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新區第二屆行知科普營昨日「開營」,近50名來自全市各區少先隊隊長學校的優秀隊員受邀,將走進中國農科院深圳基因組研究所、華大農業、大亞灣核電基地、深圳市生態監測中心站、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中微子實驗室等13個園區、展館,展開一場為期6天的「大鵬科普之旅」。
紅領巾牽手
大鵬行知科普活動
第二屆行知科普夏令營由共青團深圳市委員會、大鵬新區經濟服務局(旅遊局)主辦,以「創新引領 美麗大鵬」為主題,活動時間為7月10日—15日,營地設於大鵬新區藝象iD TOWN創意園區國際青年旅舍。
團市委學少部部長張冬冬在開營儀式上表示,這是一次與眾不同的夏令營,既是少先隊隊長學校工作的推廣,同時展示了大鵬新區的自然山海和農業基因、海洋生物、清潔能源等產業科研前沿,這次有趣的科普探索之旅,將為隊員們的心靈種下從小熱愛科學的責任與擔當,希望接下來,市、區聯手,發動更多社會力量和資源,推動少先隊校外體驗教育。
「這是新區第三年舉辦青少年科普體驗活動,選取了大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科普教育基地,推動與市團委少兒校外教育的資源整合,讓更多的孩子了解大鵬,了解深圳。」新區經服局局長段曉偉表示,2016年,新區將借爭創深圳「全域旅遊」重點示範區契機,發揮「旅遊+」功能,促進與轄區生物產業、清潔能源、生態保護、文化創意等產業深度融合,進一步挖掘、梳理、整合和展示新區獨特的科普資源,打造科普遊品牌線路。
開營儀式上, 市少工委辦公室授予華大農業、潛愛大鵬珊瑚保育站、瓷愛谷和鵬城美麗鄉村4家單位為新區首批「青少年校外體驗教育基地」。在深圳市少先隊輔導員帶頭人魏國勇工作室老師的帶領下,隊員們通過有趣的遊戲,進行了建立小隊「破冰」拓展活動。
首站大澳灣
「潛愛」珊瑚保育站
當天下午,科普營第一站來到了大澳灣「潛愛大鵬」珊瑚保育基地。這是國內首家珊瑚保育站,由貨櫃獨特設計,是深圳海洋環保一處公眾教育基地。
隊員們跟著志願講師「大象爸爸」一起認識珊瑚人工礁盤及海洋生態知識,在潛水員義工示範下了解潛水器的使用方法,並動手製作海洋生物泥塑,在海邊上了一節大鵬獨有海洋保護「潛愛課堂」。
「珊瑚是魚類等海洋生物的家,有了珊瑚海底世界才豐富多彩。『潛愛」珊瑚保育志願者在大澳灣海裡用28個人工礁盤,種下了5600棵珊瑚。」志願講師「大象爸爸」介紹說,深圳大鵬半島海域有著4大片珊瑚集中區域,但因為近海拖網作業、廢棄的漁網、炸魚等人為破壞的原因,珊瑚覆蓋率從76%下降到20%。聽到這組數據,來自深圳市荔園小學北校區的伍雨深說,「大鵬海裡的珊瑚減少了50%以一,太震驚了,我們要一起保護珊瑚。」
龍華新區松和小學的陰思佳告訴記者:「剛來的路上我還想在沙灘上帶些貝殼回家,現在我知道貝殼可是寄居蟹等生物的家,以後我到海邊玩,要做到『無痕出行』,不破壞海洋生態環境。」
潛愛課堂上,隊員們還體驗了潛愛手工坊,用五顏六色的橡皮泥製作了自己心中最美的海洋生物:藍鯨、魔鬼魚、珊瑚、小丑魚……
通信專家講防電磁輻射
通信基站安全嗎?當基站增多時,手機的發射功率會隨著下降,是真的嗎?手機如何防電磁輻射……當天晚上,來自深圳市通信協會的鐵塔技術專家,還為隊員們帶來了一場通俗易懂的防電磁輻射科普課。
晶報記者 陳碧霞 通訊員 伍立賢 盧東豔/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