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2月21日訊 昨天,記者從市質量監督管理局了解到,第三批「浙江製造」標準成功立項,由浙江愛仕達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起草的《鋁及鋁合金不粘鍋》、浙江魚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起草的《船用防鏽漆》等8個團體標準成功立項,部分已實施發布。這意味著我市「浙江製造」不管是標準立項還是發布數量,均超額完成任務。
2014年,我省在全國率先建立「浙江製造」標準體系,正式啟動「浙江製造」產品認證。「浙江製造」標準體系分為「產品標準」和「管理標準」兩部分,不僅要求產品品質卓越,還從自主創新、產業協同、社會責任等三方面對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
「『浙江製造』是『中國製造2025』在浙江的生動實踐,是高品質、高水平本土製造的代名詞。」市質量監督管理局標準化處工作人員陳璋說,「十三五」期間,全省計劃制定「浙江製造」標準500個以上,培養「浙江製造」品牌企業1500家以上。
目前,我市已經成功制定「浙江製造」標準25個,發布浙江製造標準13個。
「標準是產品和服務走向市場的通行證,代表著規則話語權和產業競爭制高點。一批優秀的行業標杆企業成為『制標者』,把先進的行業管理和產品要求寫進『浙江製造』產品標準,引領行業提質增效升級。」陳璋說。
以船舶漆排名全國前三、全省第一的浙江魚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為例,由該公司牽頭起草的《船用防鏽漆》「浙江製造」團體標準大量吸收國外前沿塗料技術,將塗料高固分體化、水性化、無重金屬化、低VOC化、納米化等先進技術應用到產品中,讓船用漆越來越「綠色」。
「看重『浙江製造』品牌培育,是因為看到這個培育的精品理念與公司做精品的戰略不謀而合。」浙江魚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正文說,近年來,公司積極參與各類行業和國家標準的起草活動,並把創新成果轉化到標準中去,參與制訂各類標準多達29項。良好的口碑,也讓魚童漆應用領域從民用船舶拓展到了軍用船舶,從船舶修造業拓展到工業、建築業,在各類大型工程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使用。
制定「浙江標準」只是浙江經濟實現轉型升級的第一步。「浙江標準」5年計劃實現之後,省內企業可以根據標準申請認證,一旦認證通過,其生產的產品就可以打上「浙江製造」的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