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6 17:03:00來源:上觀新聞
日前,《松江樞紐交通集疏運組織規劃方案》出爐。記者從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獲悉,松江樞紐將按照上海市級樞紐的功能定位配置交通設施資源,總體上遵循「快網接入、均衡布局、分類集散、彈性預留」的原則進行交通組織,並在高快速路體系、地區路網、軌道支撐和公交配置等方面加強樞紐的集疏運體系建設。
據了解,松江樞紐是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國家戰略和G60科創走廊重要支點和引擎。作為上海卓越全球城市的城市級樞紐,是上海市西南方向疏解虹橋樞紐壓力、服務全市域的重點錨固節點,可有效帶動和激活松江新城南部區域功能提升,形成功能多元、開放融合的「城市客廳」。
規劃方案從四個方面對松江樞紐交通組織進行了「智慧」規劃。首先是優化高快速路網布局,構建松江樞紐快速集散道路系統。將充分銜接由「滬松公路、辰塔路、金玉路、辰花公路」組成的「井字型」新城快速路網和由「申嘉湖高速、滬昆高速、瀋海高速、繞城高速高速」組成的「井字型」高速路網,使松江樞紐快速融入市域高快速路體系,實現松江樞紐與中心城區、虹橋樞紐、浦東樞紐、周邊新城等快速交通聯繫,提升松江樞紐服務全市的輻射能力。近期將重點完善滬松公路快速化、增設S32玉樹路立交,並研究新增沿嘉松公路銜接金玉快速路的快速匝道。
其次是完善樞紐周邊路網,形成「高密度、多環通」運行體系。針對由毛竹港、規劃玉陽大道、大漲涇、申嘉湖高速圍合範圍約1.3平方公裡的樞紐核心區域,以玉陽大道、嘉松公路、富永路作為車站集散主體道路,並在核心區形成「四橫(玉陽大道、玉朝路、中橋路、大江路)、五縱(梅家埭路、嘉松公路、人民南路、鹽倉路、富永路)」的「高密度、多環通、強靈活」集散道路,區域路網密度達到8.8公裡/平方公裡,支撐樞紐靈活交通組織。
同時,暢達樞紐本體交通,分別形成「向西、向北、向東」等三個集散扇面,並按照「進站集中、出站分散」、「東西分設、東快西慢」、「組合布局、便捷銜接」的原則,以樞紐交通中心為核心,規劃東側車道邊系統銜接快速路系統,實現樞紐快進快出;西側地面道路主要服務城市功能和周邊綜合開發,兼顧松江新城內部樞紐集散。
松江樞紐還將增強軌交資源配置,強化服務市域的網絡化軌交支撐;充分銜接全市軌道交通網絡,形成「2條市域快線、2條城市地鐵、1條中運量軌道」支撐的軌道集散布局。2條快線分別為東西聯絡線和嘉青松金線,快速銜接青浦、金山、閔行、嘉定等周邊城區和浦東樞紐等大型樞紐;2條城市地鐵分別為軌道交通9號線和23號線,並在樞紐核心區形成「T」型換乘,重點銜接上海中心城區和松江區內重點組團地區。1條中運量公交線路,服務銜接松江新城及周邊城鎮節點。
此外,未來還將優化松江樞紐各類設施集成,突出公交、長途等綜合布置。在松江樞紐綜合布局公交樞紐站、長途客運站、計程車等配套設施,形成交通換乘集散中心。
根據松江樞紐在市域的區位特點,按照「公交專線、區域公交、常規公交」等布局多層次公交線路,其中專線公交主要至上海站、迪士尼、佘山度假區、莘莊樞紐、臨港新片區等城市中心或度假區等特定功能區;區域公交主要至奉賢、青浦、閔行、金山等松江周邊區域;常規公交主要為服務松江新城及周邊城鎮的常規公交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