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來
在東營海岸
除新匯地產在墾利東部沿海進行經營
東營海岸線大規模開發建設
基本無人問津
隨著華僑城託管黃河口
和航空小鎮的規劃亮相
東營東部海岸線迎來大規模開發潮
9月27日上午,2018「相約黃河口 儒商東營行」籤約儀式在東營舉行。其中,由東營市旅遊發展委員會洽談對接的,國際頂級旅遊企業華僑城集團旗下華僑城旅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東營市政府就雙方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項目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通過「賦能管理+精準投資+高品質旅遊資源開發」模式開展合作,實現資源整合、央地合作。推動東營市全域旅遊建設,共同推動黃河口旅遊資源的高品質經營和開發,促進東營市旅遊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共同將東營打造成為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促進東營市文化旅遊產業快速發展。
雙方合作的首步大棋就是,華僑城旅投集團將接管黃河口生態旅遊景區,全面實施景區提升工程。對照5A級景區標準,打造核心產品、形成精品線路,豐富旅遊節點,升級景區內現有經營,延長旅客停留時間,提升景區綜合收入。同時,在賦能管理的基礎上,通過考察調研,爭取一年內由華僑城旅投集團和東營市共同搭建「投資、建設、管理」三位一體運營平臺公司,統籌負責黃河口旅遊區的投資、建設、管理。屆時,東營市將會把景區內資產資源使用權、景區特許經營權和景區門票分成權依法合規移交至運營平臺公司。
雙方合作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雙方籤訂賦能委託管理合作協議,為黃河口生態旅遊區植入華僑城品牌。由黃河口生態旅遊區管委會與華僑城方籤訂《黃河口生態旅遊度假區賦能委託管理協議》,華僑城方派出項目管理團隊,對景區進行提升性管理,對照5A級景區標準,打造核心產品、形成主題線路,豐富旅遊節點,升級景區內現有經營,延長旅客停留時間,提升景區綜合收入。
第二階段,在賦能管理的基礎上,通過考察調研,三個月內搭建投資、建設、管理三位一體的運營平臺,推進項目投資或股權合作。由雙方籤訂具體協議,根據雙方調研和論證情況,雙方成立合作工作機構,通過對東營市旅遊資源和投資項目進行評估,成立運營平臺公司,統籌負責黃河口旅遊區的投資、建設、管理。運營平臺公司成立後,東營市將景區內資產資源使用權、景區特許經營權和景區門票分成權依法合規移交至運營平臺公司。
第三階段,以東營市「旅遊富民」三年行動計劃為主線,共同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藉助華僑城的品牌、能力、經驗、資金為支撐,以「旅遊+網際網路+金融」為實施戰略,依託黃河口5A景區,帶動中心城森林溼地公園建設,打造集生態觀光、休閒體驗、鄉村旅遊、養生度假、自然教育等功能為一體的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把東營市打造成全國文旅產業的領跑者、生態康養旅遊的引領者、山東省創建全域旅遊的示範者。
打造成為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是東營市委六屆四次全會做出的重大決策。東營市旅發委自7月中旬以來,先後邀請深圳華僑城集團、中國旅遊集團深圳錦繡中華發展有限公司(港中旅)、首旅集團華龍旅遊實業發展總公司、中信集團天域生態環境股份有限公司和山東臺兒莊古城旅遊集團有限公司等5家國內知名旅遊集團到東營市的黃河口等旅遊景區實地考察和洽談。8月4日—6日,東營市韓利學副市長帶隊赴深圳華僑城集團就黃河口生態旅遊區託管、投資建設黃河水城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等合作事宜進一步深入對接。華僑城集團等三家國內一線旅遊開發集團很快提交了初步合作方案。經過篩選,華僑城集團的開發理念等方面與東營市發展思路更為契合。
