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書市從地壇到朝陽公園 讀者偏愛優質舊書
京華時報記者徐曉帆攝 從早年的勞動人民文化宮、地壇公園,再到今年的朝陽公園,書市承載著一些老市民的記憶。5月8日,為期一周的「北京書市」如約而至,由於工作日的緣故,第一天的書市並不擁擠。三聯書店、人民文學出版社、商務印書館等老牌出版社的半價書依舊受讀者青睞,也有不少讀者專程來到「孔夫子舊書網淘寶一條街」,尋找優質舊書。
-
舊書新生
讀書的時候李金亮就喜歡逛古籍書店,也做些舊書的小生意。大學畢業後,他在南越王墓博物館、珠江啤酒廠工作過,直到2008年開了這家小古堂。早在2003年,他便已在孔夫子舊書網上開了同名網店。現在孔夫子舊書網的綜合書店排名上,小古堂位居第17,在廣東地區排在榜首。不同於在網上賣的較為珍貴的古舊書,書店裡仍以賣一些文史哲的特價書為主。
-
探訪2019北京書市:精品舊書人氣旺 換書大集成亮點
19日上午,「2019北京書市」正式拉開帷幕,不少讀者拎著大號購物袋來選書。其中,精品舊書依然人氣旺盛,「換書大集」則成了書市亮點之一。優秀出版物「扎堆」展示據此前媒體報導,今年的北京書市開設5大展區600餘個展位,集中展示展銷近50萬種優秀出版物及文化產品。
-
別了,上海文廟舊書市場!
為了籌劃1月12日早上的舊書書市之旅,我早已通過高德和奧維兩個版本的地圖研究再三,通過一通的酒店預定聯繫之後,把住宿的酒店鎖定了位於河南南路上的湘友賓館。從賓館到文廟的距離並不算太遠,走街串巷散步也就差不多10多分鐘到20分鐘即到。
-
探訪「北京書市」:古舊書受歡迎 特色書店聚人氣
「2018北京書市」如約而至,11日上午,記者來到北京書市所在地朝陽公園實地探訪,發現不少亮點:精品古舊書依然受歡迎,特色實體書店亦吸引不少讀者參觀。進入朝陽公園南門的書市主入口,就能看到高大的展板,上面書市布局、參展商名錄等一目了然。據了解,今年北京書市開設了精品暢銷書展區、古舊圖書展區、特色實體書店展區及北京書市分會場等8大區域600個展位,集中展示了40萬種出版物。
-
孔夫子舊書網二手書置換售賣活動
一、活動介紹二手書置換售賣活動是孔網結合本次書市的「閱讀新生活,閱讀新主張」主題,孔夫子舊書網在結合傳統紙質閱讀的基礎上,響應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的低碳生活方式,提出了「閱讀新主張——低碳閱讀」的口號,號召民眾來讀舊書、借書讀、換書讀,讓手裡的閒置書流動起來,降低購書成本的同時減少碳排放,為保護我們共同生活的家園貢獻力量
-
馮驥才談「城市要有舊書市場」
馮驥才的「閱讀史」,也包括他到城市的舊書市場買書的經歷。馮驥才寫過一篇文章《城市要有舊書市場》:在一個城市裡,買新書要去書店,找舊書要去舊書市場。對於一個愛書的人,舊書市場充滿太多的樂趣,有很強的魅力,「年輕時,我最喜歡去的地方之一是天津勸業商場與天祥商場『結合部』——那地方是新華書店的舊書部,架上桌上堆滿舊書,但是線裝書、洋裝書以及各類不同內容的書全部分得清清楚楚」…… 馮驥才的很多書都和舊書市場有關,他說現在市場沒有了,挺遺憾的。「我現在每天要看半小時的孔夫子舊書網,看到有好書,就託年輕的朋友幫我買。
-
2019北京書市五大展區介紹 構建書文化樂園
參展的精品舊書、新印古籍、特價圖書、書法藝術、老畫冊、籤名本、名家藏書達20餘萬種。同時,還展銷頗受書法、繪畫愛好者喜歡的文房四寶、文房周邊等商品,以及「定製版」毛筆、篆刻用品、極具傳統工藝水平的辦公用品和文化用品等。孔夫子舊書網集中展售十萬餘種古舊圖書文獻,包括特色明清古籍、民國圖書、民國期刊、名人手稿墨跡等罕見書籍文獻,也包括建國後出版的精品舊書,以及毛邊本、名家籤名本等獨家定製書。
-
2020北京書市觀察:線上線下融合 古舊書受青睞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9日電(記者 上官雲)近日,一年一度的北京書市正式拉開大幕。「2020北京書市」設立四大展區,展示一大批精品出版物和特色圖書。今年,還首次開啟「雲書市」模式,將部分活動內容搬到了一些電商平臺,線上線下相結合提供文化服務。記者在實地探訪中也發現,與往年相比,2020北京書市有不少亮點。
-
大二學生舊書贈給新生
□記者 錢鈺 通訊員 王津晚報訊 為響應節能環保號召,創建資源節約型校園,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青年志願者服務隊主辦了「書香常在,星火相傳之2011新生圖書流轉」活動。志願者們把從全校大二學生收集來的舊書進行整理,全部免費發放給新生們,這是在上海各大高校之間首次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的「圖書流轉」。
-
每年新生入學,總有小學生家長質問:都讓家長教,老師幹什麼
每年的新生入學,小學生都是一臉的驚喜與興奮,而大部分的家長則是一頭霧水或茫然。昨天,收到一位家長的留言:剛上一年級沒幾天,我不懂為什麼語文課老師還沒教呢,放學就讓家長給拍生字讀和組詞的視頻交到釘釘上去? 那家長教了老師教什麼啊?我就問問是不是現在都這樣的?
