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從小茶館到德雲社

2020-12-26 騰訊網

20世紀90年代初,我在某電視臺錄製一個節目,攝影師跟我說:「我跟你說點事兒。」我說:「什麼事兒?」他說:「相聲要死了你承認不?」我說:「我不承認啊!」他說:「你證明給我看。」我說:「我證明不了給你看。但凡有能力,還來做綜藝節目啊?」

那時候我也很納悶,怎麼辦呢?難道這門藝術真的就沒有人願意聽了嗎?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路過南城的一個茶館,看見一幫孩子在茶館裡說相聲,說著玩兒。我坐在那要了一壺茶,太感慨了。我是奔著這個來的,從小學的也是相聲,現如今我因為相聲困在北京了。看見他們說相聲,心裡不是滋味。總去聽很快就熟悉了,聊天的時候他們問我是幹嗎的,我說我也是說相聲的,他們就讓我也說一段。說了一段,打那兒起就一發不可收拾了。其實那茶館也不掙錢,在牆上貼了一張紙,聽相聲、聽評書兩塊錢一位。那段時間,對我後來把相聲帶回劇場起到了一個決定性的作用。

剛回到劇場的時候,觀眾不熟悉,我就立了一個規矩,只來一位觀眾也得說。有一天,能容兩三百人的劇場真的只來了一位觀眾,開場的老先生叫邢文昭,劉寶瑞先生的親傳弟子,說一個單口相聲,臺上一個人臺下一個人。說到半截,臺下的觀眾手機響了,老先生停下來看著他不說話,他也不好意思,接起來說兩句就掛了,繼續聽老先生說相聲。到我上場的時候,我指著他說,你要好好聽相聲,上廁所必須跟我打招呼,今天動起手來你跑不了,我後臺人比你多。他哈哈大笑。今天說這個事情挺有意思的,但那時是一件很心酸的事情。

在廣德樓演出,寒冬臘月,大雪紛飛,大柵欄裡連條狗都沒有。下午場散了,賣了十幾張票,把票錢拿過來,我從口袋裡拿出自己的錢放到一塊兒,給大夥買盒飯。吃完盒飯,一起拿著竹板站在門口,呱唧,呱唧,呱唧,聽相聲了。頂著風,頂著雪,站在那兒喊,拉觀眾。真的有一兩個人進來了,趕緊有人往後臺跑,穿大褂上臺說相聲。我願意幹這個,所以,我不覺得苦。我也想找別人跟我一塊兒幹。但是誰會跟我一塊兒幹呢,這是一個不賺錢的事情。這個過程當中,有人來了兩天就走了,有人因為不賺錢半途退出了,但是也有人堅持了下來。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走了穿紅的來了掛綠的。

從1995年開始我就在茶館裡說相聲,可稱任重道遠。我們的宗旨就是:相聲必須先繼承傳統,然後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新的創作。其實傳統相聲沒有一天不在創新,可我們的很多演員無知,覺得傳統相聲很陳舊,不值得一用。事實是,從清末到現在,老先生們已經把中國語言中能夠構成包袱、構成笑料的技巧都提煉出來了,現在無論多新的相聲,包袱也都是舊相聲裡有的,只不過他們不承認。所以我們先繼承,再發展,兩條腿走路。

相聲回劇場還是很舒服的,很火,好多節目都伸得開腰。這條路一走就是十幾年,當初我不知道今天會這麼火爆,當初也沒有想過堅持下來會怎麼怎麼樣,就是一條道走到黑,小車不倒只管推。剛回劇場,那時候有人看就好,當然也有火爆的時候,五六十人,那就了不得了。不像現在,場場爆滿。劇場裡面坐六百人,外面還有二百人在等著。

三五十人坐在下面聽你說相聲是件很享受的事情,那時候我就沒指著說相聲掙錢,就是想盡一個相聲演員的良心和責任。我能多拉攏一位觀眾是一位,能多搶救一個活兒就是一個。當時就抱著這目的。能走到今天說明我們的道路是選對了,說明這十多年來我們的功夫沒有白下。

從2006年春節開始,不斷有專家出來表態,郭德綱即將過氣。有人說我2月份就會下去了,後來又改口說4月份,接著又說是勞動節,沒幾天又表態說兒童節就差不多了。北大的一位教授咬牙切齒地說:『郭德綱就是一個泡沫,沒幾天就完了。』聽說他算出來的日子是當年的8月份。

