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泰興端午節習俗:品嘗美味的粽子,傳承端午節的文化

2020-12-16 娛樂前沿視界

端午節,也就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五月端,五月端,因節日是初五,「五」「午」同音,故又稱端午了。關於端午節,還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相傳戰國時代,楚國的屈原懷著憂國憂民的悲憤心情,於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投入汩羅江,以身殉國。自此,每逢端午節,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有了許多習俗。

端午紀念屈原

泰興人端午節有吃粽子的習俗,記得小時候,端午前一個月,就天天期待著家長裹粽子,因為那時候感覺粽子特別美味,而且一年就吃一次。以前泰興人包粽子主要是用河邊茂密生長的嫩蘆葦葉子來裹,以長寬合適又嫩的為佳,端午節前河邊的蘆葦灘邊,很多人採集葉子,小時候也跟家長一起去採集過,現在泰興大部分人家都不自己採集葉子了,都是超市購買。前期準備做好後一般在端午節前一周就開始裹好粽子開始吃了,一般白天開始裹,夜間煮熟,早晨食用。

泰興人煮粽子時會同時加入雞蛋或者鴨蛋一起煮,一般都是放鴨蛋,因為鴨蛋入味了特別香。

端午節粽子

粽子經過這些年發展,在泰興也有了很大的變化,種類越來越多,也越來越美味。在泰興一開始是純糯米粽子,這種粽子只包糯米,由於味道單一,很多人吃的時候喜歡蘸著紅糖吃。

純糯米粽子

後來慢慢有了紅豆、花生、紅棗粽,是在糯米裡加這些輔材,加多加少看各人家喜好,糯米裡面加了這些,粽子的口味就不再單一,吃起來更加可口,特別紅棗粽,在泰興是讀書的孩子必吃的,因為「棗粽」與「早中」諧音,所以都想吃了能夠考上泰興中學或者好的大學。

紅棗粽子

後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又有了豬肉粽子,肉粽可以說是粽子的一大改革,從傳統的素食粽一下子變為葷食粽,深受更多的人喜歡。

肉粽

現在在泰興主流已經是蛋黃肉粽,這是肉粽的升級版,有了蛋黃加入,粽子的口味也變得更加好。現在粽子已經不光是端午節吃,很多超市、便利店一年都有,而且口味眾多,但是這也取代不了端午節泰興人家家戶戶裹粽子吃粽子的習俗,因為現在端午吃粽子已經成為一種文化,深入人心。

美味可口的蛋黃肉粽

端午前後,泰興鄉鎮很多人家還有掛菖蒲、插艾條的習慣,據說可避邪驅瘟。

古代民間多為草房土牆,蛇蟲百腳很多,所以泰興還有給小孩子扣百腳線的習俗,百腳線也稱端午線、五彩線,是由紅、黃、黑(藍)、綠、白等不同顏色的線編織而成的繩子,扣了是為了孩子身體健康、平安成長。一般男孩子佩戴左手左腳,女孩子佩戴右手右腳,到農曆六月初六左右可解下來。

五彩線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端午節已經成為一種習俗,泰興人注重的不僅是吃粽子,更注重的是端午節放假一家人好好的吃飯糰結或者一起出去旅遊。所以現在端午旅遊也成了泰興人的新時尚。

