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年收6000多億為什麼還要「搬家」?任正非說出了原因

2020-12-11 眾創思維

華為可以說是中國最能賺錢的民營企業之一,年營收逐年上漲,2016年年營收5216億元,到了2017年便達到了6036億元。這在國內民營企業裡面確實是很高的營收,相當於4個阿里巴巴。

除此之外,華為還是一家讓國人感到驕傲的企業,因為它是世界500強,而且它的三大業務板塊都位列世界前三位,在智慧型手機市場更是唯一一家能與蘋果、三星抗衡的中國企業。因此華為備受矚目,有任何一點小動靜都能激起大波瀾。

就好比這幾天「華為搬家」的消息一經爆出,便引來媒體爭先報導。其實在最近幾年,華為搬離深圳的消息時有傳出,但最後都被華為給否認了。然而這一次華為是真的搬了,7月1日華為有2700名員工從深圳搬到東莞松山湖溪流坡村上班。這次搬遷,除了研發團隊外,還有一些其他部門的人員。當然,華為的總部依然還在深圳,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也表示,華為總部永遠不會離開深圳。

至於華為為什麼要大規模搬遷至東莞,用任正非的話來說就是:「大工業的發展,每一個公司都需要一定的空間發展。但是現在土地越來越少,越來越貴,產業成長的可能空間就會越來越小。」

言外之意其實就是:華為從深圳搬遷至東莞背後的原因無非就是深圳的房地產太多,房價太貴,像華為這樣的製造業企業只能往成本低和公共服務好的地方跑。

年營收6000多億卻拗不過深圳逆天的房價,這說來有點可笑,但這就是赤裸裸的現實。

華為總部位於深圳龍崗區,龍崗區2007年的成交均價為10764元/平,而2017年就已經上漲到了41495元/平。十年的時間,上漲幅度就達到了285%。所以說華為的搬遷與深圳不斷攀升的房價有著直接關係。

這也映射了當下中國的一個現實,在深圳樓市火爆的背後,製造業持續萎靡。在這樣的情況下,深圳對於製造業企業來說吸引力將越來越小,它們會陸續逃離深圳,往周邊發展成本更低的東莞、惠州跑。

