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爭中,軍事堡壘顯得非常關鍵,很多人會想起中國建造的「地下長城」,美俄第二階段削減戰略進攻性武器談判未果之際,外界對中國的核力量十分關注。不過,這並不是中國的專屬,美國和蘇聯都曾建造「軍事堡壘」,其中,蘇聯的10000座「軍事堡壘」秘密運行,2000枚戰略飛彈深藏地底,嚴防美國。
為了對抗美國,蘇聯建造了1萬座軍事碉堡
美蘇冷戰時期,美國研發出了「大力神」洲際飛彈,旨在對抗蘇聯的核力量,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在設計階段就考慮將其貯藏在地下,這樣才能對敵人造成致命打擊,隨後美國不聲不響部署了上千個發射井,蘇聯得知消息後坐立不安,必須在短時間內拿出與美國的武器,在這種情況下,蘇聯軍方下令修建「軍事堡壘」。
蘇聯的軍工基礎本身較好,很快就完成了「軍事堡壘」的修建工作,一口氣建造了10000座軍事碉堡和1530個發射井,這裡可以儲存1萬多枚核彈頭和2000枚戰略飛彈,這也讓蘇聯有了對美國進行二次反擊的機會。有消息人士透露,蘇聯修建的這些碉堡有20多座位於雅庫茨克軍事基地,距離我國只有900公裡。
蘇聯解體後,這些軍事碉堡會對我們構成威脅嗎?
蘇聯解體後,很多地道碉堡也被廢棄,俄羅斯繼承了很大一部分軍事遺產,有人擔心蘇聯時代的這些碉堡會對我國構成威脅。其實,在20世紀80年代,美蘇雙方就籤訂了軍控條約,避免因為衝動引發世界大戰。在條約的約束下,蘇聯自行銷毀了一大批飛彈,還放棄了部分軍事碉堡。
據悉,俄羅斯繼承的一小部分軍事碉堡已不再用於軍事目的,將其改成了旅遊景點,讓後人了解更多的知識。不過,話說回來,即使還保留有一部分軍事碉堡,矛頭也不會指向中國,中俄兩國的關係一向很好,做事都是有原則的,近日,雙方計劃聯合研製重型直升機,未來還會展開更多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