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當然要用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說起。
《詩經》開篇就是《關雎》,其中有「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想著美好的他讓人晚不能寐,想得揪心,情深悠悠欲理還亂,翻來覆去思念不休。暗戀的滋味,讓人心亂如麻!正應了張先那首《千秋歲》,「正梅子青時節,......,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詩經》第二篇《葛覃》,一位出閣女郎對父母的思念,」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萋萋。黃鳥於飛,集於灌木,其鳴喈喈。……,言告師氏,言告言歸。薄澣汙我私,薄澣我衣,害澣害否,歸寧父母。」以季節變化暗示女主人想娘家親人,以及想回娘家的願望從未停止,希望馬上回去與父母歡聚!
《詩經》第三篇《卷耳》直接是一篇妻子思念遠出徵戰的丈夫的情歌。「採採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寘彼周行。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陟彼高岡,我馬玄黃。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陟彼祖矣,我馬瘏矣,我僕痡矣,云何籲矣。」翻譯過來就是」採卷耳菜呀,怎麼也裝不滿筐。想念那還在遠方的良人啊,竹筐放在大道上。她從幻像中看到丈夫在摸爬滾打,翻山越嶺,連續強行軍,人困馬乏。行軍間隙丈夫想起妻子,無限惆悵。」俞伯平評價這首詩「當攜筐採綠者緋徊巷陌,迴腸盪氣之時,正策馬盤旋,度越關山之頃,兩兩相映,境殊而情都卻同,事弄而怨則一。所謂』向天涯一樣纏綿,各自飄零』者,或有詩人之恉乎!」
詩經》中《漢廣》篇」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這四句,就把一個年輕樵夫隔水相望,苦戀而不遂的悵惘心情表達的淋漓盡致。這個和《古詩十九首》中的「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如出一轍!
《詩經》之《汝墳》篇「遵彼汝墳,伐其條枚。未見君子,惄如調飢。」汝河大堤上,一名手提「開山宣華斧」的女子在科樹,這本是重活,卻由一名女子在承擔。「調飢」就是「朝飢」,一句雙關,既述妻子飽受飢餓折磨,又述妻子想念丈夫的煎熬。
《詩經》之《草蟲》篇中」喓喓草蟲,趯趯阜螽。未見君子,憂心忡忡。」描寫了一幅草蟲鳴叫,阜螽亂跳的畫面,秋意漸濃,勾起了她的無限情思。
《詩經》之《殷其雷》篇,」殷其雷,在南山之陽。何斯違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歸哉歸哉!」描寫一位妻子在雷聲陣陣中思念、擔心丈夫的詩,其後各節結尾都以「歸哉歸哉」結尾!勾勒出一名思婦迫切希望良人回來的心理軌跡!
《詩經》之《綠衣》篇,「綠兮衣兮,綠衣黃裡。心之憂矣,曷維其已。」是一首睹物思人,悼念亡人之詩。正符合蘇東坡「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悲涼。」的意境。
《詩經》之《終風》篇「終風且暴,顧我則笑。謔浪笑敖,中心是悼。終風日霾,惠然肯來。莫往莫來,悠悠我思。」悽風冷雨中,女子陷入對戀人的思念。盼對方」惠然肯來」,卻未能如願,致使女子思念更強烈,綿綿不絕。
《詩經》之《雄雉》篇,「雄雉於飛,洩洩其羽。我之懷矣,自詒伊阻。雄雉於飛,上下其音。展矣君子,實勞我心。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雲遠,曷雲能來。百爾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把一位貴族少婦思念遠徵良人的情形描摹的活靈活現,以雄雉起興,訴說身心疲憊的思婦心靈路程。正如李白《春思》所寫「燕草碧如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寫幃?」
《詩經》之《匏有苦葉》篇中有「雝雝鳴雁,旭日始旦。士如歸妻,迨冰未泮。招招舟子,人涉卬否,卬須我友。」有種「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的意境,站在水邊的女子感受到了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論斷,暗自擔憂時光飛逝,凜冬將至(古代習俗,冬天河水結冰時,就要停辦婚假事宜。)。終於,水面上出現了一隻船,船夫熱情招攬「要上船嗎?趕緊的!」通過情景和人物神態描寫,生動地再現了一位佇立在渡口等情人的女子焦灼又喜悅的心情。
等待如剪刀在每一次回眸中,把希望剪斷。等待和思念是最煎熬和考驗人的,尤其是在愛情裡。「人生若只初相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在等於不等中難以抉擇,在等於不等中紅顏易老。也許人生真的恆常需要忍耐和等待。
只是,中國詩詞曲賦中寫「我想你了」的詩句,浩如煙海,不可勝數,不能枚舉。《詩經》,《楚辭》,《唐詩》,《宋詞》,《元曲》及其他各時代的詩句,可能「皓首窮經,兀兀窮年」也搞不定。
孔夫子在《論語》中說,「詩三百,一言蔽之,曰:思無邪。」索性就以《詩經》中篇章來作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