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幹部談綠水青山|徐州市賈汪區區長談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

2020-12-25 澎湃新聞

原創 薛亮 i自然全媒體

■開欄的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隨著「兩山」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許多地方在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綠色礦山建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等方面不斷探索,書寫了踐行「兩山」理念的生動實踐,正逐漸走上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從今日起,特開設《領導幹部談綠水青山》專欄,與大家共同聽一聽來自生態文明建設一線的聲音,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自然資源治理現代化凝聚智慧。

賈汪轉型實踐做得好,現在是「真旺」了!將千瘡百孔的採煤塌陷區建設成湖闊景美的國家溼地公園,並帶動區域產業轉型升級與鄉村振興。近年來,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中積累了諸多經驗。

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馬莊真旺村。徐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賈汪分局供圖

當地在採煤塌陷區綜合整治方面取得了哪些經驗?如何暢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路徑?記者就此採訪了徐州市賈汪區委副書記、區長楊明。

「要實現轉型發展,必先再造綠水青山」

賈汪區是徐州市煤炭開採的發源地,但長期高強度的開採,讓這裡形成了區內塌陷面積最大、塌陷情況最嚴重的採煤塌陷地。

「賈汪區要實現轉型發展,必先再造綠水青山。再造綠水青山,就必須實施採煤塌陷地整治。」楊明表示,對老百姓的生存發展來說,金山銀山固然重要,但綠水青山也不可或缺,這是金錢所不能代替的。

2010年3月,潘安採煤塌陷地綜合整治項目開工建設,首創了「基本農田再造、採煤塌陷地復墾、環境修復、生態景觀建設」四位一體採煤塌陷地綜合整治新模式。

「宜農則農、宜水則水、宜遊則遊、宜生態則生態」,楊明表示,他們以規劃為引領,統籌考慮區域內礦產、土地、水等資源管理和接續產業發展、新農村建設等,科學規劃潘安湖塌陷修復區。在此基礎上,同步推進塌陷區生態修復和綜合整治,通過水土汙染控制、地質災害防治、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旅遊建設等一系列措施,系統治理塌陷區受損的自然生態系統。

楊明表示,多年的實踐讓他們更加深刻理解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中的自然、經濟和社會規律,對其中體現出的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及如何正確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生態智慧,有了全新的認識。

「讓綠水青山持續發揮生態、經濟、社會效益」

如何用好全區8860公頃採煤塌陷地?

面對這道考題,賈汪區沒有選擇簡單地復墾了之,而是打破生態修復和土地整治的思想禁錮,積極推進礦地融合,實施綜合開發利用,讓企業能夠享受到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的紅利。

「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雙豐收的前提,是如何保障讓綠水青山持續發揮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楊明說,對於賈汪區來說,礦地融合下的政企合作是主動探索也是必然選擇。

賈汪區轉型發展離不開礦業企業的通力協作,也離不開各級行業主管、院校、科研機構的大力支持。

近年來,賈汪區積極與徐礦集團、宏安集團、中聯水泥、賈汪電廠開展戰略合作,先後實施閒置工礦土地收儲260餘公頃,盤活用於新產業發展用地。

此外,當地還藉助自然資源部黃淮海採煤塌陷地土地利用野外基地,把握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機遇,最早實施了採煤塌陷地建築利用技術,採取粉煤灰、矸石充填等手段,挖高墊低、挖潛利用,在塌陷區上建起了面積達28.22平方公裡的省級經濟開發區——江蘇徐州工業園區,先後落地金浦鈦白、恩華藥業、金致新能源、美利圓環保科技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並建設標準化廠房50多萬平方米。

「保護生態環境實際上就是在保護自然價值、增值自然資本,增強保護經濟社會發展的潛力和後勁。」楊明認為,通過政企合作,推動節能環保、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的工業企業高質量發展,打造科技含量高、文化品味高、經濟附加值高的綠色生態產業鏈,更是推動資源枯竭型城市「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關鍵一環。

「暢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路徑」

楊明坦言,賈汪區作為一個百年礦區,在資源枯竭、煤礦關停的歷史時期,不可避免地經歷了產業轉型的陣痛期,必須要堅持新發展理念,徹底改變「一城煤灰半城土」的面貌,打造綠水青山,以良好的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必須堅持生態立區的發展戰略,實施採煤塌陷地生態修復和綜合整治,再造賈汪的綠水青山,並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楊明說道。

近年來,賈汪區以潘安湖國家4A級溼地公園建設為核心,融合馬莊香包文化、潘安文化等地區傳統文化,引入專業化管理和市場化經營團隊,打造了多個旅遊品牌;建設潘安湖科教創新區,打造集旅遊、養老、科教、居住為一體的新型城鎮化生態居住區;改造權臺煤礦工業遺址,開發建設煤礦遺址文化創意園,實現了生態、經濟、文化和社會等多重效益。