華僑城集團是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大型中央企業,連續4年被紐約證券交易所(AECOM)評為「全球第四、亞洲第一」的旅遊集團。集團戰略定位為中國文化產業的領跑者、中國全域旅遊的示範者和中國新型城鎮化的引領者。華僑城有33年旅遊項目操盤能力積澱,22年旅遊項目管理經驗輸出並成功為全國40多家5A級標準景區提供運營管理服務。
「引入先進理念,引入業內大型前沿企業,是促進東營市旅遊業快速發展,全域旅遊建設、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快速推動的一個重要舉措。」東營市旅發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前期的考察中,通過對多家企業的對比,華僑城集團在投資意向和企業實力上都具有優勢。「戰略合作協議的籤署,是東營市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走出的標誌性一步。」據其介紹,雙方的合作將從黃河口生態旅遊區這一「點」開始,之後將逐步採取以點帶面的方式,共同把東營市中心城區打造成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把東營市打造成為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網站發布《開展東營海上新城(建設可行性研究、建設生態用海專題研究、建設用海控制指標專題研究)項目招標公告》。根據《東營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海上新城」將與東營中心城區、墾利城區組合構成「一個主中心」,東營「海上新城」建設項目正式駛入快車道。
國家財政部網站截圖
從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北起永豐河口,南到廣利河口,西起墾東防潮堤,東到濱海生態城防潮堤,這一區域擬建東營「海上新城」。濱海生態城防波堤外2公裡區域為新城建設取土區。
根據《東營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明確了「一帶兩軸,三組群」的城鎮空間格局「的城鎮空間結構。其中「三大群組」為:中心城鎮組群,南部廣饒-大王城鎮組群,北部河口-東港城鎮組群。中心城鎮組群以中心城區為核心,整合墾利、利津等周邊城鎮,進一步擴大區域中心城市的核心輻射作用,逐步一體化發展,遠景發展成為東營都市區。
而東營城鎮組群體系分為「市域主中心、市域次中心、重點鎮、一般鎮」四個等級,以「一主四次」為骨架。其中,「海上新城」與東營中心城區、墾利城區組合構成「一個主中心。」
據市海洋與漁業局已發布的公告顯示,東營「海上新城」以東部「城、港、區」發展一體化為核心理念,落實與廣利港區規劃及廣利港臨港產業區劃的融合銜接。「人工島、多突堤、區塊組團等用海方式」是其空間建設特色模式。
東營海上新城平面布局深化設計項目由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和國家海洋局戰略研究所負責,「海上新城」擬採用海上龍城和渤海之帆等2個平面設計方案。國家海洋局此前關於該區域做出規定,要求40%海域用於填海,60%為水域面積,圍海造地面積約50平方公裡。
圍堰結構是「海上新城」人工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係到海上新城人工岸線形成、景觀塑造及人工島防護等多個方面,耗資較大。根據東營市廣利港、東營港圍填海建設經驗,圍堰建設成本預計佔圍填海成本的20%-30%。
東營「海上新城」實行「港-城-區」一體化,「藍色、低碳、生態、宜居、現代」,力爭打造成國家高效生態經濟示範區、黃河三角洲現代金融服務中心、環渤海現代裝備製造業基地、山東省生態海洋經濟發展重要板塊、東營市旅遊休閒宜居宜業濱海新區。
在東營、在墾利,在黃河口,一座集民宿、旅遊、文化、商貿、康養、居住、通航等為一體的特色小鎮——黃河入海口鑫茂航旅小鎮的規劃效果圖近期驚豔亮相。鳥瞰小鎮,它緊緊的依傍在黃河入海口,猶如一顆耀眼的珍珠。
