螭螭木上找,一歲一蒼榮——古典家具上的螭龍紋飾

2021-02-19 紅木知識總匯


螭龍紋在明式家具上廣泛流行,堪稱明式家具紋飾之王。器有雕飾,螭紋佔其八九,這種一螭獨大的風景極為獨特,在歷史長河尤其是明清各類工藝品中,未曾有過。

在清早期明式家具平面空間較大的擋板、圍板、牙頭、牙板、背板部分,雕有螭龍紋者,幾乎都是子母螭龍圖案,分別有雙龍、三龍、四龍、五龍,甚至更多。螭龍形象大小相雜,主要有兩種特徵,一是大小螭龍相互面對;二是大螭或小螭或是大小螭共同張嘴相向,皆呈大嘴形象,這種大嘴螭龍成為明式家具中的獨有形態,均別於其它工藝品。


兩種錯誤的解讀思路

當黃花梨家具由光素走向雕飾之時,為何螭龍紋在明式家具上被廣泛使用?個中含義的解讀,筆者曾錯誤地試圖從兩個方面上探索,作為研究過程中的得失,不妨檢討如下:

第一個誤解是認為由於使用龍紋容易逾制越禮,犯皇權之忌,因而使用等級較低的螭龍。其實細究之下,清朝時期,除宮廷皇室之外,各級品官完全可以使用「蟒紋」(皇帝、皇后、皇太后、皇貴妃使用時稱為「龍紋」,其他人使用時稱為「蟒紋」)。

《欽定大清會典》卷四十七載:「蟒袍,親王、郡王,通繡九蟒。貝勒以下至文武三品官、郡君額駙、奉國將軍、一等侍衛,皆九蟒四爪。文武四五六品官、奉恩將軍、縣君額駙、二等侍衛以下,八蟒四爪。文武七八九品、未入流官,五蟒四爪。」表明低官階的小吏可以著用「五蟒四爪」龍紋衣飾。《紅樓夢》第十五回「話說寶玉舉目見北靜王水溶頭上戴著淨白簪纓銀翅王帽,穿著江牙海水五爪龍白蟒袍,繫著碧玉紅鞓帶,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麗人物。」北靜王水溶為王爺,穿著「江牙海水五爪龍白蟒」袍。小說中的其他人物如三品將軍賈珍官服上繡著九蟒四爪,賈政、賈璉、賈蓉都是四品以下的官服,衣服繡著八蟒。《紅樓夢》所寫與清代典章相符。晚清曾國藩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官居一品,著九蟒五爪蟒袍。

時人明了龍蟒之別,故稱謂嚴格準確。歲月荏苒,幾百年後的今人,龍蟒已經混為一談,約定俗成,一概名之「龍紋」。龍紋是設立若干專有的條件下,才成為至高皇權的象徵,當時使用五爪、四爪之外的龍紋(嚴格意義上應稱為「蟒紋」)沒有禁忌,不存在僭越之虞。一般「龍紋」在宮廷以外的瓷器、玉器、銅器等各種工藝品及建築中經常出現,形式豐富多樣,不拘一格。


清早期 黃花梨三彎腿螭龍紋炕桌(圖片提供:中國嘉德)

第二個誤解是認為螭紋本身的造型特點是它在明式家具上的流行原因。認為螭紋造型方圓、長短皆宜,可根據需要進行自由多變的設計,適合用於裝飾,故得以推廣。此觀點在老一輩學者著作中也存在,但這種說法同樣不能成立。

包括螭龍紋在內的所有傳統圖案,都是首先作為富於內容意義的圖像被選用,而非首先作為視覺效果的符號而存在,它們一定是直觀地表達著某種文化象徵和思想觀念。螭龍紋被廣泛選用的原因是它具有先人們共同遵循、認同的歷史觀念和寓意象徵。古人認為的形式美首先在內容上要「有用」,「社會感染力在對待藝術品的問題上恐怕要遠遠大於審美感染力,而且在那時候審美恐怕不僅帶功利,而且是特別帶功利。」[1]螭龍紋在硬木家具上叱吒縱橫幾百年,僅著眼於其視覺形式而無視內容價值的研究肯定是捨本逐末的。

