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光明中心區項目(樓村)土地整備第一籤約階段工作進入最後衝刺階段。當日雖是周日,但光明中心區新湖土地整備指揮部現場卻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工作景象,各項工作緊鑼密鼓地推進,所有工作人員主動擔當作為,齊心協力交出了一張滿意答卷。光明區委書記王宏彬、區長劉勝多次現場部署推進光明中心區土地整備工作。26日凌晨零時,現場指揮部總指揮長、光明區副區長周輝主持召開轉段工作會議。
截至8月25日24時,土地整備樓村原村民64戶業主已100%完成籤約;菜地清退清拆工作226戶菜農及寰通公司已100%完成籤約;樓村81座原村民墳墓遷移已100%完成籤約;城市化轉地歷史遺留問題2.5萬平方米地塊上已100%完成籤約。四個100%籤約,標誌著光明中心區項目(樓村)土地整備籤約工作如期完成,穩步進入騰空交房、清退清拆等階段。
光明區作為深圳最年輕的行政區,承擔了市委市政府賦予的「建設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使命要求。其中,光明中心區未來將打造成為深圳北部中心的「城市心臟」,是深圳打造高質量發展高地和民生幸福標杆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標準規劃建設光明中心區,是光明區深入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科技、商務、政務、文化、社交等功能融合,打造多元融合的中央活力區和城市新中心的重要舉措。
光明中心區規劃佔地面積8.15平方公裡,將打造成為光明區的「城市會客廳」。光明中心區作為光明科學城國際化高品質優質公共服務配套區,將對標國際一流標準,提供國際化高品質公共服務,重新塑造光明城市面貌,引領城市高質量發展,推動光明區迅速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的優質生活圈。
站位
在「高質量發展高地」上走在前列
光明科學城是深圳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區和重要支撐,光明中心區則是光明科學城的國際化高品質公共服務配套區。因此,推動光明科學城和光明中心區建設,意義重大。
穩步做好光明中心區土地整備工作,是光明區搶抓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絕好機遇的關鍵一環,是光明區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重要基礎。
光明中心區規劃夢想孕育了10年,自行政區成立以來,光明區按照市委市政府賦予的「建設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使命要求,開展了大量中心區前期工作。光明區一屆一次黨代會、人大會進一步明確了中心區的建設思路、建設路徑和建設重點,為全面開啟中心區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經過長久積累和前期發力,目前,光明中心區正式邁入全面建設階段。
光明中心區項目包含發展用地、深圳科技館(新館)、科學公園、中央公園大道、光輝大道、樓環路、光明大道北段、樓村中學等多個重要民生工程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將集中布局科技館、國際科技交流中心、圖書館、樓村中學、科學公園等一批高質量公共配套設施。
目前,中央公園大道、光輝大道、光明大道北段、樓環路等「兩橫兩縱」主幹道路網已經開工建設,深圳科技館(新館)12月底將動工,明年5月軌道6號線將全線通車。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接下來還有一批市級文體設施將布局到光明中心區。
空間是基礎、是保障、是戰略支撐。7月18日,在光明區舉行的全市「加快國土空間提質增效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十大專項行動工作會議暨土地整備攻堅現場會,明確提出要以自我革命精神攻堅克難,推動國土空間提質增效實現新突破,由此吹響了新一輪十大專項行動總攻的號角。
光明區深刻領會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認真落實有關工作要求,將光明中心區土地整備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7月31日,光明區委書記王宏彬、區長劉勝率隊來到光明中心區項目(樓村)土地整備現場指揮部,了解最新工作進展,推動工作部署落實。8月21日,區長劉勝再度率隊來到指揮部了解最新「戰況」,召開土地整備籤約衝刺動員會,鼓勵大家要堅定信心,直面最迫切、最棘手的重點難點問題,全力以赴向光明未來發展交出滿意答卷。
舉措
綜合施策打好政策「組合拳」
在公常路光明區段驅車從東向西行駛,會陸續經過光明科學城啟動區、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光明中心區等重大項目建設現場,這裡塔吊林立、車水馬龍,一派熱氣蒸騰的建設景象,昭示著不久的將來,這裡將崛起一座科學之城、人文之城、品質之城。
相比其他土地整備項目,光明中心區項目新湖片區涉及地塊類型更加複雜,群眾期望值高、利益訴求複雜多樣。根據光明區委區政府統一部署,按照「規劃引導、突出重點,政策聯動、全面推進,利益共享、政社共贏」的原則,綜合運用「土地整備+城市更新+利益統籌」等多種二次開發手段,同步推進項目土地整備工作。
