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節氣到!飲「白露茶」、吃龍眼、鰻魚

2020-12-13 瀟湘晨報

中國新聞網 幾縷涼爽的秋風,吹散了酷暑的炎熱。白露節氣是秋季由熱轉涼的轉折點,有「白露身不露」之說,也是農活比較忙碌的時候。

它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表示仲秋時節的開始。在漫長的時光中,人們摸索出一套適應節氣特點的生活、飲食方式,在此時有飲「白露茶」、吃鰻魚、吃龍眼等諸多習俗。

反映氣溫變化的節令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以傳統曆法來講,是幹支歷申月的結束與酉月的起始。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65°,交節時間範圍為公曆9月的7日至9日。

秋天中,在白露之前兩個節氣是立秋和處暑,但這兩個節氣到來時並不意味著天氣馬上轉涼。白露則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令,其到來意味著暑天的悶熱基本結束。

節氣至此,白天的氣溫相對較高,水汽蒸發,但太陽落山後,氣溫下降得比較快。夜裡,空氣中的水汽遇冷凝結為小水滴,附著在樹葉、草葉或者花瓣上,晶瑩剔透。

在古人的認知中,以四時配五行,秋天屬「金」,金色白,所以以其來形容秋天的露水。進入白露節氣後,冷空氣往往分批南下,這也會在一定範圍內導致降溫。

白露時節,涼爽的秋風降低了溫度,但也帶走了空氣中的水分,這種特點稱為「秋燥」。

白露「收清露」

說到白露的物候特點,正如《禮記》所云:「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

隨著進入深秋,萬物逐漸蕭落,這是熱與冷交替的時節。反映在植物上,就是草木原本繁茂的葉子會漸漸乾枯發黃、掉落,許多莊稼則開始成熟。

在白露節氣,民間有「收清露」的習俗,據記載:「秋露繁時,以盤收取,煎如飴,令人延年不飢」,人們認為此時的露水有很特別的功效,收清露也似乎變得頗具儀式感。

也有文章提到,在傳統的時令信仰中,秋天的白露,是治療眼疾的靈藥,民間有八月收集露水洗眼的民俗。

相對於春分、秋分等重要節氣,白露在二十四節氣中並不十分知名。民俗活動也大多是區域性的,地方特色比較明顯。

吃鰻魚、採集「十樣白」

圍繞著白露的氣候特點,人們逐漸摸索出一套組織農事生產,安排衣食住行的方式。

比如,有些地方的人們會在此時採集「十樣白」(也有「三樣白」的說法),用來煨烏骨白毛雞,也可以是鴨子,認為食後可滋補身體,去風氣。

而所謂的「十樣白」,據說是10種帶「白」字的草藥,如白木槿等,這是為了與「白露」在字面上相應。也有的地方,講究白露必吃龍眼。

「如果想溫補的話,可以吃鴨肉;潤肺去燥,則可以吃點應季的秋梨、葡萄等,注意多吃蔬菜。」民俗專家王娟說,脾胃虛弱的人可以喝一點粥來養胃,菊花茶也是『敗火』的一個不錯選擇。

吃鰻魚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據說鰻魚具有補虛養血、祛溼等效果,白露時期的鰻魚最為肥美,是品嘗的最佳時節,因此蘇州有「白露鰻鱺霜降蟹」之說。