觀察螭龍紋本身,所謂適合用於裝飾的特點,其實是在跨度從明晚期到清早期這一漫長的時間過程中建立的。初始,它們不過是漢代以來半獸半龍的寫實形象,並未顯示其造型優勢,在螭龍的社會意義被認可後,才逐漸開發可方可圓、長短皆宜的形式。假設花卉等其它圖案當初被選作主流圖案,同樣會被塑造出靈活多變的空間式樣。

子母螭龍實物形態和演變過程觀察

一、明晚期


圖1 上海明萬曆 朱守誠墓出土的紫檀瓶上的螭紋拓片

上海明萬曆朱守誠墓出土的紫檀瓶現藏於上海博物館,紫檀瓶螭紋拓片(圖1)[2]上可見三隻螭龍,一大二小,均呈正面形態,雙目圓睜,身體處於獸身退化、蛇身萌出的過渡狀態,四肢肩胛尚存,四爪比較寫實,尾部分叉相背捲曲,閉嘴。

明代一般稱這種大小螭龍組合的構圖為「子母螭」,這種螭龍面部形象類虎似貓,取俯視角度,為趴臥之態。我們權且名之「萬曆螭龍」。多方面證據說明,黃花梨、紫檀家具在明萬曆朝已被使用,但作為年份標誌的這種「萬曆螭龍」紋卻從未見於各類硬木家具之上。

二、清早期

清早期的螭龍紋在明式家具的一方天地中,形態拐了個彎,原本「趴式、正面、雙目、閉嘴」的形象變異為「側身、單目、張嘴」形象。而且,它們變化多樣,形成豐富多彩的圖案,但這樣一個奇異的視覺藝術庫至今還是一塊學術研究的處女地。


圖2 清早期 黃花梨翹頭案牙

清早期 黃花梨翹頭案牙頭(圖2),大小螭龍面目相對,大嘴賁張,意如對話。


圖3 清早期 黃花梨翹頭案擋

清早期 黃花梨翹頭案擋板(圖3)上,六隻大小螭龍表情豐富,各成面目。上為大螭鳳,其下為大螭龍,均面目威嚴,似開口訓教,又像雷霆暴怒,下面四隻小螭,或凝神聆聽,或交頭接耳,或張口回應。整個造型刻畫生動,表現了長幼間的對話、尊卑關係。這種大龍帶小龍,大鳳帶小鳳的圖案可以認定為「蒼龍(鳳)教子」之意。匠師寥寥數刀,將它們的身份、表情都準確刻畫出來,這組形象堪稱明式家具高超雕刻工藝的代表,也是古代動物寫實雕刻的佳作。明式家具上,傑出的大小螭龍圖案雕刻往往著重眼睛、嘴巴部位,把人物形象中最難體現的表情在動物臉上呈現出來,如憤怒、驚詫、怒吼、驚聞等等。


圖4 清早期 黃花梨南官帽椅


圖4 清早期 黃花梨南官帽椅 龍紋細節

清早期 黃花梨南官帽椅(圖4)[3]靠背上的子母螭紋,大小螭龍各一,大螭龍正面直視,一臉肅穆,小螭龍回首相望,瞠目結舌。造型刻畫生動,表現長幼間的對話、尊卑關係。


