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青年參訪臺北逸仙公園 追尋偉人歷史足跡(圖)

2020-12-25 中國臺灣網

兩岸青年交流工作參訪團參訪臺北逸仙公園。(中國臺灣網宿靜攝)

  中國臺灣網11月10日臺北消息 10日下午,參加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組織的「追尋歷史足跡」系列活動的兩岸青年交流工作參訪團一行25人來到臺北逸仙公園,追尋革命偉人在台歷史足跡。

  位於臺北火車站附近的逸仙公園,為紀念孫中山的小巧公園,曾是孫中山先生1913年來臺時下榻的旅館,亦為當年日治時期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與孫中山先生會談政情的場所。公園佔地3025平方米,園內草木蔥蘢,綠樹環繞,園內主要建築為孫中山史跡館。史跡館內陳列了包括孫中山先生於1913年所提《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誓詞》、1924年所提《國民政府建國大綱》等一批珍貴文物資料及照片。(記者宿靜 徐維彬)

園中主要建築——孫中山史跡館。(中國臺灣網 宿靜 攝)

相關焦點

  • 專訪臺北"國父紀念館"館長:不遺餘力追尋偉人足跡
    中新社臺北十一月二十六日電題:不遺餘力追尋偉人足跡——訪臺北「國父紀念館」館長張瑞濱              中新社記者路梅董會峰  從更新維護硬體設施、充分利用館內外整體空間、加強典藏文物的保管與安全,到設置孫學資訊網站、加強孫學研究交流,張瑞濱自上任之初開始,五年多來為臺北「國父紀念館」的發展完善不遺餘力。
  • 兩岸青年參訪香山孫中山紀念堂 緬懷革命先烈
    「追尋歷史足跡」系列活動——首義之旅兩岸青年學子參訪團7日到香山碧雲寺參觀了坐落於此的孫中山紀念堂,並瞻仰了中山先生衣冠冢。「追尋歷史足跡」系列活動——首義之旅兩岸青年學子參訪團瞻仰了孫中山先生衣冠冢。
  • 觸摸遺蹟感受歷史 在京臺籍青年參訪南京總統府(圖)
    在京臺籍青年參訪團在南京總統府前合影     華夏經緯網8月18日訊:由北京市臺聯舉辦的「心手相連緣聚華東——2017年在京臺籍青年社會實踐活動」,參訪團一行18日下午參訪南京總統府,觸摸遺蹟,感受歷史。
  • 追尋歷史記憶
    我們先後到了臺北、屏東、臺東、基隆等縣市,實地參訪了臺灣近現代抗日鬥爭遺蹟等重要歷史事件發生地,並與臺灣地區抗日誌士親屬、專家學者座談,緬懷先輩愛國愛鄉奮鬥歷史,追尋兩岸共同的歷史記憶。一、臺北——深切的緬懷與追思由於近十年來兩岸關係的積極互動和和平發展,我們大多數團員不是第一次來到臺灣。但這次的臺灣歷史之旅,對於我們這些青年臺胞來說真的是有著非同尋常的教育意義。
  • 大陸青年學子參訪臺北世新大學(組圖)
    大陸青年學子參訪臺北世新大學(組圖) 2012年10月30日 07: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北科技大學青年學生參訪考察團到河源廣州參訪考察
    3月31日至4月4日,臺北科技大學青年學生考察團一行24人到河源、廣州參訪考察。河源市政協副主席梁國華、唐漢芳,省臺盟副主委鄭廣臺、廣州市臺聯會長葉耀華、副會長廖如先後會見了參訪考察團。    此次活動由河源市臺辦、臺聯會邀請,聯合廣州市臺聯會共同舉辦。
  • 臺北科技大學青年學生參訪考察團到河源廣州參訪考察
    3月31日至4月4日,臺北科技大學青年學生考察團一行24人到河源、廣州參訪考察。河源市政協副主席梁國華、唐漢芳,省臺盟副主委鄭廣臺、廣州市臺聯會長葉耀華、副會長廖如先後會見了參訪考察團。    此次活動由河源市臺辦、臺聯會邀請,聯合廣州市臺聯會共同舉辦。
  • 難忘兩岸交流情誼 臺灣「成就之旅」參訪團返鄉
    兩岸青年學生參訪團參訪北京大學。(中國臺灣網 白皛 攝)  中國臺灣網7月13日北京消息 由中共中央臺辦、共青團中央等17家單位共同主辦的兩岸萬名青年大交流活動,7月上旬在大陸各地陸續展開。昨天下午,作為兩岸萬名青年大型交流活動之一,兩岸青年學生「追尋歷史的足跡」之「成就之旅」參訪團來到北京大學參觀交流,並將於今天返鄉。
  • 北京市臺聯邀請臺北市大同高級中學教師來京參訪
    華夏經緯網5月26日訊:5月24日,北京市臺聯邀請臺北市大同高級中學教師參訪團一行17人來京參訪。參訪團由臺北市大同高級中學中學校長莊智鈞和臺灣中華兩岸交流促進會名譽理事長蔡秉憲共同帶領,將在京開展為期2天的專題交流活動。市臺聯黨組書記王蘭棟、市臺聯副會長鄭大在臺灣會館接待了參訪團一行。
  • 臺灣青年學生「登陸」參訪:大陸與想像中的不同
    熊然 攝  「大陸和想像中的不同,這次交流活動有大陸同學陪同,透過彼此溝通與交流,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中華文化,以及大陸經濟、科技、風俗民情等。」來自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的梁為翔2日在北京結束參訪行程時,對記者表示。  應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邀請,臺灣夏潮基金會於1月24日組織臺灣青年學生大陸交流團一行64人「登陸」,先後到上海、杭州、蘇州、北京等地,展開為期十天的參訪活動。