小鎮展現了黃河的全域文化,既有各省特色民宿,也有民俗文化,是九曲十八彎的歸納。
小鎮以水係為特色,水系總面積約2226畝,湖面約1000畝,河道約1000畝,水系貫穿整個小鎮,形成微觀黃河、湖、從湖入海,河、湖、海相連相通的特點,這是獨一無二的魅力所在 。
小鎮在建築形態上豐富多彩,錯落有致,體現精而美的特點。
小鎮提供陸海空立體旅遊,可乘遊艇遊覽1500多平方公裡的黃河三角洲溼地公園,也可乘飛機觀賞黃藍交匯的壯麗景觀。
黃河入海口鑫茂航旅小鎮佔地面積約9000畝,總建築面積約315萬平方米,其中中心湖水域面積約1000畝。小鎮涵蓋9大板塊:九曲黃河民宿園、小鎮之窗、航飛之家、千帆之港、會展緣心、溫泉養居、軍民文創、農夢海洋、生態漁鄉等。在小鎮內建造5464米的九曲黃河帶,集合黃河流域9省獨有的民俗文化,打造黃河的全域文化新地標,實現九大發展目標。小鎮在旅遊上以陸海空為特色,產業上以航天航空航海為核心,規劃設計上以紅黃藍、河湖海、村鎮港為重點,實現吃住玩、遊購娛、產城旅、園區景區社區、生產生活生態的共融發展。
小鎮建設單位東營市鑫茂黃河入海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天津鑫茂科技投資集團與東營鑫海岸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成立的合資公司,合作開發小鎮項目的建設和運營。黃河入海口鑫茂航旅小鎮一期佔地513畝,總建築面積約30.1萬平方米。擬建設小鎮之窗、九曲黃河民宿、產權式酒店、溫泉康養和遊艇社區等內容。黃河入海口鑫茂航旅小鎮將於2018年10月16日正式建設,項目整體規劃,分期開發,計劃2019年具備接待遊客的能力,以三年初見成效為目標,到2020年具備全面接待遊客的能力。
2017年12月1日,東營港廣利港區疏港鐵路預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會在濟南召開,項目預可研順利通過評審。中國鐵路濟南局、中鐵工程設計公司、中鐵第六勘察設計院、市發改委、市國土局、市城鄉規劃、農高區管委會、東營區政府、廣饒縣政府等單位參會。與會人員聽取了疏港鐵路項目有關情況匯報,審閱了相關資料,並對項目進行了質詢論證,對項目的必要性、可行性表示一致肯定。東營港廣利港區疏港鐵路項目將全面啟動。
廣利港位於東營市東南部,後方緊鄰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是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重要港口,是黃藍兩大經濟區海上交通樞紐,是山東省省會城市群最近出海口,是東營市對外開放的橋頭堡。東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廣利港的開發建設,三年來,共實施工程項目26項,總投資近55億元。9月28日,廣利港正式開港通航,將重點服務於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及東營市東部地區的生產生活物資運輸需要。預計2020年和2030年港口總吞吐量分別為1900萬噸和3300萬噸。
東營港廣利港區疏港鐵路是廣利港建設的基礎配套設施之一,是市政府確定的重點建設項目,納入《東營市鐵路中長期發展規劃(2016-2050年)》;是港口貨物集疏的後方鐵路通道,是鐵海聯運大交通的有力補充。項目建成後,將實現廣利港與全國鐵路網聯通,提高港口內輸外送能力,有效帶動沿線經濟發展,為東營開發區、農高區企業發展提供物流保障,為推動科學發展新跨越、建設美麗幸福新東營提供有力支撐。
隨著廣利港通航,一座毗鄰城區、新興的現代化港口正在崛起
2017年9月28日上午,廣利港開港通航暨重點招商合作項目集中簽約儀式舉行。
「渤海明珠」開港通航
「嗚——」
2017年9月28日,伴隨著長鳴的汽笛聲,廣利港開港通航。
6個通用碼頭,七臺嶄新的門機,廣利港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繁忙景象。剛剛靠港的貨運船隻牢牢「釘」在碼頭上,門機迅速啟動將船上的銅精礦吊至卡車上,滿載貨物的車在掌聲中離港。
