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樂活網lahoo.ca 方圓報導)溫哥華到底是天堂還是地獄,個人以為似乎完全在於是不是出太陽,晴出她那無比純淨的藍天白雲,亮出她那無比燦爛的嬌豔花朵。居住其中的人,心情也好像在跟著她天使及魔鬼的雙面性格起起落落,一會覺得生活如此美好,陽光燦爛、充滿自信,一會又認為日子百無聊賴,陰鬱低沉、毫無生氣。
目前正值春季的溫哥華,幾乎是少一半的晴日,多一半的雨天。趁個晴日,帶孩子們去看櫻花。每年的櫻花一開,心便痒痒得長了草,卻要耐著性子等沒完沒了的雨下完,雨中賞櫻雖然別有一番風趣,但那種陰沉溼冷卻不是一般人喜歡的。去年最喜歡的櫻花是在Graveley街從Lillooet到Windermere這一段,那裡是滿樹繁茂的美國曙櫻,花開著熱熱鬧鬧,密密麻麻壓滿枝頭。僅是一棵樹已美麗嬌嫩到極致,不料她卻把這種美延伸了一整條街,看一眼就忍不住屏住呼吸,把她納入心裡,久久不願離去。於是無比羨慕那些住在櫻花巷的人,他們呼吸的空氣,豈不永遠充滿櫻花的味道?他們居住的空間,豈不永遠駐在畫的深處?
今年更幸運地是,找到另一條櫻花街,一樣的花種一樣的美麗,可貴的是由於沒被廣為宣傳,就尤如天生麗質的美人,因為養在深閨人未識,增添一種寂靜無聲的美。靜靜走在樹下,感覺自己擁有了整個花海。縱然有千般愁,如此櫻花也解萬愁了吧。雖然不能以花遮目,擋住世上的所有醜陋與骯髒,就暫且讓自己在虛幻的天堂中踱一下步吧。
天晴時,也極愛溫哥華的藍天白雲,那純淨到極致的藍天,乾淨到極致的白雲。它籠罩下的一切景物,即便是普普通通的景物,在它的映襯下都美麗得無法形容,更別說掩映著滿樹粉嫩的櫻花,還有遠山上的白雪皚皚,真是感嘆此景只應天上有,上帝厚愛溫哥華。生活中無論你是在開車,還是在公園玩耍,亦或在室內,藍天白雲無處不在,抬頭就是,內心頓覺純潔、精神立即升華,所以溫哥華的晴天,真是太可愛,甚至聖潔不過。
還記得第一次見到這樣的藍天白雲是在國內的雲南,呆呆地凝視天空,眼中再無別物。雲南被稱為「彩雲之南」,而溫哥華曾被華人音譯為「「雲哥華」,並衍生出「雲埠」和「雲城」的簡稱。家人客居溫哥華後,寫下此詩:「山於茫茫雲中隱,雲在層層山間遊。日出藍天白雲渡,千姿百態不勝收。最美夕陽落山時,彩霞萬道如錦綢。」
詩中提到的晚霞,也是溫哥華天晴時另一種令人愛入骨髓的美。夏日,在海灘玩耍快一天後,最期待的是看晚霞。夕陽戀戀不捨地一點點消失在海平線下,火紅的餘輝讓白日的藍天白雲披上更絢麗的外衣,恐怕再有天賦的畫家也描繪不了她的美如仙境。即使不在海邊,晚霞也隨處可見,每次拍下,都忍不住在朋友圈曬圖。
然而,當你沉醉于晴日的天堂時,別忘記溫哥華仍會有雨,並且常常是持續很多天的雨,因為它還有另一個更著名的名字「雨哥華」。你可以說溫哥華的雨美如油畫,但事實是,如果真長期住在油畫裡,那種粘嗒嗒、溼乎乎的感覺能好受麼?一想到那沒完沒了的雨,就好象心裡長了一層綠苔蘚。許多室外活動無法做,比如賞花,看著大雨辣手摧花,悲中心中來,還有什麼美可言?比如跑步、騎車,再也不會產生風一般的浪漫瀟灑,只有落湯雞一樣的狼狽不堪。
於是,溫哥華人只能轉為室內活動。總是遊泳、滑冰之類也沒勁吧,水族館、科技館日日月月活動類似,去久了也膩。看電影也感覺沒什麼特精彩的,總之老是下雨,讓人心情跌入谷底,感覺什麼都無聊,跟外面的天一樣陰沉沉、灰頭土臉。看看周圍人的臉,即使是小孩,也不再有那麼多陽光燦爛的笑容。街上的人群大多步伐匆匆,公園海邊空蕩蕩一片,再無熱鬧的閒坐聊天之人,偶有一兩個出現,卻更顯得孤單寂寞。一日日如此,人們就好像從天堂墜入地獄,雖然你仍然居住在溫哥華,沒換任何地方,心中只有默念那首兒歌:rain rain go away,come again some other day……
說溫哥華一下雨就變成地獄,不僅指它讓人心情鬱鬱寡歡,生活毫無生氣,還指它越發變得喜歡和一股股妖風一起造訪溫哥華,導致實質性破壞。狂風暴雨之後,往日的天堂仙境如遭浩劫:大樹拔根而起、紛紛倒下,斷枝殘片漫天飛舞、遍地都是,千家萬戶供電中斷、生活不便,交通事故頻頻、道路堵得汽車變火車,甚至有人遭飛來橫禍,睡夢中因大樹砸屋、一命嗚呼。
地獄景象一出現,讓溫哥華人差點忘記天堂什麼樣,但大自然卻總是出神入化的,不知哪天,帶有魔力的溫哥華太陽突然出現了,於是世界又變回仙境。溫哥華的雙面性格就如同有些人一樣,時而溫柔似水、和藹可親,時而囂張跋扈、暴躁陰鬱,也許你要真的愛她,就只有包容她的全部,享受她的美,也忍受她間歇性出現的壞脾氣、醜模樣。
文/方圓,出自溫哥華頭條(ID: lahoobig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