【來源:杭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今日白露,微風見涼!宜飲「白露茶」、吃龍眼、鰻魚?
    白露節氣是秋季由熱轉涼的轉折點,有「白露身不露」之說,也是農活比較忙碌的時候。 它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表示仲秋時節的開始。在漫長的時光中,人們摸索出一套適應節氣特點的生活、飲食方式,在此時有飲「白露茶」、吃鰻魚、吃龍眼等諸多習俗。
  • 「微吉安」白露節氣到!為何要飲「白露茶」、吃龍眼?
    白露節氣是秋季由熱轉涼的轉折點,有「白露身不露」之說,也是農活比較忙碌的時候。它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表示仲秋時節的開始。在漫長的時光中,人們摸索出一套適應節氣特點的生活、飲食方式,在此時有飲「白露茶」、吃鰻魚、吃龍眼等諸多習俗。
  • 白露吃什麼傳統食物?白露節氣吃龍眼能大補
    白露吃什麼傳統食物?白露節氣吃龍眼能大補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白露時節,農作物即將成熟,「秋老虎」也將逝去。但早晚溫差也會加大,過後溫度下降迅速,秋意會越來越濃,你準備好迎接秋天了嗎?白露吃龍眼  白露之前的龍眼個個大顆,核小甜味口感好。當地人認為,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
  • 白露養生吃什麼?白露如何養生注意事項 白露節氣傳統食物
    白露養生吃什麼?白露如何養生注意事項 白露節氣傳統食物  每年9月8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為「白露」節氣。「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令。露是「白露」節氣後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此時的天氣,正如《禮記》中所云的:「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
  • 白露節氣,老南京人愛喝「白露茶」,有一種獨特甘醇的清香味!
    到了白露節氣,秋意漸濃,民間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後正是它生長得極好時期。愛喝茶的老南京人都十分青睞「白露茶」。白露茶經泡,且不乾澀或味苦,有一種獨特甘醇的清香味,尤其深受老茶客的喜愛。
  • 華夏民族文化:領略白露節氣的民族傳統文化
    在漫長的時光中,人們摸索出一套適應節氣特點的生活、飲食方式,在此時有飲「白露茶」、吃鰻魚、吃龍眼等諸多習俗,體現了華夏傳統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華夏民族文化帶您來了解。進入白露節氣後,冷空氣往往分批南下,這也會在一定範圍內導致降溫。白露時節,涼爽的秋風降低了溫度,但也帶走了空氣中的水分,這種特點稱為「秋燥」。白露「收清露」說到白露的物候特點,正如《禮記》所云:「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隨著進入深秋,萬物逐漸蕭落,這是熱與冷交替的時節。
  • 今日白露 | 露從今夜白,習俗知多少?
    ,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今天我們迎來充滿詩意的白露節氣,你準備好迎接秋天了嗎? 自白露這個節氣起,老蘇州會吃些鰻魚(鰻鱺),因為鰻魚具有補虛養血、祛溼等效果,白露時期的鰻魚最為肥美,是品嘗的最佳時節,因此當地有「白露鰻鱺霜降蟹」之說。
  • 白露需要吃什麼食物 這些食品最適合這個季節
    天氣轉涼,白露節氣已經到了,作為二十節氣之一,白露到來也意味著秋天已經越來越深了,白露需要吃哪些傳統食物呢?   白露節氣傳統食物   龍眼   福州有個傳統叫作「白露必吃龍眼」的說法。民間的意思為,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
  • 24節氣檔案|白露: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
    白露時節秋水橫溢,魚蟹生膘,為了能在隨後的捕撈季獲得好收成,為了能有一個風平浪靜的湖面,太湖人會在白露時節舉行祭禹王的香會,歷時一周之久。吃龍眼。福建福州有「白露必吃龍眼」的傳統習俗。傳說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的奇效,吃一顆龍眼相當於吃一隻雞的營養。
  • 【二十四節氣】白露
    二十四節氣 ·白露 天氣漸涼,迎來了白露節氣。 認識白露節氣,感受涼爽的秋季。 進入白露節氣後,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分批南下,往往帶來一定範圍的降溫幅度。
  • 【明日白露】祭大禹、吃龍眼,釀米酒、喝秋茶,這些白露的民俗,你知道嗎?
    白露一般在每年公曆的9月7日到8日,此時太陽達到了黃經16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白露,八月節。秋屬金,金色白,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所以這白露的「白」字,其實並非指露水的顏色是白的,而是來自於古人的陰陽五行觀念。
  • 白露 | 從草尖到舌尖 無限詩意且吟且唱
