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力博士記得,10年前剛加入金斯瑞生物科技公司時,只要遇上下雨天,進入公司就需要走上一段泥濘的路,濺起的泥水總是把褲管弄得溼淋淋的,裹在腳踝上非常難受。
他太太曾問他:「我怎麼覺得你越走越不對了,現在乾脆去了一個看上去像是鄉辦工廠的企業?」
朱力的職業履歷金光閃閃,在美國生活了23年,於史丹福大學獲得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後,在美國企業任高管,也嘗試過創業。回中國在上海工作了三年半,又來到南京,選擇了處於發展早期的金斯瑞。那時的金斯瑞位於南京紫金山腳下的一個街道工廠,進入公司的巷子名叫「雙拜巷」。
「誰能想到,雙拜巷裡飛出了一隻金鳳凰,10年後的金斯瑞成為了全球基因合成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公司,也是南京地區第一個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其孵化的子公司『傳奇生物』更是在2020年,以生物科技板塊融資最高紀錄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中國CAR-T上市第一股。」10年過後,身為金斯瑞執行董事、首席戰略官的朱力博士,記憶最深處,永遠保留著那條一下雨就泥濘不堪的小巷子,以及2015年最後一天,金斯瑞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敲鐘上市、市值接近2.8億美元時高管們開心的面龐。
上市後,金斯瑞迅速迎來了資本市場的認可,5年內,金斯瑞市值最高時一度翻升了近30倍。同時,金斯瑞也被業內看作是南京生物產業界的代表,合成生物學領域的領軍企業,以及中國生物領域人才培養的黃埔軍校。
經過多年的發展與布局,如今金斯瑞已成功從「服務別人」轉變成了「同時服務自己」的戰略模式。子公司傳奇生物,其獨家研發的針對多發性骨髓瘤的產品BCMA CAR-T,憑藉在臨床試驗中對難治復發性患者達到接近100%的總緩解率而驚豔業界,始終被中外媒體持續關注。
據了解,被命名為西達基奧侖賽(cilta-cel)的該款CAR-T產品預計2020年底將在美國正式提交新藥上市申請。此時,母公司金斯瑞也仍然在創新的道路上奮力奔跑,在聚焦基因合成業務的同時,大力開拓生物藥領域的CDMO業務和工業合成生物學產品市場,不斷吸引著資本的目光。業界評論認為,事實上,金斯瑞在生物CRO和生物應用領域的發展和布局,幾乎是中國生物醫藥產業時代奮進的縮影。
01
泥濘巷子裡走出的行業巨頭
整個江蘇省是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的強省,而南京市又在生物科技發展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每每提起南京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總有一個繞不開的話題:金斯瑞是南京的第一家基因合成公司,也是南京第一家香港上市企業,現在它是全球領先的基因合成企業……
但在朱力心裡,金斯瑞首先是一家由歸國科學家創辦的中國公司。
2002年,金斯瑞成立於美國東岸的新澤西州,三位創始人都是從中國大陸去美國讀書的留學生,共同創辦了這家在後來為人津津樂道的生物科技公司。南京高校雲集,交通便利,產業發展優勢明顯,江蘇省的各項創業創新扶持政策又比較完善。於是,2004年,金斯瑞又在南京註冊成立了公司,一間不足20平方米的實驗室,一個大學裡淘汰的實驗臺,成為了金斯瑞在國內「墾荒」的起點。
金斯瑞早期的發展主業是以基因合成為核心的分子生物學基礎試劑CRO服務,即接收客戶訂單,按照一對一模式完成客戶所需的基因合成或其他相關服務。
「我是2010年加入金斯瑞的,那時候公司的規模也不大,環境條件相當艱苦。」朱力稱。
