稗官野史,到底是什麼意思?表面上看,這似乎不是一個問題,誰都能明白這四個字是什麼意思。不過從比較學術的角度解讀這四個字,就有點難度了。稗官這個詞的本意是官職名稱或小說家的意思。《漢書》中寫道,「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這句話的意思是,小說家這個文學創作群體,始於古代的一種叫做稗官的小官。小說家是諸子百家之一,他們根據民風民俗進行創作,把民間的街談巷語轉化成文學作品。這些小說家的私人記錄就是稗官野史。
從這個角度看,稗官野史很容易和謠言、瞎話混為一談。千萬不要有這種錯誤的認識,古人覺得既然是文學創作,必然有可取之處。古代文人有很強的道德感,他們在創作中會保持操守。《漢書》中也把一些口口相傳的內容,歸類在小說家的名下。這種歸類方法,體現了小說家記錄世俗雜文的一面。
到了漢末魏晉時期,稗官這個詞已經成了小說的代稱。那些篇幅不長。內容零散,記錄街巷習俗的作品就叫稗官。從這時起,稗官野史變成了一個並列結構的成語。
在古代,記錄歷史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遠在商朝就有了史官,通過甲骨文的記載可以了解到,當時的史官負責記錄戰爭、祭祀、家族大事、各種時政要聞等內容。隨著歷史的發展,記錄歷史的已經不僅僅是官方行為。有志於此的文人,通過研究史書,也會去記錄歷史。這部分由私人記錄的歷史就是野史。
在元代,稗官野史被簡稱為「稗史」。有一個叫仇遠的文人就寫了一本書叫《稗史》。這個時候,稗史又被稱為「小說之餘」。這裡說的「小說」,就是大家熟知的文學體裁了。想想也真奇妙,稗官野史先後和小說家、小說有關,雖然兩者略有差異,但本質上都強調了通俗性。
明代有個叫商浚的文人,編寫了一部《稗史集傳》。這部書集合了歷代文人筆記中的「稗史」部分。人們把這本書當作小說集進行閱讀。至此,稗官野史已經和史書或者歷史沒有太大關係。在明朝人的眼中,稗官野史可以理解成歷史小說。
一個詞經過發展之後,其意思會產生變化。這種變化體現了人們對事物的認知越來越清晰。從一個含糊的概念,到一個精準的概念。這其中包含的奧秘,就是文化流傳的魔力。
拓展閱讀
才華橫溢、貪生怕死,明末清初詩壇盟主錢謙益
李隆基眼中忠實可信的家奴,宦官高力士
他在人生的高光時刻,拋下榮華富貴
古人的文藝審美理論,六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