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下午,杭州拱墅區半山森林消防值班室突然響起了報警鈴聲。
「龍山山塘大壩附近產生大量濃煙,底部可見明火,請森林消撲火隊員立刻處理!」隨著值班員通過對講機發出信息,正在山上巡邏的森林消撲火隊員立刻分兩路趕往現場,開啟引水滅火裝置,高壓水槍噴出的水龍瞬間壓住了火情,通過5分鐘的全力撲救,明火被徹底撲滅。
而這一幕,在消防值班室的大屏幕上顯示得清清楚楚。
原來,這是一次消防實戰演練,檢驗的是半山森林消防指揮系統的監測預警能力和撲火作戰的快速反應能力。
為什麼短短5分鐘就能將一次森林火情消弭於無形?記者了解到,這和杭州首次在半山森林公園投放的森林防火指揮系統有關。
去年,杭州市森林消防和拱墅區森林消防聯合海康威視在半山國家森林公園建立了基於紅外熱成像技術的森林防火指揮系統,系統通過前端雙光譜重型雲臺紅外熱成像與可見光攝像機,對設立在公園內的每個基站附近3至5公裡範圍林區進行視頻監控圖像採集,實現360°全方位監控,坐在值班室裡,佔地面積一百七十多萬平方米半山森林公園內的景象,一覽無餘。
「以前靠『人眼』,現在靠『天眼』。」拱墅區消防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套「天眼」系統由於使用了熱成像技術,在火勢不大、甚至監控中還看不到明火的時候,系統就能及時偵測到溫度異常並發出警報。
一旦發現監測到煙火,後端監控中心將會馬上發出報警信號並在GIS地圖上顯示火情位置,同時可對火場進行火勢蔓延分析、應急調度指揮、災損評估。
和巡邏隊員肉眼觀測比起來,用上熱成像技術的「天眼」效率高了太多——系統投入使用後不久,國家林業局到半山森林公園考察,分別用3處明火和2處濃煙測試,全部報警,沒有一次誤報和漏報。
記者從杭州市森林公安了解到,目前只有半山森林公園安裝了這一系統,不過將來,這套「天眼」可能會在全杭州範圍內推廣開來,為景區和自然保護區築起一道電子「防火牆」。
杭州市森林消防辦也提醒廣大市民,每年的11月1日至第二年的4月30日是杭州的森林防火期,進入山林要自覺遵守林區野外用火管理規定,在高火險天氣自覺禁止一切野外用火,避免因用火不慎引發森林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