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速撤軍,兩大勢力再次上街,伊拉克未來有爆發內戰風險

2020-12-12 HE觀察

隨著美國加速撤軍,伊拉克正變得更加不穩定起來,此前被壓制的各方勢力正在積極活動,試圖填補美國撤軍後的力量空白,甚至試圖控制伊拉克政府,其中,力量最大的就是薩德爾武裝和親伊朗武裝,各路勢力都在蠢蠢欲動或選擇站隊,而此前被擊潰的IS極端武裝,很可能也會趁亂而起,即便美國為首的聯軍還在支持伊拉克政府軍打擊這些殘餘極端武裝。

去年差不多也是在這個時候,伊拉克同樣爆發了規模浩大的反政府抗議活動,當時,親伊朗的伊拉克總理馬赫迪,在伊朗方面的壓力下,試圖解除阿卜杜勒·阿薩迪中將擔任的國家反恐部隊指揮官職務,「另有任用」,實際上就是將其解職,阿卜杜勒·阿薩迪中將是一名親美軍官,在抗擊IS極端武裝的戰爭中戰功卓著,以此為導火線,加之對親伊朗政府的不滿,大規模抗議示威在伊拉克全國爆發,並造成了流血衝突。

現在,類似事件再次上演,不同的是,薩德爾為代表的伊拉克民族主義者和親伊朗武裝幾乎同時發力,在抗議中與以埃裡克安全部隊發生衝突,並造成了人員傷亡,儘管他們又悼念一年前受難者的名義上街,甚至抬出了棺材,但沒有提出什麼明確的政治訴求,伊拉克官員則宣稱,有人趁亂向安全部隊開槍。

美國方面未來的伊拉克政策會怎樣,存在很大變數,但總的來說,撤軍成為主要方向,區別僅在於撤軍速度,而美國方面對待伊拉克,並不像某些人渲染的佔領者姿態,反而對伊拉克政府沒多少影響力,否則親伊朗勢力也不會控制伊拉克政府。

一旦美國方面真的不再幹涉伊拉克問題,伊拉克的民族主義者和親伊朗勢力,很可能會爆發大規模武裝衝突,以爭奪政權,伊朗方面肯定會支持自己的代理人,儘管此前對伊拉克幹涉最有力的人物蘇萊曼尼已死,但伊朗對伊拉克幹涉的力度依然不可忽視,薩德爾為首的民族主義者恐怕不是對手,值得注意的是,薩德爾也是伊拉克的什葉派宗教領袖(正努力衝擊大阿亞圖拉,從宗教上抗衡伊朗的滲透),而且也跟伊朗類似,主張宗教幹預世俗社會,不過薩德爾是既反美,又反伊朗,對滲透伊拉克的伊朗更加痛恨。

如果雙方真的爆發衝突,大阿亞圖拉西斯塔尼是否能控制局勢,很難說,西斯塔尼作為大阿亞圖拉,在伊拉克什葉派中擁有最強的影響力,主張宗教和世俗社會分開,跟伊朗完全不一個套路。更別說那些試圖渾水摸魚的勢力了,尤其是殘餘的IS極端武裝會趁機死灰復燃。

