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討美國歡心 臺灣建構華而不實飛彈防禦系統

2020-12-13 華夏經緯網

    因短時間內難以獲得新式F-16戰機,臺軍更加在意加強陸基防空戰力。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軍耗資400 億新臺幣從美國進口的遠程預警雷達將於明年完工。該報導稱,該雷達建成後,可探測300公裡以內的各型短/中程飛彈和巡航飛彈。到明年,臺灣上空將逐步拉開一道道飛彈防禦網。

    天價雷達換7分鐘預警

    臺灣軍方稱,與美軍部署在阿拉斯加等地的雷達系統相比,此次美國售臺的遠程預警雷達更為先進。據稱,該雷達不僅能探測各種型號的飛彈和戰鬥機,必要時還可以轉換為對地搜索模式,甚至可探測海峽另一側解放軍 「東海」系列巡航飛彈的部署路線。不過,這種雷達只能選擇一種模式,或對空,或對地,主要還是用於監控高空飛行的彈道飛彈。

    但對於臺軍從美國重金購買的雷達,外界曾傳出不少質疑的聲音。臺灣媒體的報導稱,臺軍裝備遠程預警雷達只能換來7 分鐘的預警時間,在防禦戰中毫無意義。有臺軍將領指出,當初臺軍從美國採購這套雷達,除了在軍事上希望同美方共享情報的考量,主要用意還是為了在政治上和戰略上拉近與美方的關係。

    不過,令臺軍頗為尷尬的是,近兩年美方一直要求在雷達上加裝保密軟體,更離譜的是保密升級的費用還要由臺灣方面承擔。由於該雷達項目遭到國民黨「立委」林郁方、帥化民的強烈批評,最後美方減少了保密升級費用,而該雷達系統也定於明前正式服役。

    硬著頭皮拼湊防空反導網

    根據臺灣「國防部」情報研究單位製作、題為「2010年大陸攻臺兵力研析」的報告,估計解放軍目前針對臺灣的飛彈數目為1300枚。報告預測,解放軍對臺灣部署飛彈的數量在2010年底將達到近2000枚。報告還說,如果臺灣現在遭到大陸的武力攻擊,島上的設施將有90%會被摧毀。

    由這份報告顯示,一旦兩岸發生全面軍事衝突,臺灣的軍事力量已無法對抗解放軍的一擊。臺灣如今為何還要耗資不菲建構這麼一個華而不實的飛彈防禦系統,雖讓人費解,但仍有其內在的原因:

    1、展現自衛決心。面對兩岸可能發生的軍事衝突,執政者必須展現自衛的決心,也順便向美國買個心安。2、為美國全球飛彈防禦系統作嫁衣裳。說的更直接一點,為美國站衛兵。

    就以長程預警雷達為例,這樣的雷達系統對臺灣的軍事意義只是聊勝於無而已。根據資料,這個雷達系統只能為臺灣爭取7到10分鐘的反飛彈預警時間。只是比較讓人好奇的是,解放軍部署於臺灣對岸的M族飛彈,射程約600公裡,由發射到抵達目標,以最大射程計,整個飛行時間究竟有多長?這樣的雷達對戰術型的短程飛彈預警,究竟有多大的軍事價值?

    老實說,長程預警雷達本來就不是為偵測戰術性飛彈而設,而是用於預警中、長程的戰略型洲際飛彈。只是迄今為止,在臺灣「國防部」的報告中,尚未出現解放軍部署戰略飛彈針對臺灣的情資。在這種情況下,這種雷達對臺灣自衛的軍事意義在那裡呢?

    但對於美國的全球反導系統而言,長程預警雷達就成為不可或缺的設施。臺灣軍方人士還透露,美國出售給臺灣的這套系統,比設在阿拉斯加與英國等地的設備都要先進。為什麼?當美國連F-16D戰機都不願賣給臺灣時,美國何以要出售這麼一套先進戰略性的長程預警雷達?其中的貓膩豈不明白?

