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不吃動物內臟?鵝肝怎麼說?其實他們還有這些「內臟名菜」
如果問有什麼東西是我們經常吃而西方人基本不吃的,相信有一大部分人肯定會說動物的內臟,除了鵝肝。的確,中國人乃至華人喜歡吃動物內臟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普通的雞鴨鵝就不用說,像是豬牛羊這些動物體內幾乎所有的部位中國人都能把它們分別烹飪成美味的食物,要是逼急了,就直接把它們混在一起煮,像是很多人常吃的羊雜湯或者是牛雜湯。而且關於內臟的吃法也分很多種,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特色。
其實對於動物內臟,一開始我也是拒絕的,覺得大多數內臟都很噁心。但是我的改變從一碗牛雜湯開始,每一口我都能吃到不同的味道,最後再把混合了多種味道的牛雜湯一飲而盡,那感覺真是太過癮了。當然我承認我一開始吃的時候是閉著眼睛吃的,因為看到那些內臟的樣子我還是有些反感。而在大多數人的觀念中,像我一樣對動物的內臟比較反感的還有大多數西方人,他們吃動物的時候都是直接把內臟扔掉,只吃外面的肉。
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然,首先一個問題就是如果他們不喜歡吃內臟,為什麼法國的鵝肝那麼出名?很多人認為鵝肝只是特例,但其實在西方人的菜譜上還有不少這種「特例」。所以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些西方的「內臟名菜」
第一種,Haggis
直譯過來就是哈吉斯,也可以叫蘇格蘭羊肚腸。哈吉斯號稱是蘇格蘭的國菜,每一個去蘇格蘭訪問的外國領導人都會在當地的國宴上看到這道菜(當然敢不敢吃另說)。哈吉斯用的材料對我們愛吃動物內臟的中國人來說都顯得有些「重口味」,裝食材的器皿是一隻洗乾淨的羊胃,然後再將羊的其他內臟比如心、肝、肺剁碎,混合燕麥、洋蔥、辣椒等配料攪拌均勻後填入其中。然後放到鍋中煮熟至膨脹,切開即可食用。當地的蘇格蘭人吃的時候還會搭配土豆泥、蘿蔔泥、等作為配菜,再來上一杯威士忌,對蘇格蘭人來說這是最高級的享受。
第二種,法國內臟香腸
這道菜其實有個法語名字,但目前沒有確定的直譯,所以姑且叫它內臟香腸。內臟香腸顧名思義,是用豬的各種內臟搭配豬血,再加上鹽、辣椒等多種香料混合烹飪而成。法國每個地方都有屬於當地特色的內臟香腸,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蓋梅內地區出產的蓋梅內香腸,當地甚至還為這種香腸專門設立了節日。因為香腸外面的腸衣是用豬腸多層套制而成,所以看起來要比我們平常吃的香腸厚得多。切開後香腸的切面好似樹木的年輪,口感勁道,適合西方人喜歡的煎烤。
第三種,佛羅倫斯牛肚包
這種來自義大利的非常有名的街頭小吃第一眼看上去有點像漢堡包又有點像肉夾饃。製作方法是將牛肚和番茄、洋蔥、香菜、等蔬菜一起蒸煮後,切好夾放在當地非常有名託斯卡納麵包中就可以吃了。當地人吃的時候還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先在煮好的牛肚湯裡泡一下再入口,更有風味,是不是很像某種餅乾的吃法呢?
所以我們也不能以偏概全,說西方人都不喜歡吃內臟,畢竟還有鵝肝在,我們就應該明白西方人並不是對所有的動物內臟都是抗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