圖5 清早期 黃花梨玫瑰椅靠背裝板

清早期 黃花梨玫瑰椅靠背裝板(圖5),小螭龍紋隱藏於變體壽字圖間。左右各透雕三條螭龍,呈站立和趴臥狀的「子母螭」組合呼喊回應,虯曲靈動。


圖6 清早期 黃花梨屏風裙板

清早期 黃花梨屏風裙板(圖6),雕左右不對稱共六條大小不同的大嘴螭龍。


圖7 清早期 黃花梨條桌

清早期 黃花梨條桌(圖7)牙板上左右各雕一隻大螭龍,這種「雙螭相對」的形態多見於各類明式家具。這一形態還藏有另外一種喻象,經過大量實例的觀察比較,發現牙板上左右張嘴相向兩條大螭龍之間規律性地存在著「卷草紋」,形態一如大螭龍之尾端,這種卷草型「雙螭尾紋」代表著小螭龍形象,從而構成大小螭龍的「子母螭」。

子母螭龍形式與教子內涵

在前幾期文章中筆者已經解讀了明式家具上常見的麒麟紋、鳳紋、石榴紋、葫蘆紋及鴛鴦紋等紋飾,這套符號系統基本處於祈子、女性、夫婦關係等家庭價值觀念表達範圍內。相對於其它圖案,螭龍紋的含義比較隱晦,解讀難度似乎更大一些。但已有的對於明式家具其它圖案主題總體的研判,可啟發我們推斷螭龍紋也應是這種觀念框架中的表達。

螭紋興於春秋戰國,盛於兩漢,此後歷代螭紋基本沿襲漢代螭龍造型。漢代劍璏和透雕的玉璧上的圖案中,常有一大一小兩條螭龍的紋樣,往往大螭龍佔據整個器形空間大部,而小螭居於一隅。大龍小龍兩首相對,或是大龍回頭顧看小龍,或者小龍回首仰望大龍,表達了一種特殊且和諧的親密感。大小螭龍紋經過漢魏的盛行,至唐代衰落。宋明兩代復古風行,仿古題材大小螭龍紋捲土重來,廣見於工藝品上,形象基本沿襲漢代,直至清代。

明代《清秘藏》記載明代宣德年藝人夏白眼:「能於橄欖核上刻十六娃娃,眉目喜怒悉具。或刻子母九螭,荷花九鷥,其蟠屈飛走綽約之態,成於方寸小核」。明末文震亨《長物志》卷七之器具、鎮紙記載:「玉者,有古玉兔、玉牛、玉馬、玉鹿、玉羊、玉蟾蜍、蹲虎闢邪、子母螭諸式,最古雅。」清代姜紹圭《韻石齋筆談》之宣和玉杯記有載:「宋宣和御府所藏玉杯三,其一內外瑩潔,絕無纖瑕,杯口聳出螭頭小螭,乘雲而起,夭矯如生,名『教子升天』,真神物也。」


明末清初 黃花梨螭龍紋六柱式架子床(圖片提供:中國嘉德)

清代以後,在各類繪畫、工藝品上都出現了大小龍的形象,有螭龍紋,也有雲龍紋,被賦予蒼龍教子、教子沖天的含義。廣州南沙黃閣鎮東裡村輔黨麥公祠內發現的壁畫《教子朝天圖》是廣州目前發現面積最大、最原汁原味的教子朝天壁畫。壁畫位於宗祠大門上方,長約2.5米,高約90釐米,保存完整。雕刻有兩條在雲海中見首不見尾的蒼龍,老龍正在教育小龍。圖中有文字:「盡日風雲濭素屏,崢嶸頭角露神形;靜看頗有為霖勢,安得僧繇作點睛。清道光丙午年,冩在瓜月朔越後偶作,龍溪梁漢雲學繪。」[4]祠堂(公祠)是家族共同祭祀祖宗的場所,壁畫表達了傳統大家族的家庭理想,大小兩龍圖像是對宗族子弟讀書成才,科舉得中的祝願。「靜看頗有為霖勢,安得僧繇作點睛。」亦有期盼點睛成龍之意。