金斯瑞得以在中國快速成長,除了自身的艱苦努力和人才優勢,更得益於搭上了中國生物科技產業的發展快車。業界認為,金斯瑞在一定程度上為南京生物科技產業乃至中國生物科技的發展提供了可供參考和借鑑的經驗,是成功將全球市場與本土人才資源相結合的典範。
在金斯瑞員工的眼裡,金斯瑞是一家傑出的本土公司。目前,金斯瑞在全球擁有4000多名員工,絕大多數都在南京或鎮江工作。金斯瑞的大部分基礎建設和設備也都放在南京或鎮江。包括子公司傳奇在內的,關鍵的智慧財產權都是在南京誕生並首先在國內申報。
也就是說,在金斯瑞的業務格局內,絕大部分研發、生產、後臺組織都放在了中國,一部分市場銷售和技術支持放在美國、歐洲和亞洲其他地區。朱力稱,這樣的配置,從現在的企業發展來看非常合理,因為中國擁有大量優秀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也是這些人才構成了金斯瑞員工的主體。
當然,金斯瑞在近些年發展中也引進了大量歸國人才,包括相當數量的博士、有跨國公司經驗的資深科學家和管理人員。「在我們看來,金斯瑞更像是一個立足中國,主營業務擴展至全球市場的跨國公司……」金斯瑞的很多員工就是這樣定位他們的公司的。
翻看金斯瑞歷年財報,可以發現金斯瑞的基因合成業務增長得特別迅速。不難發現,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金斯瑞擁有中國人才資源的優勢,即國內有大量受過高等教育、高素質的大學生、研究生,而且非常敬業。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整個公司的管理融合了中國本土和國際的文化氛圍與經驗,建立了順暢的流程。
也正是這些因素,使得基因合成最終在金斯瑞形成了最為優化的流水線。而基因合成業務的特點恰恰是客戶分散,單一訂單的金額不大且均需個性化定製。對於這樣一個特殊的業務,使金斯瑞這家生物科技公司首先成功將其改變成現代化工廠式的生產模式。這是金斯瑞能夠在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
金斯瑞將基因合成流水線化的同時,也徹底將基因合成的價格拉低,成為市場的顛覆者。2002年,基因合成還是一個相對昂貴的定製服務,每一個鹼基要三美元,一條基因往往需要幾萬美金。而現在,一條合成基因價格在一千美元左右,每個鹼基甚至只需兩毛錢,且一周左右就可交付。效率高、成本低,終於釋放了這一領域的市場潛力,大大提升了市場規模。可以說,正是金斯瑞這樣的生物技術公司,把基因合成這塊市場蛋糕在國際市場上真正做大了。
自從2008年起,金斯瑞長期處於全球基因合成領域的龍頭地位。
2015年最後一天,金斯瑞成為南京地區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當時市值接近2.8億美元,幾年間市值最高時翻了近30倍。應該說,這是贏得了業界和投資界信賴之後的估值和預期。2020年6月,金斯瑞在南京孵化的傳奇生物逆勢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並獲得當年最高的生物科技領域融資,這在當時正經受著美國資本市場打壓的中概股而言,堪稱奇蹟,甚至有媒體評論直接指出:傳奇的成功上市,說明了「硬核」才是硬道理。
至此,金斯瑞已經成功孵化出了兩家境外公開上市公司,這在中國生物科技領域並不多見。
金斯瑞發展的18年間,培養了大量的人才,有的與公司攜手至今,收穫了自己的成長與進步;有的離開金斯瑞創立了自己的公司,或是進入其他生物科技公司,但均為中國的生物科技產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金斯瑞也在業界贏得了生物科技黃埔軍校的聲譽。
朱力透露,「基因合成是一個很基礎、但同時也很核心的技術,不管做藥還是做科研,都需要基因。我們向客戶提供基因合成服務,在一定意義上,就是向整個生物醫藥產業提供創新的源頭和動力。這是我們的使命感和成就感。」
02
