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紅色記憶博物館 重溫戰爭年代(圖))
軍裝、喝水的軍用水壺,還有背的斜挎包,不再只是一個年代的符號,這麼多年來已成為多少人心中的記憶。不久前,在河東區大王莊街豐盈裡社區居委會,佔地50餘平方米的「紅色記憶博物館」正式揭牌,成為居民在家門口的紅色基地。
據了解,這個紅色記憶博物館匯集藏品120餘件,主要由社區居民倪國英捐贈。走入博物館,可以看到紅軍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等各個時期的代表性物品。軍用水壺、軍裝、軍帽等,仿佛令人置身於那個戰火紛飛的時代。
倪國英和老伴都是電影道具收藏迷,「這是六七年前,在北京電影道具市場買到的」,倪國英指著疊放整齊的綠軍裝說,當時一眼就看上了這件衣服,它顯然是雷鋒穿過的那款綠軍裝,雖然簡單卻透著精氣神兒。
近二十年來,倪國英和老伴跑遍全國各地的舊貨市場,收集了很多照片、畫報、歌曲,以及各種時期的軍用挎包、軍用水壺、棉帽等。這些物品都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的鮮活教材。
此前,倪國英的「電影道具家庭博物館」已經是河東區家庭活動室之一。如今,在社區裡建立了「紅色記憶博物館」,更成為很多社區居民進行紅色教育的基地。倪國英說,他希望通過這個博物館,有更多人了解過去的歷史。
「今天是博物館的揭牌儀式,特意帶著小孫子來參觀,別說他們這代人,連我們這些稍微年輕些的老年人對於這些了解得都不多,這一次就是我們一起上紅色教育課。」社區居民張大爺笑著說,這種開在家門口的博物館實在不多,但是非常有意義,可以在寒暑假時對孩子進行紅色教育,讓他們通過這些充滿時代背景的物品,了解歷史,更加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
撰文/田娟 攝影 吳迪
(原標題:紅色記憶博物館 重溫戰爭年代(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