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40年代湛江發生了兩次虎患,其中一次用機關槍掃射才救急

2020-12-17 湛江縱橫哥

雷州半島三面環海,自然地貌丘陵、濱海、河汊形成生態的基本條件,植被茂密,水域、沼澤、溼地、灌木雨林遍布,陽光充足,雷雨、季風侯孕育著無數植物,也為動物的繁衍提供了營養鏈。因此出現了各種熱帶亞熱帶動物,有的還相當珍貴,其中華南虎最為典型。

徐聞縣很早就有老虎。據清宣統年間《徐聞縣誌》載:「順治十年,徐大飢病傷虎傷人民者殆盡。」清人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也曾記述:「高、雷、廉三郡多虎。」徐聞虎為華南虎類,當地人稱之為「夜遊神」,老虎下山吃人,曾一度為患,滅虎成了當時的重要工作。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僅徐聞一縣平坎每年死於虎口達300多人,喪生的家禽牲畜更是不計其數。

隨著生產建設,開發墾殖,林木砍伐,加之不斷捕殺,華南虎在雷州半島無處藏身,現已基本絕滅。湛江地區最後一次發現老虎的記錄是在1960年的春天,位置是徐聞。後來官方的虎情報告就沒有了,民間據說還偶有發現。

關於當年虎患盛行及打虎隊的事跡,網友們或是親身經歷,或是聽長輩說起,幾乎每個故事都驚心動魄——

「我叔公就是被老虎咬死的,坐標徐聞下橋鎮。」

「奶奶的娘家在雷州調風鎮仕嶺山腳的一個村子,奶奶七歲的妹妹就是被老虎叼走了。如今奶奶八十一歲了,每每提起她妹妹還是會淚流滿面。」

「我奶奶小時候上山撿柴遇見過老虎。」

「老虎我見過,坐標廉江秋風江。在村口,當時我們一幫孩子遠遠觀望,老虎在村口的一個竹林邊來回走動,大概86年左右,我81年出生,現在想起很後怕。」

「據《吳川縣誌》記載,清朝初年老虎光天白日入城咬人被打死。」

「我在廉江營仔,以前聽爺爺說過,我們村也有過老虎。」

「我奶奶以前告訴我,她小時候見過老虎咬,我一直以為她哄我開心的。徐聞下洋人。」

「記得小時候,我父母跟我說過最多的話就是,你不聽話,就抱你在門口讓老虎叼走,沒想到是真的!」

「我也聽村裡80多歲老人說過,他們小時候去放牛遇到過老虎。」

「我也聽我媽媽外婆講過,以前很多老虎,晚上都不太敢出門。」

「我奶奶說豹子很多,叼小牛很厲害。」

「我外婆說她以前背著我舅舅砍柴,看見過一隻老虎,嚇得兩腿發抖,還好老虎沒追過來。」

「我二奶奶,就是從港門去遂溪修運河的時候,一群人在嶺北的路上發現老虎,那會是夜晚,她們一群人停下來休息。她說,當時要不是點了火,那晚真的會有人被老虎咬死!」

「哈哈哈我鄰村在五十年代也活捉過一隻兩百多斤的華南虎,虎皮還保留至今給人觀看,絕對真實。」

「老虎和蟒蛇倒是聽祖輩人說過當時很多,小時候也見過他們留下的虎牙。」

「我是吳川的,我爺爺見過一次老虎。」

「遂溪縣河頭鎮有條村莊名叫打虎溪,相傳以前打死過老虎。」

「我村就打過老虎,曾經打死兩隻老虎。打虎英雄還在,當時給老虎咬了腳留下傷殘,每年國家給補助他老人家。地址:遂溪縣建新鎮蘇二村。」

「據我父輩們說,六十年代初還有專門成立打虎隊的,沒兩年都打絕了,坐標廣東陽春。」

「我爸六幾年下鄉還碰見過老虎,幸虧是兩個人還帶著槍。當時他是民兵營的,下鄉隨身帶著槍。」

「聽父輩說解放前麻章區湖光鎮村民在村前稻田裡打了一隻華南虎,虎皮至今還保存在村廟裡。」

「聽外婆說,以前每條村都有打虎隊,雷州半島那片很多村都有。」

「我們在兩廣交界處清明掃墓,看見一個墓碑上寫著:打虎英雄張某某,生為人傑,死為鬼雄!老人們說他解放初期在兩廣交界(合浦山口周圍)打死兩頭老虎。」

「我奶奶的爸爸,就親自帶隊打過老虎,地址廉江市營仔鎮大欖田村。」

……

看來在過去落後的年代,老虎確實存在於人們的生活中,很多人都經歷過或聽說過老虎,並且正常的生活還受到威脅。上個世紀40年代,湛江市還發生過兩次著名的虎兇,兩次事件的起因都比較奇葩,都是本不應該發生的。

