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最長」三條隧道,一條建成用了23年,一條在中國卻鮮為人知
眾所周知,作為基建狂魔的中國在近些年建成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這些工程之中包括著數百個的隧道工程,其中有些隧道工程是為了配合高鐵線路的修建而發起,這些隧道工程在建造過程中面臨各種複雜的問題,但是都被我國工程隊一一解決了。
在這一過程中,我國的隧道挖掘技術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亞洲最長的三條隧道,其中一條建成就用了二十三年的時間,另外一條在中國卻鮮為人知。
首先要為大家介紹第一條隧道叫做青函隧道,是由日本工程隊修建並且位於日本境內的一條隧道,這條隧道的總長度達到了53.8公裡,隧道的兩端分別為日本的青森與北海道函館兩地。
根據資料記載,早在1964年,這條隧道就開工建設了,但是直到1987年才開始使用,這中間耗費了二十三年之久的時間用來建造,如此漫長的工期是因為隧道工程之中有一段海底隧道工程,給施工帶來了更多的挑戰。
其次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位於韓國的慄峴隧道,這條隧道的長度達到了50.3公裡,與清寒隧道相比稍稍遜色一些,卻也是在世界上排名第四長的隧道。另外與清寒隧道相比,這條隧道的歷史要短許多。
這條隧道在2012年修建,短短三年半的時間就完成了,這條隧道建設在韓國首爾的高速圈之上,修建的初衷是為了緩解首都面臨的交通壓力。
最後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我國修建的松山湖隧道,其總體長度達到了38.8公裡,在長度上無法與之前兩條隧道相比,但是其難度確實遠勝於以上兩條隧道的,這條隧道修建的初衷是為了縮短惠州與廣州兩地的距離,為兩地人們出行提供了一條便捷通道。
由於地形特殊,工程隊在開鑿山體時屢屢出現多種突發事故,一度還十分危險,至今為止這條隧道的修建經驗依舊為我國工程隊施工的最佳經驗借鑑。
好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我們下一期再見!
全球頂尖儀器材料被哪些國家掌握,中國在高端設備中佔據多少席位
好消息!助力世界最長高速公路隧道建設,首創工法掘進機順利下線
雅萬高鐵建設更進一步,設計時速350公裡,預計2021年貫通