相關焦點

  • 敘利亞將爆發大戰?美軍加緊搶運石油準備撤軍,俄軍加緊空襲準備
    美軍在活動如今人們開始在懷疑,敘利亞將爆發大戰?最近一段時期,大家可以發現美軍加緊搶運石油準備撤軍,伴隨著美國從伊拉克實行全面的撤軍,目前在敘利亞的駐軍只有幾百人,在伊拉克也只有3000人左右,一旦伊拉克的駐軍全部撤出,那麼在敘利亞的駐軍也就無法保證失去後援了,美軍也許只是何時撤的問題,一旦美國撤出的話,一大攪局勢力算退出,但是也有新影響,可能給敘東北部造成一個空白,成為新爭端。
  • 再次離開曾「黑鷹墜落」的索馬利亞 美國從多國撤軍是「逃避」還是...
    目前,約有700名美軍駐紮在索馬利亞,訓練和協助索政府軍打擊與「基地」組織有關聯的「青年黨」武裝分子。聲明強調,美國會保留在索馬利亞執行反恐行動的能力,並繼續搜集有關「安全威脅」的情報。對於此次撤軍行動,美國防部強調,這不代表美國會改變對非洲的政策,美國會持續打擊暴力極端組織,以確保其「在大國競爭中保持戰略優勢」。
  • 處於一種崩盤狀態,美國在伊拉克玩脫線,川普:我反對撤軍
    在美國殺害伊朗將軍蘇萊曼尼後,伊拉克開始敦促華盛頓撤軍;不過川普拒絕了撤軍的提議並威脅說如果美軍不得不撤離,伊拉克必須「償還」美國之前在伊拉克的各種投資。同時像許多國家一樣,伊拉克有一個美國帳戶主要作為管理其包括石油銷售在內的財務的重要渠道;目前尚不清楚伊拉克在美國有多少存款,但截至2018年底伊拉克在美國聯邦儲備銀行有30億美元的隔夜存款。而無法使用此帳戶將讓伊拉克金融系統造成資金短缺,並給經濟帶來衝擊;這不是美第一次採取類似行動,2015年因懷疑伊拉克向伊朗銀行轉移資金,美國暫停該帳戶的使用。
  • 美國決意加速從伊拉克撤軍,才省下幾千兵力有啥用?
    現在美國的戰略收縮之勢已成,即便到了2020年底,川普在即將離任前,依然下令將從阿富汗、伊拉克撤軍,為何非撤不可?按一般的解說,這是給下任挖陷阱,可惜仔細研究一下,這只是沿繼以前的戰略,只是計劃中的事情,對於美國從阿富汗伊拉克撤軍的事情,美國國內沒有什麼反對意見,即便川普不做,下任也必須繼續。
  • 美國終於看清現實?伊拉克出現罕見一幕,華盛頓下令連夜撤軍
    伊拉克地區一直都是戰火連天的狀態,各方勢力在此交鋒,新聞頭條往往都和武裝衝突有關,然而伊拉克卻出現了罕見的一幕。據環球網報導,美駐伊聯軍已經從當地的塔吉基地全部撤出,後續將把此基地移交給當地政府手中的安全部隊。
  • 美國從伊拉克再次撤走2000大軍,什葉派歡送,遜尼派挽留
    也有人說,美國是中東秩序的維持者和保護者,如果美國從中東地區徹底撤走,則是中東的災難。各種言論爭論不休,這也是軍事圈網友爭論最大的話題之一。不過不管爭論如何,美國要再次從中東撤軍了。當地時間8月29日,美國總統川普聲稱,要再次從中東撤軍,具體撤軍地點是伊拉克,美國在伊拉克的駐軍要再次縮減,美國駐伊拉克軍隊要再次撤離。隨後,美國軍方證實,這次美國從伊拉克撤軍規模大概在2000人左右,之前美國在伊拉克駐軍規模在5500人,這次美國撤軍人數很多,大概縮減了4成左右,撤軍後,美國在伊拉克僅僅保留3500名士兵。
  • 川普為何下令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
    川普的總統任期已接近尾聲,在他對五角大樓來了場「大換血」之後,美國國防部拋出了一項「重磅承諾」:美國將繼續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撤軍,進一步縮減駐軍規模。當前,美國在阿富汗共駐紮有約4500名士兵、在伊拉克有3000多名士兵。
  • 伊拉克和美國討論美從敘利亞撤軍問題
    新華社巴格達12月22日電(記者程帥朋 張淼)伊拉克總理新聞辦公室22日發表聲明說,伊總理阿卜杜勒-邁赫迪日前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通電話,雙方討論了美國從敘利亞撤軍等問題,蓬佩奧稱美國將繼續致力於打擊伊拉克境內的極端組織「伊斯蘭國」。
  • 蘇萊曼尼之死引發美國撤軍之爭:美國為何離不開伊拉克?
    但危險的種子早已埋下,讓美國人也無法全身而退。「自2001年起,美國接連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發動戰爭,使得原本盤踞在中亞的恐怖主義勢力遷徙至伊拉克。」當年聖誕節,美國總統川普突訪伊拉克的阿薩德軍事基地時強調, 美國「沒有計劃從伊拉克撤軍」。而在美國逐漸從敘利亞撤出的時況下,川普認為美國可以在伊拉克與敘利亞邊界派駐軍隊,有需要時美軍能夠快速進入敘利亞。
  • 美國國防部宣布將從阿富汗和伊拉克部分撤軍 北約秘書長發警告
    當地時間17日,美國代理國防部長米勒宣布,美國總統川普已下令,要求五角大樓在明年1月中旬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撤出共2500名美軍。就在數天前,美國國防部高層經歷了大換血,包括前國防部長埃斯珀等多人遭到白宮撤換。有媒體指出,換人風波是由於埃斯珀等人反對從阿富汗等地撤軍。而川普近來多次表示要縮減海外駐軍規模,讓美國擺脫「無休止的戰爭」。