第一次是1946年3月,商人張某從徐聞購得一隻大如牛的巨虎,運到霞山逸仙路濃園,試圖展覽賺錢。該虎捕獲不久,野性未馴,異常兇猛。由於看管不嚴,這隻猛虎居然在清晨衝破鐵籠,躍過4米高的圍牆,沿街奔走,市民驚恐萬分!很多店鋪和家庭關門閉戶,生怕老虎闖入,不少家長害怕小孩亂走被虎叼走,把小孩子嚴鎖在家中。

後來,當地駐軍出動圍剿這隻猛虎,在海頭圩附近與虎博擊。士兵一開始用步槍發射數槍,猛虎僅中一槍,受傷後野性大發,反向軍人反撲,情況十分危急!後改用機關槍掃射才將這隻猛虎擊斃,還好沒有傷到人。

這隻巨虎死後被屠宰,部分勞軍,剩餘的虎肉在海頭圩售賣。當時,海頭圩是霞山的農貿集市中心,居民一般都到此「趁圩」買菜。聽說有老虎肉賣,前來圍觀者多達數千人,虎肉更是供不應求。

第二次是1948年4月,一隻猛虎從海上遊泳到市郊麻東村(現坡頭區南調街道南調街東北部)。可能你會問,老虎會遊泳嗎?答案是:貓科動物天生都會遊泳,只是水平有高有低而已!而且它們平時不喜歡接觸水,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老虎會遊泳!

由於缺乏常識,兩農民看到水裡有動物,覺得肯定不是什麼猛獸,就用鋤頭守候,想捕獵來吃。結果,老虎突然猛衝上岸,兩農民定睛一看:你老母呀!怎麼會是一隻在海裡遊泳的老虎!嚇得都跑不動了,立刻被老虎咬傷,拼死搏鬥才脫離虎口,保住了性命。

被激怒的老虎竄到該村搞到人心惶惶,雞犬不寧,家家戶戶聽到這個消息不敢出門。村裡組織數名身強力壯的農民除害,他們用棍、鋤、鏟、叉追打老虎,幾經搏鬥,付出5人受傷的代價才將兇虎制伏。死虎抬至赤坎南華廣場出售,過秤80多公斤,受傷的農民也到赤坎醫院治療,還好傷勢不重,只是傷到皮肉。

附近的市民聞訊紛紛圍觀,南華廣場四周交通一度堵塞。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及至解放初,南華廣場都經常有新鮮虎肉虎骨出售,商人懸掛整張虎皮做廣告,有的還連掛幾張虎皮招徠顧客,以示經營老虎生意悠久,貨真價實。

1995年,華南虎被列為全球第一號瀕危物種加以保護,過去湛江地區談虎色變,現在能發現一隻就是驚喜了!而動物園僅存的華南虎,已經沒有過去的野性,由於長期不勞而獲,只只長得肥頭大耳,成了「大貓」,真正的吃人野虎一虎難求,也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

