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動,幡動,還是心動?參訪達摩祖師和六祖惠能的駐錫地光孝寺

2021-01-09 修煉看世界

因為之前答應了要寫光孝寺。所以,許久未更新的我,選擇以光孝寺重新開篇。

幾年前的元旦假期,決定去廣州看看。

第一天看了南海神廟和華林寺。覺得頗有收穫。

於是第二天推脫了朋友爬山和摘草莓的邀約,按原計劃去了光孝寺。

光孝寺不同於華林寺周邊環境的喧鬧。身處市區,卻隱隱有一種清靜之氣。

門口也開闊得多。我在門外請了香和兩束藍蓮花帶進去敬獻。

同華林寺一樣,光孝寺同為廣州「四大叢林」之一,同樣有著久遠的歷史。

俗話說未有羊城,先有光孝,寺址原是西漢初年南越王趙佗的玄孫趙建德故宅,

歷史上有不少名僧大德在這裡講經弘法,如禪宗初祖達摩,印度名僧智藥禪師,

六祖惠能以及鑑真大師都曾在此停留。

至今寺裡還留下了很多古蹟,始建於東晉的大雄寶殿,南朝時達摩開鑿的洗缽泉,

唐朝的瘞發塔、石經幢,南漢的千佛鐵塔,宋、明時期的六祖殿、臥佛殿,

以及古河子樹,中國的第一棵菩提樹等。

第一次去的時候,對這棵菩提樹並沒有太在意。

只是沒想到幾年之後,在印度的菩提伽耶,日日都對著佛陀當時坐於其下開悟的菩提樹。(雖然最早的那棵已經毀損,如今看到的是從斯裡蘭卡移植而來)。

寺內種植了不少樹木,植物,再加上曾經的光輝的歷史,

使人一走進去就感覺不同,讓人嘆服果然是著名的禪宗寺廟。

當時不知怎的便想起「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詩句來。

也許是因為寺院的氣派以及陰天的緣故吧。

公元676年,唐儀鳳元年,「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來到法性寺(今光孝寺)的惠能大師語驚四座,

這段公案一直流傳到今天,為人所熟知。

太多引用,太多討論,太多參解,太多注釋。

也是因為如此,暴露了他的六祖身份,之後印宗法師給惠能大師剃度。

後來,在大師剃髮的地方建起了一座瘞發塔,供後人敬仰。

瘞發塔的東面,便是風幡閣。風幡閣建於唐代。

閣內是禪宗的兩位著名祖師,達摩大師和惠能大師的雕像,均為元代碑刻。

牆壁上的彩畫一幅記述的是風幡論辯,另一幅則是達摩東渡的故事。

面對風,面對幡,面對祖師。

因緣聚合的我,一進去就先找到了這一段公案的所在地。

從訶林到制止寺,到法性寺,到光孝寺,到戰火中的兵營,學校,

到傀儡政權的司令部,華南歌舞團。最後又回到光孝寺。

經過了一千多年的風風雨雨,寺院已經幾番修整和更改,風幡論辯的人也早已不在。

然而,風依然在吹,幡也依然在動。那麼,是我的心一直在動嗎?

