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慶志
男,安徽巢湖人
暨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
廣東財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中文教授
1
Q
作為古代文學重要的兩個部分,古代文學史和古代文學作品之間有什麼差異與聯繫呢?
昌教授:文學史主要是對文學作品、作者以及他們地位的評價,並且找出不同時期的文學作品的內在聯繫,同時注重文學作品創作技巧、表現手法、風格類型和思想內涵的發展脈絡。
作品選則著重於作品本身,可以讓讀者更主觀地品味其中的內容。作品選重點不在於強調歷史線索及其發展過程,只是講作品單篇、具體、細緻的文學手法、表現的內容、反映的文化和思潮。
比起文學史,作品選是更單一、個性化的東西,而文學史它是更宏觀地追索作品、作者之間的內在聯繫,並對它們做出客觀評定。從不同的角度來說,文學史可以說是由一個種子到大樹的過程,而作品選則是在大樹上面的一朵花或者一片葉。
2
Q
從教科書上看,古代文學作品選的選篇是由許多因素來決定的,但往往與時代大背景有關,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昌教授:作品選的編寫是由編者個人對文學史的了解程度和看法來決定的,所以不同版本的作品選在有些方面是有差異的。
但是在大的方面還是比較一致的,因為這是由時代的主流意識形態決定的,每個時代都有一個主流意識形態,在這個意識形態下,編者編出來的書就顯得大同小異。
3
Q
人們說文字是相通的,文學也是相通的地方,那麼古代文學對現代文學的創作有哪些幫助呢?
昌教授:從文化的角度來講古代文學創造了古代的文學語言,其中有許多創新的語言詞彙以及表達方式。
現代文學也是中國文學,它用的詞語大多數還是來自於傳統的詞語,這就決定了寫作的語言基本材料與古代文學是大致相同的,因此我們就必須吸收古代文學的語言要素和寫作方法。
從文體來說,古代文學的樣式是更多樣的,發展是充分的,並且取得了許多優秀的成果,因此在現代文學創作上我們就可以也必須去吸收借鑑,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有所創新。
由受訪者提供 | 圖片
黃文孟 | 文案
張莊琳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