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生九子,螭吻化龍

2020-12-19 幻靈先生

龍生九子,各不相同。今天小靈帶大家認識下龍子老九螭吻{chi wen},又有叫鴟吻{音譯}或者魚龍,螭吻是古代傳說萬獸之長龍的第九孩子,民間和佛教典籍中提到螭吻是來源於古印度佛教。相傳約在華夏南北朝時期,是由印度摩羯魚隨佛教傳入後變化而來,在佛教典籍中螭吻為佛家的護法,有驅兇闢邪的作用。螭吻性格高傲喜歡遠望擅長吞物,就其好遠望這一愛好倒是和他哥哥嘲風相像。古時候人們的房屋居多以木質結構為主,人們常把螭吻用作建築物的裝飾,雕刻作屋脊鎮火的獸頭居多,螭吻形象張口吞脊狀,並以一劍以固定之。因為龍子嘲風和螭吻都常常出現於屋頂之上,人們經常會將它倆混餚,其實很好分辨嘲風為獸身,螭吻為魚身,一個在殿角,一個在屋脊。都有著守宅安家的寓意。

在中國古代傳說中龍有先天為龍,也有後天化龍之說。對於化龍一說,民間廣為流傳的有兩種說法。一種為蛇化龍,一種為魚化龍。我們先了解一下蛇化龍,相傳蛇為龍族後裔,有龍的血脈,所以其修行到一定程度有化龍的資格,蛇經歷數百年的修行可化身為虺,再經歷數百年化身為蛟,再經歷數千年度劫封正才可化身為龍。另一種說法就是鯉魚躍龍門之後便可化身為龍。我們的龍九子螭吻,其頭為龍,身為魚,螭吻一直都想成為真正的龍,聽聞傳言,如果魚類可躍過龍門者,立化龍。螭吻依據傳說找到龍門位置,原來龍門並非是真正的門,而是天河之水流入凡間,形成的高萬丈的瀑布。螭吻多次躍起,終歸失敗,於是在這龍門之下開始了自己的修行,終於經歷數千年時光,螭吻躍過龍門,來到天界,玉帝封正其為龍,得其正果。