-
上海文廟舊書市場現狀:除了門票還是1元,其他都變了
在他們看來,這種溫情就是由上海文廟的舊書集市帶來的。小小的舊書集市經歷了圖書出版的巔峰時期,也面臨著實體書商崩潰的歷史時局,事到如今,又會有怎樣的命運?曾經的「滬上淘書樂園」文廟舊書集市在興起之初並不頻繁,一年僅舉辦4次(春節、元宵節、暑假、國慶節)。1993年,上海市民提議開辦像法國塞納河邊十裡書市一樣的舊書集市。
-
重慶最大舊書市場—楊公橋舊書市場倒閉了
2017年楊公橋舊書市/本期照片由何提供2020年4月6日中午,我站在重慶楊公橋舊書市場的地下通道裡,往日熱鬧的景象不復存在,眼前只剩一片空蕩和狼藉,拆遷過後的荒涼與蕭寂混合著這座城市還未散去的疫情陰影
-
濟南中山公園的舊書市場,已運營16個年頭,現不僅是賣舊書的集市
濟南中山公園的舊書市場,已運營16個年頭,現不僅是賣舊書的集市濟南的中山公園位於經三路上,處於一個比較繁華的地帶,中山公園每天都有很多老人、年輕人在堅持晨練,有人選擇跑步,有人選擇武術,還有人選擇開個嗓子說個快板,總之在這裡晨練的方式五花八門
-
男子多年前100元買本舊書 如今叫價100萬
男子多年前100元買本舊書 如今叫價100萬 68歲的鐵嶺昌圖人姜立夫是一位書迷,自從30多年前瀋陽有了書市,他年年不落下,如今他在瀋陽書市上淘到的寶貝已經累計不下一百種。
-
上海文廟與舊書市場
文廟大門朝南開在今學院路上,除了欞星門、大成殿、尊經閣、明倫堂、魁星閣等文廟規定的建築外,一進大門有寬敞的甬道,甬道處有宣化坊(原名宣教坊)、崇禮坊(原名惠政坊)、澤民坊、集慶坊(原名集議坊)四座石牌坊,還有洗心亭、天光影池、舞雨橋,蒼松翠竹等,儼然是一座城市園林。
-
上海最大的舊書市場 文廟「懷舊風」再起
「每周日,一場以舊書古籍為主的盛宴,從黑漆漆的凌晨拉開帷幕。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喚做鬼市開幕也來得貼切,攤主挑著檯燈,顧客一目十行,考眼力界的時候到了。」曾到過文廟舊書會的人如此描述。自1986年起,一周一會的文廟舊書市場,是上海最重要的舊書集散中心,曾一度佔據上海書刊批發市場將近九成份額。沿著欞星門進入文廟,翻開了一個舊書市集的故事。
-
暑期「打卡」、遊園集章、學習禮儀……走心課程讓新生家長告別焦慮
每位新生都收穫了嘉獎證書 通訊員劉會攝長江日報-長江網8月29日訊(記者舒筱 通訊員劉會)「優秀的小學生就是要認真聽講」「要坐端正,好好學習」「每天早到,不能遲到」……8月28日下午,洪山區廣埠屯清江錦城分校一年級新生的快問快答小視頻
-
幼兒園新生家長會怎麼開?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幼兒園的新生家長會要怎麼開,開新生家長會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 介紹幼兒園 新生家長會是家長和幼兒園的開始,從這一天起,如無意外的話,將要繼續一起「合作」3年,所以,讓家長更進一步了解幼兒園,是新生家長會的重要工作和首要工作。
-
重慶主城只剩一個二手書市?5元一本的淘書快樂,絕對不能失傳
重慶最大的二手書市消失了2020年3月末,重慶市楊公橋片區的地下書市,終於徹底完成了搬遷。愛書的朋友一定都知道,位於渝碚路上的楊公橋地下書市,曾經是山城最大的二手書交易市場。「那時我偶爾去交易城舊書市場買書看,結識了一位姓王的書攤老闆 。一次,他跟我說他的書攤要轉讓,當時我沒有什麼穩定的工作,經過幾天的考慮,把書攤盤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