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在封建思想的控制下,嫡庶分明。嫡子在家族的地位遠遠高於庶子,相對應的妾室在家族中的地位也比較低下。
宗法稱謂
但是,如果妾室生育了一個比較爭氣的子女,那麼也是能夠在家族中享有一定的地位。比如接下來要說的這位晚清民國時期著名人物---譚延闓。
丫鬟出身,生子被納為妾室
譚延闓的父親譚鍾麟(1822年-1905年),晚清重臣,湖南茶陵人。鹹豐六年進士,歷任江南道監察御史、杭州知府、杭嘉湖道、河南按察使、陝西布政使、護理巡撫,浙江巡撫、陝甘總督、吏部左侍郎兼署戶部左侍郎、工部尚書、閩浙總督、福州將軍、兩廣總督,可謂晚清時期封疆大吏。
譚鍾麟
1879年,譚鍾麟出任浙江巡撫。第二年他有個丫鬟李氏為其生育了一個兒子,後取名為譚延闓,譚鍾麟因此將李氏納為妾室。
譚延闓是譚鍾麟的第三個兒子,從小聰明,也是個孝子。那時候的譚家規矩多,作為妾室,吃飯的時候李氏只能站著吃。這種經歷讓譚延闓明白要提高他母親在譚家的地位,自己就必須要有出息。
高中會元,母親地位才有所提高
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譚延闓進京趕考,這一年,他高中會元(禮部組織的全國統一考試第一名,通過會試者才有資格稱為進士並參加殿試),這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科舉考試。
本來,能考中會元在接下來的殿試上成績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成為狀元的可能性也是極大。但是慈禧太后最後決定名次時,發現譚延闓既是湖南人,且又姓譚,忽然想起那位令她最為痛恨的湖南籍變法人士譚嗣同,於是慈禧就改點劉春霖為狀元。一是劉春霖書法亦佳,二是天下大旱,春霖之名甚為吉利。
劉春霖的試卷
譚延闓運氣不太好,被降為二甲第三十五名進士。
譚延闓
但即使沒有高中狀元,譚延闓也憑藉著本次科舉的優異表現為其母親掙得了榮耀:譚鍾麟聽到譚延闓中了會元之後宣布:李氏從此可以入正廳就座用膳。
考中進士的第二年,譚鍾麟去世。譚延闓此時也已經從京師的翰林院返回湖南,開啟其清末民國的政治生涯。
為母出殯,震撼全城
清末亂世,譚延闓不斷壯大著自身的勢力,彼時的湖南也是新潮湧動。
1903年11月4日,湖南長沙人黃興以慶祝自己30歲生日為名,邀集劉揆一、宋教仁、陳天華、章士釗(均為湖南人)等人,在長沙西區保甲局巷彭淵恂家舉行秘密會議,決定組織反清革命團體,取名華興會。並準備在長沙組織起義,但消息洩露,黃興被通緝。後由譚延闓等打點關係,黃興逃離長沙,東渡日本。
黃興(湖南長沙人)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革命之勢席捲全國。10月22日,革命黨人焦達峰與陳作新在長沙領導新軍起義,因提前做好了內應工作,起義軍兵不血刃佔領長沙。23日,湖南軍政府成立,宣布脫離清廷獨立,焦達峰被推為都督。隨後,焦達峰派立即派主力部隊增援武昌革命軍。
辛亥革命形勢
但革命黨人忽視了新政權下的暗流湧動,10月31日,陳作新和焦達峰被立憲派策反的新軍管帶梅馨殺害,一時間湖南軍政府群龍無首。
在這種情況下,時任湖南諮議局議長,且在長沙本地名望俱佳的譚延闓被推舉出來,出任湖南軍政府都督,這也是譚延闓第一次督湘。1912年7月譚延闓被北京政府正式任命為湖南都督,9月兼任湖南省民政長,其後譚延闓加入國民黨,任湖南支部支部長。
1913年3月20日,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被刺殺。隨後二次革命爆發,譚延闓宣布湖南獨立,並在《長沙日報》發表《討袁檄文》,袁世凱下令撤去譚延闓都督之職,湯薌銘接任湖南都督,執掌湖南軍政大權。
《恰同學少年》中的湯薌銘
此後歷經袁世凱稱帝、護國戰爭,1916年譚延闓再任湖南省長兼督軍、湖南參議院院長,此為譚延闓第二次督湘。
但此時,他的生母李氏在上海病逝。面對複雜的湖南局勢和生母的去世,譚延闓選擇了孝義。此時離湘,其湖南最高執掌權很可能丟失,但譚延闓還是聞訊後立即前往上海。
1917年,譚延闓扶靈歸葬長沙,暫停母親靈柩於譚宅。此後,譚延闓為了母親出殯再次表現出了至真至孝的一面。
由於譚宅位於譚姓族祠的後面,靈柩出殯必須經過族祠出門。按照族規,妾死後不能從族祠大門出殯。因此,族人力勸譚延闓不要壞了族規,從族祠側門抬出,有的還擋在大門口,譚延闓目見此狀,怒不可遏,一氣之下仰臥在棺蓋上,命扛夫起靈。靈柩抬到族祠大門口時,他大喊「我譚延闓已死,抬我出殯!」族人見狀,頓時面面相覷,鴉雀無聲,只好讓路,讓扛夫抬棺從族祠大門出殯。
這位曾經的家族丫鬟,最終依靠其兒子的不懈努力能夠安然歸葬。
堅持一夫一妻,拒娶宋美齡
由於母親的遭遇,譚延闓對封建習俗十分不滿,堅持一夫一妻制,終生未納妾。
此後,譚延闓歷任國民黨多個要職,並多次襄助孫中山,二人關係極為密切。
1917年8月,宋美齡從美國留學歸來。孫中山有意將姨妹宋美齡介紹給譚延闓,並讓譚延闓認宋的母親為乾媽。譚延闓髮妻早逝,譚延闓獨自一人撫養長大一子三女。
但面對孫中山的介紹,譚延闓以「我不能背了亡妻,討第二個夫人」為由拒絕了。
後在1927年12月,宋美齡嫁給了蔣介石,譚延闓為介紹人。
蔣介石與宋美齡夫婦
1930年9月,譚延闓患腦溢血,病中囑託蔣氏夫婦在青年軍官中為其小女兒譚祥擇夫,並囑蔣在他死後替他照看其麾下的第二軍將士。
1930年9月22日譚延闓去世,國民政府下令國葬。後蔣介石與宋美齡為譚祥介紹了陳誠,二人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