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半島三面環海,自然地貌丘陵、濱海、河汊形成生態的基本條件,植被茂密,水域、沼澤、溼地、灌木雨林遍布,陽光充足,雷雨、季風侯孕育著無數植物,也為動物的繁衍提供了營養鏈。因此出現了各種熱帶亞熱帶動物,有的還相當珍貴,其中華南虎最為典型。
徐聞縣很早就有老虎。據清宣統年間《徐聞縣誌》載:「順治十年,徐大飢病傷虎傷人民者殆盡。」清人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也曾記述:「高、雷、廉三郡多虎。」徐聞虎為華南虎類,當地人稱之為「夜遊神」,老虎下山吃人,曾一度為患,滅虎成了當時的重要工作。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僅徐聞一縣平坎每年死於虎口達300多人,喪生的家禽牲畜更是不計其數。
隨著生產建設,開發墾殖,林木砍伐,加之不斷捕殺,華南虎在雷州半島無處藏身,現已基本絕滅。湛江地區最後一次發現老虎的記錄是在1960年的春天,位置是徐聞。後來官方的虎情報告就沒有了,民間據說還偶有發現。
關於當年虎患盛行及打虎隊的事跡,網友們或是親身經歷,或是聽長輩說起,幾乎每個故事都驚心動魄——
「我叔公就是被老虎咬死的,坐標徐聞下橋鎮。」
「奶奶的娘家在雷州調風鎮仕嶺山腳的一個村子,奶奶七歲的妹妹就是被老虎叼走了。如今奶奶八十一歲了,每每提起她妹妹還是會淚流滿面。」
「我奶奶小時候上山撿柴遇見過老虎。」
「老虎我見過,坐標廉江秋風江。在村口,當時我們一幫孩子遠遠觀望,老虎在村口的一個竹林邊來回走動,大概86年左右,我81年出生,現在想起很後怕。」
「據《吳川縣誌》記載,清朝初年老虎光天白日入城咬人被打死。」
「我在廉江營仔,以前聽爺爺說過,我們村也有過老虎。」
「我奶奶以前告訴我,她小時候見過老虎咬,我一直以為她哄我開心的。徐聞下洋人。」
「記得小時候,我父母跟我說過最多的話就是,你不聽話,就抱你在門口讓老虎叼走,沒想到是真的!」
「我也聽村裡80多歲老人說過,他們小時候去放牛遇到過老虎。」
「我也聽我媽媽外婆講過,以前很多老虎,晚上都不太敢出門。」
「我奶奶說豹子很多,叼小牛很厲害。」
「我外婆說她以前背著我舅舅砍柴,看見過一隻老虎,嚇得兩腿發抖,還好老虎沒追過來。」
「我二奶奶,就是從港門去遂溪修運河的時候,一群人在嶺北的路上發現老虎,那會是夜晚,她們一群人停下來休息。她說,當時要不是點了火,那晚真的會有人被老虎咬死!」
「哈哈哈我鄰村在五十年代也活捉過一隻兩百多斤的華南虎,虎皮還保留至今給人觀看,絕對真實。」
「老虎和蟒蛇倒是聽祖輩人說過當時很多,小時候也見過他們留下的虎牙。」
「我是吳川的,我爺爺見過一次老虎。」
「遂溪縣河頭鎮有條村莊名叫打虎溪,相傳以前打死過老虎。」
「我村就打過老虎,曾經打死兩隻老虎。打虎英雄還在,當時給老虎咬了腳留下傷殘,每年國家給補助他老人家。地址:遂溪縣建新鎮蘇二村。」
「據我父輩們說,六十年代初還有專門成立打虎隊的,沒兩年都打絕了,坐標廣東陽春。」
「我爸六幾年下鄉還碰見過老虎,幸虧是兩個人還帶著槍。當時他是民兵營的,下鄉隨身帶著槍。」
「聽父輩說解放前麻章區湖光鎮村民在村前稻田裡打了一隻華南虎,虎皮至今還保存在村廟裡。」