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潘安湖。徐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賈汪分局供圖

楊明介紹,潘安湖周邊村莊的村民原來大多以煤為生,隨著來潘安湖國家溼地公園旅遊的人增多,當地逐步形成了旅遊、文化、餐飲、民宿、景區服務、綠化等產業,帶動了「生態+旅遊」「生態+文化」等多種產業形態共同發展。

「『兩山』理念闡述了經濟發展和生態環保的關係,揭示了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道理,我們必須一以貫之。」楊明表示,要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強,就必須在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轉型過程中,不斷踐行新發展理念,探索多元化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進一步暢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路徑,確保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喜歡本文,就點擊右下角「在看」

本文由中國自然資源報社微信公眾號「i自然全媒體」獨家編輯。未經授權,謝絕媒體(包括公眾號)轉載。轉載請在醒目位置標註來源:i自然全媒體。i自然投稿郵箱:izrqmt@126.com。電話:010-68024627。

i自然全媒體

記者:薛亮

原標題:《領導幹部談綠水青山|徐州市賈汪區區長談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東北地區資源枯竭城市勵精圖治 轉型成效顯著
    然而,歷經百年開採,東北部分城市的資源幾近枯竭,城市發展站在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    國務院2007年頒布的《關於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加快資源枯竭城市經濟轉型,設立專項財力性轉移支付,在2010年前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的目標。記者隨同國家發改委評估組前往吉林、遼寧等地調研發現,經過幾年的「勵精圖治」,東北地區資源枯竭城市轉型成效顯著。
  • 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轉型之路
    原標題: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轉型之路  個舊、易門、東川先後被列為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試點後,堅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立足本地資源和優勢,大力培育優勢產業,城市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     趙行偉 製圖
  • 資源枯竭型城市咋轉型看看焦作是怎麼做的--大河網
    資源枯竭城市轉型之路    新中國成立以來,焦作累計生產原煤3.62億噸,為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2008年,焦作市被國家確定為首批資源枯竭型城市,焦作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了由「黑色印象」到「綠色主題」的轉變。
  • 新風景、新經濟、新家園,看賈汪巨變——百年煤城轉型,打造全國典範
    【總書記足跡回放】 2017年1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徐州市賈汪區潘安採煤塌陷區綜合整治工程神農碼頭考察。在潘安湖畔,總書記聽取徐州市塌陷區整治和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發展情況匯報後給予肯定。他指出,資源枯竭地區經濟轉型發展是一篇大文章,關鍵是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對採煤塌陷區整治的有益經驗,要注意總結推廣。
  • 遼寧阜新房每平最低不到400元,折射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困境
    【遼寧阜新房每平最低不到400元,折射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困境】在遼寧阜新市太平區城南街道鑫源小區,茶餘飯後能看到大量的居民們悠閒地坐在一起聊天、打牌。與眾不同的是,他們談論的話題多是自己小區及周邊小區的房價。大於(化名)今年51歲,在鑫源小區內開了一家房產中介,主要經營鑫源、城南小區(早期棚改)、米家小區等房源。談到該片區房產的售賣成交情況,大於顯得非常無奈。
  • 中國青年網刊發:遼寧省阜新——為新時代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打造新樣板
    遼寧省阜新市政府副秘書長王明君7日在阜新文化旅遊招商推介會說,十幾年來,阜新市委、市政府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積極推進多元融合,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努力讓千年文化「活」起來,讓旅遊產業「興」起來,讓轉型城市「靚」起來,努力為新時代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振興打造新樣板。
  • 8月中旬徐州市商品房籤約榜出爐!賈汪區網籤套數和面積雙項第一