  • 世界佛教青年僧伽協會大陸參訪團參訪中國佛學院(圖)
    向學法師陪同蓮海法師、真聞法師等參拜法源寺大雄寶殿向學法師、廣如法師在法源寺會客廳與蓮海法師等親切交談佛教在線北京訊 2005年9月22日上午,來自臺灣的蓮海法師率領世界佛教青年僧伽大陸參訪團,結束了對中國佛教協會的訪問,在中國佛教協會國際部曙正法師的陪同下,來到中國佛學院參訪,並參拜這座具有1000多年歷史的名剎。
  • 那些以「中山」「逸仙」命名的街道與建築
    臺北中山公園裡的孫中山銅像。「他是時代的先行者,開啟了一個民族的新篇章。全臺灣大部分縣市鄉鎮都找得到這條路,總數不下百餘條,其中最引人矚目的當屬臺北市的南北主幹道中山南路與中山北路。中山南路兩旁聚集著臺灣的行政、監察、立法、教育等機構,還有臺大附屬醫院、中華工藝館、臺北東城門(景福門)等歷史建築,雖短小精悍,但分量價值不容小覷。
  • 大陸記者的臺灣印象:「中山」「逸仙」命名的街道
    大陸記者的臺灣印象:「中山」「逸仙」命名的街道 2011年09月22日 11:23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在這裡,我們認識故鄉追尋夢想——臺灣魯籍青年赴山東煙臺參訪
    圖為魯臺兩地學生一起體驗包餃子。(徐元飛 攝)  海峽同心,青春同行。7月12日下午,臺灣魯籍學生「齊魯情」夏令營一行22人來到山東煙臺,走進山東工商學院參訪交流。  該活動於2016年首次舉辦,今年為第三屆。參訪團中的青年學生祖籍均為山東,但他們從小生在臺灣、長在臺灣,對自己的故鄉比較陌生。山東省臺辦通過組織此類活動,邀請臺灣魯籍青年學生回到山東,和自己的老鄉同飲故鄉水、同走故鄉路、同敘故鄉情,進一步加強溝通、加深認識。
  • 「大陸老臺胞返鄉謁祖文化參訪團」抵達臺北
    人民網臺北4月3日電 (記者王堯李煒娜)「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4月3日的臺北松山機場,就出現了這樣令人百感交集的一幕。由全國臺聯前會長林麗韞率領的「大陸老臺胞返鄉謁祖文化參訪團」一行20多人,3日中午乘機抵達松山機場。
  • 圖文:九月九日的懷念--韶山追尋偉人毛澤東足跡
    一大早,來自全國各地的各界人士就紛紛湧向韶山毛澤東銅像廣場,用他們不同的方式懷念這位偉人。  上午九點,由長沙沙坪湘繡廠繡制的一幅長一百一十釐米、寬八十三釐米的湘繡極品《偉人毛澤東》在工作人員的盡心呵護下來到韶山。《偉人毛澤東》由著名錢幣設計大師李斌設計,毛主席的光輝形象由摻針、平針、粉針等十多種針法繡制,精細入微、形神兼備、栩栩如生,在景色秀美的韶山風光背景的襯託下更顯偉岸高大。
  • 上井岡山,追尋偉人足跡
    1/序 上井岡山,追尋偉人足跡 井岡山,中國革命的搖籃。  井岡山是革命的山、戰鬥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榮的山,每次來緬懷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禮,心靈都產生觸動。
  • 北京網媒參訪團參觀欽州逸仙公園
    逸仙公園內的孫中山銅像。梁凱昌攝廣西新聞網欽州6月28日訊 (記者梁凱昌 黃慧敏 楊子江)今天,2007北京網絡媒體紅色故土行一行來到欽州市逸仙公園,在這裡瞻仰了中國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銅像。逸仙公園始建於1995年9月,是欽州市委、市政府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規劃建設南方第二大港欽州港而建造。逸仙公園,又稱仙島公園,位於欽州港龍門群島七十二涇景區入口處的龜島上。
  • 大陸網際網路從業者參訪臺北市南港軟體育成中心(圖)
    9月11日上午,2014(第六屆)兩岸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大陸嘉賓參訪臺北南港軟體育成中心。  據了解,臺灣這種對於中小企業扶植培育的經驗和做法已經在大陸得到複製和推廣。大陸近些年陸續也有多家育成中心成立。  有一位在電信業工作的參訪嘉賓問及南港和大陸合作的情況,中心負責人回答:「南港育成去年和南京雨花臺區紫金(雨花)科技創業特別社區籤約,為社區裡的軟體企業服務。
  • 臺灣青年赴大陸交流活動成果展臺北舉行
    (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  展示兩岸青年交流活動成果的「青春的一百種故事」展覽12月1日在臺北舉辦開幕式,通過文字、圖片、視頻和青年創作的作品,展現五個主題活動交流團赴大陸期間發生的精彩紛呈、難以忘懷的故事。  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的陳致瑋參加了「兩岸青年體育交流研討會暨北京冬奧體驗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