我在的時候還有兩個年輕的日本遊客,一邊查著資料一邊仔細的端詳。

認真程度令人佩服。

在大雄寶殿前,我放上蓮花,點起香,閉目合十,心內一片澄澈,默默許願。

之後隨意看了法堂,六祖殿,觀音堂等。

快結束行程的時候,看了看門票後面的路線指引圖,

發現最重要的一處禪堂我還沒有去過。

仔細比對,原來它藏在六祖殿後,不注意還真會錯過。

在禪堂前五百米左右,樹著一塊大牌子,居士,遊客免入,以免打擾禪師清修。

禪堂開了兩扇窗,窗戶裡還有一面紗窗,

看得出禪堂很空闊,只在地上擺了一些墊子,

隱隱看到幾個僧人剛結束坐禪正在快速走動。

正好奇間,好像有禪師欲走出,便趕緊走到一邊去,

看到那裡放著很多香客捐的琉璃瓦,掏出相機拍了幾張照。

禪堂的門打開,一位年輕的僧人走出,關上了窗戶,便離開了。

眼看已是吃飯時間,見到寺院的甘露堂開放,便在那裡吃齋。

三十元一位素火鍋,我最喜歡那裡的蔬菜,很鮮嫩。煲的素湯也很清甜。

吃完飯之後,卻又機緣巧合,與一位禪師談了許多,解了一些心中的疑問。

也許是第一次去時體驗到的寧靜開闊,也許是因緣的聚合。

僅僅兩周之後,我便又去了第二次。

第三次,是當年的五月,依然請了兩束藍蓮花和一炷香進去參拜。

那一次正是雨天,雖是五月,仍然略顯清冷。

大殿內有人做法事,僧人們的梵唱迴蕩在殿外。

殿外有一居士,跪於雨中念佛,虔誠的令人動容,

連那諮客的僧人,亦被他打動而幾度望去。

藍蓮花尚未開放,綻放的紅蓮已被雨打碎。佛前的青燈依然長明。

將掩起的最後一扇殿門,在黃昏的天色中,留下了金色的佛祖像。

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來時霧,歸時雨。終了了一段因緣,了了有何不了。

相關焦點

  • 淺述六祖的千年菩提路;風動,幡動,心動
    《壇經》: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非風動,非幡動,仁者心動。意思是:當時有風吹幡動。一僧說風動,一僧說幡動。爭論不已。慧能上前說:『你們辯論不休的原因不是風動,幡動,而是你們作為修行人的心在躁動。
  • 去廣州光孝寺看過的風幡嗎?聽六祖慧能說究竟是風動還是幡動
    後來讀了南懷瑾先生的關於佛教和禪宗的書,才豁然開朗,開始深入經藏,對禪宗的學習、理解也更加全面。四年前,請到星雲大師的《壇經講話》,讀過之後如飲甘露,對《壇經》和六祖的景仰由衷發起,希望能有機會前往韶關禪宗祖庭朝參。人生的際遇機緣漸漸成熟,去五臺山拜過文殊菩薩之後,信心大增,遂發願遍參佛教名山,結佛緣,淨心地,開智慧,運慈悲,成正覺。
  • 廣州光孝寺 這座城千年的見證 菩提樹下的風吹幡動
    廣州光孝寺是廣州最出名的寺廟,之前有聽過「未有羊城,先有光孝」的名言,還聽說了風吹幡動,是人的心在動的六祖慧能大師的經典名句。去光孝寺是因為作為羊城的千年寺廟,而且還是六組慧能在光孝寺的菩提樹下削髮為僧,成為中國禪宗傑出大師的最初地。所以光孝寺還是值得來一遊的。
  • 光孝寺:嶺南古寺,菩提靈根,廣州初福地
    他隨身攜帶了一棵菩提樹苗,並在光孝寺戒壇前,種下了菩提樹。他當時預言道:「一百七十年後,會有肉身菩薩於此樹下,開演上乘,度無量眾。」這智藥三藏,是否有預知的神通?不得而知。但170年後,六祖惠能果然在這棵菩提樹下,落髮受戒,創立南禪宗派,並以頓悟的無二法門,教化眾生。如今的光孝寺,有一瘞發塔,便是惠能剃髮為僧後,頭髮被其弟子收藏寺中所建。
  • 【全程視頻】光孝寺舉行「千人禪修」活動,明生大和尚教大家坐禪