    2020年8月中旬徐州市商品房網籤總套數4594套。其中賈汪區籤881套,位列全市各行政區域第一。8月中旬徐州市各行政區域商品房網籤套數(單位:套)8月份中旬旬徐州市各行政區域商品房網籤面積(單位:平方米)8月中旬徐州市賈汪區單項目網籤前十名 從賈汪區單項目網籤前十名統計中可以看到
  • 賈汪區國土空間規劃如何編制?這次會議定調子
    賈汪發布10月15日,賈汪區召開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方案匯報會,研究賈汪區與《徐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在規劃定位、重點區域建設、中心城區優化和鄉鎮邊界管控等方面對接工作。區委副書記、區長楊明,副區長趙志剛、周鋒出席會議。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鄉所所長趙明應邀參加會議。
  • 廣西合山八年間由黑變白更多彩—— 一座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艱苦轉型...
    核心提示  廣西合山市,因煤而生,卻又曾因煤枯竭而衰。上個世紀末,合山面臨著滿目瘡痍的礦山和巨大的產業真空。2009年,縣級合山市被列為全國第二批資源枯竭型城市。  如今,白色的碳酸鈣產業被培育起來,替代煤炭成為新的支柱產業;廢棄的礦山被改造成了礦業博物館,工業旅遊發展起來,填補了這座城市旅遊業的空白。
  • 徐州市5區3縣2市建成區面積排名,最大是賈汪區,來了解一下?
    徐州市是江蘇省的一個地級市,位於江蘇省的北部地區,和山東省、安徽省接壤,屬於三省交界城市。 徐州市的地理位置圖 徐州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城市。
  • 徐州旅遊產品發布會暨賈汪區第二屆冰雪旅遊節啟幕
    啟動儀式上,徐州市旅遊局局長雒永信,副局長張偉,賈汪區人民政府區長楊明、副區長耿薇共同開啟徐州旅遊產品發布會暨賈汪第二屆冰雪旅遊節。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苗慧 梅源)1月18日,由徐州市旅遊局、賈汪區人民政府主辦,賈汪區旅遊局、賈汪區文廣新體局、賈汪區廣電臺、茱萸山街道辦事處承辦的徐州旅遊產品發布會暨賈汪第二屆冰雪旅遊節在賈汪區茱萸養生谷啟幕。
  • 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衰敗:阜新56平房僅賣2萬
    因煤而立、因煤而興,是共和國最早建立起來的能源基地之一,也是中國最典型和最具代表性的資源型城市。然而,2001年12月28日,阜新被國務院正式認定為全國第一個資源枯竭型城市。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隨著煤炭資源逐漸枯竭和開採成本上升,以煤炭為主導的單一產業開始衰退,阜新陷入了「礦竭城衰」的困境。 2000年,阜新全市1/3以上地方工業企業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
  • 「中國汞都」變身記:資源枯竭型城市的「涅槃重生」之路
    中新社貴州銅仁8月30日電 題:「中國汞都」變身記:資源枯竭型城市的「涅槃重生」之路作者 劉亮「看到山下的汞礦遺蹟了嗎?以前,這裡的人就是在那兒挖的礦。」然而好景不長,自20世紀末起,因長期過度開採,萬山礦資源儲量僅剩7千噸,隨後在2002年礦區被迫實行政策性關閉。萬山失去了支柱財源,許多企業和工人紛紛外逃,當地的發展一度陷入「礦竭城衰」困境。「心情非常沉重,因為汞礦關閉造成整個家庭失去了經濟來源。回來看見自己的父親為了這個家的生活也愁白了頭。」憶起往事,如今年過四旬的吳計系依然還能感受到當時心中難以抹去的痛。
  • 「徐州後花園」,賈汪區知名旅遊景點介紹
    賈汪區,別稱泉城區,隸屬於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擁有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大吳鎮和青山泉鎮。區內有潘安湖風景區、大洞山風景區、督公湖風景區、茱萸寺等旅遊景點,被譽為「徐州後花園」。賈汪區是徐州的物流、商貿、生態、旅遊中心,徐州特大城市的核心區之一,也是徐州發展最快的城區。
  • 徐州市轄下沛縣邳州新沂銅山6位黨政主官履新
    人民網徐州7月7日電 (閆峰)7日,江蘇省徐州市公布一批領導幹部任免,涉及下轄沛縣、邳州市、新沂市、銅山區4個縣(市、區)的黨政「一把手」。 6月27日,江蘇省委組織部公示的省管幹部中,就涉及多位徐州市縣「一把手」,調整的職位包括:邳州市委書記、市長,新沂市委書記、市長,沛縣縣委書記。此次履新銅山區委書記的王維峰擬任徐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徐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銅山區境內的國家級開發區,其黨工委書記為副廳級。 此番調整後,徐州市鼓樓區區委書記、賈汪區區長職務尚未有新人選公布。
  • 中國徐州市獲得「聯合國人居獎」
    當天,「聯合國人居獎」在聯合國人居署總部所在地奈洛比舉行了頒獎儀式,包括中國城市徐州市在內的城市、項目和個人獲得了這一人居領域的最高獎項。在今年的獲獎名單中,徐州市是唯一的獲獎城市。位於中國東部的徐州是重要的煤炭基地和資源型城市。近年來,這個城市在產業轉型、固體廢物處理、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績。
  • 濱城區區委副書記、區長張瑞傑網談濱城區發展
    原標題:濱城區區委副書記、區長張瑞傑網談濱城區發展張瑞傑5月5日,濱城區區委副書記、區長張瑞傑張瑞傑在參加「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縣(區)長訪談時談到,創新發展理念的同時,打造人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而共同奮鬥,濱城區聚焦「科技創新、城鄉統籌
  • 永康領導幹部談初心︱程可可:踐行初心 讓城市更優雅 使群眾更幸福
    永康領導幹部談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