勃發展
    一個因石油而起伏的城市,曾被降級,如今又因旅遊業而蓬勃發展隨著經濟的發展,由於資源枯竭或其他原因,許多曾經繁榮的城鎮現在正逐漸退步,這是必然趨勢,例如,常提到的黑龍江省鶴崗市這是青海省冷湖鎮,該鎮始建於1959年,原名冷湖城,在繁榮時期人口近100,000,使其成為青海省的重要城市,冷湖由於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而發展迅速
  • 延長石油油氣勘探公司完成2020年天然氣交售任務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王媚)截至12月22日,延長石油油氣勘探公司完成2020年天然氣交售任務,累計交售天然氣55.15億方,同比淨增7億方,為陝西全省民生保供提供了充足氣源。
  • 長慶油田石油勘探連續9年新增探明儲量超3億噸
    田進 攝中新網西安6月23日電 (記者 田進)記者23日從「中國石油開放日」活動中了解到,長慶油田石油勘探連續9年新增探明儲量超3億噸,累計探明石油儲量55.83億噸,發現了儲量10億噸級的慶城大油田,引領了中國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天然氣勘探連續10年新增探明儲量超3000億方,累計探明天然氣儲量6.5萬億方,慶陽氣田的發現改變了隴東革命老區近50年有油無氣的歷史
  • 湖泊中勘探出大量石油資源後,伊朗堅持還是湖,美國卻非說是海
    石油資源可以說是如今最為重要的工業資源,哪怕石油產生的汙染非常大,但不得不說當今社會的發展,依舊離不開石油。看看中東那些富裕的阿拉伯國家,不正是因為勘探了大量的石油資源嗎?很多石油資源都藏在海底,比如石油資源豐富的阿拉伯海和南海海底,還有裏海。海雖然和中國的洱海一樣被稱為海,但它其實是一個內陸湖,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鹹水湖。裏海位於歐亞大陸交界處,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亞塞拜然和伊朗接壤。
  • 委內瑞拉驅逐美國石油勘探船 這國比美國還生氣
    海外網12月24日電 近日,委內瑞拉表示,該國海軍在本國境內驅逐了一艘由美國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 Mobil Corporation)運營的石油勘探船。委內瑞拉鄰國蓋亞那則稱,委方在蓋亞那領海的驅逐行為侵犯了蓋亞那領土主權完整,威脅該國經濟發展。據美國廣播公司(ABC)報導,這艘石油勘探船是22日上午在距離「委圭臨時邊界」蓋亞那一側約145公裡水域中被一艘委內瑞拉海軍艦艇攔截的,這艘船當時懸掛著巴哈馬國旗。
  • 挪威最高院批准政府北極石油勘探計劃
    【電纜網訊】挪威最高法院星期二批准了政府的北極石油勘探計劃,駁回了綠色和平組織等環保機構的訴訟,他們聲稱該計劃侵犯了人們享有健康環境的權利。 雖然此案具體涉及四年前頒發的十份勘探許可證,但環保運動人士希望他們的上訴能夠樹立限制石油工業在北極擴張的先例。 挪威是西歐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日產量約為400萬桶石油當量。 首席大法官Toril Marie Oeie在宣布判決時說:「最高法院駁回訴訟。」
  • 「博科聖地」伏擊石油勘探車隊致死10人
    奈及利亞軍方26日說,一支石油勘探車隊在這個西非國家的北部遭到極端組織「博科聖地」伏擊,至少10人喪生,數人被綁架。 奈及利亞軍方發言人薩尼·奧斯曼說,遇害人員為一名軍官、8名士兵和一名平民,石油公司員工全部獲救。
  • 中國這家企業完成全球最大陸海三維勘探項目優質運作
    阿聯阿布達比國家石油公司項目是全球物探行業有史以來最大的陸海三維勘探工程,作業地表複雜,對技術、安全、環保的要求極高。自2018年中標後, BGP超前謀劃、精心組織,確保了2支陸上地震隊、4支海上OBN作業船隊、1支海上重磁力隊全部按計劃動遷到位,並兌現了項目提前開工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