端午節快樂

相關焦點

  • 為啥端午節要吃粽子?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
    今天是端午節,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以及有哪些習俗嗎?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了解與端午節相關的知識吧。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其最初為祛病防疫的節日,時間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
  • 端午節的由來、習俗與食俗,值得了解和傳承的傳統文化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的由來、習俗與食俗,值得了解和傳承的傳統文化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 2008年開始,端午節被確定為我國的法定假日。2009年9月,端午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   原標題:端午節的由來、習俗與食俗,值得了解和傳承的傳統文化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
  • 端午節的來源說法不一,賽龍舟和吃粽子的文化習俗,仍被傳承下來
    這就是我們傳統佳節之一的端午節,所以五月又叫「端陽」、「端月」。自古以來,五月在老百姓的生活裡,因為有各類各種的傳統習俗,頗具趣味。比如,五月五吃粽子的習俗,這一個說法是來自屈原自盡的地方嶽州。這一天不只是在湖南省汨羅市,還有許多地方都會賽龍舟、吃粽子。很早之前,這種「汩羅江畔端午習俗」已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儘管經歷數百年,卻依舊傳承不朽。
  • 「傳承文化 和諧社區」文一物業開展端午節社區文化活動
    為更好提升服務品質,豐富社區文化,促進業主之間的友好交流,傳承弘揚傳統民族文化,6月24日-25日,文一物業、濱江物業開展端午節社區文化活動,為小區營造濃濃節日氛圍。文一物業:濃情文一,粽在端午端午節期間,文一物業在所管理的25個小區內同時開展端午節社區文化活動,邀請並吸引8000多位業主積極參與,活動包括包粽子、製作綠豆糕、掛艾葉、送粽子等內容,讓業主感受傳統節日的習俗,構建鄰裡之間和睦共處的社區關係。
  • 世界那麼大,各國端午節習俗,越南粽子最奇特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在晉代的《荊楚歲時記》上就有關於端午節的記載,後來,端午節才逐漸傳到韓國、日本以及其他國家。
  • 誦讀經典詩詞、品嘗粽子,濟南一社區舉辦別樣端午節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程凌潤為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繼承國學經典,推動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6月24日下午,濟南市槐蔭區西市場街道北大東街社區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端午節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國學經典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內容浩瀚。活動過程中,學生們先後誦讀了屈原的《離騷》、《正氣歌》、《論語》等傳統經典詩詞,了解端午節的由來。隨後,社區工作人員為社區黨員群眾分發品嘗粽子、雞蛋,讓他們共同感受端午節濃厚的節日氛圍。
  • 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吃粽子,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
    隨著兩個「四月」的結束,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端午節這一天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但它在陽曆中的日期卻非常不固定。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就是「閏月」。
  • 你所不知的端午節習俗 揭秘端午節送蛋的由來
    湖北湖南,被譽為「千湖之省」,水資源豐富,是傳統的養鴨基地,也是全國最大的皮鹹蛋產區,看來在湖北湖南兩地端午節紀念屈原,吃蛋、吃粽子、賽龍舟有先天的自然條件優勢。除了以上主要兩種說法外,還有孝女曹娥說,夏至說,伍子胥說和吳越民族圖騰祭之說。這些故事,世世代代在兩岸民間廣泛流傳,使端午節帶上了一種悲壯的文化內涵。
  • 屈原也過端午節?韓國人搶端午節?關於端午節需要了解的知識點
    古時端是開始的意思,一年中的五月又如一日中的正午,後來「五」漸漸通為「午」,所以每年五月初五被稱作端午。又因午時為「陽辰」,端午也稱「端陽」。自端午節誕生以來,由於不同地區民俗文化差異,端午節還有浴蘭節、地臘、詩人節、夏節、女兒節、天中節等多種別稱。
  • 2019年端午粽子銷量達1.23億個 專家:傳統文化傳承至關重要 市場...
    作為端午節必備食品,粽子的銷量更是持續走高,端午節前一周,消費者共購買了1.23億隻粽子,同比增幅超過250%。鹹鴨蛋的銷量也比去年翻了三倍多。人們節日裡盡享美食、好吃好玩,吸引大家的是各地節日期間組織的具有當地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專家分析,傳統文化有著巨大的吸引力、爆發力和市場潛力,值得全社會進一步挖掘,更好地傳承。
  • 端午節的來歷、潮汕端午節習俗
    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粽子投入水裡常被蛟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係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髮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系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蹟。
  • 端午節裡用英語聊聊端午節的人們熟知的習俗
    在端午節,吃粽子、戴香包之類的傳統活動少不了。今天我們就來用英語聊聊端午節的各項大家所熟知的傳統習俗。
  • 日本也過端午節,這些習俗和我們不同
    今天就是端午小長假了,在中國存在了兩千多年的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2008 年被國家列為法定休假日,並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不僅是對民意的尊重,更是對傳統文化的尊重。作為中國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過不過端午節呢?和中國的過法有什麼不同呢?這是很多同學非常感興趣的事情,端午節起源於中國,在平安時代後傳入日本。
  • 【網絡中國節•端午】划龍舟、畫彩蛋、包粽子……在三明,端午節這樣過!
    ,故初五作端午中國的端午節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因為有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三明建寧客家端午有送節的習俗,送節的時間一般從五月初二開始,多為晚輩向長輩送節,如剛訂婚的女婿給嶽父母家送節,外甥給娘舅家送節。送節的禮品除粽子外,還有豬肉、雄黃酒、玩具、扇子、麵條等。
  • 吃粽子、賽龍舟……端午節習俗還有啥?
    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習俗還有啥?本報訊(記者 李天際)6月25日將迎來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端午還有哪些習俗?從今天起,北京青年報記者將為大家介紹一些傳統的端午節習俗。在端午節的眾多習俗中,最有名的當屬吃粽子、賽龍舟。這兩項習俗都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與此同時,很多地方的人們還在端午節的時候掛艾草、菖蒲,飲雄黃酒,拴五色線,佩戴香囊。端午節是入夏後的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正是疾病多發的時期,由於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
  • 端午安康:端午節的地方風味與民間習俗
    端午節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端午節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傳統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端午節,起源於中國,原本是上古先民擇「龍升天」吉日祭祀龍祖的節日。
  • 品味端午 傳承文明|漯河育才幼兒園端午節主題活動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 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 大家還記得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端午節的由來嗎
    大家還記得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端午節的由來嗎時間:2020-06-25 08:0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家還記得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端午節的由來嗎 在端午節的那天各地都有吃粽子的習俗,那麼關於端午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呢?
  • 探究南方吃粽子和賽龍舟的部分內涵,為什麼端午節有這些習俗?
    在當今社會下的變化作為中華文化中積澱幾千年文化的文化習俗,粽子和賽龍舟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和積澱,已經融入了華夏民族的血液中,每逢端午節無不是吃粽子、賽龍舟,還有些地方還保留有掛艾葉、和雄黃酒的習俗。吃粽子也不單單是對屈原的祭奠,也算是端午節中一個和家人一起吃煮好的香噴噴的粽子的好時候,現在很多節日都離不開家庭和睦這些的。現如今粽子也成為許多商家眼中的商機,各種各樣的粽子在端午節前後都冒了出來。
  • 今天端午節,正在吃粽子的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