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張香山一行參加在大阪舉行的亞洲和平大會後,來到山口縣參觀。他們下榻的地方,正好是李鴻章、李經方父子和伊藤博文、陸奧宗光談判並締結《馬關條約》的場所春帆樓。車到日本式旅館,進門脫鞋,枝村先生陪我們進了休息室,他告訴我們說:「這是當地有名的老旅館春帆樓。」呵!春帆樓!好像給了我一個電衝擊。
這不是李鴻章、李經方父子同伊藤博文、陸奧宗光談判和締結《馬關條約》的場所嗎?過去中國的一些有志之士,一聽到馬關春帆樓是會感到恥辱的,但今夜我竟要宿在這裡了……
舊春帆樓
正在這樣地想著時,枝村先生已起身告辭,他說:今天你們累了,早些進房休息吧,晚上還有宴會,可能是你們相識的《長周新聞》社的朋友主持的。因為多是熟人,所以是非正式宴會,飯前你們可以就浴,換穿旅館提供的和服,這比穿西裝吃飯要寬鬆。枝村先生還說,他就在這裡告別,希望今後有機會再見。我們感謝他陪伴了我們一天,也表示希望能在中國再見。送走枝村先生後,我們隨即進入各自的房間。春帆樓是日本式建築,房間裡面都鋪墊有很乾淨的、顯出淡綠色的藺草蓆。侍女很快送來茶和點心。
我問她:「此處是聞名的古老旅館,怎麼跟新的差不多?」她笑笑說:「這是1955年重建的。」呵,原來如此。侍女離開房間後,我就浴後換穿上寬鬆舒適的和式袷衣,席地坐在擺在屋子中央的一張沉重的黑色漆桌旁喝茶。我透過朝南的大玻璃窗, 瞭望就在眼下的瀨戶內海,它在關門海峽一帶被束成為一條長長的大江。我的思緒沉入到對甲午之戰那段屈辱的歷史的回顧中。
![]()
春帆樓新照
由於當時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中國被剛剛經過明治維新實現了資產階級革命變革的日本打得一敗塗地,北洋艦隊全軍覆沒,遼東半島的旅順、大連被佔,南滿的牛莊、營口以及山東的威海衛也被日軍佔領。清廷驚慌失措,決心求和。1895年3月20日,中日締結講和條約的第一次談判,就在此處——日本馬關春帆樓舉行。中國方面要求在談判講和條約之前,先商定停戰;日本方面則因為正在部署新的軍事行動,因而拒絕談判停戰,要求一開始就應談判講和條約。後來,鑑於李鴻章一再強調「停戰為妥成和約之第一要義」,日方才答允次日談判時答覆此問題。21日舉行第二次談判,日本提出了關於停戰協定的備忘錄,故意提出要價很高的停戰條款:停戰期間日本佔領天津、大沽、山海關,其間的鐵路要由日方管理;停戰期間之日本軍事費用,由中國政府負擔。據陸奧宗光所著的《蹇蹇錄》所述,李鴻章看了備忘錄後,「甚為驚慌,面為改色,口中連呼『過苛,過苛』」。日本表示可以給中方三天時間考慮。談判隨即結束。24 日舉行第三次談判,李鴻章認為日方停戰條件無法接受,所以一開始就提出撤回停戰提議的備忘錄,希望立即進行講和條約的談判。因而日方約定於翌日談判時提出講和條件。休會後,李鴻章從春帆樓乘轎返行館引接寺途中,突有一兇徒攔轎,用手槍向李鴻章阻擊,李鴻章臉部負傷,但未中要害。此事發生後,日方自知理屈,特別是擔心歐洲幾個大國將藉此插手幹預中日講和談判,對日方不利。於是陸奧宗光同伊藤博文商妥,不如立即無條件先同意中方原要求的停戰條約的籤訂,南方臺灣戰線則除外,藉此攏住李鴻章,免生意外。此議徵得日本軍部方面的同意,並經明治天皇敕許。28 日舉行第四次談判,陸奧宗光赴李鴻章行館,面告臥在病榻上的李鴻章,日本天皇已允諾可以暫時停戰,並授權日方全權代表即時同中方全權代表商談。李鴻章聽後,露在繃帶外的一隻眼睛,流露出高興的神情,並說:「因傷未愈,不能親赴會議地點,如在病榻前商談,則隨時都可以。」這樣,僅以半日時間,雙方談妥了停戰條約:確定除臺灣、澎湖地區外,其他戰地實行停戰,並規定此條約自籤訂之日起二十一日內為有效。條約中還有一些具體細則。30 日,兩國全權代表在停戰條約上簽字。於是從4 月1 日起,雙方就進入講和條約的談判,共三次。在日本的強大壓力下,中國被迫接受了日方提出的講和條約的條款,並於14日籤字。這個條約的主要內容有: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和澎湖列島;賠款兩億兩白銀;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設立工廠。條約籤訂後,俄國得悉日本割據了遼東半島,將阻礙它向中國東北伸張勢力,就聯合法、德兩國進行幹涉。日本無奈,於是答允中國以三千萬兩白銀贖回遼東半島。條約還有一個條款,確認朝鮮是完全的獨立國家。這一條款的潛臺詞,就是中國不得幹預日本侵略和吞併朝鮮。《馬關條約》的籤訂,標誌著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大大加深了中國的殖民地化。記得我在小學讀書時,當歷史教員給我們講授這段歷史時,他悲憤填膺,並向我們高聲提出:一個有悠久歷史、人口眾多、地大物博的大國,竟然被蕞爾小國日本所打敗,被迫籤訂這樣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這真是莫大的國恥。他告誡我們一定要「毋忘國恥」,並且要「誓雪國恥」。先生的這段話,在我們小小的心靈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回顧1840 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一直為維護中國的獨立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中間累遭失敗,但終於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於1949 年贏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新中國成立了。壓在中國人民身上的帝國主義這座大山被推翻了。我們少年時期曾立下的「誓雪國恥」這樣的大業,終於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實現了,而且我也為實現這個大業盡了自己的一份責任和義務,這是自己一生中一件多麼大的快事呀!因此,我登上原本是中國人的恥辱之地時,已不再湧現少年時代所經歷過的那種屈辱、抑壓、悲憤之情,代之的則是滿懷豪情。在今晚的宴會上,我將痛飲幾大觥呢!
*摘自《張香山記史憶人》。
張香山記史憶人
作者:張香山
出版發行:世界知識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10月
ISBN:978-7-5012-6038-6
定價:58.00元
——長按二維碼,一鍵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