不僅是貨運發展,客運也正在推進中。廣利港按照打造綠色港口、智慧港口的目標,高端定位,港口運營也不斷創新。據了解,廣利港與煙臺港集團合資成立運營管理公司,充分利用煙臺港集團在航線運營、大物流鏈條等方面的優勢,對通用碼頭生產運營進行合作。實行碼頭生產作業專業外包,委託日照港裝卸公司開展勞務外包和流機租賃。與中遠海運客運公司就客滾項目達成戰略合作協議。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廣利港計劃開通至旅順的滾裝客輪,或至2020年實現首航。據透露,中遠海運客運公司將打造一支新滾裝客輪,在速度上有所提升,或可實現當日往返。
據了解,廣利港及臨港產業區在港區聯動、一體發展方面做出大量探索。按照「以港帶區、以區促港」的總體定位,廣利港和臨港產業區實現了港區聯動,統籌協調,一體發展。積極搭建運營平臺,組建了山東廣利港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廣利港投資、建設、運營和管理。加強對外合作和市場拓展,與青島港、煙臺港、日照港等大港口,中遠海運、中外運、依廠物流等大企業,方圓集團、中聯水泥、勝利發電廠等大客戶建立全方位、多領域的戰略合作關係,打造全程物流,助推港口發展。
廣利港承載夢想三十載
港口是每一個沿海城市開放的窗口和發展的龍頭。建設一座毗鄰城區、服務城市的綜合性海港始終是東營人的共同念想。上世紀80年代,勝利油田啟動了廣利港的開發建設。後來,受自然、歷史等因素制約,廣利港一直沒有真正實現啟航的夢想。
2013年8月,「一年起步、兩年成型、三年通航」的總目標被確定,廣利港大開發大建設的序幕正式拉開。
建港三年來,港區先後實施建設項目26項,總投資55億元。全長7.7公裡的海紅路和疏港道路竣工通車。廣利港路跨廣利河大橋竣工投用。新建防波擋沙堤26191米,「雙堤環抱」掩護體系全部形成。完成5000噸級航道工程疏浚,滿足了船舶通航需求。陸續實施了物流園區等五個陸域形成項目,吹填造地2799畝,為港區儲備了充足發展用地。新建6個5000噸級通用泊位、150米支持系統岸線和50萬平方米碼頭堆場。為碼頭提供支持和保障的輔建區配套設施全部竣工投用。
據介紹,廣利港充分發揮港口的輻射帶動作用,以現代物流、有色金屬和先進位造為重點,臨港產業區產業發展快速突破,近三年共新引進項目11個,總投資102億元。世界500強法液空工業氣體項目、方圓集團年處理150萬噸多金屬礦項目、稀貴金屬及有價元素綜合利用項目建成投產,方圓、天圓海關直通場站、中外運公用型保稅倉庫通關運營。有色金屬產業園、前灘國際物流港、臨港工業坊等公共平臺項目啟動建設,中車集團海上風電裝備製造、眾德迪克公司智慧機器人產業基地、迪賽機電產業園等高端裝備製造項目籤約落地。
兩大港口,遙相呼應
向東,向大海。一條曲折蜿蜒的海岸線,牽手城市和海洋,把東營故事向大海延伸。
當下,東營坐擁廣利港和東營港兩大港口。到目前,東營港已建成生產性泊位56個,建成倉儲罐區總庫容600萬立方米。
2016年東營港貨物吞吐量突破4000萬噸大關,已成為我國環渤海地區以石油化工貨物運輸為主,兼顧普通散雜貨、客貨滾裝、貨櫃等方面運輸的多功能港口。而隨著貨櫃定期班輪開航,該數字或將爆發式增長。2017年,東營港區將啟動10萬噸級航道,萬通2×30萬噸級、2×15萬噸級油泊位,寶港2×10萬噸級液體化工品泊位,順東1×10萬噸級精細化工品泊位,民達2×25萬噸級單點系泊泊位等工程建設。
「十三五」期間,東營港持續保持高速發展態勢,具有液體化工品、貨櫃、件雜貨、普通散貨、滾裝客貨運輸功能的一批大型深水泊位將建成投產,力爭到「十三五」末,吞吐能力超過億噸。
據《東營港廣利港區總體規劃》顯示,廣利港區以服務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東營市東部地區生產生活物資運輸起步,逐步發展成為後方臨港工業和腹地經濟服務的綜合性港區。近期廣利港區以散貨、雜貨、貨櫃運輸、旅遊為主,遠期發展滾裝運輸。
隨著廣利港通航,一座新興的現代化港口正在崛起,廣連天下,利惠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