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觀齊魯2020丨東營「生態賦能」:一座現代化新城悄然崛起

2021-01-11 澎湃新聞
       東營目標堅定,執著進發:打造山東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建設富有活力的現代化溼地城市。

編者按:

       2020年,是一個備受考驗的年份,艱難中我們看到了更多生動面孔,就如奮力開創的城市自信面孔,還有不斷尋求高質量發展的企業堅毅面孔,以及相信美好生活的個人期待面孔。

       2020年,更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歷史交匯點,「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啟程。在這樣關鍵的時間節點,以實幹著稱的山東,再次明確了現代化強省的奮鬥目標,自信而堅定地邁向新徵程。

       為拼搏鼓勁,向奮鬥致敬,鳳凰網山東推出大型年度策劃——「考驗如火 淬鍊真金 鳳觀齊魯2020」,關注這一年不同群體在疫情面前艱苦卓絕的努力,聚焦山東不同層面在高質量發展大潮中的矚目成績,展現16地市和主流企業在全國新一輪發展大潮中的勇於趕超。

       萬裡黃河,從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奔流而下,在東營注入渤海。河海交匯,大河息壤,創造出了一片神奇的熱土,也註定了這座年輕城市與眾不同的發展道路。東營目標堅定,執著進發:打造山東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建設富有活力的現代化溼地城市。實踐證明,這個定位把得準,目標鼓舞人心。而其中每項任務,都必須以綠色發展為底色、以生態建設為特色。

(攝影:楊斌)

       2019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東營作為黃河入海口城市、黃河三角洲中心城市,迎來前所未有的重大歷史機遇。2020年,「省會經濟圈」7市一體化發展,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東營攜國家級戰略入圈,搶抓機遇、奮力奔跑。

       「東營將切實擔當起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的重大責任,抓住機遇搞好系統謀劃,加快推進實施重點項目,推動黃河三角洲生態大保護與東營高質量發展相得益彰。」東營市委書記李寬端如是說。

大河入海競風流。令人期待的這座現代化新城,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

高質量發展澎湃新動能

       在勝利油田礦區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東營,因油而生、因油而建、因油而興。與石油相輔相成的工業體系,培育了大批規模大、實力強的骨幹企業。然而,伴隨著資源的枯竭和拉動力的減弱,東營產業發展掣肘愈加明顯。

面對資源型城市轉型、經濟轉型升級的雙重任務,東營拿出了這座年輕城市的勇氣和魄力,明確打造山東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這一目標定位,圍繞石化、橡膠、石油裝備、有色金屬、新材料五大特色產業,現代高效農業、文化旅遊兩大優勢產業,生物製藥、航空航天兩大未來產業,構建具有持續競爭力的「5+2+2」產業結構,培育引進龍頭企業,實施高端高質項目,發展路徑進一步明晰。

(攝影:陳仕釗)

       抓住新舊動能轉換這一國家級區域發展戰略,東營把建設綠色循環高端石化產業基地作為新舊動能轉換的突破口,立足產業優勢,有序推進煉化產能優化整合,全力打造國家現代能源經濟示範區。

在拉長長板,把工業做大做強的同時,東營求新求變,大力培育新興產業。2020年11月27-28日舉行的東營全市重點項目觀摩活       動是最好的說明:億維針狀焦碳材料聯合裝置項目在石墨電池材料領域填補了國內空白、打破了國外壟斷;泰特爾新材料特種環氧樹脂項目達產後將有效減少進口依賴,填補省內空白,產品全球市場佔有率可達38%……一項項令人驚喜的成績映入眼帘,印證著以新材料為代表的新興產業項目正在加速崛起,並成為帶動東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圍繞「四項重點工作」和「九個三年行動計劃」,東營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35個省重點建設項目年度投資計劃完成率132.1%,位居全省首位。值得一提的還有,東營自2020年起每年拿出3億元專項資金支持企業技改,推動企業向高端化、智能化、品牌化、綠色化轉型升級。目前,已有319個技改項目順利實施,總投資291.1億元。

       沒有一味簡單地追新求新,注重「老樹發新芽」、「舊貌換新顏」,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比翼齊飛。面對高質量發展這道時代考題,東營積極作為,交出了靚麗成績單,也彰顯了東營新擔當。

(攝影:高建軍)

       文旅城市名片大放異彩

       九曲黃河裹挾泥沙從東營入海,造就了神奇壯美的黃河三角洲,形成獨具特質的河海文化。在這裡,黃河奔騰,歸入大海「懷抱」;在這裡,百鳥翔集,找到溫暖歸宿;在這裡,遊客享受「回家」的體驗。