    明生大和尚執警策香板與常住演練禪堂儀軌  秋風颯爽,丹葉零落,廣州在柔風的拂拭中,安然地走入秋冬之交,而正是在這萬物走入沉寂的深秋,光孝寺也迎來了千名禪修者,在這裡舉行了「2016廣東禪宗六祖文化節千人禪修體驗
  • 廣州遊記 禪悟光孝寺
    正如大雄寶殿前古聯所道:「禪教遍寰中茲為最初福地,袱園開嶺表此是第一名山。」現在寺內還有大雄寶殿、伽藍殿、天王殿、門樓、東西鐵塔、法幢、大悲幢、達摩井、瘞發塔等建築和古蹟。大殿為東晉隆安五年曇摩耶舍始建,歷代均有重修。現面寬七間,為嶺南最雄偉巍峨的大殿,也是廣東最大的佛寺大殿。大殿重簷歇山,出簷平緩,屋簷鬥拱層層向外延伸,使屋背跨度增大,粗壯的稜形柱和層層挑出的鬥拱相互襯託。
  • 華夏基金管理公司程海泳:風動、幡動,還是心動?
    ,還是心動  ——基本面、市場價格與投資人情緒     《六祖壇經》記載禪宗六祖慧能法師和兩名僧人辯論的故事:在講經會上,風吹動經幡,一個僧人說,風動,一個僧人說,幡動;兩人爭論不已。禪宗六祖慧能法師站出來說 ,是你們的心在動!  長期以來,一些分析文章認為,禪宗否定現象的存在,是主觀唯心主義。但惠能法師所講的"心動",並沒有否定"風和幡在動"的事實,只是強調心態在感知世界時所起的關鍵性作用。  一般人"心隨境轉", 很容易受到所處環境的影響。所處的環境改變,心態也隨之而變,由此影響個人的情緒。這是惠能法師所講的"心動"的本意。
  • 廣州光孝寺,探訪禪宗六祖慧能的剃度出家處
    【瘞發塔,埋著六祖慧能剃度的頭髮】佛教本發源於印度,能在中國發揚光大,禪宗六祖慧能功不可沒。有個風動幡動的禪宗故事很有名,故事的主人公是六祖慧能,故事的發生地就在光孝寺,而那時還叫法性寺。當時,六祖慧能因得了五祖弘忍所傳衣缽,正在南方逃亡,一日路過法性寺,正趕上印宗法師在臺上講經,忽然風吹幡動,兩個和尚為此爭執,一個認為是風動,一個堅持是幡動。慧能在旁邊說:既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而是你們的心在動。這話把印宗法師也給聽呆了,知道原來是五祖弘忍的衣缽傳人後,反尊慧能為師,並親自為慧能剃度。從此,慧能開始開壇講經,並將禪宗一脈發揚光大。
  • 廣東香火最旺寺廟 栽種中國最牛菩提樹 禪宗六祖慧能在此受戒!
    光孝寺歷代高僧輩出,南朝梁武帝普通七年(527年)達摩祖師東渡來穗,在光孝寺住下講學,寺門內東邊的洗缽泉相傳是達摩洗缽之處。唐儀鳳元年(676年),「禪宗六祖」慧能在該寺受戒,開闢佛教南宗,與老子、孔子一起被尊稱為東方三聖。寺內殿宇雄偉壯觀,歷史遺蹟極為豐富。始建於北宋真宗年間的六祖堂,是為紀念六祖慧能而建,也是光孝寺內最有故事的地方。
  • 農曆十月初五,恭迎達摩祖師聖誕
    達摩祖師,原印度人,原名菩提多羅,後改名菩提達摩,佛傳禪宗第二十八祖,為中國禪宗的始祖,故中國的禪宗又稱達摩宗,主要宣揚二入四行禪法,達摩祖師的思想,對中華文化起了很大的影響。達摩祖師聖像碑刻  光孝寺是禪宗祖庭,也是達摩祖師初來東土時駐錫之地,祖師所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禪法流傳千古,利益無數眾生。
  • 廣州這座歷史「最悠久」寺院,為何是到羊城必遊之地?有七大看點