在後世記載的「鯉魚躍龍門」、「登者化龍」,即淵源於此。後代又把「鯉魚躍龍門」來比喻科考,考中者即魚化成龍,金榜題名,入朝為官,光宗耀祖。

相關焦點

  • 《雲夢四時歌》螭吻技能是什麼 螭吻技能一覽
    導 讀 雲夢四時歌是一款3d卡牌類型手機遊戲,螭吻是遊戲中的符靈之一,那麼雲夢四時歌螭吻技能怎麼樣呢?
  • 古建營造系列——脊獸(龍吻)
    古代有一說法"鯉魚躍龍門"、"登者化龍",即淵源於此。後代又把"鯉魚躍龍門"來比喻科考,考中者即魚化成龍,民間藝術多以此為題材。傳說典故鴟"在古代是指"鷂鷹",是一種兇猛的大鳥,傳說鴟吻是龍的兒子,所謂龍生九子,鴟吻為其中之一。鴟吻的形狀像四腳蛇剪去了尾巴,這位龍子特別喜歡在險要處東張西望,也喜歡吞火。(一說:囚牛|睚眥|嘲風|蒲牢|狻猊|贔屓|狴犴|負屓|螭吻;另說:贔屓| 螭吻|蒲牢|狴犴|饕餮|蚣蝮|睚眥|狻猊|椒圖;其他:螭|麒麟|犼|貔貅)
  • 饕餮貔貅,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威風凜凜,響入雲霄
    俗話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這句話多用來比喻同胞兄弟的各有所長,這些民間神話中的龍子,在外形上幾乎與龍完全不一樣,那麼龍生九子究竟是哪九子?為什麼中國古代傳說會出現不同的版本?
  • 揭秘上古龍族血裔:龍生九子都是啥 四個棄嬰都是啥?
    2016年7月28日訊,龍生九子,子子不同。這九個來歷不明的同母異父兒童,以前翻書總是遇到,但全是生僻字,生僻名,生僻品種。受夠了這種沒文化的凌辱,今天,小編要現學現賣,讓大家記住這幾個悲劇小孩。9、老九——螭吻(chi wen)螭吻大嘴巴,公鴨嗓,平生最大的愛好是吞。古代建築裡把它放在殿脊的兩端防火。
  • 螭吻最強星宿推薦[視頻][多圖]
    雲夢四時歌螭吻最強星宿搭配螭吻是團隊輸出符靈,推薦攻擊或暴擊爆傷星宿【1】角木蛟+尾火虎:增加攻擊,附加暴擊率【2】奎木狼+尾火虎:爆傷套,需要其他位置暴擊疊滿符靈評價:螭吻為團隊輸出符靈,能推條,還能讓對方技能CD增加,十分好用
  • 教子成龍——螭(chi)龍紋
    螭龍形象大小相雜,主要有兩種特徵,一是大小螭龍相互面對,二是大螭或小螭或是大小螭共同張嘴相向,皆呈大嘴形象,這種大嘴螭龍成為明式家具中的獨有形態,均別於其它工藝品。子母螭龍的演變過程1、明晚期明萬曆 朱守誠墓出土的紫檀瓶上的螭紋拓片上海明萬曆朱守誠墓出土的紫檀瓶現藏於上海博物館,紫檀瓶螭紋拓片上可見三隻螭龍,一大二小,均呈正面形態,雙目圓睜,身體處於獸身退化、蛇身萌出的過渡狀態,四肢肩胛尚存,四爪比較寫實
  • 嘲風:淺談「龍生九子」嘲風的出現與消失
    據[明]陸容《菽園雜記·古諸器物異名》所載:「螭〈蟲勿〉,其形似獸,性好望,故立屋角上。」「〈蟲彎〉〈蟲全〉,其形似龍,性好風雨,故用於殿脊上。」「鰲魚,其形似龍,好吞火,故立於屋脊上。」由此可見,「螭〈蟲勿〉」無論從習性還是所處位置都與「嘲風」無二,應為同物。而「〈蟲彎〉〈蟲全〉」與「鰲魚」則分別有各自的性格以及專屬的位置,且兩者間的相似度極高。也正因如此,後世所傳龍子之列中已然沒有了「〈蟲彎〉〈蟲全〉」的位置,而是將其與「鰲魚」合併,甚至後又將「鰲魚」稱為「螭吻」,到有幾分霸佔了「嘲風」本名「螭〈蟲勿〉」的味道。
  • 漲知識——龍生九子之「螭吻&鴟吻」
    另外,明代徐應秋在《玉芝堂談薈·龍生九子》介紹:「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 螭吻,則是古代龍的九子之一,一般認為是第九子。龍生九子分別為:老大:囚牛(qiú'niú), 平生愛好音樂,是眾多龍子中性情最溫順的,它不嗜殺不逞狠,專好音律。
  • 神話中,鯉魚躍龍門就能化龍,而蛇化龍卻困難重重,兩者有何區別
    神話中,鯉魚躍龍門就能化龍,而蛇化龍卻困難重重,兩者有何區別我們是龍的傳人,這一點應該沒有人會反駁,龍作為中華古國的圖騰,我們堅信它的存在,它可以帶給我們力量,帶給我們勇氣,讓我們挺起脊梁,端端正正做人,老老實實做事。
  • 龍生九子在翡翠雕刻中的寓意(下篇)
    龍生九子是個很具有傳統神話色彩的翡翠雕刻題材,對於它的運用在翡翠雕刻上也是很有意義的,它作為傳承中華文化的載體,在歷史文化中也灼灼發光。上篇我們說了龍生九子的前五個兒子,接下來我們再繼續介紹剩下的幾位吧。
  • 龍九子起源:「龍生九子」的由來與爭議
    關於「龍生九子」的說法起源於民間,古人以「九」為「數之極」,「、龍生九子」中的「九」也就是表示「多」的意思。正如[明]謝肇淛《五雜俎》中所言:「龍性淫,無所不交,故種獨多耳。」也就是說,龍生性好淫,與很多動物都有染,所以龍子也就具備多樣性,當然也不就不止九子了。