  • 撤軍都來不及!三重危機籠罩下的美國,伊拉克基地又被飛彈襲擊了
    據環球網報導稱,中東的美軍基地又出事了,這次美軍不光還手能力都沒有,連撤軍都來不及!三重危機籠罩下的美國,伊拉克基地又被飛彈襲擊了,這對於本就經歷著疫情、暴亂、金融危機的美國,無疑是雪上加霜。要知道,美國境內已經因為三重危機變得十分混亂,一方面是密集的暴亂使得新冠疫情持續爆發,群眾對於政府的抗拒情緒日益增加,一方面則是,新冠疫情的爆發,使得經濟問題持續得不到解決,隨著越來越低迷的經濟,群眾的反抗意識也在逐漸增加,無限循環,美國政府想要從其中一環進行控制,都是十分困難的,可偏偏在這個時候,伊拉克的美軍基地再次被飛彈襲擊了。
  • 國際觀察:白宮為何頻下「撤軍令」
    從敘利亞、德國,到伊拉克、阿富汗,再到索馬利亞,川普政府屢下「撤軍令」,最近更趨頻繁。分析人士指出,從海外撤軍是川普的執政承諾,也是其「美國優先」政策的重要部分,如今加速推進,意在擺脫戰亂「泥沼」並留下更多「政治遺產」。但倉促撤軍不僅面臨風險和阻力,也將給下任總統留下難題。
  • 美軍事人員在伊超千人 撤軍3年美國一直沒能解套
    結果是,美國在伊拉克再次走向更大的軍事介入——儘管是不情願和漸進式的」,美國外交學會的理察·哈斯12日在《金融時報》上寫道。美國《赫芬頓郵報》最新的民調顯示,美國民眾對應多大程度打擊伊斯蘭極端組織看法不一,但大多數受訪者都反對美國向伊拉克派地面部隊。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高祖貴13日對《環球時報》說,伊拉克局勢使歐巴馬為難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 這叫個尷尬,美國撤軍坑慘法國人:從伊拉克阿富汗撤軍誰也不告訴
    當前,駐伊拉克、阿富汗的美軍正在等待美國總統川普隨時可能下達的正式撤軍命令,撤軍後兩國駐軍都減至2500人。同時美國方面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正在和顧問會面,討論打擊伊朗核設施的方案。另外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表示稱:「伊朗仍然在威脅中東,需要做更多的工作確保伊朗無法繼續禍亂該地區。」
  • 伊拉克議員很不爽:川普一聲不吭溜進來,當我們是美國一州?
    【文/觀察者網郭涵】 當地時間12月26日,美國總統川普乘專機突訪伊拉克探望當地美軍,還不忘表示美國「不當免費世界警察」。 但在伊拉克國會議員看來,川普自己就做了回「世界警察」——一聲不吭踏上別國領土,臨走也不見國家元首,是對伊主權的「侵犯」。有議員直接質問:「伊拉克是美國一個州嗎?」
  • 川普要撤軍拜登又不能
    根據相關媒體報導,前段時間,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遭到了多枚火箭彈的襲擊,隨後大使館被炸成了廢墟,根據白宮方面證實,此次事件共造成了6名美國使館工作人員身亡,美國隨後對此次恐怖襲擊事件表達了強烈的譴責,但是一個更加糟糕的現實是,現任美國總統川普希望儘快從中東撤軍而拜登方面又認為不能撤軍
  • 美國再次離開曾「黑鷹墜落」的索馬利亞
    因此,美國此時宣布從伊拉克撤軍顯然是出於現實考慮,既能滿足美國國內的政治需要,又能兌現川普從海外儘可能撤軍的承諾,還能為他的繼任者挖一個坑來收拾伊拉克的「爛攤子」。與此同時,撤軍也可以用來警告伊拉克,使其了解在美國撤軍後可能出現的問題。歸根結底,在伊拉克局勢仍不穩定的情況下,美軍的撤出可能會為極端力量的恢復和擴張創造條件。
  • 伊拉克被美國打的有多慘?
    海灣戰爭之後的伊拉克戰場就能給你帶來這種場景體驗。美國在和蘇聯的冷戰期內發動過至少三次大規模的局部戰爭。第一次韓戰,第二次越南戰爭,而海灣戰爭是美國繼越南戰爭之後,再次挑起的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伊拉克在海灣戰爭中敗得有多慘?
  • 美國宣布從敘利亞全面撤軍,累年戰禍美國到底擊敗了誰?
    事實上,稍加留意便可發現,美國從敘利亞撤軍並非臨時起意,而是早有端倪。在競選期間,川普就曾承諾從敘利亞撤軍,此後一直尋找時機。今年8月,美國防部長馬蒂斯放出風聲,表示在徹底擊潰「伊斯蘭國」組織並且積極推進日內瓦和談進程之後,美國會開始從敘利亞撤軍。
  • 美國從敘撤軍 土耳其準備接手曼比季安全事務
    【土耳其準備接手】  美國白宮20日在一份聲明中說,總統川普重申根除恐怖分子在敘殘餘勢力的重要性。就敘利亞東北部局勢,「兩國領導人同意繼續尋求能夠實現雙方各自安全考量的協商解決方案」。  另外,川普和埃爾多安在電話中談及擴大貿易往來符合雙方共同利益。  埃爾多安向上周在曼比季遇難的美國人致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