當年,相聲界普遍認為,我應該在國慶節左右就滅亡了。他們沒想到的是,我一路走來,越來越好。那年,我們搞了一個北京德雲社十周年大型慶典活動,無論在電視臺的收視率還是現場的賣票情況,都非常不錯,我辜負了他們的期望。2006年春節,無數媒體的力量讓更多的人知道了郭德綱。我必須承認媒體的力量,但是我想說的是,單憑媒體的力量也不能讓那麼多人那麼長時間喜歡我的作品。因為在我的背後,其實是「傳統文化」四個字支撐著我一路走來。

十多年的風風雨雨,回頭看我得感謝那段歲月。想當初是真沒轍啊,孤身一人流落京城,上無片瓦遮身,下無立錐之地,身無分文,舉目無親,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我窮過,苦過,受過罪,挨過餓。

窮人站在十字街頭耍十把鋼鉤,鉤不著親人骨肉;有錢人在深山老林耍刀槍棍棒,打不散無義賓朋。英雄至此,未必英雄。大英雄手中槍翻江倒海,抵擋不住饑寒窮三個字。有錢男子漢,無錢漢子難,又何況一幫說相聲的呢?一步一步地苦熬苦掖,終於我們也看見了花團 錦簇,我們也知道了燈彩佳話。