明式家具從光素走向圖案裝飾後,由於合乎當時社會觀念的表達,子母螭龍「教子升天」的社會含義在使用中進一步深化。因此,以子母螭龍為主體的螭龍紋體系應運而生,成為明式家具圖案的主流。擬人化修辭方法是把事物人格化,將本來不具備人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一樣具有動作和感情的樣子,「子母螭」形象就是以動物象徵人類,再現了一個家庭的成員及其關係。大螭龍對小螭龍的教育、教訓的表情神態構成形象的基本要素,怒張的「大嘴」成為「教子」特徵,也是明式家具自己獨有圖案形態。

理解子母螭使用意圖的方法是觀察它與何種寓意的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某些構件上它與麒麟紋組合;某些家具上與麒麟紋組合,表明求子和教子之意相連;或與鳳紋、鸞鳳紋、鴛鴦紋組合,透露出這種器物使用於婚嫁之時,祈子和教子屬於同一個符號體系。

「教子成龍」的社會背景

明清兩代,科舉制度進入鼎盛階段。學子只要「一登龍門」, 高榜題名,便會升官晉爵,光宗耀祖。明朝中期後「非進士不進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科舉成為高級官員必經之路。讀書人科考成功,金榜題名,往往被稱為「登龍門」或「鯉魚跳龍門」。

明清兩朝,接近一半的進士是「寒門」出身,祖上或為文盲,或讀過書但未做官。科舉選士制度打開了知識分子向上流動的渠道,為學子走向社會上層打開了大門。通過讀書科考出人頭地,成為許多家庭對後代的期望,科舉制也因而極大地激發了許多家族對後代的勸學熱情,子母螭寓意為蒼龍教子、教子朝天、教子成龍,間接反映了這種社會現象,圖案上兇猛、嚴厲的張嘴斥責成為教子的喻象。明式家具從器物層面,營造著家庭勵學氛圍,勉人讀書,教子讀書,使其走向有作為的人生,這的確是歷史的正能量。

在明式家具中,還可以見到「魚化龍」、「鯉魚跳龍門」等圖案,「化龍」、「龍門」之意也是教子成才,教子沖天。某些晚期的明式家具上雕有文曲星化身的祿星圖案,更是對讀書中舉、金榜題名的祝願。這些圖案是同一種語境、同一種家庭價值觀念下的不同表達形式,主旨皆是鼓勵後代讀書、入仕,光耀門庭。

----

注 釋

1.範景中 《附庸風雅和藝術欣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9年

2.上海文物管理委員會編 《上海考古精萃》,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年

3.王世襄 《明式家具珍賞》,文物出版社,2003年

4.黃利平 《說廣州南沙1846年壁畫「教子朝天圖」》,《嶺南文史》,2012年1期

圖文丨張輝

編輯丨劉玲芳

微信編輯丨吳少菊

文章來源丨《古典工藝家具》2015年3月刊



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關注《紅木知識總匯》公眾號,了解海量中國木業知識!