相關焦點

  • 華為一年利潤600多億,任正非到底有多少個人財富?
    華為年利潤超過600億,華為沒有上市,是一家私有化公司,不需要給股東分紅,那麼落到任正非口袋裡有多少呢?我們普通人的思維會覺得,作為老闆,任正非應該至少分個兩三百億吧。 《胡潤百富榜》給出的任正非個人全部財富數字是210億。
  • 任正非:說一次滅三星蘋果罰款100元 華為手機利潤要超過OPPO、VIVO
    作者:虎龍吟這兩年,華為手機的快速崛起是有目共睹的,在IDC公布的2016年全球智慧型手機銷量報告中,華為以1.39億部的銷量僅次於三星和蘋果,排名全球第三。對於華為手機取得的成績,華為公司掌門人任正非很少見的用了「偉大」這個詞來評價。
  • 你猜| 華為從深圳「搬家」,怎麼就「看上」了東莞?
    你猜 | 華為從深圳「搬家」,怎麼就「看上」了東莞?華為搬家,為什麼東莞成為首選?有分析稱,東莞近年來的變化很大,特別是其產業的轉型升級,可以說是為其承接華為的轉移提供了客觀條件。
  • 華為從深圳「搬家」,怎麼就「看上」了東莞?
    「華為又要搬家了」 ?今天,城叔的朋友圈可以說是被這一消息轟炸了,上一波「別讓華為跑了」的聲音還沒停,「華為搬去東莞」的消息又不脛而走。2016年5月,一篇名為《別讓華為跑了》的文章在朋友圈廣泛轉發,文章稱,作為深圳科技產業支柱的華為,正打算拔營遷往東莞。
  • 聖誕前夜,阿里巴巴市值一夜蒸發6000多億美元,此時請看馬化騰
    一夜蒸發6000多億美元意味著什麼?接近一個中石油沒了中石油馬雲單日身價減少35億美元華為鴻蒙發布會2012年開發了手機作業系統雲SO比華為的鴻蒙系統還要早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正因為這樣,任正非始終堅持不讓華為上市,他說資本貪婪的本性,會破壞我們理想的實現,這一說法一針見血。
  • 任正非為什麼對華為消費者BG不甚滿意?
    日前,在華為消費者BG管理團隊的午餐會上,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發表講話,講話中提到不要機會主義,要聚焦,要有耐心等等,發言中乾貨頗多,我們來做一個解讀。  一、任正非說了什麼?  第一部分還有對消費者BG規模大利潤低的不滿,他說;「蘋果年利潤500億美金,三星年利潤400億美金,你們每年若是能交給我300億美金利潤,我就承認你們是世界第三。你們又說電商要賣2000萬部手機,純利潤是1億美金,一個手機賺30元,這算什麼高科技、高水平?」  他還說:「所以電商也不要說銷售額,以後匯報就說能做到多少利潤。
  • 任正非不知華為融資300億 稱華為資金十分寬裕
    對於發債 300 億一事自己開始並不了解,最終的融資數目到現在也不清楚。發債的成本很低,才4%,而「如果增加員工對企業的投資,這個成本太高了,分紅太高了。」過去華為主要是在西方銀行融資,現在西方銀行融資的管道慢慢地不是很通暢了,華為就改換在國內銀行融資。對於華為的財報情況,任正非表示預估明年上半年業績不會大增長,但也不差。到明年年底人們就更相信華為真的是活下來了。
  • 任正非:13億人每人做好一件事 拼起來就是偉大祖國
    6月1日,一向很少在媒體中露面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兼總裁任正非現身央視《新聞聯播》欄目中,任正非回憶起在「科技三會」大會現場習近平總書記講話時引發的熱烈掌聲,他說,「總書記的話說出了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心聲,建設科技強國時不我待,我們13億人每個人做好一件事,拼起來就是偉大祖國。」
  • 任正非:華為今天的困難,十多年前就有預計
    過去幾年中,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很少接受媒體的公開採訪,但近日他卻先後兩次接受採訪。任正非之所以出來發聲,源於目前華為在國際上面臨多重困境。由於受到多國安全審查,華為5G的海外拓展遇阻;任正非之女、前華為CFO孟晚舟此前在加拿大被扣留,引起軒然大波。
  • 華為年研發投入千億,雷軍並不認為錢越多越好,任正非錯了嗎?
    華為,我國一家沒有任何背景的民營企業,因其掌握了5G核心技術遭到美方制裁,成為了這兩年知名度最高的科技公司之一!由於美方的打壓,華為海外市場不斷被蠶食,產品銷量大幅度下滑,營收有所下降,但是,華為依然沒有停止研發的腳步,今年研發投入了1300多億元。
  • 華為僅次於任正非的第二人,多次被任正非稱讚一人頂萬人
    了解華為的人都知道,任正非軍人 出身,所以不管是對己還是治下,都高標準嚴要求。網上關於任正非和華為的事跡不少,大多都是任正非對員工的嚴格要求,由此可見任總的嚴格!任正非的原則是,越是認為值得重用的下屬,就批評的越狠。現在,華為的標杆人物餘承東就是被任正非這樣要求著成長起來的。
  • 《大頭侃人:任正非》:華為的偉大,歸根結底是創始人格局的偉大
    在國內的商科技行業,華為無疑是一家偉大的企業,它的業務遍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全球30多億人口,能夠創造如此龐大的科技帝國,它的創始人任正非無疑也是一個傳奇。 著名經濟學家張五常先生說過:「我輩無一人堪比任正非!」
  • 華為與美國和解路線圖是什麼?任正非這樣說
    如果美國錯了,還要賠償我們的名譽損失。12月9日下午,華為心聲社區發布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近日接受加拿大《環球郵報》採訪的紀要。這份紀要顯示,任正非於12月2日在深圳接受加拿大《環球郵報》採訪。任正非表示,華為公司或者個人沒有和加拿大政府官員有過接觸,「因為擁有5G設備不只是華為一家,還有愛立信。加拿大政府是否採用5G是一件事,選擇用愛立信還是華為是第二件事,由加拿大政府決定。如果決定給我們做5G,我們就做好;決定不給我們做5G,我們在加拿大的投資也不會變化。我們還要繼續投資加拿大,不改變。」
  • 華為任正非:我聽不懂英文,網友:有智慧
    最近一段時間,如果讓大家說出鏡率最高的企業家,他不是馬雲,也不是劉強東,他應該是任正非!任正非今年已經75歲了,他不像劉強東這些後輩那樣,時不時的還有些所謂的緋聞出來,而只要有關任正非的消息出來後,總是令人振奮的!
  • 華為第一季度業績收入1822億 任正非認為跟蘋果谷歌比差距還大
    打開APP 華為第一季度業績收入1822億 任正非認為跟蘋果谷歌比差距還大 發表於 2020-04-22 14:50:40
  • 華為5G市場份額依然全球第一,任正非:資本是貪婪的,我是灰色的
    資本是貪婪的5G技術領先,市場擴張過快,難免會引起別國政府和企業的擔憂和敵視,華為知道原因所在,所以在美國發布最嚴苛政令時,任正非堅持對內技術不妥協,對外依然保持友好,可以協商的態度,期待能和美國公司合作。
  • 任正非歐洲市場布局,德、法爭寵,「16億」換來華為的轉機
    任正非 1987年,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深圳成立,歷經數十年,華為逐漸從世界諸多電子通信公司中脫穎而出,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通信設備公司,隨著數十年的快速發展,華為通訊逐漸給全球
  • 任正非:美國禁止華為使用安卓,是在削弱美國公司的競爭力
    《經濟學人》倫敦商業主編Patrick Foulis:2019年,美國外交家做了很大的努力試圖說服美國的盟國不要使用華為設備。請問任先生,美國所採取的一系列行動現在成功了嗎?美國的這些努力對象主要是其核心盟國,比如英國和澳大利亞,但是似乎越南等國也面臨來自美國的巨大壓力,要求他們不要使用華為設備。美國的這一系列抵制華為的舉動現在有多成功?
  • 華為員工批評食堂飯菜差,得知任正非的回覆,華為員工:情商真高
    哈嘍,我是大橘,今天又來找大家聊天啦,華為是一家很有實力的公司,擁有自研晶片和系統的技術,在行業內有較大的影響力,為消費者帶來了不少有性價比的產品,而且華為公司的在企業管理方面做的也不錯,還專門設立了一個「心聲社區」。
  • 朱邦凌:任正非講話 華為危亡關頭!做好「長徵」準備
    將來我們是多BG制,多BG在區域裡匯聚的作用是增強,而不是削弱。在地區部要有各BG的協調、考核。 下半年我們還要加強優秀人才的引進,在世界範圍內廣泛招聘優秀科學家、高級專家、少年天才,融入到我們的「血液」裡,堅定不移做到根,向上捅破天。在研發上,加大戰略投入,加強科研隊伍建設,堅定不移做到根,短期要解決生產連續性問題,長期要敢於牽引產業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