那一夜 ,我也曾夢見百萬雄兵。

相關焦點

  • 德雲社秦霄賢茶館演出爆紅,郭德綱不捧是因為無法維持在紅的高度
    文/娛樂圈說相聲相聲社團德雲社現在幾乎是婦孺皆知,也是現在最火的相聲社團。現在不僅是相聲社團紅,在德雲社演出的相聲演員,郭德綱的徒弟紅的也是很多,甚至有些徒弟早就能扛起德雲社的大旗,獨當一面做相聲商演,而這一切大部分都是郭德綱捧起來的。
  • 王惠,郭德綱第二任妻子,德雲社的半邊天
    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王惠都可以說是完美的,德雲社能有今天的成就,王惠功不可沒,郭德綱身邊其他人都可以被取代,唯獨王惠無法替代。郭德綱屢次遭遇風口浪尖,一直處於被針對的境地,但是作為郭德綱的妻子,卻從來沒有人攻擊過王惠。
  • 德雲社為高考加油,嶽雲鵬被內涵,燒餅卻讓師父郭德綱很欣慰
    網上有關德雲社的梗流傳的有很多,其中一個就是德雲社的平均學歷。從郭德綱開始,整個德雲社的學歷都是普遍偏低。特別是從小跟著郭德綱學相聲的兒徒,很多也就上到初中,包括郭德綱的兒子郭麒麟也沒上過多少學。只是不上學不代表沒文化:德雲社多數的相聲演員都是自己寫段子,不少人的手寫字能讓很多的大學生都汗顏。
  • 什麼事讓郭德綱難過?不是為德雲社奮鬥,也不是被人擠兌
    說起德雲社,不得不提的一個人就是德雲社的「頭」郭德綱。郭德綱為德雲社付出的心血我們都看在眼裡,也培養了不少的青年相聲演員,像現在非常火的嶽雲鵬、張雲雷、孟鶴堂等人,深受觀眾朋友的喜愛。郭德綱從七歲入行,從事著當行業也已經三十多年了,風風雨雨也見過不少。經歷過大風大浪的郭德綱,什麼事讓郭德綱最難過?不是為德雲社奮鬥,也不是被人擠兌。
  • 德雲社粉絲們,必須知道的角們!郭德綱48小時櫥窗表演!
    #德雲社郭麒麟#一提起德雲社,我們都會想到帶給我們歡樂的「桃」就是郭德綱,德雲社是中國最著名的大型專業相聲社團之一,全稱北京德雲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於 1995 年。1998 年,社團陣容擴展為十幾人,演出場館從茶樓擴展到中和戲院、華聲天橋等稍大點的茶館戲樓裡,並取名為「北京相聲大會」。2003 年更名為德雲社。
  • 德雲社彰顯正能量,王惠到臺前郭德綱轉幕後:盡心盡力,閨女加油
    文章《德雲社彰顯正能量,王惠到臺前郭德綱轉幕後:盡心盡力,閨女加油》為梵音茶語原創,抄襲必究!文/梵音茶語德雲社發展到現在,郭德綱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從原本的籍籍無名到後來的賓客滿堂,從小園子的無人問津街頭拉客到現在的場場爆滿一票難求,從相聲市場趨向於沒落到如今年輕一代相聲演員層出不窮,郭德綱盡心盡力地做自己喜歡和認為做的事,才有了今天的成就。當然,還離不開大眾都所熟知的他背後的女人:王惠。
  • 揭秘德雲社學歷:郭德綱「小本」嶽雲鵬「胎本」張雲雷四年級退學
    這都廢話,上過學誰來德雲社?!」臺下的觀眾立刻笑得前仰後合。現場觀戰的郭德綱和于謙在默契地對視之後,開懷大笑。于謙笑得很歡,對郭德綱說:「逮著了,逮著就不能饒了他。」自嘲學歷和文化水平已經成了德雲社的常用梗。
  • 德雲社墨爾本開分社 郭德綱澳洲逛莊園
    4月15日郭德綱德雲社墨爾本分社將落戶澳洲。而郭德綱也早早去到了澳洲,準備開分社事宜。當然郭德綱也不忘忙中偷閒,心情釋然的逛逛澳洲莊園、採葡萄,不知郭德綱有沒有想過弄個德雲幹紅酒莊?  此前郭德綱便在新浪微博中宣布德雲社澳大利亞分社已經成立,第一家海外德雲社將落戶墨爾本。
  • 郭德綱為最醜的徒弟操碎心,燒餅說哭師父,逆襲當德雲社中流砥柱
    郭德綱和王惠兩口子都在這個相聲劇裡獻聲。郭德綱的畫外音相當催淚:「燒餅是我看著長大的孩子,從小淘氣,每天惹禍,為燒餅我是沒少操心。學相聲,先學吃飯,再學養家,三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盡力做事,盡心知命,雷霆雨露,俱是天恩。努力吧,餅兒!
  • 燒餅和曹雲金一起背叛德雲社?郭德綱激動到流淚:太年少不懂事
    德雲社這幾年的發展方向已經做出了改變,從郭德綱于謙兩個人扛大梁,到逐漸將重任移交給新生代相聲演員。郭德綱真的是捧紅了好幾個徒弟,其中嶽雲鵬、燒餅等人的知名度很高,甚至已經能夠事業獨立了。可是他們卻一直都沒有離開德雲社,還多次在相聲段子中表忠心,可見他們對於德雲社和郭德綱十分認同。
  • 最窮時1包泡麵吃3頓,29歲爆紅,卻3拒郭德綱,後開茶館成人生贏家