       回家,是黃河流淌千年不變的夢想;回家,是人們心靈旅程的渴望。

       東營利用河海交匯、新生溼地、野生鳥類三大世界級旅遊資源,精心編制《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規劃》,加快實施「旅遊富民」三年行動計劃,按照「政府做線路、企業做項目、合力做市場」的模式打造觀海、觀鳥、大美溼地等8條精品旅遊線路,打響了「黃河入海、我們回家」文化旅遊品牌。

       2020年7月,包括東營在內的沿黃九市共同成立「山東黃河流域城市文化旅遊聯盟」,標誌著黃河流域城市文化旅遊一體化發展步入了新階段。面對發展機遇,東營立足於獨特的文旅優勢和資源特色,不斷擦亮文旅品牌,講好「黃河入海」故事。

(攝影:劉月良)

       如何做好全域旅遊這篇大文章,把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經濟優勢?東營堅持將文旅產業發展作為一盤「大棋」謀篇布局,向上積極對接國家戰略、搶抓機遇;向下精雕細琢文旅項目和城市規劃建設。

       2020年,東營的節會活動令人目不暇接。5月,東營啟動「山東人遊黃河口」暨文化旅遊系列主題活動。8月,為期十天的2020黃河口(東營)啤酒美食節累計接待遊客8.1萬餘人次,營業總額超970萬元。9月,2020中國東營·黃河鐵人三項冠軍賽暨黃河入海生態鐵人運動旅遊展示賽、黃河口大閘蟹開捕節、第十四屆孫子文化旅遊節繽紛綻放。10月,「黃河入海,我們回家」2020黃河口(東營)攝影大展開展。11月,2020黃河口(東營)公路自行車賽成功舉行……東營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文旅+」的更多可能。一系列特色活動和展會的舉辦,也讓黃河入海處的旅遊品牌影響力越來越大。

(攝影:劉少軍)

       與此同時,東營著力豐富發展旅遊休閒度假業態,統籌河、海、湖、溼地、城等要素提升城市建設品質。中心城區和各縣區推進實施的重點項目進展順利。2020年,東營「旅遊富民」三年行動計劃確定重點工作19項、重點項目30個,年度計劃投資42.1億元。截至11月初,17項重點工作達到計劃進度,26個重點項目達到計劃進度。

       東營,正在建設成為獨具魅力的文化旅遊勝地,越來越多人「家」的方向。

       生態文明之美徐徐綻放

       位於黃河入海口的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擁有我國暖溫帶最完整、最廣闊、最年輕的溼地生態系統。

       俗話說,環境好不好,鳥兒說了算。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正有「鳥類國際機場」的美譽。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東方白鸛,由最早只是遷徙途經東營,到如今在保護區築巢繁殖累計達1954隻;因對繁殖地要求苛刻而被視為溼地生態環境變化指示物種的黑嘴鷗,在2020年6月初完成的種群監測數據中顯示,有8676隻在保護區參與繁殖。

這兩幕,是15.3萬公頃保護區的生動縮影,也是保護區生態持續向好的有力印證。

(攝影:劉月良)

       2020年以來,東營溼地保護修復工作實現了多項突破:補水量首次突破1億立方米、達1.43億立方米,創歷史新高;9個溼地修復項目總投資達5.3億元,退耕還溼、退養還灘7.25萬畝……此外,在山東省批覆同意自然保護區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基礎之上,東營市各市直部門移交自然保護區執法權49項、委託自然保護區執法權70項,變「九龍治水」為「一龍管水」。

       更可喜的是,這座城市的生態也持續向好。多年來,東營持續發力現代化溼地城市建設,2018年獲評全球首批「國際溼地城市」,成為名副其實的人鳥和諧共處的天堂。2020年,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被授予「生態中國溼地保護示範獎」榮譽稱號,東營榮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榮譽稱號,再添一張靚麗城市名片。

(攝影:楊斌)

       眼下,東營深入實施「溼地城市建設」三年行動,實施了天鵝湖蓄滯洪工程、南一路兩側溼地生態修復項目、東三路溼地工程、東八路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無內澇城市」建設年度工程等一系列重點項目,「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溼地在城中、城在溼地中」的城市風貌進一步彰顯。同時,在整合優化黃河三角洲周邊8處自然保護地的基礎上,東營積極推進黃河口國家公園前期工作,委託專業技術支撐單位編制完成了《黃河口國家公園設立方案》等「一方案三報告」,深耕生態溼地城市建設,全面提升溼地城市品質。

       東營正努力把黃河入海處的無限魅力,描繪在城市發展每一個角落。大河入海正澎湃,是東營這座現代化新城高質量發展的足音。「黃河入海處,必有大文章」,而這篇「大文章」在未來還會有怎樣新的詮釋,讓人更加期待。(鳳凰網山東 盛酉優)