    白露甘平無毒,久服不飢,屈原朝飲木蘭墜露之行為被後人競相效仿,採露而飲成為人間雅事。唐朝大醫陳藏器主張身體的器皿多盛放一些白露:「百草頭上秋露,未晞時收取,愈百疾,止消渴,令人身輕不飢,肥肉悅澤。」白露節,天降靈水,滋養文人雅士的心田,也形成一個節氣獨特的審美追求。白露補露,這樣一種節氣食俗,把玉露甘露瑞露給放大了,一切透明純淨之水皆為飲食之需。
  • 「傳統節氣」白露
    白露,是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秋天的第三個節氣。白露的到來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仲秋時節的開始。白露三候:鴻雁來、玄鳥歸、群鳥養羞。在我國民間,白露時節的民俗包括:祭禹王、吃龍眼、白露茶、吃番薯等等……
  • 「收清露」,採「十樣白」,這些白露習俗你可知?
    在漫長的時光中,人們摸索出一套適應節氣特點的生活、飲食方式,在此時有飲「白露茶」、吃鰻魚、吃龍眼等諸多習俗。也有文章提到,在傳統的時令信仰中,秋天的白露,是治療眼疾的靈藥,民間有八月收集露水洗眼的民俗。相對於春分、秋分等重要節氣,白露在二十四節氣中並不十分知名。民俗活動也大多是區域性的,地方特色比較明顯。
  • 【白露節氣 | 不能不吃這龍眼!】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每年9月8日前後,當太陽到達黃經一百六十五度時為白露節氣。
  • 白露節氣的傳統習俗,白露節氣有什麼氣候特點?
    白露節氣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預示著秋季的正式到來,另外大家都知道我國的傳統節日都有很多傳統習俗,白露節氣也不例外,那麼白露節氣的傳統習俗都有哪些呢?白露節氣有什麼氣候特點?小編馬上來為大家詳細解答。  白露節氣的傳統習俗  1、祭禹王:白露時節也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傳說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漁民稱他為「水路菩薩」;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這裡將舉行祭禹王的香會,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兩祭的規模為最大,歷時一周。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白露時節話飲食
    9月7日,白露。白露是九月的第一個節氣,是仲秋的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逸周書.時訓》中說:「白露之日鴻雁來,又五日玄鳥歸,又五日群鳥養羞。」意思是說白露節氣,大雁、燕子等候鳥開始南飛避寒,百鳥開始儲存乾果糧食以備過冬。
  • 白露節氣將至,福州人為什麼要在白露這天吃龍眼?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一般在每年的9月7號或者8號。 天氣漸轉涼,會在清晨時分發現地面和葉子上有許多露珠,這是因夜晚水汽凝結在上面,因此稱之為白露。作為秋天的第三個節氣,白露表示孟秋時節結束、仲秋時節開始。此時陰氣漸重,露凝為白,故名白露也。白露是個典型的秋天節氣,天氣漸涼,空氣中的水蒸氣在夜晚常在草木等物體上凝成白色的露珠。
  • 二十四節氣之白露,都有哪些民俗?
    福建福州有個傳統習俗叫「白露必吃龍眼」。民間的意思是,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因為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還可以治療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到了白露節氣,秋意漸濃。白露茶舊時南京人十分重視節氣的「來」和「去」,逐漸形成了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節氣習俗。說到白露,愛喝茶的老南京都十分青睞「白露茶」,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後正是它生長的極好時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乾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愛。
  • 白露只是一個簡單節氣?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知道節氣意味著什麼!
    進入白露節氣後,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分批南下,往往帶來一定範圍的降溫幅度。民諺「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描述了氣溫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秋季的前兩個節氣均悶熱,秋季真正涼爽一般要到白露節氣之後,自白露節氣起漸漸趨向涼爽、乾燥。隨著進入深秋,氣候由熱轉涼,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這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