    毋庸懷疑,臺灣建構飛彈防禦系統的政治意義遠大於軍事意義,在軍事上,對臺灣而言這是個華而不實的飛彈防禦系統,但在政治上,可以維繫一點與美國若即若離的戰略合作關係。但對美國而言,這個飛彈防禦系統其軍事意義就很真實了,它確實可以扮演美國全球飛彈防禦系統的一環,也就是最接近大陸的外層飛彈防禦體系,而且還有臺灣幫它付錢,全世界那裡找得到這麼便宜的事。

    同樣的,臺灣耗巨資購買的愛國者飛彈系統,在軍事意義上,也同樣的華而不實。就以臺灣「國防部」的預估,若到年底解放軍將在臺海對岸部署近2000枚M族飛彈,以過去兩伊戰爭與海灣戰爭的實戰先例判斷,攔截戰術型飛彈非常困難。

    舉例,伊拉克發射一枚短程的飛毛腿地地飛彈,守方至少要發射2枚愛國者飛彈予以反制,攻守之間約以1比2為基準,而且也不必然攔得到。那麼,當解放軍已部署近2000枚M族飛彈,臺灣要部署多少愛國者飛彈?4000枚或更多,問題是臺灣有這麼龐大的財力因應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平實而言,臺灣已玩不起、也已經沒有必要玩一場兩岸軍事對抗的遊戲,臺灣必須尋求的是建構兩岸持久和平發展的政治策略,臺灣更沒有必要陪美國玩圍堵中國,建立美國全球霸權的大國遊戲。臺灣在這場大國權力遊戲中,不可能佔到什麼便宜,更誇張的是,臺灣還要自備現金高價買糧草,幫美國站衛兵,這種美國式的道理說得通嗎?

  防空系統魚龍混雜

    最近幾年,臺軍一直在不遺餘力地打造多層防空反導網。據美國《防務新聞》披露,五角大樓國防情報總署曾向國會提交了一份編號為DIA-02-1001-028的「臺灣防空力量報告」。

    報告稱,臺軍在臺灣島和周邊的澎湖島和東引島部署了多層次的地對空飛彈系統。其中既包括美國製造的「愛國者」-2型和改進的「鷹」式(「霍克」式)飛彈,又有臺灣自產的「天弓」系列飛彈。

    按照配備的雷達性能和飛彈射程分析,這些飛彈主要負責中遠程防空作戰,其中美制「愛國者」飛彈戰鬥力最強,並且擁有較強的機動能力,但數量有限;「鷹」式雖然經過多次改進,但畢竟是服役幾十年的老裝備,戰力有限;而臺軍自產的「天弓」飛彈,最大弊端就是雷達笨重,機動性受到制約。

    在近程防空武器領域,臺軍同樣是「土洋結合」,其中以悍馬為底盤的「復仇者」防空戰車裝備有「毒刺」飛彈和12.7毫米口徑機槍,單車作戰能力強。而臺灣自產的「劍」式近程防空飛彈採用的豐田8噸卡車作為底盤,因此越野和防護性能較差。臺灣東森新聞網就曾指出,臺軍士兵操控「劍」式飛彈的熱成像儀時,經常遭遇「反光問題」。

    可見,臺軍雖然耗巨資購買美制先進雷達,並極力研發自產防空裝備,但其防空系統「魚龍混雜」的局面短期內難有改觀。(國際在線-世界新聞報/東陽)

 

