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自考《外國美術史》試題及答案
一、填空題:
1、人類最早的造型藝術產生於舊石器時代晚期。
2、為了神化法老和貴族,古代埃及美術在題材和表現方法上必須遵循許多法則和程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正面律 。
3、古代希臘藝術中的理想形象就是既有典雅寧靜 的氣質,又有運動員一樣的體魂。
4、古希臘美術通常分為荷馬時期、古風時期、古典時期和希臘化 時期。
5、古希臘最著名的雕刻家菲狄亞斯 為巴底家神廟的東西三角楣所創作的高浮雕被當作古典雕刻最完美的標本。
6、《馬爾克·奧利略雕像》是古羅馬雕刻中個性化肖像的傑作。
7、中世紀藝術發展的頂點是哥德式 藝術。
8、中世紀末期,尼古拉?皮薩諾最早表現出對古典藝術興趣的是義大利雕塑家 。
9 、義大利著名畫家喬託是佛羅倫斯畫派的創始人,也是義大利文藝復興藝術的偉大先驅者。
10、馬薩喬 藝術成就標誌著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繪畫的繁榮期的到來。
11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帕都亞除佛羅倫斯以外, 也是15世紀人文主義的策源地。
12、在《巖間聖母》一畫中,達·文西使用明確的幾何結構、來安排人物。他的這一做法為當時盛行的 金字塔形構圖奠定了基礎。
13、《雅典學院》是拉斐爾最輝煌的作品。這幅作品標誌著人文主義思想在文藝復興時代美術中的最終勝利。拉斐爾所確立的美的樣式後來成為學院派古典主義的標準之一。
14、西班牙文藝復興時期除人文主義藝術外,還有羅馬主義藝術和樣式主義藝術。
15、標誌著巴洛克藝術大師貝尼尼雕刻頂峰的是聖德列薩祭壇,他1645—1647年間所創作的 。
16、 石窟寺院的壁畫群顯示著笈多繪畫的絢爛色彩,阿旃陀可稱為印度繪畫史上的頂峰。
17、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日本著名畫家尾形光琳的繪畫是在吸取了狩野派樣式的基礎上,進行自我創造。他所創造的美的樣式對日本美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簡答題(20分)
1、羅馬式建築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1)普遍採用類似古羅馬的拱頂和梁柱結合的體系。
(2)大量採用希臘羅馬時代的「紀念碑式」雕刻裝飾教堂。
(3)具有封建城堡的特點。
(4)建築內部雕刻或繪畫中的人物形象都被誇張和變形,表情恐怖、冷漠。構成中世紀藝術中特有的造型方式。
2、簡述法國後印象主義美術的基本特徵
(1)不滿於客觀主義的表現和片面地追求外光與色彩。
(2)強調抒發自我感受,表現主觀感情和情緒。
(3)重視形和構成形的線條、色塊和體、面。
(4)創作特色表現為強烈的內心化和個性化。
三、簡答題(20分)
1、為什麼說17、18世紀的義大利美術在義大利美術史甚至歐洲美術史上具有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作用?.
17、18世紀的義大利美術共有三個主要流派:義大利學院派藝術、巴洛克藝術、和以卡拉瓦喬為代表的現實主義藝術。這一時期的義大利美術在於歷史轉折期,對義大利甚至整個歐洲藝術都有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作用。承前是指繼承文藝復興時期美術的某些傳統,如學院派主張繪畫的標準是米開朗基羅的人體、拉斐爾的素描、格累喬的典雅與風韻等;啟後是指它開闢了一個新的時代,它的多姿多彩,對後來的歐洲美術有著深刻的影響。如學院派藝術影響了古典主義藝術的發展;巴洛克藝術影響了羅可可藝術和浪漫主義藝術;而卡拉瓦喬的藝術,不僅在當時影響了歐洲各國的現實主義藝術,還對18世紀的市民藝術、19世紀的批判現實主義藝術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2、簡述荷蘭風格派的創作主張和主要藝術成就.
(1)荷蘭風格派是1917年在荷蘭出現的幾何抽象主義畫派,以《風格》雜誌為中心,因此得名。風格派拒絕使用任何的具象元素,主張用純粹抽象的幾何圖形來表現純粹的精神。在抽象化和單純化的口號下,風格派提倡數學精神。其主要畫家有杜斯伯格和蒙德裡安。蒙德裡安創作的《紅與黑》、《百老匯爵士樂》是這一畫派較有影響的作品。
四、作品分析:(時代背景、表現內容、藝術特色、整體評價)
1、古希臘米隆的阿佛洛狄忒(斷臂的維納斯)。
(1)希臘化時期,雕刻藝術在較為發達的經濟基礎上,越來越趨向世俗化。優美典雅的女性神話人物大量出現。
(2)塑造了一尊全身直立的愛與美的女神雕像。
(3)軀體富有轉折的螺旋上升似的節奏感。表情寧靜、溫柔、端莊。集中了人間女性的一切美質,達到了古典理想美的高度。
(4)是古代人對人的力量和美的肯定和歌頌。作品以其空間的體積感和女人體的柔美而具有永恆的魅力。
2. 籍裡柯的《梅杜薩之筏》。
(1)法國波旁王朝復闢年代,民主革命浪潮一度出現低潮,使一部分資產階級人士感到失望,故借作品對現實進行影射和抨擊。
(2)取材於當時法國發生的一起海上遇難事件。
(3)畫面取金字塔式構圖,突出了主題,擴大了表現的空間。刻畫了人物不同的心理狀態。並通過海上的巨浪和沉重的雲層,更加渲染了畫面的悲劇性氣氛。
(4)主題已超越海難事件本身,表現了法國人民對美好未來的強烈渴望。同時宣告了浪漫主義繪畫的勝利,對同期和後世的美術創作產生了劃時代的影響。
3、試論米開朗基羅的主要作品的思想內含及藝術特點
米開朗基羅的主要作品有《大衛》、《創世紀》、《摩西》、《最後的審判》等作品。早期作品《大衛》充滿了憤怒和力量,這種力量也是人文主義者嚮往的自由的人所具有的巨大潛力。正因如此,這件作品成為文藝復興時代英雄的象徵。《創世紀》仍是通過神話題材表現人的信心和生命力。《摩西》中的人物和大衛一樣,也是一個拯救民族、擺脫苦難的英雄人物。在摩西身上,作者表現了人的尊嚴。《最後的晚餐》是米開朗基羅晚年的重要作品。這件作品的成功和偉大之處在於從人與人的相互關係中產生了統一的人的集體形象,而色彩的巧妙的使用又使壁畫具有了戲劇性的緊張。
米開朗基羅藝術中的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出現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映。正是在他的作品裡。,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理想得到了全面而鮮明的表達,因為米開朗基羅有意、無意地流露出人文主義思想的核心,即人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以及人建功立業的能力,所以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幾乎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