湛江地區虎患成災和打虎的故事,你還知道多少,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喔!(本文部分素材已獲湛江民間歷史學家駱國和老師原創授權)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湛江徐聞歷史上的「虎患」是「匪患」引發的?
    湛江徐聞位於祖國大陸最南端,土地富庶、物產豐饒、民風淳和,有「富源之國」之稱。然而,解放前,徐聞卻多災多難,相繼出現「匪患」與「虎患」。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時,徐聞縣有個說法,「老虎多過貓」。全縣每年死於虎口的居民有300多人,喪生的牲畜家禽更是不計其數。
  • 湖南50年前苦於虎患 百虎圍村一天吃掉32人(圖)
    在這場牽動全省的虎患災害中,最駭人聽聞的是,1957年發生在雪峰山腳,被當時的人稱作「百虎圍村」的事件。  上世紀50年代開始的鼓勵捕獵政策,是迫使虎群遷徙匯聚、尋找食物來源,進而接觸到人畜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正是因為當地獵人打山牛、野豬的表現太出色,結果餓虎出山,一場人虎之戰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在一份1956年2月3日出版的《湖南日報》上,有一塊巴掌大的地方,集中了五篇報導,分別講述了5個縣市餓虎傷人傷畜的事情。
  • 華南虎也稱「廈門虎」 鷺島曾經虎患嚴重
    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華南虎的英文名竟是「AmoyanTiger」 (即廈門虎,Amoy為廈門的英文名)。史料記載,這是因為華南虎最早是由19世紀美國人卡德威爾發現於廈門島而定名的。可以說廈門與老虎有著很深的淵源。廈門是早期的五大通商口岸之一,當時有很多英國人在廈門採集各種動物標本,比如,當時廈門產的鳥類模式種有13種,位居全國第一。
  • 保護老虎意味著什麼,會不會再產生虎患?
    老虎就是最典型的一個案例,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野生的老虎還有很多,國內總共有6個亞種,分別是指名亞種、東北亞種、華北亞種、西北亞種、華南亞種,雲南亞種、而華南亞種是我國特有的
  • 2008年將發生兩次日食和兩次月食天象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通報,2008年將發生兩次日食和兩次月食,其中,將於8月1日上演的日全食絕對是這一年最好看、最動人的天象。  日全食和日偏食是當太陽、月球、地球在一直線時,月球擋住全部或部分太陽光球的天象。根據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預告,2008年8月1日18時前後,在我國新疆、甘肅、內蒙古、寧夏、陝西、山西、河南等省、自治區的部分地區將出現日全食天象。
  • 她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著名歌星,曾患重病,後又活躍在舞臺上
    在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內地,有一對男女演唱組合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他們憑藉翻唱臺灣的校園歌曲一下子紅遍了大江南北。他們就是王潔實和謝莉斯,他們的男女聲二重唱經常出現在當時的中國內地的電視螢屏上,上了些年紀的許多中國人都是聽著他們的歌長大的。
  • 上世紀70年代「最高樓」: 交通飯店——不斷「長高」的合肥(三)
    上世紀70年代合肥鳥瞰圖上世紀70年代物質生活還很匱乏的時候,在合肥大東門外「金三角」地帶上有這樣一座十層的大樓,是當時合肥第一高樓自不必說,更是當時合肥人心目中的「標誌性建築"。但你知道嗎,這座70年代合肥標誌性建築卻是在大水塘上建起的。對於這一點,已故「老合肥」牛耘老人有很深的記憶。生前他曾撰文說到此事。
  • 養虎之「患」當依法化解
    野生動物保護法施行27年來,僅於2004年對單項條款做過一次修改,內容嚴重滯後,被動物保護者、法律界人士詬病為「為利用而保護」。此次修法爭議最大的,是繁育和利用問題。草案規定:可以通過調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將養殖技術成熟穩定的一些人工種群移出該名錄。有人認為,在立法目的中加入野生動物的利用,很容易使公眾誤解為保護是為了利用。如何在保護和利用之間取得平衡,考驗立法者的智慧。
  • Netflix紀錄片《養虎為患》,不是你想像的動物世界
    《養虎為患》的爛番茄新鮮度和爆米花指數甚至一度達了100%。據了解,製片公司也認為《養虎為患》是一個完美的故事,有意要把紀錄片拍成劇集,演員也在尋找中。紀錄片《養虎為患》揭露了一個扭曲黑暗的故事,其中涉及了剝削動物、僱兇殺人等熱點話題。這部紀錄片 源於導演埃裡克·古德的一次意外發現。
  • 「猛虎百日行」,從宋代虎患治理窺探中國古代樸素的「環保主義」
    宋代商品經濟的繁榮,導致土地兼併現象嚴重,迫使百姓開墾荒地以造農田,這一行為侵佔了原本老虎等野生動物的領地,從而埋下宋代「虎患」的導火線宋前雖然沒有經常發生老虎等大型動物對百姓的傷害事件,但是根據地方志的相關記載動物襲人的現象也偶有發生。
  • ...5名武裝分子持機關槍掃射;俄外交部對美軍艦進入俄領海表示強烈...