責任編輯:胡光曲

相關焦點

  • 準備大規模作戰,部署在韓國和臺灣的美軍飛彈防禦系統要實現聯動
    《軍事識別》網站報導,美國打算撥出一大筆預算,來提升部署在朝鮮半島的末端高空區域防空系統——也就是「薩德」——的性能,並且讓它具備能和愛國者PAC-3防空飛彈武器系統的互操作能力。包括韓國在內,美國還打算拿出總計10億美元,提升7個部署點的薩德飛彈性能,包括美洲大陸、關島和韓國,同時還要採購一些愛國者PAC-3飛彈。美國還計劃實現薩德發射車的遙控操作,將薩德和愛國者PAC3集成到一起。
  • 美媒:「中國新式飛彈,確實給美國飛彈防禦系統帶來了威脅!」
    事實上,在現在的飛彈攻防戰中,這句話同樣適用,只要誰做的飛彈能夠足夠快、足夠遠,那麼對方想要進行攔截防禦的難度就會成倍增加。  最近,美國媒體在報導中國武器裝備發展的過程中就注意到,目前中國新式飛彈確實給美國飛彈防禦系統帶來了新的威脅,美國相關方面正針對出現的新情況積極應對,尋找彌補這一挑戰的新方法和技術。
  • 各國飛彈防禦系統簡稱,美國NMD,俄羅斯RNMD,中國更霸氣
    以國家飛彈防禦系統為例,美國戰區飛彈防禦系統簡稱叫TMD,國家飛彈防禦系統的簡稱叫NMD。後來中國也擁有了反導系統,簡稱非常的霸氣,叫CTMD與CNMD。關鍵這些都是真的,並不是惡意杜撰。除了美國與中國外,俄羅斯也在構建國家反導系統,可見預見的是,以後俄羅斯反導系統構建完成後,應該叫RNMD(Russian National Missile Defence),簡單幹脆,粗暴有力。
  • 美飛彈防禦系統建到俄家門口 波蘭捷克當"先鋒"
    莫斯科方面甚至威脅要拿出「反制」措施來應對美國靠近俄羅斯邊界建設的飛彈防禦系統。    根據美國安排,與俄羅斯接壤的波蘭將成為美軍攔截飛彈發射基地,而同樣靠近俄羅斯邊界的捷克將設立美軍遠程雷達。如果上述計劃順利實施,波蘭捷克將聯手成為美國在海外建設的最大飛彈防禦系統基地。全新預警雷達和飛彈發射系統將於2011年後完工並投入使用,從而將美軍飛彈防禦系統直接部署到了俄羅斯家門口。
  • 日本批准在兩艘軍艦上裝備「宙斯盾」飛彈防禦系統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東京12月18日消息 日本共同社消息,日本內閣18日批准了在兩艘軍艦上裝備「宙斯盾」飛彈防禦系統的基本方針,以取代東京今年早些時候拒絕的岸基預警系統。與陸基系統相比,預計海基系統能夠在半徑為數百公裡的範圍內攔截彈道飛彈和戰鬥機。報導說,與此同時,日本政府未批准對海外軍事基地發起攻擊,以避免對日飛彈攻擊的可能性。
  • 美軍成功試射2枚反導飛彈,「是能打下洲際飛彈的防禦系統」
    美軍3月25日在太平洋試射2枚反導飛彈,軍方成功測試具備擊落洲際彈道飛彈的防禦系統,表明美國有能力攔截來自朝鮮等國的洲際彈道飛彈。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3月26日報導,美國《聖路易奧比斯波論壇報》(San Luis Obispo Tribune)援引該國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言人的話報導,該基地發射了2枚反導飛彈,在太平洋上空測試反導防禦系統。報導稱,飛彈於當地時間3月25日10時30分(北京時間1時30分)發射。
  • 美媒:中國東風26飛彈可打關島 防禦系統難攔截
    資料圖:外媒稱中國在東風21系列飛彈基礎上研發東風26此次演習中,陸軍將首次使用新的飛彈防禦系統。去年,五角大樓向關島部署了戰區高空防禦系統,該系統設計用來攔截飛彈。 「將死中國。」美國《華盛頓時報》12日以此為題刊登文章兇氣畢露。文章稱,中國發展一種新型中程核飛彈東風-26C的消息已得到證實。據稱,該飛彈能打到關島。該飛彈可從公路機動發射架發射,使用固體燃料。這就使它能隱蔽在中國的地下——3000英裡長的戰略加固隧道——以備使用。