    光孝寺在中國佛教史上享有重要地位,不少文化名人和佛教高僧曾在這裡停駐過,使光孝寺成為嶺南文化與中原文化交流及嶺南文化傳播地。當年,慧能從五祖弘忍處繼承了衣缽,遭到了以神秀為首的師弟兄們的妒忌追殺,慧能回到新興故鄉隱姓埋名,直到唐高宗儀周元年,慧能聽說印宗大法師來廣州光孝寺講經,就來到了光孝寺,676年的一天夜晚,印宗法師正在講經,慧能進內恭聽。忽然,吹來一陣大風,懸掛在大殿的佛幡被吹得左右搖動,弟子們議論紛紛:有僧人說是「風動」,有僧人說是「幡動」,慧能卻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 廣州這個古寺,達摩來此傳法,六祖慧能在此剃髮,很多人來求姻緣
    在光孝寺中的殿宇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雄寶殿,以及宋明時期所建立的六祖殿和臥佛殿,這些殿宇周邊都種有很多古樹,其中的菩提樹還是「羊城八景」中的「光孝菩提」,在東晉時期,經常有國外高僧來光孝寺交流學習,其中就有一位曇摩耶舍法師在光孝寺設壇授戒,而後面又有一位智藥法師帶來一棵菩提樹種在這個戒壇旁,這是我國的第一顆菩提樹,而後20多年後,達摩祖師又來到光孝寺傳法
  • 廣州光孝寺的由來和歷史
    光孝寺敘說深山藏老院,一直被人稱作人間清淨之地,而地處廣州市中心的光孝寺,一開始就有著與眾不同,光孝寺的誕生與發展和紅塵俗世有著緊密的聯繫,是怎麼樣的寄願使得光孝寺成為嶺南地區歷史最為悠久的影響最為深遠的夙願。
  • 3月26日(農曆二月初八)恭逢六祖惠能大師誕辰(圖)
    六祖惠能大師真身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1卷)〖 唐 法海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1卷)〖 唐 宗寶編〗精校燉煌本壇經(印順法師校)佛教在線消息 2007年3月26日(農曆二月初八)恭逢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誕辰
  • 千年古寺供奉六祖惠能真身,遇見就是結緣
    靈照塔後,六祖殿之前,為陳亞仙祖墓。這也是寺院最古老的建築之一。當年陳亞仙施地給寺院時,要求留下祖墳之地。惠能非常讚嘆,高興地說,這是應該的。六祖殿內正中置阿育王式佛龕一座,龕內安放六祖惠能大師真身。左右兩側各設樓房式佛龕一座,左為憨山德清和尚真身,右為丹田和尚真身。六祖殿內正中的阿育王式佛龕內,安放六祖惠能大師真身。
  • 廣州的華林寺和光孝禪寺真的很有特色!
    眾多佛剎中,最著名的當數光孝寺,俗話說,「未有羊城,先有光孝」。光孝寺初為南越末王趙建德的一處私苑;三國時,被吳主孫權貶謫廣州的虞翻在昔日王苑故址結廬講學,世稱「虞苑」。自縣摩耶舍來光孝寺講學以來,中外高僧先後到寺中駐錫傳教弘法。南北朝時,印度高僧求羅跋陀那於寺中創戒壇傳授戒法;智藥禪師自西印度攜來菩提樹,植於戒壇前。達摩尊者請來了釋迦佛的袈裟和缽;波羅未陀在寺內翻譯經論;唐代鑑真和尚到寺中傳授戒法…但對後世中國影響最大的莫過於禪宗六祖慧能在光孝寺的一場「風幡論辮」。
  • 中國歷史三大名僧之支道林,鳩摩羅什,六祖惠能
    這兩人以為,萬物各任其性,各當其分,無論是芸芸俗物還是聖賢,是有待於外物還是相反,都是逍遙。支道林以佛理來解釋,便卓然獨立。3.名揚海外,禪宗六祖——惠能惠能(638—713年),俗姓盧,唐代嶺南新州(廣東新興縣)人。佛教禪宗祖師,得黃梅五祖弘忍傳授衣缽,繼承東山法門,為禪宗第六祖,世稱禪宗六祖。祖籍河北範陽(定興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