    提到相聲,人們就會想起德雲社,也正是因為德雲社發展得越來越好,所以有很多發自內心喜歡相聲這門藝術的人,爭先恐後想進入德雲社有更好的發展,這無可厚非,畢竟「人往高處走」嘛。說到現在的郭德綱,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相聲界的佼佼者。從某個角度來說,是他把相聲文化發揚光大的。他旗下的德雲社是有著非常多的相聲人才。
  • 看如今郭德綱與德雲社 還得從侯寶林說起
    這些年德雲社實際上一直生存在不斷的非議之中,打人風波,元老出走,師徒反目,低俗庸俗,再加上螢光棒……可是,讓人瞠目的是,德雲社越批越火,一票難求。據說重要演出的頭排座已經被黃牛炒到了5000元,當時「燒餅」朱雲峰在臺上演出的時候聽到了這個價碼,自己都驚呆了,忍不住對頭排的觀眾說:「你們瘋了嗎?」觀眾真的瘋了?
  • 郭德綱在2019年才被官方認可。德雲社的艱辛坎坷,有目共睹!
    2010年德雲社得意弟子出走的風波中,郭德綱經營15年的德雲社差點分崩離析,失去了曹金何偉等四員大將後,郭德綱將後起之秀嶽雲鵬推上前線,不負眾望的嶽雲鵬給德雲社帶來新的生機,從那之後德雲社一步一步走上行業的龍頭位置,人紅是非多,郭德綱那幾年也遭受了空前的非議。
  • 揭秘郭德綱給德雲社定下哪三大規矩
    只見燒餅很快將餐巾重新疊了一個款式,以此凸顯主位,然後又將這個餐巾換到了長桌中間的位置。因為餐桌禮儀中,主位的餐巾都要比其他位置上的餐巾高一些,而這個桌上的所有餐巾高度都是一樣的,於是燒餅就動手把主位的餐巾從新摺疊了一下。燒餅非但不是沒規矩,反而是太有規矩了!作為「德雲社」的粉絲,小編要為燒餅點讚,沒給「德雲社」的老少爺們丟臉,咱沒上過什麼學,但尺度把握得很好,挺有男人樣的!
  • 郭德綱當初為什麼允許趙雲俠三進三出德雲社?
    想當年,趙雲俠從黑龍江老家來北京發展的時候,為了學藝沒少上當受騙,據他自己在舞臺上講,曾經花了3000塊錢和某相聲藝術家合影,以為憑藉這張合影就能夠得到認可,獲得演出機會,結果當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類似的虧可沒少吃,直到進入德雲社,才有機會正正經經的學本事。他有東北二人轉的功底,嗓子也不錯,人長的也有特點,是個好苗子,當年郭德綱也比較重視他。
  • 德雲社「未央宮」事件,一戰成名,正式確定了郭德綱愛徒的地位
    初進德雲社的欒雲平因為學歷高,再加上為人聰明,懂得鑽研,所以當比他早來的嶽雲鵬還在打雜餵豬的時候,欒雲平就已經開始登臺演出了,悟性高,可塑性見強,彼時的欒雲平深受老師的喜愛,然而讓欒雲平真正成為郭德綱愛徒的,還是德雲社發展史上那次刻骨銘心的「未央宮時間」
  • 燒餅自曝離開德雲社內幕,郭德綱熱淚盈眶觸動心弦,著實意外
    現如今的德雲社在相聲界可以算得上是半壁江山,而且德雲社也是對傳統的相聲進行了較大的改良,這門傳統的曲藝也受到了不少年輕人的喜愛,當然德雲社在走紅之後,這其中的弟子也是很快都浮出水面。但是眾多的網友對於這個理由也並不是能夠輕易買帳,畢竟當時也是有眾多的弟子離開德雲社,而且大家也都猜測,眾多的弟子離開德雲社肯定也是和利益相關,其實大家也都會和當時曹雲金聯繫在一起。
  • 【北京】2020郭德綱暨德雲社跨年相聲專場演出
    北京德雲社是以弘揚北方民族文化,培養曲藝人才,服務大眾為主旨的曲藝演出團體,由相聲演員郭德綱創建。九十年代中期相聲藝術走進低谷時,在老藝術家的支持下郭德綱組織起了當初的演出社團"北京相聲大會",經歷了十餘年的風雨歷程走到今日實屬艱辛,然值得欣慰的是經過郭德綱先生和眾多位新老相聲演員的不懈努力,德雲社正在逐步走向輝煌。
  • 德雲社少班主和本山傳媒接班人比拼,郭德綱和趙本山誰教育更成功
    過去大家把郭德綱的德雲社和趙本山的本山傳媒放在一起對比。如今大家也開始比較起了這兩家的接班人郭麒麟和趙一楠,誰更勝一籌。都闖出一片天的郭德綱和趙本山,他們誰的教育更成功。郭麒麟:脫離庇護,挫折教育下的新星作為德雲社的"少班主",郭麒麟從小就備受關注,從德雲社以相聲出道的他,在相聲上的成績目前肯定是難以超過父親郭德綱。但是他卻另擇良木,跳出了相聲圈,踏進演藝圈,從電視劇到話劇,他樣樣涉及,且都收穫了不少的好評。
  • 在德雲社,除了曹雲金,還有一位另立山頭,郭德綱卻組團恭賀
    @德雲社我們知道,郭德綱非常注重傳統文化的弘揚,他的家教也非常好。曹雲金脫離德雲社,郭德綱著實傷心了很長一段時間。其實除了曹雲金,還有一個人另立山頭,他叫高鶴彩,高鶴彩2002年畢業於河北經貿大學,2006年拜入德雲社,是德雲社第三代弟子鶴字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