↓↓↓

相關焦點

  • 教子成龍——螭(chi)龍紋
    螭龍紋在明式家具上廣泛流行,堪稱明式家具紋飾之王。
  • 【雅昌專欄】張輝:為何說螭龍紋寓意為蒼龍教子
    根據對明式家具其他各類圖案主題的總體研判,啟發筆者認為螭龍紋也應是這種觀念框架中的概念表達。螭龍紋興起於春秋戰國, 盛於兩漢, 此後歷代螭龍紋基本沿襲漢代螭龍造型。在大量出土的漢代玉器上,螭龍紋樣盛極一時。漢代玉劍璏和玉璧上的圖案中,常有一大一小兩條螭龍往往大螭龍佔據器物的大部分空間,而小螭居於一隅。
  • 「乾貨」10種紅木家具上的動物「雕花」紋飾寓意,你知道多少?
    專業緬甸花梨家具生產商——福建·仙遊[紅橋紅]今天就來介紹一下豐富多彩的動物紋,說到各種動物紋飾,第一要介紹的就是中華民族的象徵:龍。有三角形或圓三角形的頭部,一對突出的大圓眼,體有鱗節,呈捲曲長條形,蛇的特徵很明顯,往往作為附飾縮得很小,多出現在青銅器和玉器上。螭龍紋龍紋的前身,有人稱之為「螭龍」,古代漢族傳統裝飾紋樣,螭,龍屬。
  • 明式家具鸞鳳紋的含義 比喻夫妻和諧?
    鏡臺搭腦和扶手出頭為螭龍頭紋(圖19-2),其和鏡臺前角牙圓雕小螭龍紋的鸞鳳紋相對應,它們是子母(小大)螭龍中的子(小)螭龍形象。 黃花梨鸞鳳紋條桌   黃花梨螭鳳紋條桌(圖20)裝飾風格熱烈繁複,表達夫妻合美的鸞鳳紋首如錦雞,翅如仙鶴,長尾搖曳,具有飛禽的寫實性。展腿兩旁置回首螭龍紋(圖20-1)。   條桌反映了此時紋飾圖案的一種風尚,清新而華美,充滿著生活的熱情。這件條桌是最能體現黃花梨家具高貴性、奢侈性的器物之一,是代表明式家具最高藝術成就的製作之一。
  • 古瓷器上角龍、應龍、夔龍、螭龍等各是什麼樣?不妨看看吧
    元明清時期,統治者在景德鎮建立御廠燒制宮內日用瓷,在這些瓷器上的紋飾中,用以代表皇家身份的龍紋主要分為角龍、應龍、夔龍、螭龍以及禿尾龍等數種。
  • 戰國白玉透雕龍螭環
    白玉透雕龍螭環呈乳白色,玉質晶瑩,光澤度強,紋飾精美。通體採用透雕、陰刻、隱起技法,整件器物顯得玲瓏剔透、富有立體感。在造型和裝飾上分內外緣和中部紋飾帶三部分,內外緣各佔肉部四分之一,並雕飾較粗的絞絲紋;中部紋飾帶佔肉部的二分之一,透雕雙龍雙螭分踞上下,左右對稱,雙龍以表現其面為主,曲頸回首,身體呈「S」形,尾部勾卷,刻絞絲紋;雙螭則主要刻畫其俯視形象,口銜龍尾,身體扭曲,四足作行走狀,尾部修長。
  • 李棟旭《九尾狐傳》智雅和螭龍劇情解析!螭龍部分靈體在智雅體內
    《九尾狐傳》最新一集真的讓大家好震驚!智雅和李硯一同調查父母的下落,人沒找到,劇情卻迎來大轉折。李朗用最珍貴的哥哥跟命理師交換,智雅為了拯救李硯,交出了自己的狐狸珠。其實前面已經有很多伏筆透露智雅&螭龍的聯繫了,像是之前在小島上,智雅就曾經露出自己的鱗紋,還殘暴的掐住李硯脖子。圖片來源:愛奇藝《九尾狐傳》截圖有網友就推測,智雅可能是螭龍本體的一部分。螭龍留了一部分的魂魄或靈體在智雅身上,螭龍必須從智雅身上拿回來,才能變回完整的自己。
  • 「風物誌」明青玉雙螭耳杯,蘭州晏家坪出土的稀世珍寶
    ,是按照皇家規格監製的一件玉器,用玉制器標準不次於帝王,玉器造型規範嚴格,紋飾精美。白玉雙螭耳杯是從明萬曆時期權臣萬貴墓中出土,為皇帝御賜之物。萬貴是誰?可能很多人對此人比較陌生。萬貴是明朝人,原為縣衙椽吏。他有三子一女,女兒萬貞兒在歷史上非常有名。她就是明憲宗皇貴妃萬氏,是明憲宗的寵妃,後世多稱萬貴妃,史載其「機警,善迎帝意」,「帝每遊幸,妃戎服前驅」。
  • 《原神》古雲有螭怎麼做 隱藏任務古雲有螭通關技巧分享
    [ 原神隱藏任務大全 隱藏任務通關完成攻略 ] 任務名稱: 古雲有「螭」 大致需求: 在輕策莊周圍尋找3... 原神中,古雲有螭是遊戲中隱藏任務之一,那麼古雲有螭任務該怎麼完成,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弼荼紅木——紅木紋飾—眾多動物紋的吉祥寓意(上)