金斯瑞孵化出的一個業界「傳奇」
金斯瑞始終有著更多的夢想。
其決策層一直堅信,服務好客戶同時,金斯瑞也有實力服務自身。
所謂服務自身,就是金斯瑞打算選擇一個有巨大市場潛力,可以滿足臨床需求的領域,做出自己的產品。
金斯瑞基於自身優勢而擴張業務的想法,與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的高速發展恰好契合。從國家層面對醫藥領域的發展戰略規劃來看,2012年,《「十二五」生物技術發展規劃》發布,生物醫藥被正式提到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2015年,國務院提出《中國製造2025》計劃,將生物醫藥作為重點突破的發展領域;2016年,《「十三五」生物產業發展規劃》重申生物醫藥產業的戰略地位,提出構建生物醫藥新體系的重要論斷。
也就是說,在那一時期,國家層面希望通過生物藥的發展,徹底顛覆中國在化藥時代的仿製藥大國的形象。金斯瑞決策層的發展思路亦契合中國生物藥發展的風口。這使得金斯瑞又一次飛了起來,成為中國生物創新藥領域第一批快速發展的生物醫藥公司。
朱力回憶說,2015年金斯瑞在香港證卷交易所主板上市後,公司受到資本追捧,投資的熱度越來越高,金斯瑞有了更好的實現理想的能力。「我相信我們是國內第一家,認認真真組織團隊來做CAR-T研發的公司。」
金斯瑞踏入CAR-T領域的時期,全球做CAR-T的公司不超過20家,臨床項目在10個左右。而發展到2020年,全球至少有200家公司在做CAR-T,臨床上的項目達500個,這一領域已是一片紅海。但此時,金斯瑞孵化的生物藥公司「傳奇生物」,在中國的CAR-T領域,已然一騎絕塵。
之所以選擇進入CAR-T領域,首先是基於金斯瑞在基因合成及與此相關的分子生物學的技術層面擁有堅實基礎,同時,由於對人才引進及培養一貫的重視與堅持,無論是自身培養的研發人員,還是從國外引進的高水平科學家,都讓金斯瑞充滿自信。
其次,彼時的CAR-T雖未形成潮流,像現在這樣受到追捧,但是它顯示出了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特性,就是能夠治癒癌症,真正有益於人類的健康,這與金斯瑞始終堅持的企業使命不謀而合。
所謂CAR-T,即利用病人本身的免疫系統來達到治療癌症的目的。先將病人自身的T細胞拿到體外擴增,再將能夠識別癌細胞的特異性抗體放到T細胞上,這個抗體一般是用人工合成的基因去表達。這就使得T細胞像長了眼睛一樣,可以快速地找到癌細胞。這時,再將T細胞回輸到病人體內,就可以達到定向、高效的治療癌症的效果。
當時,金斯瑞在內部組建了一個由海歸科學家範曉虎博士帶領的三五人的小團隊,用了兩年多時間,取得了驚豔業界的臨床結果。這款針對多發性骨髓瘤的產品,稱做BCMA CAR-T。多發性骨髓瘤是在血液腫瘤中非常高發的一種腫瘤,難以治療。中國每年有三萬左右的新發病例,全球則每年新增十幾萬病人。
BCMA CAR-T裡用到的抗體的開發,技術來自金斯瑞,或者說來自現在的傳奇生物,因此,傳奇、中國的科學家擁有全部的智慧財產權。
「2017年,在芝加哥召開的ASCO大會上,我們報告了與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合作的臨床試驗的結果,接受治療的患者幾乎100%有效,即有的患者徹底恢復,有些患者部分恢復,有些患者緩解。傳奇生物成為了世界矚目的焦點,成為生物界的一匹黑馬。」
當時朱力也飛赴芝加哥參加了這次會議,與會者熱烈的掌聲讓他欣喜又激動。業界權威人士更是盛讚傳奇生物在CAR-T領域取得的這次突破。
ASCO會議後,8家全球知名的製藥公司希望與傳奇生物達成合作。最終,傳奇生物與楊森(強生)達成了50:50協議。即楊森(強生)獲得50%的權益,傳奇生物保留50%的權益,共同研究開發,共同生產銷售,最終面向全球市場。同時,楊森(強生)向傳奇生物支付3.5億美元的首期款以及後續更高金額的裡程碑付款,創下其時中國藥企對外專利授權首付款最大金額記錄及合作最優條件。
