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廣東省博物館主辦,自貢恐龍博物館協辦的「群龍出沒——恐龍時代大穿越」展覽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幕。四川省自貢市是世界聞名的侏羅紀「恐龍之鄉」,素以恐龍化石埋藏點多面廣、數量巨大、種類眾多、保存完好、層序連續等特點著稱於世。此次來到廣東省博物館的自貢恐龍共有20具,包括巴山酋龍、天府峨眉龍、和平永川龍等,另外還配備了28件珍貴的典型標本,3個仿真恐龍。
本次展覽以「穿越恐龍時代,探索恐龍世界」為主題的大型家庭親子類展覽,主要觀展人群為5-12歲觀眾。展覽內容分為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恐龍世界」,這裡的恐龍化石都是通過仿原生態陳列的方式,講述遠古時代恐龍之間發生的各種故事,如「隔空對決」、「生死時速」、「結伴同行」等等;同時還有恐龍萌寶誕生記,講述恐龍蛋的孵化過程。恐龍探秘環節則為大家帶來恐龍的骨骼和牙齒、皮膚、腳印等各類化石。第二部分是「飛上藍天的恐龍」,講述恐龍向鳥演變的過程,向更多的觀眾科普「鳥類是由帶羽毛的恐龍演化而來的」這一假說。除此以外,這一部分還會介紹古鳥類、反鳥類、今鳥類等脫離恐龍家族的鳥類,配以聖賢孔子鳥等標本,以求完整地呈現鳥類進化的完整過程。第三部分是「混進恐龍圈的『假恐龍』」,分別從「假恐龍」之恐龍的近親、遠鄰以及「假恐龍」們的食物這三方面展開。展覽結語部分會弱化大型恐龍已經滅絕的結果,而以「鳥類起源於恐龍」的主流學說作為尾聲,試圖抹拭孩子們對於無法再見恐龍的傷感,倡導保護恐龍的後裔——鳥類的理念,讓孩子們在感受到生物進化之美的同時,仍保有對今後美好生活的憧憬。
為配合展覽,廣東省博物館將通過《愛粵讀》小報、微信導覽等進行內容拓展,並運用多媒體、動畫製作、AR互動等高科技手段,提升展覽的觀賞性、趣味性。另外,展覽期間,廣東省博物館將陸續推出「恐龍大穿粵」、「有得一拼,拆裝恐龍」、「恐龍探險隊——恐龍化石發掘課程」、「殼中天地——恐龍蛋主題課程」、「龍俠兵器識多少」、「主題沙龍:張開雙翼,飛上藍天——從恐龍到鳥類的演變」等豐富多樣的教育活動;以及邀請王強、邢立達、王維、邢路達等古生物學家帶來主題各異的科普性講座,以深化展覽內容,加深觀眾的理解。
展覽位於廣東省博物館三樓展廳三,展覽結束日期為2019年10月13日。(中國日報廣東記者站 鄭爾奇)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