  • 笪志剛:日本飛彈防禦為何遮遮掩掩
    日本政府在18日的內閣會議上正式敲定替代陸基「宙斯盾」飛彈防禦系統的新方案。該方案不僅包括新增2艘「宙斯盾」艦供搭載和發射攔截飛彈使用,還計劃延長陸上自衛隊現有的「12式」地對艦飛彈飛行距離,將其開發成能直接攻擊敵方飛彈射程之外目標的「獨立型飛彈」。媒體普遍預計,菅義偉內閣上述決定將為圍繞日本飛彈防禦方針的混亂局面畫上句號。
  • 分析:六種飛彈卻六神無主 臺灣飛彈瞄向何方?(圖)
    據了解,「愛國者」飛彈系統實戰攔截來襲彈道飛彈時,皆一次發射兩枚,以提高命中率。「神箭42號」操演是臺灣1994年採購3套「愛國者」Ⅱ型改良飛彈系統,1996年陸續接裝成軍部署以來,首次進行實彈試射。  1993年9月,臺灣耗資5.65億美元向美國訂購了3套「愛國者」PAC-2飛彈系統,包括200枚飛彈,裝備了一個營,下轄3個連。
  • 放鞭炮討女友歡心 美國少年手指炸爛聞到烤肉味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美國少年為了討女友歡心,結果被鞭炮炸爛手指。(圖片來源於網絡)參考消息網10月27日報導 美國華盛頓一名15歲少年日前為了討女友的歡心,就突發奇想非法購買鞭炮,打算在房間對外「施放煙火」,沒想到卻在自己手上爆炸還「炸爛」右手手指,雖然馬上進行緊急手術,仍造成永久性傷害。
  • 50個連共6千枚飛彈 臺灣防空飛彈部署在哪?(圖)
    從1964年1月開始,臺灣陸軍防空部隊開始接受美國提供的「霍克」低空防空飛彈,20世紀70年代,臺海軍開始引進以色列的艦對艦飛彈和美制「小懈樹」艦對空飛彈。20世紀70年代之後,臺又相繼從美國、法國大量引進了」奈基「、「麻雀」、「毒刺」、「標準」、「西北風」和「愛國者」—2等先進飛彈。到20世紀90年代初期,臺軍基本實現了三軍主戰武器裝備飛彈化。而目前臺灣自製的防空飛彈有「天弓」系列。
  • 美專家赴捷為飛彈防禦基地選址
    作者: 來源: 新華社  據新華社電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18日援引美國和捷克官員的話說,一個約20名成員的美國國防部專家小組定於當天抵達捷克,為美國計劃在中歐設立的飛彈防禦基地選址。  捷克國防部官員說,兩國已就飛彈防禦基地問題進行了約兩年磋商。
  • 臺灣多處絕密防空飛彈基地被大陸曝光(組圖)
    原標題:臺灣多處絕密防空飛彈基地被大陸曝光(組圖)   臺灣國民黨當局早在50年代中期,就在美國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開始籌劃地面防空力量的建設。90年代初,臺灣當局為了適應臺海形勢和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將戰略思想調整為「防衛固守,有效嚇阻」,並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強了對空防禦體系建設。
  • 臺灣在馬祖部署飛彈,美國:大陸攻臺非常困難
    未來將進駐新型「天弓三」型地對地飛彈(原文如此,為地空飛彈)、射程400公裡的「雄三」陸攻型飛彈及射程達1000公裡的「雄風二E」巡航飛彈,射程可達廣州、福建、上海、南京等東南沿海重要的城市及重要軍事設施。報導稱,臺灣防務安全研究院防務資源與產業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認為,本次增設飛彈陣地能夠加強「自衛權」,以及對北京的「嚇阻作用」,符合「戰術反制,戰略守勢」的原則。