光明中心區項目新湖片區範圍291萬平方米,涉及居民區、工業園、學校、消防站、配電房、基本農田、墳墓、歷史遺留地塊等多種地塊類型,受影響群眾近2.5萬人。其中,土地整備面積約233.05萬平方米,共涉及建築物773棟約13.59萬平方米,利益統籌面積53.61萬平方米,建築物276棟,建築面積約35.7萬平方米,涉及獅山工業區4個工業園及其他零散廠房約97家企業;城市更新涉及道路土地面積4.14萬平方米,建築物46棟,建築面積約10.93萬平方米,涉及10個工業園約116家企業。
光明區委區政府高位謀劃成立「光明中心區項目土地整備推進工作組」,設立現場指揮部,下設11個功能組、15個協商談判小組、1個遷墳組,引進了多家專業服務機構,會同街道、社區、機構等工作力量,組建了350人的攻堅隊伍,構建了統籌有力、架構完備、運作高效的工作體系。6月18日進入攻堅階段後,從全區抽調的6名處級幹部和14名科級幹部馬上到位全脫產參與整備攻堅,全區上下形成了團結協作、攻堅克難的強大合力。
截至8月25日24時,光明中心區項目(樓村)土地整備第一籤約階段工作實現四個100%。
據悉,接下來,光明中心區項目(樓村)土地整備工作將全面進入騰空交房、清退清拆階段。目前,尚有極個別違法建築的經濟關係待釐清,已徵轉地塊建築物已拆除188棟,清拆率85.45%。下階段,將進入項目清退清拆階段。按照項目總體進度要求,利益統籌及城市更新已全面完成進場測繪、評估清點,計劃8月26日全面啟動清租籤約,力爭9月底前完成騰空交房,為中心區建設提供空間發展保障。
期盼
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動力源泉
光明區以光明中心區建設為契機,通過統籌開發,一方面,可以大幅度提升光明區城市品質和形象,全面完善光明區公共配套短板。另一方面,可以大力提振社區集體經濟,極大提高樓村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質。
光明中心區項目(樓村)所在地為新湖街道樓村社區,該社區是深圳市面積最大、原戶籍人口最多的社區。樓村社區土地資源豐富,但與社區集體經濟發展現狀嚴重不匹配,基礎設施落後,低端產業量大面廣,歷史遺留問題複雜多樣。
期待光明中心區的建設,能讓樓村社區實現「舊貌換新顏」,是老百姓最真實的樸素夢想。光明中心區項目第一個騰空交房的被搬遷人蔡阿姨,是樓村社區老百姓期待美好生活的典型代表。為了配合政府工作,一家人決定籤約完成後立即交房。
「光明中心區建設完成後,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本地老百姓。」蔡阿姨的小兒子陳先生說,「只需要三四年,這一片區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學、科技館、科學公園、配套中學、高端商業街等全部都完成建設了,整個片區的商業價值就會提升。這對於樓村社區集體股份公司未來長遠發展意義非凡。」
蔡阿姨和陳先生都是土生土長的光明人,對這一片土地懷有很深的情感。陳先生說,「作為光明本地人,對於光明科學城、光明中心區的整體規劃很滿意、很自豪,期待美好願景早日變成現實。」
在光明中心區項目土地整備過程中,還有一位隨叫隨到的香港業主平叔,也是關心家鄉和祖國發展的。為了配合協商談判組的工作,即便他身在香港,也是隨叫隨到,最長的一次在樓村社區待了一個多月,陪同工作人員完成建築面積的測繪和清點工作。
平叔在樓村社區出生,早年舉家定居香港。雖然離開光明多年,但平叔始終心繫家鄉發展。看到光明中心區美麗的規劃圖之後,平叔語氣中充滿了期待和驕傲,「為家鄉的發展做出了貢獻,這不是人人都能有的機會和榮譽,我們都很期待看到光明中心區早日建成的那一天。」
光明正是因為有許多像蔡阿姨和平叔一樣的百姓,他們的堅定信任與家園情懷,是光明中心區美好藍圖得以實現的動力源泉。
夢想
重燃改革開放初期火熱激情
在光明中心區新湖土地整備指揮部,飄揚的紅旗下,有一面非常醒目的紅色宣傳欄,寫著「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這是光明中心區項目(樓村)土地整備工作人員最真實的寫照。
由370多人組成的土地整備工作隊伍,在光明中心區這塊熱土揮灑青春和汗水。他們堅信「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建設中心區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幸事,是描繪恢宏光明畫卷的關鍵部分,更是光明區委區政府交代的光榮任務和使命。
在這一過程中,湧現了一系列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第13、14小組安雪巍組長帶領全體成員連續奮戰40個小時,3天時間順利完成寰通菜場226戶菜農清退協議的籤訂;樓村「五老」寶刀不老,充分發揮老黨員、老幹部先鋒模範作用,積極奔走協助各小組溝通協調,推進談判籤約……為了光明中心區能儘快落地建設,光明區上下協同一心,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讚歌。
新湖街道工作人員的朋友圈,都記錄著這一段難忘的歲月。同志們的朋友圈的圖片上,最常見的是凌晨時分的指揮部,現場一片燈火通明,工作人員挑燈夜戰,努力攻克一個個難題。8月25日凌晨零時25分,一位現場工作人員在朋友圈寫道,「感謝每一位同事,我們每一位都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人的青春只有一次,有的歲月靜好,有的負重前行,有的放飛自我,有的心繫家園,我們始終堅信,青春不只是眼前的瀟灑,也有家國與夢想。」而這正是光明中心區項目(樓村)土地整備工作每一位參與者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