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和平,收藏戰爭。
為了未來,收藏教訓。」
......
——樊建川
以史為鑑,不忘初心。12月12日下午,萬盛統戰部組織開展了「走進建川博物館、感悟革命傳承」的參觀活動。各民主黨派、新專聯代表一行近21人前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重慶建川博物館參觀學習。這是緊接著上午的「行程」。
重慶建川博物館是重慶抗戰兵器工業舊址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利用24個防空洞打造的10個主題博物館,是目前重慶民間規模最大、藏品最豐富的博物館。博物館展出的內容非常豐富,既有抗戰文化、兵工文化,又有重慶故事、民間文化等。在講解員的敘述引導下,大家重溫了歷史歲月的變遷。一幅幅歷史照片、一件件陳列物品、一幕幕還原場景,緬懷了革命先輩的光輝事跡,重溫了革命先輩們團結抗戰的民族精神,讓我們更加珍惜我們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館中也展出了。萬盛人民引以為傲的愛國慈善商人劉子如先生,劉子如先生極富傳奇色彩的壯麗人生,熱情謳歌劉子如先生艱苦創業、慈善奉獻、忠心愛國的崇高精神。也讓更多的中外人士了解到來自萬盛,形成了超越時代的子如文化。
在端詳的每一件文物中,我們似乎聽到了它們開口述說當年那一樁樁或同仇敵愾、或浴血奮戰、或生產建設中發生的種種故事,讓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更加不忘初心,立足本職工作,為民族的復興、國家的強盛而努力。
重慶建川博物館留住了防空洞裡的民族記憶,防空洞裡的抗戰文物博物館讓歷史得到真實還原。文物無聲,卻生動地展現了歷史時空下不屈不撓的抗爭,烈士有痕,老兵們的手印震撼了每一顆立志報國之心。
讓大家拉開回憶殺的是最貼近人們生活的展館,是我們和父輩們生活經歷的那個年代,共同的記憶,在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買任何東西都要票證。這裡有很多年輕人都聽不懂的名詞,什麼是布拉吉、的確良、三轉一響?在這間博物館裡展出了50-90年代中國的百姓生活,包括人們吃穿住行用等方方面面,穿的衣服、用的搪瓷杯、碗,鏡子等生活用品……真實還原出供銷社、肉鋪、放映廳的場景。
一位90後創業者的統戰人士說道:我雖然沒有經歷過的那個時代,也少了對它的真實感受,也許我無法理解,那種義無反顧的精神,那種視死如歸的精神,那種莊嚴厚重的精神。可是,當你在博物館置身其中時,便會發現一切有了存在的理由。百年的滄桑巨變,留下的是最閃光的寶貴精神。通過參觀感受到了紅色文化,追尋著先輩們的足跡,將會在以後的創業拼搏中把紅色精神傳播下去。
通過參觀學習,大家備受鼓舞,珍惜和平之可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充分認識到國無防不立,民無軍不安的道理,只有國家成為經濟強國、科技強國、軍事強國,才能成為政治強國,才不會因落後而挨打,民眾才能安居樂業。
文圖:杜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