相關焦點

  • 濟寧高新區:三年時間,一座生態宜居新城悄然崛起! - 園區動態...
    2020年,濟寧高新區把打造「生態科技城」作為十大攻堅行動之一,全面融入「一環八水、十二明珠」,統籌「產、城、河、人」一體化推進,打造「三河三湖三溼地、九水通衢耀麒麟」城市生態景觀,暢通交通微循環,打造商業綜合體,建設科創生態圈,持續提升城市的魅力值、時尚度和科技感。
  • 九江市八裡湖新區:一座正在崛起的現代化生態文明新城
    126平方公裡的規劃面積裡,自然生態綠植與水域面積佔三分之二,是九江「濱湖親水」的首善之地。 八裡湖新區建成道路200多公裡,園林綠化面積200萬平方米,建設有醫院、學校、展示館、博物館、體育中心、藝術中心、購物中心、八裡湖公園、九派詩廊、海韻沙灘等公共服務項目以及多個城市綜合體。基礎設施完善、城市功能齊全,基本建成了一個現代化生態新城。
  • 東營東部海岸線迎來大規模開發潮
    未來,雙方將通過「賦能管理+精準投資+高品質旅遊資源開發」模式開展合作,實現資源整合、央地合作。推動東營市全域旅遊建設,共同推動黃河口旅遊資源的高品質經營和開發,促進東營市旅遊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共同將東營打造成為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促進東營市文化旅遊產業快速發展。
  • 又有一座新城崛起,這次萬科來了
    產業+生活+生態+配套牛湖新城即將崛起看一個新盤未來有沒有空間,最重要的是先看片區。 佔據著灣區中軸線的龍華,近年來完成了區域3.0的蝶變。[1]以數字賦能為契機,據深圳商報報導,一座牛湖新城正在崛起。「牛湖新城將崛起龍華北」 | 讀創/深圳商報未來,牛湖新城將融產業新城、數字新城、生態新城、文娛新城、生活新城於一體。
  • 高地街道:打造生態宜居現代化濱海新城|回眸「十三五」·鎮街印象
    一個碧海藍天、生態宜居的現代化濱海新城悄然崛起。 荒涼海灘變身濱海公園 藍天、白雲、綠樹、鮮花、碧海、細沙……曾經普通的漁村、荒涼的海灘,如今已變成一座綠色生態的濱海公園——歌美海公園。
  • 東營東部海岸線迎來大規模開發潮!
    未來,雙方將通過「賦能管理+精準投資+高品質旅遊資源開發」模式開展合作,實現資源整合、央地合作。推動東營市全域旅遊建設,共同推動黃河口旅遊資源的高品質經營和開發,促進東營市旅遊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共同將東營打造成為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促進東營市文化旅遊產業快速發展。
  • 城東片區:一座「新城」在市區後花園崛起
    依託區位優越、山水融合、生態秀麗的天然稟賦,城東從一開始就敲定了片區的職能定位——市級文化體育中心、第三產業新區和健康型居住新城。  2000年9月,城建國投公司成立,敲響了現代化環灣城市前進的鼓點。隨著大坪山隧道開工建設,城東片區拉開了新城建設的序幕。
  • 北京市通州區:一座國際新城 迅速崛起在運河畔
    國際規劃大師討論新城核心區規劃  一座國際新城, 迅速崛起在運河畔  當前,通州現代化國際新城已經進入了實質性建設階段,「一核五區」建設順利推進,通州新城核心區建設已由地下轉為地上,由一點轉向多點建設……一座集聚世界現代城市理念、薈萃當今最新科技成果、歷史與現代完美融合、經典與時尚交相輝映、城市功能完備的美麗水城正加速在大運河畔崛起。
  • 長樂:四十載勇毅篤行 現代化新城崛起
    (中建鋼構有限公司供圖)福州日報記者 餘少林傳統民營企業轉型升級,大批大數據企業紛至沓來;交通、醫療、教育等民生事業迅猛發展,為群眾帶來更多便利;公園「遍地開花」,群眾在家門口就可享受生態福利,幸福感和獲得感顯著增強……長樂,一座濱海之城,在改革開放的時代潮流中,一次又一次迎來蝶變
  • 山東又一座城市悄然崛起,不是東營、煙臺,而是座低調的3線城市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的政策支持,主要要看這個城市的地理位置,當然,城市自身擁有的各種各樣的資源等,最重要的是要看這個城市的交通,畢竟交通是城市發展的命脈,山東又一座城市悄然崛起,不是東營、煙臺,而是座低調的3線城市!
  • 東來春風 進向簡陽丨一座產業新城的崛起之路!
