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山位於陝西省秦嶺山脈中段,又稱為太乙山、中南山、地肺山、周南山等等,是中國重要的地理標誌,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世界級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自然保護區。此山素來有「仙都」、「洞天之冠」、「天下第一福地」等美稱,也被稱之為「中國天然動物園」、「亞洲天然植物園」。以秦嶺造山帶地質遺蹟,第四紀地質遺蹟,地貌遺蹟,古人類遺蹟為特色(資料源於搜狗百科)
終南山擁有如此之多的特色,秀麗的山川。對於這座山,只要讀過金庸的《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這兩本書的,大概都不會陌生。雖然金庸先生並未到過終南山,但是在其筆下的終南山地勢的陡峭與險峻,豐富的水資源,茂盛的植被都栩栩如生。
終南山歷來為皇帝所倚仗,在此社祭壇,供奉神明,也因為其風光旖旎,所以終南山歷代都被視為皇室禁地,上林苑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但與此同時終南山也是道教的聖地。道教多隱士這句話不是說說而已。
在此隱居的文人墨客也是許許多多(據統計終南山歷代大概有5000餘人隱居),他們或為其留下了不少的不朽名篇,或為其留下了一個個口耳相傳的故事傳說。其中歷史最為久遠的的,出名的就要數道教天神祖——太上老君(老子李耳),公元前571年。之後出名的隱士據說有老子的徒弟文始真人——尹喜。(道教始祖都在此隱居,那麼說終南山是道教的聖地就有道理的了)
正財神——趙公明,隱居得道於終南山,是道教四大元帥之一;「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中的「南山」便是終南山;眾多得道高僧也於此隱居,例如:道生、道融、僧睿、慧觀等等。所以終南山便是「道教」、「壽」、「財神」、「佛教」的文化發祥地。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是終南山隱士士大夫等知識分子的堅守,例如:商末周初的姜子牙,一個具有濃鬱神話傳說色彩的人物,他在終南山畔溪谷中隱居,用無鉤之釣,結束了隱逸生活,開始建功立業,成為一代名相;漢代平侯張良,一個智勇雙全的人物,當他功成名就之後,在終南山南麓的紫柏山學習、隱居……,他們都是有需要堅守的信念的人。
從神話傳說中的鐘馗、漢鍾離,到教科書中的商山四皓、詩佛王維;從醫者仁心的藥王孫思邈,到仙家道人呂洞賓,這些在我們身邊都可以聽到並且了解到的人,都去了終南山隱居,甚至就是如今也有人去終南山隱居,那麼這是為什麼呢?終南山的魅力為何如此之大呢?
大概就是其人文環境為隱居者提供了基本保障,在此山隱居,山中居民也會心懷尊敬,並且此山隱居的歷史也是久遠的。在享受自然,感悟自然,所以終南山隱士如何不多。我們雖然不隱居,但是在了解終南山隱士文化的同時觀賞終南山美麗風景,何樂而不為呢?
(圖片源於搜狗以及百家號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