  • 蛇化龍:蛇想要修煉為龍需要經歷六個階段
    今天我們就且淺談一下關於蛇化龍的修煉之路。「蛇化龍」的修煉道路可以用一句話概括:「蛇五百年成蟒,蟒五百年成蚺,蚺五百年成蛟龍,蛟五百年成螭,螭五百年成虯,虯五百年成應龍。」蛇、蟒、蚺、蛟都算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龍,就算民間傳說中經常出鏡的蛟也只是大蛇與龍中間的過渡產物,從螭往後包括螭、虯、應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龍。《廣雅》中載:「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無角曰螭龍。」
  • 螭螭木上找,一歲一蒼榮——古典家具上的螭龍紋飾
    螭龍形象大小相雜,主要有兩種特徵,一是大小螭龍相互面對;二是大螭或小螭或是大小螭共同張嘴相向,皆呈大嘴形象,這種大嘴螭龍成為明式家具中的獨有形態,均別於其它工藝品。圖1 上海明萬曆 朱守誠墓出土的紫檀瓶上的螭紋拓片上海明萬曆朱守誠墓出土的紫檀瓶現藏於上海博物館,紫檀瓶螭紋拓片(圖1)[2]上可見三隻螭龍,一大二小,均呈正面形態,雙目圓睜,身體處於獸身退化、蛇身萌出的過渡狀態,四肢肩胛尚存
  • 少林寺裡的「龍生九子」
    龍子贔屓,又名龜趺、填下,為「龍生九子」之長,貌似龜,有齒,力大,好負重。其背亦負以重物,在石碑下的石龜為其形象。贔屓和龜十分相似,但細看卻有差異,贔屓有一排牙齒,而龜類卻沒有,贔屓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和形狀也有差異。贔屓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
  • 龍生九子說法不同,貪吃的饕餮也是其中一種
    龍生九子說法不同,貪吃的饕餮也是其中一種文 | 夢惜仙近日在某答題遊戲的場中有一道題,引起了爭議。「下列哪一個是龍生九子之一?1、混沌。2、饕餮。3、狻猊」官方的答案是「3、狻猊」。饕餮的來源關於饕餮的記載,最早見於春秋左丘明所著《左傳》,其中記載「舜臣堯,賓於四門,流四兇族,混沌、窮奇、檮杌、饕餮,投諸四裔,以御螭魅。是以堯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為天子,以其舉十六相,去四兇也。」
  • 「龍生九子」分別是什麼?很多人都不知道
    老大囚牛囚牛,龍生九子中的長子,書中記載:「囚牛,龍種,平生好音樂,今胡琴頭上刻獸是其遺像。」,形狀為有鱗角的黃色小龍,平生很喜歡音樂,酷愛彈琴,對音樂有很高的造詣,所以很多琴頭都用祂的造像。老二睚眥龍生九子之一,龍身豺首,性格剛烈,好勇擅鬥,嗜殺好鬥,總是嘴銜寶劍,怒目而視,刻鏤於刀環、劍柄吞口,以增加自身的強大威力。俗語說: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睚眥便成了克煞一切邪惡的化身。老三嘲風龍生九子之一,有鳳凰的形象,是鳥的化身,平生好險,一般在殿或屋的房頂上,有震懾妖魔,驅災除害的作用。如今殿角走獸即是其形象。
  •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你知道是哪九子嗎?他們又為什麼不同?
    在聊到神話傳說的時候我們經常會聊到一個詞叫做神獸,而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其實就是龍生的九個兒子是不同的神獸,當然啦,龍的兒子遠不止這9隻神獸,那我們今天聊的就先聊這九子。首先我們要知道所謂的龍生九子並不是龍自己生的,而是龍與其他母性生獸的結合之後產下的異類。
  • 龍生九子都是龍和誰生的?
    大家都聽過龍生九子,他們的長相不同,法力不同,當然了連媽也是不同的。今天兒我們就說說這龍王爺的三宮六院都是誰?老大囚牛是龍和犀牛生得,性情溫順,愛好音律,所以多用於琴頭的裝飾。負屓老八,也是龍和龜所生,但是外形還是龍,喜愛藝術,纏繞在石碑的頂端老九螭吻,是魚和龍的結合體,喜歡在險要處東張西望,還喜歡吞火,所以常被安在古代屋脊兩頭,消災滅火。關於龍生九子的傳說呀,不止這一個,您了解到了嗎。
  • 都知道「龍生九子」,但「龍」的種類有十三種你知道嗎?
    五:螭( chī) 龍 螭龍屬於蛇狀神怪之物 十二:行龍 傳說鯉化蛟,蛟化龍,而當龍達到一定境界時,會化為行龍。 十三:魚化龍 魚化龍是一種龍頭魚身的龍,也是一種"龍魚互變"的形式,這種形式古代早已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