    這些動物紋飾包含了人們日常生活中所見和心中所想的,可以說是十分全面了,而一些動物紋飾藉助文字諧音等運用在紅木家具上,從而衍生出許多的積極寓意。而小編就給大家著重介紹紅木家具中常見的十種動物紋。1、螭紋螭是上古神獸,龍的九子之一,在紅木紋飾中,多數的螭紋是沒有角的,尾巴部分常常被雕刻成卷草紋或者是拐子紋,身軀多雕刻為鱗甲裝飾。
  • 龍生九子,螭吻化龍
    相傳約在華夏南北朝時期,是由印度摩羯魚隨佛教傳入後變化而來,在佛教典籍中螭吻為佛家的護法,有驅兇闢邪的作用。螭吻性格高傲喜歡遠望擅長吞物,就其好遠望這一愛好倒是和他哥哥嘲風相像。古時候人們的房屋居多以木質結構為主,人們常把螭吻用作建築物的裝飾,雕刻作屋脊鎮火的獸頭居多,螭吻形象張口吞脊狀,並以一劍以固定之。
  • 《雲夢四時歌》螭吻技能是什麼 螭吻技能一覽
    導 讀 雲夢四時歌是一款3d卡牌類型手機遊戲,螭吻是遊戲中的符靈之一,那麼雲夢四時歌螭吻技能怎麼樣呢?
  • 角螭、望柱頭——長陵系列之九
    臺基轉角部位角柱下的螭首叫做「角螭」,又被稱作「大龍頭」,它沒有管口,僅是裝飾作用。長陵祾恩殿的三層須彌座臺基,螭首在欄杆柱下面須彌座上枋的位置。角螭腦後的腿爪遒勁有力,仿佛要把自己從石頭中掙脫出來。龍角用了透雕和圓雕兩種技法,與龍頭局部分離,看起來立體生動。眉骨高聳,眼窩深邃。上唇長且上卷,鼻頭隆起,鼻孔朝上。
  • 四乳四螭鏡 青銅鏡收藏鑑賞
    四乳四螭鏡 青銅鏡收藏鑑賞在經歷了秦朝的動蕩和暴政之後,漢高祖劉邦統一中原,建立了強大的漢王朝,其後的歷代統治者一直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人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政治環境比較穩定。在這一歷史背景下,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日用青銅工藝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和進步銅鏡的發展也進入了繁盛期。銅鏡是古人用來鑑容的生活用器。從戰國時期開始較為廣泛地使用,直至明清時期,基本上與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相始終,綿延三千餘年。兩漢時期是我國古代銅鏡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峰,標誌著銅鏡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與之前的銅鏡相比有著很大差異。
  • 《原神》古雲有螭世界任務攻略
    《原神》中古雲有螭這個世界任務,相比之前的任務
  • 韓劇九尾狐傳大結局預測,女主為了消滅螭自殺,男女主共入輪迴
    劇情已經接近尾聲,可是關於女主的身份,婆婆的身份,男主最後的抉擇以及殺死螭真正的方法都還沒有公布出來。但是根據以往故事的發展,劇情很有可能往女主自殺徹底解決掉螭,男女主一起共入輪迴的方向發展。01、螭和女主本為一體,無論男主多努力,只有徹底殺死女主,螭才會在這個世界上消失。
  • 螭吻最強星宿推薦[視頻][多圖]
    雲夢四時歌螭吻最強星宿搭配螭吻是團隊輸出符靈,推薦攻擊或暴擊爆傷星宿【1】角木蛟+尾火虎:增加攻擊,附加暴擊率【2】奎木狼+尾火虎:爆傷套,需要其他位置暴擊疊滿符靈評價:螭吻為團隊輸出符靈,能推條,還能讓對方技能CD增加,十分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