「聽外婆說,以前每條村都有打虎隊,雷州半島那片很多村都有。」
「我們在兩廣交界處清明掃墓,看見一個墓碑上寫著:打虎英雄張某某,生為人傑,死為鬼雄!老人們說他解放初期在兩廣交界(合浦山口周圍)打死兩頭老虎。」
「我奶奶的爸爸,就親自帶隊打過老虎,地址廉江市營仔鎮大欖田村。」
……
看來在過去落後的年代,老虎確實存在於人們的生活中,很多人都經歷過或聽說過老虎,並且正常的生活還受到威脅。上個世紀40年代,湛江市還發生過兩次著名的虎兇,兩次事件的起因都比較奇葩,都是本不應該發生的。
第一次是1946年3月,商人張某從徐聞購得一隻大如牛的巨虎,運到霞山逸仙路濃園,試圖展覽賺錢。該虎捕獲不久,野性未馴,異常兇猛。由於看管不嚴,這隻猛虎居然在清晨衝破鐵籠,躍過4米高的圍牆,沿街奔走,市民驚恐萬分!很多店鋪和家庭關門閉戶,生怕老虎闖入,不少家長害怕小孩亂走被虎叼走,把小孩子嚴鎖在家中。
後來,當地駐軍出動圍剿這隻猛虎,在海頭圩附近與虎博擊。士兵一開始用步槍發射數槍,猛虎僅中一槍,受傷後野性大發,反向軍人反撲,情況十分危急!後改用機關槍掃射才將這隻猛虎擊斃,還好沒有傷到人。
這隻巨虎死後被屠宰,部分勞軍,剩餘的虎肉在海頭圩售賣。當時,海頭圩是霞山的農貿集市中心,居民一般都到此「趁圩」買菜。聽說有老虎肉賣,前來圍觀者多達數千人,虎肉更是供不應求。
第二次是1948年4月,一隻猛虎從海上遊泳到市郊麻東村(現坡頭區南調街道南調街東北部)。可能你會問,老虎會遊泳嗎?答案是:貓科動物天生都會遊泳,只是水平有高有低而已!而且它們平時不喜歡接觸水,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老虎會遊泳!
由於缺乏常識,兩農民看到水裡有動物,覺得肯定不是什麼猛獸,就用鋤頭守候,想捕獵來吃。結果,老虎突然猛衝上岸,兩農民定睛一看:你老母呀!怎麼會是一隻在海裡遊泳的老虎!嚇得都跑不動了,立刻被老虎咬傷,拼死搏鬥才脫離虎口,保住了性命。
被激怒的老虎竄到該村搞到人心惶惶,雞犬不寧,家家戶戶聽到這個消息不敢出門。村裡組織數名身強力壯的農民除害,他們用棍、鋤、鏟、叉追打老虎,幾經搏鬥,付出5人受傷的代價才將兇虎制伏。死虎抬至赤坎南華廣場出售,過秤80多公斤,受傷的農民也到赤坎醫院治療,還好傷勢不重,只是傷到皮肉。
附近的市民聞訊紛紛圍觀,南華廣場四周交通一度堵塞。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及至解放初,南華廣場都經常有新鮮虎肉虎骨出售,商人懸掛整張虎皮做廣告,有的還連掛幾張虎皮招徠顧客,以示經營老虎生意悠久,貨真價實。
1995年,華南虎被列為全球第一號瀕危物種加以保護,過去湛江地區談虎色變,現在能發現一隻就是驚喜了!而動物園僅存的華南虎,已經沒有過去的野性,由於長期不勞而獲,只只長得肥頭大耳,成了「大貓」,真正的吃人野虎一虎難求,也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
湛江地區虎患成災和打虎的故事,你還知道多少,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喔!(本文部分素材已獲湛江民間歷史學家駱國和老師原創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