該產品於2018年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首個CAR-T藥物臨床試驗(IND)批件,並於同年獲得美國FDA的IND許可。2020年8月,成為國內首個「突破性治療藥物」,而在此之前,該產品已於2019年獲得歐洲藥品管理局優先藥物(PRIME)資格及美國FDA授予的突破性療法認定。
2020年6月,傳奇生物在美國的納斯達克獨立上市,實現了它偉大夢想中的重要一步,當時融資額達5億美金,是2020年截至目前生物科技公司最大規模的IPO,被媒體稱為「中國CAR-T上市第一股」。
03
布局CDMO,生物醫藥產業一盤大棋
在不斷發展中,金斯瑞也再度依託於自身優勢,發展出了另一個業務,即CDMO服務。
CDMO,是一個研發服務外包業務,金斯瑞目前主要集中在生物藥,包括蛋白的抗體、細胞業務方面。
金斯瑞開始涉足這一業務,應該是與CAR-T同期。
朱力透露,差不多在2014年左右,金斯瑞管理層判斷這是一個有潛力的市場,便低調地在內部組建了一個幾十人的團隊,開始做一些小規模的業務。
事實上這一時期,受到國家政策的鼓勵和扶持,中國各地生物產業園區不斷興起,生物醫藥企業開始如雨後春筍般紛紛露頭,吸吮政策乃至時代的雨露,準備成長為參天大樹。而金斯瑞的CDMO業務,正是為這些生物公司做臨床服務。
至2018年左右,金斯瑞決定成立獨立的業務模塊來拓展在細胞與基因治療領域的CDMO業務,即現在的金斯瑞蓬勃生物。發展至目前,規模已經非常龐大,在南京、鎮江都建立了生產基地,主要承接臨床一期,甚至到二期的項目。目前的領頭人,是原韓國三星Bioepis業務副總裁Brian Min博士。
「我們在國內正在走藥明康德早期走的路,在國外我們吸引了很多包括亞洲、歐洲和美國的客戶,所以這是一個國際性的平臺。「朱力介紹。
業界認為,金斯瑞之所以又涉足了CDMO,是一個很自然的產業化延伸,同時也是市場的需求。如果說在2004年金斯瑞剛剛進入中國時,中國完完全全的新藥幾乎很少,主要原因是中國的技術不夠,人才不足,設備、服務都跟不上。但是到了2020年,一批生物醫藥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了,特別是生物藥的抗體蛋白藥,成了一個重要的賽道,未來,細胞與基因治療也將毋庸置疑地崛起,而賽道上的領跑者無疑都是那些具備超前眼光的角色。
在這一過程中,一個生物科技公司可能會有一個很好的想法,有一支優秀的科學家團隊,但是未必每一個公司都有能力來建廠,來組織一個很大的團隊來做生產、開發。CDMO業務的市場自然也就形成了。
金斯瑞希望在CDMO業務板塊,可以打造出一站式的生物藥發現與開發服務平臺,更好的幫助客戶。
目前,從全球來看,生物醫藥市場規模高速、穩定增長,其中,美國生物醫藥市場佔主導地位。中國則在技術進步、產業結構調整和消費支付能力增加的驅動下,市場規模也呈現穩定上升勢態。2016年,中國生物醫藥市場規模達1836億元,到2019年已上升至3172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20%。預計2025年,中國生物藥市場總體規模將達到8332億元。
在中國生物藥爆發式增長的時代,敏銳洞察,始終堅持創新,同時又能夠在資本市場上長袖善舞,將使一大批像金斯瑞一樣的中國生物科技創新公司迎來巨大的機會,發展前景十分值得期待。而只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生物科技公司能夠健康、快速發展,中國生物科技產業才能真正騰飛,在國際競爭中最終勝出。
備註:包新。謝謝
(本內容屬於網絡轉載,文中涉及圖片等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繫編輯刪除。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及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