    東來春風 進向簡陽丨一座產業新城的崛起之路! 東進「橋頭堡」——簡陽 堅持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融合的理念 以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為抓手 做大做強新興產業 不斷打好「特色經濟牌」 在成都東部區域 一座產業新城正在快速崛起
  • 山東東營:一座現代化溼地城市的追夢路
    2018——2020。   這必將是東營發展史上不平凡的時期。   循著時間和空間兩個坐標,我們能發現,東營這幾年取得的成績,靠的是思想的解放、觀念的升級。   2020年12月,全市第三次「解放思想大討論」務虛會召開。   事要成先成思,務虛為了務實。   每年一次的務虛會,正不斷築牢城市的理念「底座」、標定城市的發展「航道」。   ——這是尋找答案、明確目標的大會。大家齊聚一堂,為東營發展談問題、找差距、獻良計、找出路!
  • 龍巖又將崛起一座新城!在哪兒?來看看!
    產城融合、生態宜居的高品質城市新區 又一座新城! 它,有一個響亮的名字—— 東肖生態新城! ▲東肖生態新城一期仙宮山公園整治效果圖 二期: 實施範圍為東肖生態新城動漫片區
  • 合肥北城「五湖連珠」明天將崛起一座新城
    合肥北部組團推出概算投資近20億元「大餐」尋優秀建設者,這意味著一座新城將在合肥北部崛起。據了解,近20億投資的近65%集中在民生、教育、環境保護等領域。20億元項目中,民生工程、環境治理項目投資估算近13億元。民生工程包括金明花園、鳳麟蘭庭(一期)、鳳梅五期等拆遷安置樓工程,以及鳳梅社區配套服務設施、北城中學等公共配套工程,總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投資近10億元。
  • 嘉魚:產業新城在崛起
    湖北環宇印鐵製罐自動化生產項目,是落戶嘉魚產業新城眾多優質項目之一。嘉魚產業新城會是什麼樣子?這是一座臨江而立的產業之城。成本優勢——嘉魚產業新城相比中心城市,無論是土地、人工還是稅收,都具有相當的成本優勢。既能快速高效地解決問題,也能大大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地方有需求,企業要發展,兩好合一好,嘉魚產業新城應運而生。產業新城項目啟動伊始,華夏幸福邀請國際知名諮詢機構BCG為其「量身定製」產業發展規劃。
  • 高地街道:打造生態宜居現代化濱海新城|回眸「十三五」·鎮街印象
    一個碧海藍天、生態宜居的現代化濱海新城悄然崛起。 荒涼海灘變身濱海公園 藍天、白雲、綠樹、鮮花、碧海、細沙……曾經普通的漁村、荒涼的海灘,如今已變成一座綠色生態的濱海公園——歌美海公園。
  • 齊河太青高鐵濟南北客站規劃區域:一座高鐵新城崛起
    一座現代化的高鐵新城,即將在濟南北部快速崛起。齊河,已悄然搭上高鐵經濟的快車。  經濟協作區規劃面積由原本計劃的30平方公裡提高到63平方公裡,立足於發展生產型服務業,突出協作區功能性,以聚集新材料、新能源、高科技,建設城市綜合體、現代物流、現代化新城為發展定位。目前落戶的企業有美的集團美安儲運、山礦氣凝膠、施耐德格斯特潤滑油等。  記者看到,協作區主幹道建邦大道已完成硬化、綠化建設,各項配套設施正逐步完善。
  • 一座新城未來將崛起!
    一是明確城市設計工作的重要性,要把城市設計作為新城控制研究論證的基礎;二是堅持以人的角度看城市,高度重視城市品質,綜合考慮城市天際線、視線走廊、周邊現狀建築高度等條件;三是充分借鑑國內外產業功能區城市設計案例,努力實現區域產城融合,職住平衡。  下一步,市規劃自然資源委房山分局將繼續推進規劃編制與城市設計工作,加快長陽北部地區城市化進程。
  • 現代詩歌:一座新城正在崛起
    >是老人們留下的嘆息嗎打樁機,日夜春雷般清脆一群沙石車,瘋跑煙塵與烏雲佔有老街上空我知道,你也明白塵埃的背後,一座新城正在潯江古渡邊崛起2020.9.29釣者
  • 一座現代化溼地城市的追夢路
    原標題:一座現代化溼地城市的追夢路——東營奮力實現新時代發展「三大目標定位」綜述歷史的發展,總有一些關鍵的節點、關鍵的時期。2018——2020。這必將是東營發展史上不平凡的時期。循著時間和空間兩個坐標,我們能發現,東營這幾年取得的成績,靠的是思想的解放、觀念的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