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杭大道。通訊員 陳為民 攝
臨杭大道沿線區域總體布局示意圖桐鄉市發改局 提供
西接大杭州,東連桐鄉城。6月28日上午,臨杭大道即海鹽至安吉公路桐鄉鳳鳴至洲泉段正式實現通車。
這是一條桐鄉人期盼已久的大道。臨杭大道的開通,讓桐鄉市區與西部有了快速通道,拉近了桐鄉與杭州的物理距離,成為開啟「深度融杭」的新引擎。
臨杭大道起點為桐鄉環城南路與繞城公路的交叉口,一直向西,至洲泉鎮與崇新線相接,途經梧桐、鳳鳴、石門、河山和洲泉5個鎮(街道)共計15個行政村。
2015年,總投資13.14億元的臨杭大道正式開工建設。作為省重點工程,臨杭大道是規劃S303省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桐鄉西部地區構建「兩橫一縱」國省道公路網絡的重要「一橫」,工程按一級公路雙向六車道標準設計。
「此前,桐鄉區域內東西向交通主要由桐德公路及洲甸公路承擔,公路等級相對不高,加上車流量大,群眾出行不方便。」桐鄉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前從桐鄉市區去洲泉,需途經鳳鳴街道、石門鎮等集鎮,耗時至少35分鐘左右。臨杭大道開通後,時速可達80公裡,不出20分鐘就能往返兩地。
臨杭大道的開通,對於沿線的企業也是十分利好。「之前來廠區裝貨的大貨車,一般都需要從外圍繞至崇新線,運輸成本高,臨杭大道通車後不用繞遠路就能直接到達崇新線,物流成本將大大降低,如此便捷的交通條件相信會吸引更多客商前來。」桐鄉市龍頭企業新鳳鳴集團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
坐擁杭州都市圈發展機遇,桐鄉正步入深度融杭新時代。下一步,桐鄉將以臨杭大道建成通車為契機,加快320國道改建、蘇臺高速等重大項目建設,讓桐鄉在長三角區域發揮更大的集聚和輻射作用。據了解,320國道改建後將直接與餘杭的運河街道連通,蘇臺高速將連通錢江通道,今後桐鄉人去錢塘新區和蕭山機場將會更加方便!
打通融杭接滬的「黃金通道」
桐鄉臨杭大道沿線區域位於杭州東部,是杭州都市圈的輻射外溢戰略高地。因此,對桐鄉而言,它不僅是一條交通要道,更承載了桐鄉融杭經濟區一體化發展的歷史使命。
桐鄉市發改局規劃科相關負責人表示,依託大都市、大灣區、大花園產生的區域戰略疊加效應,臨杭大道沿線區域將有條件藉助產業聯動、創新要素外溢、生態經濟發展的機遇,實現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生態產業培育發展。
那麼,如何把臨杭大道建設成為桐鄉融入杭州都市圈的主窗口?去年10月,桐鄉出臺《桐鄉臨杭大道沿線產業發展規劃》,讓桐鄉深度融杭有了更加清晰的路徑。
根據規劃,桐鄉將著力打造以崇福和洲泉為核心的臨杭大道產業圈,集中力量發展一批布局集中、主導產業突出的特色產業功能區。融杭先進位造產業集聚區、崇福時尚產業集聚區、石門鄉村旅遊區、白蕩漾溼地生態發展區、臨杭漫道輕度假區……沿線區域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美麗藍圖已躍然紙上。
根據規劃,到2022年,桐鄉臨杭大道沿線區域地區生產總值將突破430億元,年均提升8%;五年累計完成有效投資900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力爭達到1400億元;遊客量達到600萬人次……展望到2027年,力爭實現臨杭大道沿線區域各鎮、街道、鄉村全面融合發展,成為經濟發達、社會富裕、生態優美的全省典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