    1丨伊朗核科學家遭暗殺:貨車引爆炸藥,5名武裝分子持機關槍掃射據海外網消息,據報導,伊朗國防部稱,當地時間27日下午,武裝恐怖分子襲擊了一輛載有伊朗頂級核科學家穆赫森·法赫裡扎德的車輛。其中,中航沈飛(600760.SH,收盤價:59.57元)加倉比例最為明顯,最新持股比例5.08%,環比增加1.18個百分點。其他北上資金加倉比例較多的個股還包括強力新材(300429.SZ,收盤價:18.81元)、科博達(603786.SH,收盤價:70.41元)、新媒股份(300770.SZ,收盤價:66.82元)。
  • 虎猛誠可傷「——從宋代虎患治理看中國古代樸素的「環保主義「
    由此可見宋代虎患的嚴重,那麼宋人對於虎患是怎麼治理的呢?宋代嚴重的"人地矛盾",促使了當時百姓大量的開荒造田,擠佔野生動物生存空間,造成了"虎患"的泛濫封建王朝時期,由於生產力的不發達,人類在面臨老虎熊羆之類的大型野獸的時候,難免力不從心,出現死傷的情況,但在歷史的記載之中,宋代之前的秦漢隋唐時,對於虎患的記載並不多見,難道老虎也是"柿子撿軟的捏",所以才故意欺負軍事軟弱的宋人嗎
  • 象牙海岸遭恐襲致16人遇難 槍手在沙灘掃射民眾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遭槍殺的遇難者(臺灣ETtoday新聞雲網站)參考消息網3月14日報導 臺媒稱,非洲象牙海岸著名海邊度假城市大巴薩姆的多家飯店13日遭6名槍手攻擊,在沙灘上掃射遊客臺灣ETtoday新聞雲網站3月14日報導,有目擊者表示,他看見至少有4名槍手手持機關槍在沙灘上掃射,並說著阿拉伯語,其中1名槍手靠近2名孩童,其中1名孩童跪下祈禱,另1名孩童則被槍手擊斃。另也有目擊者指出,槍手是搭乘小船上岸。
  • 他是上世紀40年代的「張國榮」,曾在南昌這個院子裡生活過40年
    他應該說是上世紀40年代演藝圈裡深受影迷們喜愛的「張國榮」,但卻沒有多少人知道,就是這樣一位極富傳奇的藝術大家,曾在江西工作過幾十年。本期《洪城裡》,為你揭秘一代名伶呂玉堃。01.幾十年前,他和他的家人皆是傳奇呂玉堃1921年出生在上海一個京劇世家,父親呂月樵、大姐呂美玉、二姐呂美秋、大哥呂慧君、二哥呂慧春都是京劇演員。
  • 從上世紀40年代到80年代
    2019年揚州地標建築文昌閣將進行大修,這是繼1999年大修之後的又一次「揭頂不落架大修」。文昌閣從明朝萬曆十三年修建以來,歷經了多次大修,雖然歲月輪轉,但風貌依然,都是「邗上文樞」的象徵。昨天,記者從市城市檔案館尋找到了40年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的老照片,彌足珍貴,生於不同的年代,其命運景況也不一。推窗遠眺全城盡望街道歷歷在目 昨天,記者在市檔案館查閱檔案發現:由於建國後拆城築路,汶河逐漸淤塞變成了臭水溝。隨後汶河逐漸被填平,文津橋埋到了汶河路下,汶河河身變成汶河路,但文昌閣依然被保留下來,立於汶河路與三元路十字路口,成為揚州的標誌。
  • 清軍將領端著機槍掃射就是神劇?看機槍發展史才知道:錯怪了導演
    最近「清軍將領端機槍」的劇照很是被人嘲笑了一番,大家都以為清軍將領但這幾槍掃射,可以確定是神劇無疑。但是我們看了機槍發展史才知道:我們可能錯怪了導演,按照正史記載,別說清軍將領端機槍,就是清朝皇帝端起機槍,那也絲毫不奇怪——端不端是他們的問題,有沒有機會端,則是歷史問題。
  • 怎樣才算是湛江的有錢人?他們的生活方式是怎樣的?
    由於本人經歷有限,為了寫這篇文章採訪了幾位朋友,他們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在此表示感謝。為了讓大家更直觀地了解湛江有錢人的生活方式,下面採用一問一答的形式來解析。 虎姐說,買房最牛的是湛江有名的房地產風雲人物Z總,2006年陪老婆在深圳逛街,隨手買了4套房,後來差不多翻了八九倍!他在湛江市屯的地也非常多,可惜沒等到暴漲的那一天。 上次我去梅菉,看到市區那密密麻麻的私人房,就知道這裡藏著很多有錢人,有些不僅在梅菉有房有地,在湛江也有,不得不說吳川人的投資眼光厲害。
  • 北京朝陽區拆除多處違建,其中兩處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
    北京朝陽區拆除多處違建,其中兩處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 北京朝陽區和平街街道本周三在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專項行動中聯合城管、公安、消防等部門拆除勝古南裡四處面積共計710平方米違建。
  • 一組老照片,帶你穿越到上世紀40年代的臺灣,當時被日本人佔領
    本組老照片拍攝於上世紀40年代日據時期的臺灣臺北。圖為上世紀40年代日據時期的臺灣臺北影像,看服裝,坐在右邊的應該是個日本女人。在日本侵佔臺灣的五十年間,臺灣人民從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統治。初期以農民為主體的抗日武裝進行了持續20年的鬥爭。後來,臺灣文化協會、臺灣民眾黨、臺灣共產黨等組織領導了民族抵抗運動。原住民抗日行動有莫那·魯道領導的霧社事件。
  • 上世紀九十年代那些事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劉佔坤/攝上世紀90年代是一個特殊的年代,它是中國的未來由朦朧而清晰、由迷惑而明朗的關鍵年代。正是有了這個改革開放的過渡期,上世紀80年代的價值才會轉化成具體的、實實在在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