  • 臺灣在鬧市偷偷部署愛國者 防空飛彈密度世界第二
    資料圖:愛國者3防空飛彈系統  原標題:臺灣在鬧市偷偷部署愛國者 防空飛彈密度世界第二  已拖延近兩年的臺中市愛國者飛彈陣地設立一事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不顧民眾強烈反對,指使軍方趁著「鬼月」偷偷開工,民眾紛紛抗議自己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變成「人肉盾牌」。  據臺灣《中國時報》9日報導,臺灣軍方決定在臺中坪林營區設愛國者飛彈陣地後,遭到地方人士的抗爭。但蔡英文認為「建軍事宜,該做就做」,不應受地方牽制幹擾,為此還訓了「國防部長」馮世寬。
  • 美國彈道飛彈防禦艦首次前往西班牙羅塔海軍基地
    據防務新聞網2014年2月1日報導,美國海軍宙斯盾驅逐艦「唐納德·庫克」號1月31日從諾福克軍港出發前往西班牙羅塔海軍基地,該艦將是美國駐紮在歐洲的4艘彈道飛彈防禦艦艇中的第一艘。  這是歐巴馬政府「分階段適應方案」彈道飛彈防禦計劃的一部分工作,該計劃將在西班牙部署宙斯盾驅逐艦,在羅馬尼亞(2015年投入使用)和波蘭(2018年投入使用)建設兩個宙斯盾岸基設施。  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1月30日訪問了波蘭,強調了兩國的彈道飛彈防禦合作。  在西班牙的驅逐艦將被官方稱作「前沿部署海軍部隊」。
  • 臺灣欲集齊四種魚叉飛彈意欲何為?魏東旭:達不到效果成移動標靶
    川普政府當地時間26日通知國會,計劃向臺灣出售價值23.7億美元的「魚叉」飛彈系統。「美國之音」援引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稱,臺灣方面要求購買的「魚叉」岸防系統包括100輛「魚叉」海岸防禦系統發射器運輸車、數百枚飛彈、25輛雷達卡車、支持和測試設備等。
  • 美國人用恐嚇方法嚇唬韓國人,好讓中導在半島紮根
    韓國《朝鮮日報》 14日刊文並引用所謂美國飛彈專家的話說,韓國應打破對中國的「三不承諾」。《朝鮮日報》報導稱,美國戰略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飛彈專家威廉斯12日就北方鄰國最近發射短程彈道飛彈表示,「因為飛行高度不足50公裡,用韓國的雷達難以捕捉到,使用『愛國者』飛彈也很難進行攔截」,「有必要提高雷達的監視性能,以便在對方飛彈發射早期正確找到其位置」。
  • 中國高超音速飛彈可以擊敗美防禦系統嗎?越南人思來想去給出答案
    前段時間,美國在夏威夷進行了一場飛彈防禦系統的試驗,並且昭告天下,這個試驗再次成功攔截洲際彈道飛彈。對於這個消息,雖然很多人不一定看好,畢竟還是試驗中。但是美國人自己反正是十分相信的。而很多小國家對這個也十分感興趣,畢竟是飛彈目前最高科技的矛和盾的較量。
  • 加拿斥資52億討美國「歡心」,華為設備遭全面清除?
    加拿斥資52億討美國「歡心」,華為設備遭全面清除?近段時間以來,在美國全方位的打擊下,華為終於迎來晶片「至暗時刻」,據外媒9月17日報導,美國商務部5月15日下達的晶片禁令已正式生效,中方將無法從包括聯發科、韓國三星等供貨商在內企業購買晶片,而5nm高端晶片技術至今仍被美國壟斷,中方華為雖然已經開始著手進行晶片自主研發項目,但是要想徹底攻克並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