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曾經的大英帝國號稱日不落帝國,一度稱霸全球。但關於其稱霸的時間卻眾說紛紜,有的說大英帝國的輝煌僅僅是在19世紀;還有說法稱,大英帝國在擊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之後,取而代之,稱霸了世界三百多年。
那麼我們接下來看看,大英帝國到底稱霸了多久?
最初的大不列顛,只是孤懸海外的一個島,在歐洲諸王眼中,乃是被徵服之地,不值一提。後來王朝建立,國力增長,甚至能和法國硬碰硬,成為了歐洲有數的大國之一。但是,其仍然被歐洲邊緣化,無法稱雄歐洲,更談不上全球霸權了。
事實上,在大航海時代開啟以前,所謂的霸權都有著很大的地域限制,稱霸世界無從談起。而大航海時代開啟之後,英國並不是第一批徵服世界的歐洲國家。
那時候影響力最大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這兩個國家,尤其是西班牙帝國,在16世紀,其不僅是歐洲當之無愧的霸主,更是全球殖民地最多的國家,極盛時期國土面積達3150萬平方公裡。
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曾說道:
「在朕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
是故西班牙被冠以「日不落帝國」的稱號,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被稱為日不落帝國的國家。
而咱們所熟悉的大英帝國,其實還要排在西班牙後面。雖然在1588年,英國擊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將日不落帝國一代目打下神壇。但是,這僅僅只大英帝國崛起的開始,並不代表著他已經稱霸全球。
且不說西班牙帝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金融鬼才荷蘭,歐陸之王法蘭西,哈布斯堡親兒子奧地利,還有北歐武夫瑞典,這些哪一個都不是善茬。
當時的英國,依然只是一個普通航海新秀,談不上霸權。甚至於1640年威尼斯大使稱:
「在世界各國的眼中,英國只不過是一個毫不起眼的民族,因而無足輕重」。
英國真正以一個爭霸國姿態出現,其實是在光榮革命之後,其利用《權利法案》限制了王權,開啟了君主立憲的新時代。同時英國還合併了蘇格蘭,組成了大英帝國的完全體,開始有著實力去爭霸,而這已經是十八世紀了。當時瑞典、奧斯曼已經被沙俄打出第一陣營,西班牙自甘墮落,正是法國稱霸歐洲的時代,英國向太陽王路易十四發起了挑戰。
在進行了包括七年戰爭在內的數次戰爭之後,英國摧毀了法國和西班牙的海上力量,獲得了世界殖民霸權。1763年,也就是七年戰爭勝利的那一年,英國首次驕傲地自稱「日不落帝國」。
此時,英國理論上講是開啟了全球霸權,但其地位並不穩固。首先歐洲大陸仍然輪不到英國說話,無論是遍及歐陸的哈布斯堡王朝還是異軍突起的拿破崙帝國,都不好惹。而對於各地的殖民地,英國也還沒有建立起絕對的統治,比如北美地區美國就獨立了,這對於英國的打擊可不小。
英國真正的稱霸世界,其實是在1815年,徹底擊敗拿破崙之後,其憑藉著拿破崙戰爭中反法同盟的主導作用,同時伴隨著全世界首先完成工業革命而取得的先發優勢,英國在獲得海洋霸權和殖民霸權後,又成為世界工業中心和經濟中心。
對於當時的世界各國,實現了軍事、經濟以及外交的全方位碾壓,基本上就是想打誰就打誰。
哪怕是歐洲列強,不聽話一樣挨揍,比如當初號稱歐洲憲兵的沙俄,一樣被英國帶著法國在克裡米亞一頓胖揍,在亞洲英國更是首先敲開了東方巨龍的國門。至此,英帝國才算是真正成為毫無爭議的世界霸主。
當然,所謂霸主不是說簡單的想打誰就打誰,而是擁有規則的制定權,而英國恰恰就是規則的制定者。
這個身份,英國從1815年,保持到了二戰。
所以,這個時候的大英帝國,就是當之無愧的世界霸主。當然,期間爆發過一戰,德意志帝國帶著一眾小弟挑戰過英國的霸主地位,試圖打破其制定的世界規則,但是最終的結果並沒有成功,大英帝國依舊享有世界秩序的主導權。
即使當時美國的工業實力,經濟水平等紙面數據已經超過英國,但仍然要在英國制定的規則下生存。因為金融、海洋、殖民霸權仍在英國手中,大家都承認它是霸主。
但是,隨著二戰的爆發,世界秩序被崩壞,英國的霸權地位也不復存在。二戰期間,英國幾乎打光了所有黃金儲備和海外資產。1944年,美國主導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後,傳統以英鎊結算的國際貿易體系隨即被美元取代。二戰結束之後,世界秩序開始重建,英國雖然是主創之一,但卻從老大變成了小弟,事事都得跟在美國的後面。
從以上這麼一個時間線來看,英國的世界霸權時間跨度,怎麼都沒有三百年。即使是從1763年獲得世界殖民霸權開始算起,那也就二百年不到。
當然了,這已經很厲害了,至少前無古人。至於有朋友問美國能不能成為與大英帝國比肩,甚至將其超越的來者,這個真說不準。
畢竟美國的稱霸時間並不長,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蘇聯解體算起,到今天也就三十年而已。比起大英帝國的一百多年,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而且當下全球化的趨勢日益明顯,新的世界秩序呼之欲出,美國這個舊時代的霸主,能否在新時代繼續保持地位,更是一個未知數。
當然了,就當下而言,美國的霸主地位依然很穩固。前面說過,霸主不是簡單的想打誰就打誰,而是擁有規則的制定權,現在的美國就依然掌握著規則。就目前來看,美國除了工業體量不再是世界第一外,其海上霸權、科技優勢、國際事務主導權以及貨幣金融霸權,都沒丟。而且美國仍然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並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相關科技方面,仍處於領先地位。
比如說,美元的霸權體系,使得美國在全球經濟上擁有著超然地位,基本上是立於不敗之地。咱們現在短時間還無法找到新的體系去替換。再還有科技上的壟斷優勢,這一點咱們國人體會最為深刻,一個小小的晶片,就足以說明一切。雖然,可以追趕,但需要時間,同時還得防備美國的阻礙。
如果美國能夠在這些領域,保持著壓倒性的領先優勢,有著相關標準規則的制定權,那麼他就依然是霸主。這個時間到底有多長,誰也說不準,有可能二十年後,我們彎道超車,有可能美國一直保持優勢,誰也不給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