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24歲的三毛背著簡單的行囊,來到西班牙馬德裡大學求學。在大三的時候,認識了西班牙一名18歲的高中生荷西。
在此之前,三毛有過幾段感情,這名涉世未深的高中生並未引起三毛太多注意。網上有人說三毛與荷西是在1967年認識的,這與事實並不符。因為1967年的時候,荷西才16歲,是未成年。
三毛在西班牙上學期間,交往過其他外籍男友,有日本的、德國的,身邊從不缺追求者。不可能對16歲的荷西動情,並愛之深切。
如果三毛真愛荷西,是不會回國,並愛上一個有婦之夫的。而且在回國的兩年時間裡,先後又換了幾任男友,與其中一名德國籍男友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男友突發疾病死亡。
1972年,再次來到西班牙遇到長得帥氣、滿臉絡腮鬍的荷西,三毛這才與其交往的。後來,兩人來到鳥不拉屎的撒哈拉沙漠,過著極其貧寒的生活。
三毛在此期間,寫下了許多情感真摯的作品,比如《撒哈拉的故事》系列散文集。
不幸的是,與荷西生活了7年之後,荷西因意外溺水身亡。
三毛與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生活了7年,都沒有生兒育女。有人懷疑荷西這個人根本不存在,是三毛在作品中虛構的。
我可以確切地說,荷西是真實存在的。三毛和荷西一起生活幾年,沒有生育是有其它原因的。
一是:經濟條件不允許,當時兩人的婚床和其他一些家具,都是三毛用撿來的棺材板做的。為了錢,三毛曾賣過香水,還和荷西一起賣過魚。
二是:三毛懷過孩子,最後流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